四川大学中国史考研

发布时间:2019-09-2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四川大学中国史考研

四川大学中国史考研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四川大学中国史考研 正文

四川大学中国史研究生考试科目

学科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导师姓名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60200 中国史   44 (28)   科学学位
01 (全日制)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周斌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复试科目:史学理论。
粟品孝 ② 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学制: 3 年
  ③ 650 中国通史 学费: 7200元/生.年
02 (全日制)历史地理学 李勇先   同上 复试科目:历史地理学。
王小红 学制: 3 年
牛淑贞 学费: 7200元/生.年
03 (全日制)历史文献学 舒大刚   同上 复试科目:历史文献学。
杨世文 学制: 3 年
彭华 学费: 7200元/生.年
田君  
04 (全日制)专门史 罗志田   同上 复试科目:中国城市史研究专题或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或巴蜀文化。
何一民 学制: 3 年
谯珊 学费: 7200元/生.年
鲍成志  
范瑛  
彭邦本  
05 (全日制)中国古代史 彭邦本   同上 复试科目:先秦史或宋史或明清史。
粟品孝 学制: 3 年
周斌 学费: 7200元/生.年
韦兵  
张循  
黄博  
周琳  
李世佳  
06 (全日制)中国近现代史 罗志田   同上 复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杨天宏 学制: 3 年
李德英 学费: 7200元/生.年
杨兴梅  
谯珊  
鲍成志  
范瑛  
成功伟  
郭书愚  
徐跃  
07 (全日制)中国儒学 舒大刚   同上 复试科目:中国儒学史。
杨世文 学制: 3 年
王小红 学费: 7200元/生.年
彭华  
田君  
08 (全日制)藏族历史、经济与社会发展 石硕   同上 复试科目:民族史专题该方向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必须学习藏语或藏文。
徐君 学制: 3 年
陈波 学费: 7200元/生.年
张延清  
嘎尔让  
玉珠措姆  
李锦  
黄博  
邹立波  

四川大学中国史考研专业排名

中国史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北京师范大学 A+
2 复旦大学 A+
3 北京大学 A
4 南京大学 A
5 中国人民大学 A-
6 南开大学 A-
7 华中师范大学 A-
8 中山大学 A-
9 清华大学 B+
10 首都师范大学 B+
11 华东师范大学 B+
12 厦门大学 B+
13 山东大学 B+
14 武汉大学 B+
15 四川大学 B+
16 陕西师范大学 B+
17 吉林大学 B
18 东北师范大学 B
19 上海师范大学 B
20 暨南大学 B
21 西南大学 B
22 云南大学 B
23 西北大学 B
24 兰州大学 B
25 中央民族大学 B-
26 河北大学 B-
27 南京师范大学 B-
28 浙江大学 B-
29 郑州大学 B-
30 河南大学 B-
31 湖南大学 B-
32 湖南师范大学 B-
33 天津师范大学 C+
34 河北师范大学 C+
35 山西大学 C+
36 内蒙古大学 C+
37 上海大学 C+
38 苏州大学 C+
39 福建师范大学 C+
40 曲阜师范大学 C+
41 西北师范大学 C+
42 辽宁师范大学 C
43 上海交通大学 C
44 安徽大学 C
45 安徽师范大学 C
46 江西师范大学 C
47 湖北大学 C
48 华南师范大学 C
49 扬州大学 C
50 辽宁大学 C-
51 吉林师范大学 C-
52 浙江师范大学 C-
53 杭州师范大学 C-
54 南昌大学 C-
55 山东师范大学 C-
56 四川师范大学 C-
57 云南师范大学 C-

四川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

因为2016年中国史的学长已经介绍了非常详细的考川大中国史的参考书目,所以下面主要是我个人的考研经验,希望能帮助后面的学弟学妹。
一、首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
英语:70,政治:68,专业课:251,在近代史方向排名第二,今年总分要求345,单科线60/60/180,英语单科线相比往年提高了5分,刷掉了很多人,而专业课今年较前年来说较为简单,控制不了进复试的人数,所以英语不好的人一定要慎重考虑,而且专业课的难度年年不一样,也不能掉以轻心。
本人本科双非,为了圆我高中时候的梦想和在历史学上深造愿望,我从大二开始就陆续听一些考研辅导班的宣传课,明白考研需要做的前期准备,比如把大学期间必须考的证拿到手,比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普通话资格证,发表论文等等(各专业不一样),在大三时就能够心无旁骛的准备考研了,如果要实习的话,尽量避开、提前或者缩短实习的时间,因为实习期间恰恰是考研准备的关键时刻。
二、关于报辅导班的问题
很多人纠结报不报辅导班,我自己也纠结了很久,其实报辅导班对每个人的作用不一样,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有些人因为自己英语基础好就不用报辅导班,有些人觉得时间不够不想报,有些人觉得要花很多钱不愿意报,如果你有把握能规划好自己的复习计划,也可以不用管这些。虽然我觉得我英语还算不错,四六级都是一次过,但我还是花钱报了一个辅导班,是最便宜的那一种视频班,两科加起来也就1800,在我承受范围之内,因为我觉得辅导班能让我更有计划的复习,而事实上我英语考了70分,也多亏了英语视频课老师讲解的知识,特别是作文课给了模板,一上考场就用上了,这和没模板的大约有10分的差距。政治课我就觉得没多大用处,文科生的政治一般都没有太大问题,也可能是自己没有学到精髓。
三、关于复习计划
我是从大三刚开学就开始准备了,直到考研结束,也就是2,3月到12月23号。
3月份开始确定报考的志愿和学校,最终确定川大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要因为自己是普通学校就不敢报211,985,据我所知川大是最公平的一所学校了。不过985,211大学确实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学校歧视,双非学校的学生确实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初试分高很有必要,因为在同等条件下,如果你表现平平,老师更愿意要好学校出身的学生,也能够理解。
4到6月份开始专业课和英语的复习,政治课不要太早学习,9月开始都比较合适,此时一方面要兼顾学业,一方面要开始考研复习,所以时间一定要安排好。
7月到9月是暑假期间,此时一定要抓紧时间提升自己,这是考研的黄金时期,也是进步最大的一段时期,千万不要因为天气原因而有所松懈,本人夏天在重庆备考,也没有空调,这是最难熬的一段日子,梅花香自苦寒来吧!
10月到12月是冲刺阶段,非常关键的一段时间,如果必须要实习的话,尽量缩短或者提前实习,这时候压力非常之大,英语、政治、专业课三门都必须同步进行,但侧重不同,一定要保持心态的健康,不要出现疲态,坚持就是胜利。
四、关于专业课
专业课我主要是看了16年学长的经验贴,非常有用,你们在网上都可以搜到。川大出题比较灵活,死记硬背的知识不多,知识面较广,要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一定要多多涉猎。
真题非常重要。我自己考研时期主要看了川大历年的真题,几乎熟读成颂,真题一定要掌握好,因为可以从中把握出题的方向,要多多研究,真题可以在淘宝上买到,最后还有一套押题,可做参考。举一个例子,前几年近代史已经考了新文化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海防与塞防之争、辛亥革命、鸦片战争等等,那剩下的大事所剩不多,而清末新政就在其中,研究真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专业课我所用的教材是朱绍侯版的《中国古代史》,李侃的《中国近代史》和陈廷湘的《中国现代史》,除此之外,古代史方面我看了钱穆的《国史大纲》,樊树志《国史概要》,近代史方面我还看了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川大老师的著作与论文也是必备书目,罗志田的《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权势转移》、《乱世潜流》、《裂变中的传承》、《东风与西风》、《道大无外》等等,王东杰的《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杨天宏的《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新民之梦:梁启超传》,陈廷湘的《中国现代史》、《天下·世界·国家》等等,罗志田的书和论文一定要看,其他老师的论文,如陈廷湘、王东杰等等,在历年考题中也出现过。这里列举的都是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老师,古代史方面就没有列举,因为我报的是近现代史方向,而且考题里比较灵活的题目也来自近现代史。
其他教授的著作,大陆的学者如桑兵、茅海建、王奇生、杨奎松、高华等人,需要稍加了解,其中桑兵的《学术江湖》可以看看,其他老师的代表作也需要了解,比如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王奇生的《党员、党权与党争》,杨奎松的《西安事变新探》,高华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台湾的学者如王汎森的《中国思想与学术的系谱》,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中国的士与文化》等等,有时间可以看看。国外的学者如费正清、列文森、魏斐德、孔飞力、史景迁、柯文、周锡瑞等人,也可以了解一下,他们是研究比较出名的研究中国历史的欧美学者。
至于学术动态这一方面,特别不容易掌握,要多看看权威刊物,如《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等,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平时多多积累,非一日之功。
注意:以上书籍除罗志田老师的必看以外,其他的有所涉猎即可,不可贪多,而且川大老师的著作和论文很重要,学术动态也非常重要,比如今年的新清史。
五、关于复试
今年川大复试的时间有所提前,往年差不多是3月28号至4月初左右,今年3月22号就开始现场确认,对我来说有一点匆忙,23号下午笔试,到24号上午面试结束,直到28号才出成绩,比往年又滞后了一两天。录取的消息还是学姐告诉我的,我和我同学分别被中国史和世界史录取,非常的高兴。报考川大竞争比较激烈,大约有三四百人报考中国史,只有36个人进了复试,如果只想要研究生文凭的要慎重考虑。
复试一定要提前准备,每年不乏分高被刷的,我是从成绩一出来就开始准备了,因为川大是加权公式计算总成绩,复试分数占的比重也比较大,虽然我的分数比较高,但是我也没有放松警惕,3月初就回学校准备复试了,在家过年的时候也在看书,扩大知识面。但是毫无疑问初试成绩分高在复试会有优势,因为老师不大会刷高分的学生,只要不是表现得特别差,老师给的成绩也不会太差。同理,擦线的考生如果表现平平,很容易被刷,要想复试翻盘,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可是能进复试就是一个机会,就算分低也要努力。
复试期间我主要看了川大老师的论文和著作,了解每一个老师的研究方向和领域,这一点比较重要,因为你要进川大的话,了解有哪些老师是必备科目。我在这一段时间再一次翻阅罗志田老师的《权势转移》、《乱世潜流》、《裂变中的传承》、《再造文明之梦》等,还有杨天宏、陈廷湘、王东杰等等老师的著作和论文,还有王奇生、杨奎松、桑兵等老师的代表作。如果能找到一个要复试的小伙伴互相提问,找到薄弱点,对彼此的提高都有好处,这一次我也幸运的找到了一个小伙伴,从中学到了很多。
今年复试笔试的题目是:你认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人或事件,下面有四个小问围绕这个大题目,小问很有深度,比如哪位学者研究过这个事件,著作名称、内容,你有何看法,你看过哪些相关的著作等等。今年因为英语收分较高,所以中国史没有英语面试,直接进入专业课提问,面试的提问是根据你的自我介绍来的,如果里面信息较多,那老师就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来提问,不过问的很有深度,比如我谈到了我大学期间在学报发表过论文,老师就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提了很多问题,又因为我提到了毕业论文,老师在这方面提的问题比较深入,所以一定要有所准备。
四川大学

添加四川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四川大学考研分数线、四川大学报录比、四川大学考研群、四川大学学姐微信、四川大学考研真题、四川大学专业目录、四川大学排名、四川大学保研、四川大学公众号、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四川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四川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sichuandaxue/zhuanye_22543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