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导师:张健

发布时间:2021-10-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导师:张健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导师:张健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导师:张健 正文


  姓名:张健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硕导批准时间:1993 指导硕士生总数:43 已获硕士总数:29
  博导批准时间:2001 指导博士生总数:13 已获博士总数:4
  联系电话:08352882794 电子信箱:sicauzhangjian@163.com
  毕业学校:四川农业大学
  职称:教授 最高学位:农学硕士 所属学院:林学院
  导师类别:硕、博导
  硕士专业:生态学
  博士专业:森林培育
  教学课程:硕士课程:森林培育学专题
  博士课程:森林培育学研究进展
  
  个人简介:
  1979年-1986年,于四川农业大学攻读学士、硕士学位;
  1986年-1990年,四川农业大学任教;
  1991年-1993年,德国哥廷根大学进修,参加了Ulrich 教授主持的“酸性沉降与森林衰退”研究项目在Sollingen试验基地部分研究工作;
  1986年至今,四川农业大学任教,先后主持和主研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等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省部级重点项目30余项。
  
  学术、技术组织任职:
  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4年评为全国林业普通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1年评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2003年聘为四川省第五届科学技术顾问团顾问,
  2005年评为四川省“十五”期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先进个人,
  2005年中国高教会科技管理研究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
  2006年聘为四川省科技特派员,
  2008年聘为四川省第六届科学技术顾问团顾问,
  2008年评为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主要论著:
  《巨桉短轮伐期人工林生态系统》张健,杨万勤等著.2008.四川科技出版社.
  《土壤生态研究》杨万勤,张健等著.2008.四川科技出版社.
  《森林生态土壤学》杨万勤,张健,胡庭兴,罗承德等编著.2006.四川科技出版社.
  《低效林恢复与重建》 胡庭兴,张健,李贤伟,宫渊波编著.2004.华文出版社.
  1.高山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刘洋,张健,杨万勤.生物多样性-2009,17(1)(通讯作者)
  2.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对采伐干扰的初期响应. 肖玖金.张健.杨万勤…生态学报-2008年9期(通讯作者)
  3.四川省及重庆地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 黄丛德,张健,杨万勤…生态学报,2008,28(3)(通讯作者)
  4.多元统计分析在四川退耕还林区土壤肥力评价中的运用..梁剑,张健…环境科学研究,2008,3(通讯作者)
  5.退耕还林地在植被恢复初期碳储量及分配格局研究 黄从德,张健… 水土保持学报,2007,21(4)(通讯作者)
  6.四川森林植被碳储量时空变化特征 黄丛德,张健,杨万勤…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2) (通讯作者)
  7.山丘平原过渡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述——以四川五通桥区为例 杜波,杨万勤,张健…山地学报-2006年增刊(通讯作者)
  8.巨桉人工林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生态分布规律 黄玉梅,张健...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2)(通讯作者)
  9.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黄玉梅,张健... 生态学报-2006,26(8)(通讯作者)
  10.土壤微生物对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响应. 张健.林业科学-2007,43(1)(第一作者)
  11.土壤管理方式对果-草人工生态系统土壤性质影响 张猛,张健...林业科学-2006,42(8)(通讯作者)
  12.巨桉人工林凋落物数量、养分归还量及分解动态 刘洋,张健...林业科学-2006,42(7)(通讯作者)
  13.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养分平衡的矢量诊断 冯茂松,张健(通讯作者)... 林业科学-2006,42(2)
  14.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类群的生态分布规律 冯健,张健(通讯作者)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8) (通讯作者)
  15.果-草人工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土壤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徐雄,张健...水土保持学报-2005,19(6)(通讯作者)
  16.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定量探讨 张健.林业科学-1996年4期(第一作者)
  
  科研项目及获奖
  (近五年):
  (专业、新品种) 2008年“四川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定向培育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获四川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7年“四个南方重要经济林树种良种选育和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华西雨屏区退耕还林复合林草优化模式技术及示范”获四川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6年“四川丛生竹定向培育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获四川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四川省退耕还林(竹)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开发”获四川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4年“一品红等几种名贵花卉的快繁及栽培技术研究”获四川科技进步三等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四川农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四川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四川农业大学报录比、四川农业大学考研群、四川农业大学学姐微信、四川农业大学考研真题、四川农业大学专业目录、四川农业大学排名、四川农业大学保研、四川农业大学公众号、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四川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四川农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四川农业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sichuannongye/daoshi_490762.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