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硕士简介

发布时间:2020-05-1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硕士简介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硕士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硕士简介 正文

天 津 大 学
硕士研究生指导性培养计划
(2019级)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制:2.5年
专业:材料学(硕) 学位:
院 长: 校 长:
责任编辑: 责任校对:
2019年08月
一.学科专业介绍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天津大学材料科学领域成为学校继工程领域之后第
二个进入ESI全球前千分之一的学科领域。同年,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天津大学四个入选“双一流
”建设学科之一。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30人,其中教授63人,副教授45人
,具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超过70%。教师中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万人计划”青
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级“QR”入选者2人,国家“外专千人”1人,“长江学者”青年项目入选者1人,国
家“青年千人”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A类
)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天津市“QR”入选者7人、天津市“青年千人”5人,教育
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16人。
学科注重国际交流,与日本国家物质材料研究机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分别建立联合实验室,除此之外还与加州
大学洛杉矶分校、昆士兰大学、南澳大利亚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等多个大学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关
系,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国际交流平台。
主要研究方向:
1.先进金属材料方向:主要包括高性能金属材料相变行为、强化机制与组织控制;纳米材料和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生物材料及其表面活性化;金属表面改性、腐蚀与防护;高性能电池与催化材料等。
2. 先进陶瓷材料方向:主要包括结构陶瓷,功能陶瓷,超硬材料,能源和环境材料,纳米和纳米复合材料等
3. 功能材料方向,主要集中于新型能源与催化金属材料方面的研究。
4. 能源与环境材料方向:主要集中于能源和环境先进光功能材料的研究。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能够在材料科学及相关领域引领前沿的高层次科技型
人才。
通过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科学思维和科研实践训练,使其具有坚实宽广的材料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全面了解
和把握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备进行科学研究、参与科研项目的能力;具有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
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材料学专业科研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实行导师负责制或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全日制培养。采用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学术交流相结合的培养方
式。通过完成一定学分的课程学习,系统深入地掌握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同时,重点培养其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
硕士研究生 硕士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学(硕)专业
培养方案 (2019)
学科代码: 080502 校内编码: 2020801
一级学科: 培养单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生类别: 硕士生 学制学年: 2.5年
能力。
基本学习年限为2.5年,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其他时间用于学位论文和课题研究。
四.必修环节要求
一、学科前沿讲座
“学科前沿讲座”环节是指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若干场次相关学科前沿的学术讲座或报告,了解前沿进展,拓
展学术视野。
1.基本要求:硕士生每学期至少参加1次学科前沿讲座。
2.本环节的考核过程:研究生听完讲座后,撰写总结报告,由导师审核和打分,材料和成绩通过新系统网络提交
,成绩单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办公室备案。
二、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环节是指博士生在学期间应参加国内外的本学科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拓展学术视野。
1.基本要求:硕士生参加1次学术会议可以替代1次学科前沿讲座。
2.考核办法:研究生撰写总结报告,由导师审核和打分,并通过新系统网络提交,纸质总结与邀请函、日程、照片
等材料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办公室备案。国际学术会议要求主要交流语言为英文,开会地点国内外均可。
三、文献阅读
“文献阅读”环节是指研究生在学期间应阅读一定数量的本学科相关经典文献,并完成文献阅读报告或综述,为
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1.基本要求:研究生每学期至少应阅读10篇文献,每篇文献撰写不少于500字的文献总结(总结应注明文献题目、
作者、年期卷和页码等要素)。所选文献原则上为导师推荐的各学科主流期刊。
2.考核办法:文献总结报告由导师审核和打分,通过新系统网络提交, 纸质文档每学期末统一交学院研究生教学
管理办公室备案。
四、研究进展报告
“研究进展报告”环节是指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参加一定次数的课题组内的学术交流,汇报研究进展。
1.基本要求:硕士生每学期至少提交2次组会报告(PPT及word文档)。
2.考核方式:研究生撰写“组会报告”总结(组会报告内容应包括报告题目、报告人、报告时间、报告要点或总结
、问题与讨论等),由导师给出评语和打分,并通过网络提交,纸质文档每学期末统一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办
公室备案。
五、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专业实践环节的相关要求仍按目前研究生培养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为保证学位论文工作时间(硕士生通常不少于一年),硕士生应在一学年的
课程学习结束后(即第三学期初)按时开题。
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应在第三学期期末以前(不晚于第四学期期末),由各系所统一组织进行中期考核。中期检查
材料由学院研究所教学管理办公室保存。
五.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撰写及答辩要求依据《天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工作实施细则》及学院相关规定执行。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其中:必修课14学分,选修课9学分,必修培养环节5学分。
天津大学

添加天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天津大学考研分数线、天津大学报录比、天津大学考研群、天津大学学姐微信、天津大学考研真题、天津大学专业目录、天津大学排名、天津大学保研、天津大学公众号、天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天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天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tianjindaxue/yanjiushengyuan_291679.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