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导师:叶李艺

发布时间:2021-10-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导师:叶李艺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导师:叶李艺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导师:叶李艺 正文


   姓名:叶李艺  
   性别:女  
   职称:副教授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出生年月:1966年4月
   研究方向:吸附分离工程(活性炭材料制备、活性炭改性、活性炭再生与活性炭用于水处理等) 环境工程(水的净化、污水处理等) 木质废弃物再生循环利用技术(热解利用、水解利用、生物质洁净能源生产等)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84~1988年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轻化系制浆造纸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8~1991年在华南理工大学轻化所攻读制浆造纸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1年8月起在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工作。1998年至2008年曾任系副主任,2007年4月受福建省委组织部委派以专家服务团成员形式任福建省惠安县科技副县长,拟任职三年。

   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
   吸附分离工程(活性炭材料制备、活性炭改性、活性炭再生与活性炭用于水处理等)
   环境工程(水的净化、污水处理等)
   木质废弃物再生循环利用技术(热解利用、水解利用、生物质洁净能源生产等)

   科研成果:
   近几年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参与包括国家基金项目和省科技项目在内的多项研究课题,其中省科技项目“新型活性炭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研究”经福建省科技厅组织鉴定,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获厦门市和福建省科技奖(三等奖)。
 
   人才培养:
   2001年至今指导硕士研究生5名,已毕业3名;年拟招收硕士生1~2名。
 
   发表论文:
     Effects of Annealing on the Physico-chemical Structure and Permeation Performance of Novel Hybrid Membranes of Poly(vinyl alcohol)/γ-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2008, 110:379–391.(第四作者)
   磷酸法制备竹质活性炭. 应用化学. 2007, Vol.24, (Suppl):578-580. (第一作者)
   TiO2/PVA杂化膜的渗透蒸发性能及结构表征. 化学工程. 2007,35(11) ,29-32.(第二作者)
   Pervapo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e of poly(vinyl alcohol)/poly(ethylene glycol)/tetraethoxysilane hybrid membrane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7,105(6),3640-3648.(第一作者)
   Simplified Nonrandom Model for Predicting Solvent Activity in Polymer Solutions. Ind.Eng.Chem.Res. 2007, 46 (7), 2191-2197.(第一作者)
   两步法制备竹质活性炭. 过程工程学报. 2006, Vol.6 (Suppl. No.2):139-142.(第二作者, 通讯联系人)
   氯化锌活化法制备木质活性炭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艺,Vol. 14(1): 42-45, 2006(第二作者)
   Unordered Roll Flow Patterns of Interfacial Turbulence and Its Influence on Mass Transfer. J. Chem. Eng. Japan. 2006,39(3):267-274. (第二作者)
   吸收过程自然对流非稳态数值模拟. 化学工程. 2006, 34, (12): 5-8. (第三作者)

   获奖情况:
  “新型活性炭材料的开发与应用”项目获2006年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4年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获泰宁县二00二至二00四年度泰宁县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化工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方案的研究与实践”获2005年度厦门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理科专业化学工程基础课程的改革和实践”获2005年度厦门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2006年获厦门大学华为奖(教学类)(个人);
   2004年被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个人);
   2003年获厦门大学清源奖(教学类)(个人);
   2000年获厦门大学1999~2000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个人)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361005)
   电话:2183054(实验室)
   E-mail: lyye@xmu.edu.cn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厦门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厦门大学考研分数线、厦门大学报录比、厦门大学考研群、厦门大学学姐微信、厦门大学考研真题、厦门大学专业目录、厦门大学排名、厦门大学保研、厦门大学公众号、厦门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厦门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厦门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厦门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xiamendaxue/daoshi_495894.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