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6-1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华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华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华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正文

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所在单位:社会发展学院
  
根据《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修订)》(西华教字【2017】号)文件精神,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基于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社会工作学科研究生教育一般规律,根据专业学位教育特点,借鉴、吸收发达国家和地区高层次社会工作专门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制定本培养方案。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掌握与社会工作专业紧密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2、认同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和伦理守则,并能熟练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具备较强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和资质,能够胜任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岗位;
3、具备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能够胜任政府部门及社会服务机构的专业督导、项目主管、机构管理者等职位;
4、熟悉社会政策,具备开展专业研究的能力,能够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和社会政策提出建议和相关研究成果。
二、研究方向
1、医疗与健康社会工作
2、司法与矫治社会工作
3、学校与青少年社会工作
4、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管理
三、学分要求和学习年限
应修总学分39学分,其中学位课24学分、选修课6学分、必修环节6学分。
学制2年,最长不得超过5年;在职不脱产研究生和非全日制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满2年,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四、授予学位要求
(1)申请学位的研究生应根据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方案,修完全部学位课程,完成规定的专业实习课程时数且考试考察成绩合格。
(2)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论文质量符合所申请学位的标准,格式符合要求。
(3)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

五、培养方式
为了实现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目标,西华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对学生将采用课程学习、实习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以提高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1)课程教学将结合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专业研讨、实地调研及专业实习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注重培养学生问题导向的研究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习教学以解决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服务能力为导向,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完成920小时的专业实习。实习由学院统一安排,专职督导具体组织实施,硕士生导师参与督导。
(3)学位论文的撰写必须以实务经验为基础,分析与解决社会福利与社会发展中提出的实务问题、政策问题、社会工作管理问题为主要内容。论文的写作采取双导师制,即专业导师负责,行业导师参与的指导方式。
  
六、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授课
学期
考试
方式
备 注
学位课 公共基础课 G010000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考试 必修
G01000000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2 考试 必修
G0500000001 英语A(上) 40 2 1 考试 必修
G0500000002 英语A(下) 40 2 2 考试 必修
G0500000003 英语B(上) 56 2 1 考试 必修
G0500000004 英语B(下) 56 2 2 考试 必修
学科基础课 QJ0103520001 专业外语 32 2 2 考查 选修
QJ0103520002 社会工作理论 32 2 1 考试 必修
QJ0103520003 社会研究方法 48 3 1 考试 必修
QJ0103520004 高级社会工作实务 32 2 1 考试 必修
QJ0103520005 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 32 2 2 考试 必修
QF0103520005 社会工作伦理 16 1 1 考试 必修
实践教学课 QS0103520001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一) 40(1周) 1 1 考查 必修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二) 480(12周) 4 2 考查 必须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三) 400(10周) 3 3 考查 必须


学科方向课 QF0103520001 医疗与健康社会工作 16 1 2 考查 至少选修8学分
QF0103520002 学校社会工作 16 1 2 考查
QF0103520003 司法社会工作 16 1 2 考查
QF0103520004 心理咨询方法 16 1 2 考查
QJ0103520006 社会学理论 16 1 2 考查
QF0103520006 社区工作研究 16 1 1 考查
QF0103520007 社区矫正 16 1 2 考查
QF0103520008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 16 1 2 考查
QF0103520009 老年社会工作 16 1 2 考查
QF0103520010 项目管理与评估 16 1 2 考查
QF0103520011 个案管理 16 1 2 考查
QF0103520012 精神健康实务 16 1 2 考查
QF0103520013 家庭社会工作 16 1 2 考查
QF0103520014 社会工作督导 16 1 2 考查
QF0103520015 非营利组织管理 16 1 2 考查
QF2103520017 农村发展与农村社区建设 16 1 2 考查
QF2103520018 反贫困社会工作 16 1 2 考查
QF2103520008 社会工作前沿 16 1 2 考查
素质教育课 公共选修课(语言、计算机、体育、管理、经济、法律、艺术类等),见研究生公共课列表。 至少选修
1学分
跨学科专业的课程(在其他专业培养方案中选择)。(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不作要求) 至少选修
1学分
必修环节 QB0103520001 中期考核 1 3 单位审查
QB0103520002 开题报告 2 3 单位审查
QB0103520003 社会实践 2 1~4 单位审查
QB0103520004 学术活动 1 1~4 单位审查
QB0103520005 学术成果 0~3 单位审查
补修课程(对跨专业或以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应至少补修本学科本科主干课程2门) 不计学分 单位审查
 
  
  
七、学业要求
为了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的专业研究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在研究生培养期间提出特殊要求。
(1)专业培养方面:对于跨专业学生必须补修2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包括社会工作概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中选择2门);每学期阅读专业书籍不少于5本,阅读专业论文不少于20篇,并以读书报告会和读书心得的方式各考核1次;每学期参加学术讲座或参与学术活动不少于2次;每学期完成研究领域专题报告会不少于1次;开题之前必须通过2次关于选题的专业研讨;
(2)实务训练方面:研一完成专业观察(40小时);每学年暑假完成机构实习(480小时);在毕业前完成毕业实习(400小时)。
(3)中期考核时间为第二学年上学期第二周,考核内容为专业能力和实务能力的综合考核,考核不过关者不能进行毕业论文开题。毕业论文开题时间为专业实习结束后的第一个月内,预答辩时间为最后学期开学的第二周,正式答辩时间为每年五月。
  


七、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选题必须选择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可从医疗与健康社会工作、司法与矫治社会工作、学校与青少年社会工作、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管理四个领域进行选题,要有明确的应用价值。
(2)学位论文的学术标准:论文应体现学位申请者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社会工作问题的能力,具有前沿性、实用性。
  
八、论文评审与答辩
(1)学位论文评阅与审核:所有学位论文(包括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均需进行盲评(评审材料均不出现学生和导师信息);学位论文评阅人须由两位具有副高及以上的同行专家担任,其中至少要有一名校外同行专家,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阅人中须有来自校外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等单位具有副高及以上的专家。评阅人应对学位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供答辩委员会参考。
(2)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为5~7人。答辩委员会成员应为具有副高及以上与社会工作专业相关的的专家(正高和校外专家数分别不少于1/3),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中须有来自校外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等单位具有副高及以上的专家。研究生部将派人进行答辩现场督导,导师不参与自己学生的答辩。
每位申请者均须进行盲答辩(答辩过程中的一切材料均不出现学生和导师信息,学生陈述过程中也不介绍个人和导师信息)。
答辩结果为“不通过”的,至少6个月后,才能再次申请答辩。
西华大学

添加西华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华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华大学报录比、西华大学考研群、西华大学学姐微信、西华大学考研真题、西华大学专业目录、西华大学排名、西华大学保研、西华大学公众号、西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华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华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xihuadaxue/yanjiushengyuan_335181.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