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倪志安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倪志安

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倪志安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倪志安 正文

姓  名: 倪志安 性别:

出生年月: 1954-6-0 工作单位: 西南大学

所在院系: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0302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方法论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方法论研究 是否兼职:

指导博士生总数: 指导硕士生总数: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个人简介

倪志安 男,中共党员,1954年6月生,四川邻水人。1982年7月毕业于原西南师范学院哲学专业,1986年7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硕士研究生班。自1994年6月任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10月原西南师范大学职称评定委员会通过破格教授任职资格,1997年6月任教授职务。现任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领衔导师。社会兼职有: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专家委员会专家、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等。   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方法论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方法论研究,以顽强毅力攻克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

获得奖项

1.《毛泽东思想新论》(专著),1992年12月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992年5月获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中共党史学会一等奖。   2.《毛泽东思想方法论》(专著),1994年12月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994年获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中共党史学会一等奖。   3.“对唯物辩证法实质的新思考”(论文),1988年9月获西南师范大学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4.“从方法论上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内容改革”,1993年9月获西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5.“坚持实事求是,发扬党的优良作风”,1992年7月获四川省高校党建理论研究会优秀奖。   6.1992年5月4日,获西南师范大学首届青年教学科研人员科研成果展览评比优秀奖。   7.《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1995年10月获西南师范大学优秀教材奖,1996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三等奖。   8.“从方法论上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1997年9月获西南师范大学优秀奖教学成果二等奖。

著作及论文

出版学术著作、教材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论》(专著,第八章第三节,自撰0.7万)西南师大出版社1983年4月第1版。   2.《西方哲学思想要义》(专著,第六章,第七节,自撰2.5万),西南交大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该书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二等奖。   3.《哲学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独著,自撰6万),西南交大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   4.《毛泽东思想新论》(专著,编委,第二章,自撰3万),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本人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三等奖。   5.《马克思主义原理》(教材,编委,第五章第三节,第十章第二节,自撰1.9万),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4月第1版。   6.《高校党建探索》(论文集,自撰0.5万),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本人获四川省高校党建研究会优秀奖。   7.《青年学概论》(专著,第十四章,自撰1万),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该书获国家教委优秀奖。   8.《毛泽东思想方法论》(专著,自撰7万),重庆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本人获重庆市人民政府二等奖。   9.《证券经营学》(教材,主编,自撰17万),西南师大出版社1994年2月第1版。   10.《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专著,第一作者,自撰13万),西南师大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1995年10月获西南师范大学优秀教材奖,1996年12月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11.《邓小平理论与中华腾飞》(论文集,编委,自撰0.8万),西南师大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12.《高师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论文集,自撰0.5万),西南师大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   13.《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专著,主编,全书25.6万,自撰14万),重庆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14.《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与教育研究》(专著,主编,全书24万,自撰5万),西南师大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15.《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诠释》(专著,第1作者,全书27.6万,自撰16万),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   16.《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论研究》(专著,第1作者,全书34.2万,自撰23万),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17.《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研究》(专著,第1作者,全书33.8万,自撰21万),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发表学术论文   1.《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应引进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南充师院学报1986年第2期。   2.《马克思主义哲学向实践的转化新探》,《西南师大学报》1987年第1期。   3.《关于真理客观性的论证问题》,《开拓》1987年第3期。   4.《对唯物辩证法实质的新思考》,《哲学动态》(学科A级)1987年第4期,光明日报主办的《文摘报》1987年10月4日以“唯物辩证法实质新论”摘登。   5.《论实际——关于认识和实践的出发点》,《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1990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原理》1990年第5期全文转载。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新论》,《四川师院学报》1990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原理》1990年第8期全文转载。   7.《思想客观性、真理客观性及其根据的思考》,《毕节师专学报》1990年第3期。   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实质”命题的几点失误》,《开拓》1991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原理》1991年第3期全文转载。   9.《坚持实事求是,发扬党的优良作风》,《西南师大学报》(CSSCI)1991年第5期。   10.《论古希腊哲学意识发展的内在逻辑》,《南充社科论坛》(一般)1992年第1期。   11.《实事求是方法的实质及其基本内容》,《理论与改革》(CSSCI)1993年第1期,1995年10月入选《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   12.《论毛泽东思想方法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特征》,《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中文核心)1992年第1期。   13.《毛泽东思想方法论的理论来源》,《毛泽东思想研究》(CSSCI)1993年第2期;1995年10月入选《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   14.《唯物辩证法核心新探》,《西南师大学报》(CSSCI)1993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原理》1993年第9期全文转载。   15.《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和理论性质》,《西南师大学报》(CSSCI)1994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原理》1994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6.《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向实践转化中存在的困难》,《西南师大学报》(CSSCI)1995年第12期。   17.《论邓小平对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丰富发展和历史性贡献》,《邓小平理论与中国腾飞》,西南师大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18.《从方法论上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内容的改革》,《高师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西南师大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   19.《论西方哲学方法论潜在发展的历史启迪》,《西南师大学报》(CSSCI)1996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6年第4期全文转载。   20.《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关于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方法论探讨》,《西南师大学报》(CSSCI)1997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原理》1997年第7期全文转载。   21.《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思维方式——关于实践思维方式划时代变革的思考》,《西南师大学报》(CSSCI)1998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原理》1998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2.《关于调整完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思考》,《西南师大学报》(CSSCI)1999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期全文转载。   23.《论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对象》,《思考与运用》(一般)1999年第2期。   24.《论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历史变革》,《重庆市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重庆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25.《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实践思维方式》,《西南师大学报》(CSSCI)2002年第2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3期摘刊。   26.《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西南师大学报》(CSSCI)2003年第1期。   27.《实践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关于人学的总体性方法论思考》,《西南师大学报》(CSSCI)2004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   28.《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对象、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西华师范大学学报》(中文核心)2004年第4期。   29.《论实践思维方式与马克思新哲学的理论性质》,《中华教育杂志》2004年第5期。   30.《论马克思新哲学的实践范畴》,《教育新发展》2004年第5期。   31.《论辩证法三种历史形态思维方式的特点》,《乐山师范学院学报》(一般)2004年第7期。   32.《论唯物论三种历史形态的思维方式》,《科学研究月刊》(香港,华文核心)2004年第12期。   33.《以人为本,创办特色学校》,《中国民办民校》,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34.《论马克思新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西南师大学报》(CSSCI)2005年第1期。   35.《论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历史嬗变》,《探索》(中文核心)2005年第2期。   36.《论社会和谐的实践本质》,《社科研究》(香港,华文核心)2005年第12期。   37.《论社会主义和谐的根据、内涵和特征》,《中华学术论坛》(香港,华文核心)2005年第12期。   38.《科学发展观与在校大学生权益保障》,《社科研究》(香港,华文核心)2005年12期。   39.《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论》,《西南师大学报》(CSSCI)2006年第1期。   40.《坚持实践的“以人为本”发展观》,《探索》(中文核心)2006年第5期。   41.《论马克思前西方哲学的三大思维逻辑》,《中华学术论坛》(香港,华文核心)2006年第7期。   42.《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生产力观》,《哲学研究》(学科A级)2006年第11期。   43.《论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理论探讨》(CSSCI)2007年第1期。   44.《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的几个重大问题》,《西南大学学报》(CSSCI)2007年第2期。   45.《论传统教科书的物质本体论局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一般)2007年第2期。   46.《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观念的三大转变》,《教学与研究》(学科B级)2007年3期。   47.《论马克思新哲学的思维逻辑、理论意蕴和理论诉求》,《探索》(中文核心)2007年3期。   48.《马克思主义实践生产力观的当代解读》,《哲学研究》(学科A级)2007年第6期。   49.《论社会和谐的实践本质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50.《论“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教学中的三个重要关系》。   51.《论马克思新哲学的实践认识论》。

承担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1991年,主持人),1993年12月通过鉴定,1994年10月出版成果。   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毛泽东思想方法论研究”(1992年,主持人),1993年7月出版成果。1993年10月通过鉴定。   3.国家教委社科基金项目“青年学研究”(1989年,主研人),1991年8月通过鉴定,1992年5月出版成果。   4.四川省社科重点课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1987年,主研人),1987年12月出版成果。   5.重庆市文科研究基地重点课题“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2003年,主持人),2004年8月出版成果。   6.重庆市文科研究基地重点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论研究”(2005,主持人),2006年9月出版成果。   7.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研究”(2006,主持人),2007年6月出版成果。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西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南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大学报录比、西南大学考研群、西南大学学姐微信、西南大学考研真题、西南大学专业目录、西南大学排名、西南大学保研、西南大学公众号、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西南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xinandaxue/daoshi_55058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