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农业硕士渔业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6-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农业硕士渔业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农业硕士渔业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农业硕士渔业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正文

全日制农业硕士渔业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渔业领域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主要为渔业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应用,渔业管理,渔民和农村发展,渔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本领域可分为渔业管理、水产养殖、渔业资源养护与利用、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等方向。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研究生为的全脱产全日制在校学习的研究生,学制为2-3年。
三、课程设置、学分及考核方式
攻读渔业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须完成以下课程的学习和必修环节,总学分应不少于28学分(含必修的实习实践6学分)。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相关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3门(具体课程由各培养单位确定),成绩不计入总学分。
公共基础课为学校专门为农业硕士所开设的课程,按照学校对本类别研究生培养的统一要求执行。专业必修课需修满10学分,分为领域必修课和方向必修课两类。其中,领域必修课为2门专业基础课,共4学分,是各方向必修的学位课程。方向必修课包括行业领域前沿课程和实践教学类课程,至少需修6学分。选修课是专业素质提升类课程,也可以选修水产类学术型研究生课程。
课程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分 学时 开课单位 考核方式 是否学位课
公共基础 11095100001 外国语 1 3 70 研究生院 考试
11020000003 自然辩证法 1 1 18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11020000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2 36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11095100003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 1 2 40 研究生院 考试
11095100004 农村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 1 2 40 研究生院 考试
11095100005 现代农业信息技术 1 2 32 研究生院 考试
专业基础 11095108012 渔业导论 1 2 36 动物科技学院 开卷笔试
11095108013 案例分析与研讨 1 2 36 动物科技学院 课程论文
行业领域前沿 11095108001 现代渔业技术 1 2 36 动物科技学院 课程论文
11095108014 渔业政策与渔业管理 1 2 36 动物科技学院 开卷笔试
实践教学类 11095108003 水产动物饲料与加工 1 2 36 动物科技学院 课程论文
11095108002 水产动物繁育技术 2 2 36 动物科技学院 课程论文
11095108005 水产动物病害及其诊治技术 2 2 36 动物科技学院 课程论文
11095108006 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 2 2 36 动物科技学院 报告
专业选修 11095108010 水产品质量与安全 2 2 36 动物科技学院 开卷笔试
11095108015 水域环境保护 1 2 36 动物科技学院 课程论文
必修
环节
培养计划  1-2 提交培养计划  
开题报告与学位论文进展检查 3 按要求提交相关文件报告。  
行业发展讲座 1-4 提交不少于5次的讲座信息及内容摘要  
专业实践 3-4 6 累计不少于0.5-1.0年,提交实践报告  
同等学力/跨专业补修课程 1114 鱼类学            
1115 鱼类增养殖学            
               
 
四、培养方式及方法
1. 采取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外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践研究累计不少于0.5年,鼓励采用顶岗实践的方式进行实习实践,实习实践的综合表现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
2. 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完成28学分的课程学习(含实践研究6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等培养环节后方可毕业和申请学位。
3. 培养期间实行导师负责制或以第一导师为主的双导师制(一位导师来自本校,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导师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丰富的实践经验、广泛而稳固的社会联系。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制订和调整个人培养计划,指导业务学习、实践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五、学位(毕业)论文与论文答辩
1. 选题要求
渔业领域农业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服务于渔业、渔村、渔民和生态环境建设,论文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渔业技术推广、渔业和渔村等问题的能力。
1.1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3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学院按领域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1.2 论文中期进展检查
根据本院研究生规模和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论文进展检查安排在第3学期初进行。
考核在学院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领域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学院学科(领域)负责人、导师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硕士生应提交学位论文研究进展报告,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报学院备案。
2. 学位论文形式和规范要求
2.1 学位论文的形式要求
渔业领域农业硕士论文的形式可以为:研究论文、调研报告、农业项目规划与设计、产品研发、推广项目技术与效益分析等不同形式。
2.2 学位论文的规范要求
渔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格式应具有规范性, 培养研究生的严谨的学风, 规范的学位论文格式应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论文封面;原创性声明、论文使用授权说明;中英文摘要、关键词;论文正文部分;参考文献;必要的附录(包括获奖成果证书、项目鉴定报告、企业应用证明、设计图纸、分析图表、论文发表等);致谢等部分。
对于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在研究内容、方法和正文部分撰写上有不同要求。
2.2.1 研究内容要求
(1)研究类论文
针对所研究的问题查阅文献资料,掌握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对拟解决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实验研究,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及工作量。
(2)调研报告类论文
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既要包含被研究对象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又要分析对研究对象起作用的内在及外在因素,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研究工作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及工作量。应对可信度、有效性进行必要的定量分析。
(3)项目规划类论文
针对渔业领域生产实际需求形成一次大、中型项目的规划设计,预计项目未来,确定要达到的目标,估计存在的问题,广泛、深入展开研究,从而提出实现目标、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方针、措施和手段,并进行案例分析和验证,或进行有效性和可行性分析。
(4)产品研发类论文
针对渔业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5)推广项目技术与效益分析类论文
针对渔业生产中的新品种、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的推广情况进行总结,要说明推广工作的主要意义、具体内容、主要成果(包括产生的经济效益的核算)、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2.2.2 研究方法要求
(1)研究类论文
围绕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验、资料检索、定性或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实验方案合理,数据翔实准确,分析过程严谨。
(2)调研报告类论文
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检索、实地调查获得翔实准确的资料和数据;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所获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和分析,应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结论或建议,并对可信度、有效性进行必要的分析。
针对调研命题,主要介绍调研范围及步骤,资料和数据的来源、获取手段及分析方法。
(3)项目规划类论文
综合运用行业经验、专业知识、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对项目进行目标分解和分析,生成项目的备选方案和战略计划,对可行性、风险性等进行科学评估,确定具体战略和目标,制订项目实施计划,预计或展现实施效果。
(4)产品研发类论文
遵循产品研发完整的工作流程,采用科学、规范、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研发产品。
(5)推广项目技术与效益分析类论文
对已完成的推广工作的内容、成果进行总结,与国内外相类似的推广工作进行对比分析,说明推广工作的成效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要求推广原始数据翔实,材料完整。
2.2.3 正文撰写要求
(1)研究类论文
研究类论文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5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绪论:阐述所开展研究问题的背景及必要性,对所研究问题的国内外现状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述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研究与分析: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或试验研究。
应用或验证: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或进行验证,并对成果的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局限性等进行分析。
总结:系统地概括研究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在研究中的新思路或新见解;简要描述成果的应用价值,并对未来改进研究进行展望或提出建议。
(2)调研报告类论文
调研报告类论文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绪论:对调研命题的国内外现状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重点阐述被调研命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简述本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
调研方法:针对调研命题,主要介绍调研范围及步骤,资料和数据的来源、获取手段及分析方法。
资料和数据分析: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调查资料和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和分析,给出明确的结果,并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可信度和有效性分析。
对策或建议: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研对象存在的问题或者调研结果应用于实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对策或建议应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具有可操作性及实用性。
总结:系统地概括调研报告所涉及的所有工作及其主要结论,并明确指出哪些结论是作者独立提出的,简要描述调研成果的应用价值。
(3)项目规划类论文
项目规划设计类论文正文一般不少于2.5万字,同时应以附件形式提供规划设计图纸和规划设计说明。正文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绪论:阐述本项目的背景及开展规划设计的必要性,重点阐述项目的技术、资金要求和关键问题所在,对国内外类似项目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述本项目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项目规划设计报告:详细描述规划设计过程中的规划设计理念、技术原理、方法和可行性等;对比分析国内外同类规划设计的特点;针对不同的规划设计项目,还可包括计算与分析、技术经济分析、可行性分析等具体描述。
总结:系统地概括规划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在规划设计中的新思路或新见解;简要论述本项目规划设计的优缺点,并对项目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4)产品研发类论文
产品研发类论文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万字,同时应以附件形式提供图纸、实物照片等必要的技术文件。正文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绪论:阐述所研发产品的背景及必要性、国内外同类产品研发和应用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并阐述本产品研发工作的主要内容。
理论及分析:对所研发的产品进行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确定性能技术指标,给出设计思路与技术原理,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详细设计、校核计算和性能分析。
实施与性能测试:对所研发的产品或其核心部分进行试制,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及对比分析,必要时进行改进或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总结:系统地概括产品研发中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及其主要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在产品研发中的新思路或新见解;展望所研发产品的应用及改进前景。
(5)推广项目技术与效益分析类论文
推广项目技术与效益分析类论文正文一般不少于2.5万字,同时应以附件形式提供技术资料、效益证明材料、经费预决算表、推广验收报告、成果鉴定报告等。正文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绪论:阐迷所开展的农业推广工作的背景及必要性,国内外相关农业推广工作的情况,本推广工作的预期目标和考核指标。
推广内容及成果:阐述所推广的新品种、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的基本情况和先进性,对推广应用的范围(地区、企业)及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说明,重点介绍推广工作取得的成果和效益。
总结分析:与国内外相关的推广工作进行对比分析,说明推广工作的成效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3. 学位论文水平要求
3.1 学位论文水平要求
学位论文作为渔业领域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学术成果,应能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现有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科学手段和方法独立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开发、管理、设计的能力,即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不同形式论文的水平一般应达到以下要求:
(1)研究类论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或实际应用价值,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观点或新见解。
(2)调研报告类论文:通过科学论证,给出明确的调研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观点或新见解。
(3)项目规划与设计类论文:通过科学论证,给出明确项目规划与设计,提出预期的实施效果。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观点或新见解。
(4)产品研发类论文:产品符合行业规范要求,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性能先进、有一定实用价值。
(5)推广工作总结类论文:推广工作总结完整可靠,对后续类似的推广工作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观点或新见解。
3.2 学位论文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要素 参考权重
选题与综述
(25)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来源于农业推广或农业技术、农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系所属领域的研究范畴
选题目的明确,具有研究意义
10
国内外相关研究 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现状
文献资料全面、新颖
总结归纳客观、正确
15
创新性
(15)
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 运用新方法、新视角进行探究 5
研究结果具有创新性 有新发现、新思路或新见解 10
应用性

论文价值
(40)
研究的科学性 研究思路清晰,方案设计可行
资料与数据分析科学、准确
结论或结果分析符合科学要求
15
 
 
4. 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考查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查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攻读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应有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副高及以上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主席应由校外专家担任。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委员均应至少有1位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参加。作者的指导教师不能担任该学生的论文评阅人和论文答辩委员,同一的论文评阅人不得兼任该论文的答辩委员会委员。论文答辩工作按《西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六、学位授予与毕业
完成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取得规定学分,按规定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相应专业学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西南大学

添加西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南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大学报录比、西南大学考研群、西南大学学姐微信、西南大学考研真题、西南大学专业目录、西南大学排名、西南大学保研、西南大学公众号、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xinandaxue/yanjiushengyuan_340094.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