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西南科技大学340农业知识综合二研究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发布时间:2020-12-2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西南科技大学340农业知识综合二研究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1西南科技大学340农业知识综合二研究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1西南科技大学340农业知识综合二研究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正文

340农业知识综合二



学科/类别名称及代码 学科/类别所在学院
095133 畜 牧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动物遗传学》部分 50 分

一、总体要求
《动物遗传学》是报考农业推广硕士(养殖领域)的考试科目之一。考生应系统全面理解和掌握动物遗传学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研究方法与技术,包括经典遗传学、细胞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内容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二、内容及比例
1、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及遗传信息(20 分,13.3%)
染色体的结构、功能、形态和数目;细胞分裂及各期染色体数目与特征;遗传物质是核酸的证据;基因的概念与结构;DNA 的复制、转录、翻译、基因表达调控、基因突变等基本概念;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与调控机制;遗传信息改变的类型、特点、遗传效应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2、经典遗传学(10 分,6.7%)
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连锁与互换定律,包括基因的连锁和连锁基因的互换;性别决定及伴性遗传;基因的互作及其遗传规律。
3、群体遗传学与数量遗传学基础(10 分,6.7%)
哈代-温伯格定律及平衡定律的应用与扩展;影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变化的因素;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遗传参数的概念、估算原理及用途。

4、核外遗传与分子遗传学基础(10 分,6.7%)
由核基因控制的母体效应、剂量补偿效应、基因组印迹的概念、原理及遗传特征;分子遗传标记、遗传图谱、基因定位、转基因动物、动物的克隆的概念与技术步骤,及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三、题型及分值比例
名词概念解释:(10 分,6.7%); 判断:(8 分,5.3%);
单项选择:(8 分,5.3%); 简答:(12 分,8%);
计算:(12 分,8%);

四、参阅书目
李宁主编:《动物遗传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年第三版。


《动物繁殖学》部分 50 分

一、总体要求
《动物繁殖学》是报考农业推广硕士(养殖领域)的考试科目之一。考生应系统全面学习理解和掌握动物的生殖器官结构与功能、动物的生殖激素、动物的配子发生规律、受精的机理、人工授精、动物的发情控制、胚胎工程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 熟练掌握基本概念,掌握哺乳动物生殖生理知识,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动物生产过程中有关繁殖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内容及比例
1、动物的生殖器官与生殖激素(11 分,7.3%)
(1)动物的生殖器官结构与功能
公母畜生殖系统的组成,公母畜主要生殖器官的解剖组织构造和生理机能。

(2)动物的生殖激素
掌握生殖激素的概念,分类与作用特点;性外激素的概念、研究进展、种类、生理功能及应用;生殖激素的测定原理与方法。
2、动物的配子发生规律(15 分,10%)
(1)精子的发生与精子形态
精子发生、成熟的场所,过程和调控机理;精子的正常形态结构和异常形态结构,精液化学组成,理化特性和主要成分及其作用;精子主要生理特性和外界环境因素对精子生理活动的影响。
(2)卵子的发生与卵泡发育
母畜生殖机能发育的规律,性成熟、体成熟、繁殖机能变化与初配适龄,母畜淘汰的关系;卵子和卵泡生长发育的过程及形态生理特征。
(3)家畜发情与发情周期
母畜正常发情时的症状和几种异常发情的概念,特征与原因;乏情的概念,种类和原因;产后发情的概念和主要家畜产后发情规律,发情周期的概念,类型、阶段的划分,发情周期中母畜的生理变化、过程、规律、发情周期调节机理;家畜发情稳鉴定的一般方法和牛、羊、猪的发情鉴定。
3、受精、妊娠与分娩(12 分,8%)
(1)受精的机理
哺乳动物两性配子受精的机理;提高受精率的措施。
(2)妊娠
家畜妊娠识别与建立的机理,妊娠期的生理变化,家畜妊娠诊断方法原理和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动物的妊娠期。
(3)分娩
家畜分娩发动机理;分娩过程与分娩预兆,影响分娩的因素与难产原因,难产助产的原则与预防难产的措施;产后母畜和新生子畜的恢复与护理,分娩控制的方法。
4、动物繁殖控制技术(12 分,8%)
(1)人工授精技术
人工授精的优越性和技术环节;各种采精与输精的方法;精液品质检查内容;精液稀释与保存的原理与方法。
(2)发情控制技术

同期发情、超数排卵的概念、机理,及技术过程;同期发情与胚胎移植的关系。
(3)胚胎生物工程
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及原则、技术程序;胚胎的培养与保存方法与原理。

三、题型及分值比例
名词概念解释:(12 分,8%) 填空:(10 分,6.7%)
单项选择:(8 分,5.3%) 简答题:(10 分,6.7%) 论述:(10 分,6.7%)
四、参阅书目
1.郑鸿培主编:《动物繁殖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
2.朱士恩主编:《家畜繁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部分 50 分

一、总体要求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主要研究和阐明动物摄入和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过程与生命活动的关系、饲料分类及营养特点、饲料配方设计以及饲料加工技术。考生要求应系统全面理解动物营养和饲料加工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各营养素的基本生理功能,动物对各营养物质的需要特点;掌握三大营养物质在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的消化、吸收特点,掌握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的指标,各指标的优缺点及饲料配方设计的方法、饲料加工技术;并能综合应用营养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营养供需矛盾。

二、内容及比例
1、动物生存和生产所需营养物质种类、生物学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5分,10%)

(1)水、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
了解各种营养成分的组成、分类和主要性质,熟练掌握各营养物质的营养生理作
用。
(2)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了解各种营养物质在不同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掌握反刍动物和非
反刍动物对脂类、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的消化吸收异同。
(3)各种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理解能量和其它营养物质的关系;熟练掌握蛋白质、氨基酸和其它营养物质的关系;了解矿物质与维生素的关系。
(4)饲料添加剂
了解饲料添加剂的概念和发展方向,了解在生产中广泛使用或符合发展方向的饲料添加剂,掌握其作用机理。熟练掌握抗生素、益生素、酶制剂等饲料添加剂的主要种类及其应用特点、应用效果、适用方法和发展方向。
2、各种动物的适宜营养需要量(12分,8%)
(1)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
掌握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的概念,掌握饲养标准的基本特性;掌握饲养标准的内容,了解饲养标准的作用,理解应用饲养标准的基本原则。
(2)营养素供给与动物体内代谢的关系
掌握营养素供给对动物体内代谢的影响,了解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对动物健康的影
响。
(3)不同生理阶段、生产用途条件下的营养需要
理解维持需要的概念和动物不同的生理阶段、不同生产用途下的营养需要。
(4)营养需要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法
掌握评定饲料养分利用率及营养需要量中常用的消化实验、平衡实验、饲养实
验、比较屠宰实验以及同位素示踪、外科造瘘和无菌技术;掌握研究方法常用的实验设计原理和操作技术。
3、饲料的营养价值(15分,10%)
(1)饲料分类
国际、国内的饲料分类法,分类依据和不同种类的特点。
(2)饲料的理化特性及其鉴定分析方法

各种饲料的理化性质;抗营养因子的概念,饲料原料中主要抗营养因子的种类; 各种饲料原料的鉴定分析方法。
(3)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
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的测定方法和一般程序;氨基酸可利用性测定一般程序; 矿物元素可利用性测定注意事项。
(4)饲料中影响营养价值的因素及其提高营养价值的途径
饲料源性有毒有害物质和非饲料源性有毒有害物质,联系近年来饲料方面的重大安全问题,如何保证饲料安全。
4、饲料生产(8分,5.3%)
(1)商品饲料(包括配合饲料)生产的理论基础和质量标准
配合饲料的概念、种类和结构;饲料配方设计的一般原则;饲料添加剂预混料配制技术、浓缩料配制技术、全价配合饲料配制技术的要点;饲料的去毒加工技术。
(2)粗饲料加工、青贮饲料调制
青贮原理;粗饲料的加工调制技术;青干草、草粉、草块的调制技术、青贮饲料的调制。
(3)饲料资源开发
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开发利用的途径。

三、题型及分值比例
名词解释:(12 分,8%) 单项选择:(8 分,5.3%) 简答题:(10 分,6.7%) 论述题:(12 分,8%) 计算题:(8 分,5.3%)
四、参阅书目
1.周安国、陈代文主编:《动物营养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
2.王恬、王成章主编:《饲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年第三版。
西南科技大学

添加西南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南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科技大学报录比、西南科技大学考研群、西南科技大学学姐微信、西南科技大学考研真题、西南科技大学专业目录、西南科技大学排名、西南科技大学保研、西南科技大学公众号、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科技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xinankejidaxue/cankaoshumu_399080.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