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自然地理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6-2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自然地理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自然地理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自然地理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正文

西南林业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自然地理学(070501)
Physical Geography
(一)学科简介
研究地球表层自然景观及其组成要素的特性、形成过程、动态变化和空间变异。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地表自然格局与过程、自然要素和人为活动之间的交互作用、物质迁移与能量转换等。研究目的是认识自然规律,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防灾减灾、风险防范与适应,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提供科学依据。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的背景下,坐落于中国西南边陲的西南林业大学,组建了中国农林院校中第一个地理学院,具有战略意义。
西南林业大学自然地理学硕士点从2012年开始招生,立足于目前有生物地理、景观规划与生态恢复、地貌与第四纪地质、水文与水资源、山地灾害与空间信息技术、全球变化与地理响应6个学科方向,师资队伍雄厚,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11人,拥有博士学位者13人,硕士13人(在读博士生2人),具备了建设高水平地理学院的基础。教研实验中心建有地球演化实验室、地表过程实验室、地貌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图书资料室等。各类仪器设备500台/件,价值400余万元。中外藏书3000余册。
(二)培养目标
熟悉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任野外工作和实验室分析工作;掌握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数值分析等技能;熟悉、科学研究从数据采集到定量分析和学术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具有符合规范地完成研究报告、发表学术论文的能力;能够使用一门专业外语进行学术论文写作,胜任与地理学有关的工作,就业面宽广,或具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基础。
(三)培养方式
硕士点建立健全研究生管理制度,切实实行导师全面负责制。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科研论文、教学实践和其他各种活动;课程学习可以采取听课、自学、讨论以及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应注重培养研究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和严谨治学的精神;要求研究生学好政治理论课,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形式与政策教育和公益劳动等活动。
具体的安排和要求如下:
1、研究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院(系)统一规定的政治、形式与政策教育,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注意培养共产主义品德,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
2、导师负责与导师组、学科团队、行业专家联合指导等多样化的方式培养研究生。
3、修满专业规定的学分后,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应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注重培养实事求是作风,严谨治学的态度。
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全民健身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四)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基本学习年限的弹性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最长年限为5年,非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最长年限为6年。按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原则,课程学习累计1—1.5学年,论文工作量不少于1学年。学习年限期满,未毕业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五)学科(研究)方向
1、生物地理
研究生物的地理分布以及和它相关的各种问题,根据作为对象的生物群来划分,有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根据研究的尺度,有系统地理学、分子地理学等。
2、景观规划与生态恢复
如何合理的规划城乡景观,科学的进行资源配置,同时科学地修复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使生态环境能够可持续性发展,将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有效结合,是目前地理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3、地貌与第四纪地质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主要研究第四纪地质、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以及地表各主要动力环境的地貌和第四纪沉积物的形成与特征,第四纪气候与海平面变化、生物与古人类形成发展、沉积物年龄测量与古环境参数研究、地层、新构造运动和研究方法。云南省地势险峻、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同时又是重要的地质博物馆,在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4、水文与水资源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西南地区水文过程、水文规律、生态水文响应及水资源调配对缓解西南地区水压力的重要作用等。
5、山地灾害与空间信息技术
主要是采用空间信息技术,对山地灾害的快速、实时监测、预防、处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决策。
6、全球变化与地理响应
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和环境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以及因地表各种过程在不同时空尺度上表现的差异。同时,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气候变化作用相叠加,使全球变化问题更加复杂。因此,用地理学地观点、方法和手段进行自然与人为双重影响下的全球变化研究非常重要。
 
 
 

西南林业大学

添加西南林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南林业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林业大学报录比、西南林业大学考研群、西南林业大学学姐微信、西南林业大学考研真题、西南林业大学专业目录、西南林业大学排名、西南林业大学保研、西南林业大学公众号、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林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林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xinanlinyedaxue/yanjiushengyuan_34095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