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术学院史论系考研经验

发布时间:2021-05-1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考研经验
中国美术学院术学院史论系考研经验

中国美术学院术学院史论系考研经验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国美术学院术学院史论系考研经验 正文

发现又是一年考研,自己考研已然是两年前的事情……忽然觉得自己现在能对考研与读研这个事情有那么点发言权了。

首先结果:

我是跨校跨专业考中国美术学院。很幸运一年就上岸。

前言:

我考研准备得比较晚,17年年底考试我是17年4月份才开始想着说要继续深造。(从这里看出我是一个比较随缘的人)然后我就开始筛选学校以及专业。自己本科是综合性大学里的设计专业,但尽管自己对画画感兴趣对设计却不是那么的喜欢,并且意识到如果就这么读完设计本科,我必然是要走上设计狮这条不归路的...怕秃(然鹅摸了摸现在的发际线好像岁月并没有饶过谁)。

我觉得在考研这件事上我做的最对的地方应该是: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想要什么。在筛选学校的那阵子我分析了自己的喜好:学校一定要包邮区(包邮区长大包邮区念书,太喜欢这一带了)-> 江浙沪;擅长读书写作 -> 史论,更进一步家里人搞艺术的多,要不还是艺术相关吧 - >美术史论。然后开始列名单,自然要去top,当时的名单上有上海戏剧学院、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首先排除上戏,不提供宿舍(然而现在落到一样的境地,宿舍真的很重要,如果当年提前知道了美院没宿舍我可能也不选美院了);剩余几个各有千秋,最终让我决定考美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在家中翻出了美院在八零年代出的杂志《美术译丛》,范老师当年翻译贡布里希与沃尔夫林的那些文章吸引了我,再读一些美院的老师的文章,让我觉得一个能在上个世纪美术新潮之初就引领艺术理论这个领域的学校真的太美妙了,即守传统又具先锋(尽管总是diss美院没宿舍但是还是对学校总体的氛围感到落泪)。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考美院的原因就是:试卷!当时也没有认识的美院朋友,就在网上搜集资料,翻到了咱们小组,看到试卷开心哭了。几乎不会考填空没有选择,也就是说对你的记忆并没有那么精准的要求,发挥的自由度大,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死记硬背(考前我都没有做过专业课卷子)。

时间线捋一下,当时已经七月份了。敲定之后就要开始好好复习了。

关于复习:

我的基础:英语六级堪堪过线,政治大家应该都差不多。专业课基础基本为零,对美术史的理解就只能蹦几个众所周知的词的那种。最后考试结果:总分399,英语60+,政治60+,专业课记不清了两门都在130+(这个分数当时是我方向的初试第一)

插一段自己的感受:准备考研的那段时间会有所迷茫和怀疑。因为跨校跨专业考研,没有认识的人,也没有认识的人和你一起考这个学校,一切都是零。周围人工作敲定开始赚钱,然后你要独自一人奔赴一场未知的竞争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不知道考这个方向别人的复习进度,不知道报录比(令人害怕的录取数),也不知道自己失败了怎么办。我其实也不太记得是怎么过来的了,反正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书也一天天读完了...所以可能就是别想太多吧LOL

怎么复习:

key:读什么怎么读?我读书还挺快的,《艺术的故事》考前读了五六遍是有的,第一遍全读了之后就没有,国美考试比较有所侧重,重点是文艺复兴,风景画这种。范老师写的笺注好好看看,有一些名词解释很有用。国美的美术史论是有学脉可沿的,看一看曹老师的书(《美术史的视野》这种)就能明白,反复出现的一些概念把握住,比如维也纳学派,瓦尔堡之流。中国方向的也是推荐的那本《中国美术史》读了三四遍,把其中重要的理论串一串,写一写时间轴,理一下各年代各家之间的师承关系。多看一些图,图和相关的人物背景记住,我当时做了专属自己的图集(就是存在手机里做相册,所以我觉得艺术史方向考研手机电脑这种电子产品还是需要的)时不时拿出来回顾下。

写到这里有点累,有啥想起来需要补充的再写叭。

望所有人都如愿以偿。
中国美术学院

添加中国美术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中国美术学院考研分数线、中国美术学院报录比、中国美术学院考研群、中国美术学院学姐微信、中国美术学院考研真题、中国美术学院专业目录、中国美术学院排名、中国美术学院保研、中国美术学院公众号、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美术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国美术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zgmsxy/kyjy_448355.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