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2015-09-1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考研经验 新闻传播
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

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 正文

一.关于浙大新闻传播,你了解多少
本人本科学市场营销,09跨考浙江大学传播学,理论124,实务97。结果...,当然没戏。不过,虽然没有考上,我倒是有些经验和看法想与考浙大新闻传播的同学分享下。因为是自己的经验,所以不一定全面和有用,但还是希望能够对你有些启发和帮助。
浙大新闻传播的学科带头人是我国传播学宗师邵培仁,邵老师是内地最早研究传播学的学者之一,其学术成果颇丰,在我国新闻传播界拥有较高的地位。
浙大新闻传播学的报考情况:一般每年都有一百多人报考浙大新闻,三四百人报考浙大传播学,而浙大新闻传播每年的名额相当有限。以2007年和2008年的报考情况为例,浙大新闻2007和2008年的报名人数分别为139和135,而录取人数分别为14和12;浙大传播2007和2008年的报名人数分别为338和312,而录取人数分别为22和20,表面上看录取比例大概为十几比一,不是太高。为什么说是表面上呢?没有报考过浙大新闻传播或对其不是很了解的同学可能不知道,浙大新闻传播只有约2/3的名额是留给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考生,即俗称的考研,其余名额主要是给推荐免试的。以2008年的录取情况为例,在传媒学院《传媒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这个文件中,我们可以发现,浙大新闻录取的12名非定向考生中,推荐免试5人,全国统考7人,这7人中获一等助学金(一万元)有2人,二等(五千元)3人,自筹2人,所以,08年浙大新闻的录取比例应为135:7,接近20:1。 浙大传播录取的20名非定向考生中,推荐免试6人,全国统考14人,这14人中获一等助学金(一万元)有3人,二等(五千元)7人,自筹2人,联培2人,所以,08年浙大传播的录取比例应为312:14,高达22:1。所以,要三思而后行。
在许多论坛上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帖子《新闻传播学牛校排名》,其中描述浙大新闻传播的内容如下:“6,浙江大学,〈有新闻宗师老邵在哪儿撑着,他的弟子也个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录取大概30个左右吧,比例11:1。”许多考生缺乏对于宏观报考情况和自身情况的考察(比如我),栽了跟头,令人惋惜。因为,浙江省判卷比较严格,高分考生不是太多,不高的分数给调剂就种下了祸根(众所周知,文学国家线比较高)。尽管我达到了A区线,可是就是往C区申请调剂,都是没有学校要我。后来,我总结了以下原因:接收新闻传播的院校和名额较少,其他院校的给分特别高,我在申请调剂的时候就遇到好多三百好几十分的,甚至不乏400来分的,像我们这么分数还能期望什么调剂呢?!所以别希望到时考不上还可以调剂,浙大好调剂之类,我当初就是犯了这样的傻。
对于真正有实力和下定决心的同学,浙大新闻传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一定要付出比别人多得多努力并承受大得多压力(特别是考试前一两个月时的压力)。
对于不敢考名校的同学,一些二线重点院校可以值得考虑,例如安徽大学、广西大学和河北大学,这些学校的实力虽不如浙大,但是它们的新闻传播实力也是很强的,在新闻传播排名上也比较靠前。报考这类院校的新闻传播有两大直接好处:1.考上的机会较浙大要大的多,2.就算不幸没有考上,也可能相对容易调剂,因为这类院校判卷不是很严格,给分比较松,很容易拿高分,例如安大08年录取的最低分达到360多(提醒同学注意,分高不代表就一定好考,分低就一定好考,科大的分低,但并不好考)。

二.关于参考书目
浙大传播学初试共6本参考书目,其中理论2本(新闻和传播通用),实务4本,个人认为难度从大到小分别是新闻学概论>现代广告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媒介管理学>媒介管理学经典案例。
1.看书顺序
对于顺序问题,个人建议先看难度大点的,再看难度小的,因为难度大的书主要是由于书中的理论多,要花大量时间理解和识记,难度小的书是由于书中理论较少,大白话较多,需要理解和识记的内容较少。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2.看书情绪
为什么要谈到情绪呢?因为,在这6本书中,有的书刚看时会很吃力,甚至令你反感,比如新闻学概论,但是一定要坚持下来,真的很难的部分可以暂时跳过去,在看过两遍后,你可能就会喜欢上这本书,因为书中逻辑缜密,言之有理;相反有的书刚看时会觉得很容易,但是到后期识记时,你可能就有点反感了,因为许多内容不易识记,比如媒介管理学,但一定要坚持下来,我就是个反例,实务只有97,拖了后腿!总之,一定要保持积极的看书情绪。
3.进程安排
个人建议如下的进程安排:
① 7月前,重点是完成对6本书的入门工作,这一阶段不必过于细看,只要大体都理解就行;
② 7——8月,开始第二轮学习,这一阶段重点是务必认真细看教材,并最好自己做笔记,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尽可能多地记录,不留盲点;
③ 9——10月,进行第三轮学习,重点是结合真题,归纳书上可能出题的知识点,一般为简答题和论述题,要特别注意书中有4——7个分论点的知识点,此阶段的笔记最为重要,一定要理解,并尝试记忆;
④ 11月——考试,进行第四轮学习,重点是结合真题和年度专业热点,简化笔记,自己归纳可能的出题范围,并尝试回答,如2009年传播学的论述题为结合2008年汶川地震和奥运报道,论述媒介的功能和责任。当然,重中之重仍是第三轮的笔记,考过的知识点不代表就不考了,例如2009年新闻学的第一个简答题是从受众的角度看新闻应该具有几个特征,和05年重题,所以要结合深度和广度。
4.关于笔记
个人建议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自己做笔记。由于新闻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简答题一般在书上,而论述不在;传播学简答题一般在书上,而论述有的在书上,有的不在;媒介管理学的题目一般都可以在书上找到;由于现代广告学才考第一年,还看不出啥规律。在第三轮笔记中,可参考这些规律来学习和归纳笔记。

三.关于资料
关于资料,客观地说有其有用的地方,也有没用的地方。原先,我不准备买资料,但是后来看到淘宝上许多人都买了,我如果不买,岂不落后了吗?毕竟浙大并不是很容易考的,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三跨考生。
资料有用的地方是指专业课真题和导师论文以及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课件笔记,但不是资料越多就是越有价值,因为备考时间相当有限。没用的地方是指网上卖东西没有“守门人”的检查,所以考研资料市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所以如果你准备买资料的话一定要看好再买,“货比三家”对于买任何东西都是适用的!
真正非常有用的资料是很难搞到的,不是花几百块钱就能买到的,不然就不是浙大了。所以,千万别以为买了资料就不要去看书了,就不用认真复习备考了,这是大错特错,资料的作用只是辅助你的学习,使你更好地接受和理解书上的知识和浙大新闻传播的一些特点,所以千万别相信卖资料的夸大其词,我去年买到手的资料和当初的介绍相差不少,为此还郁闷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考研最关键的还是得靠自己,靠自己把书看透,靠自己夯实专业基础,靠自己理论结合实际。很多学生(特别是跨专业的,比如我)新闻传播方面的专业基础很薄弱,所以如果有时间的话多看看6本参考书目以外的专业书籍。

® 以下是广告,如果你已经资料抑或不想买资料的话,看到这就行了。时间不多,请严格控制你的上网时间,多花点时间在书上!!!实在话!

浙大新闻传播学的报考情况:一般每年都有一百多人报考浙大新闻,三四百人报考浙大传播学,而浙大新闻传播每年的名额相当有限。以2007年和2008年的报考情况为例,浙大新闻2007和2008年的报名人数分别为139和135,而录取人数分别为14和12;浙大传播2007和2008年的报名人数分别为338和312,而录取人数分别为22和20,表面上看录取比例大概为十几比一,不是太高。为什么说是表面上呢?没有报考过浙大新闻传播或对其不是很了解的同学可能不知道,浙大新闻传播只有约2/3的名额是留给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考生,即俗称的考研,其余名额主要是给推荐免试的。以2008年的录取情况为例,在传媒学院《传媒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这个文件中,我们可以发现,浙大新闻录取的12名非定向考生中,推荐免试5人,全国统考7人,这7人中获一等助学金(一万元)有2人,二等(五千元)3人,自筹2人,所以,08年浙大新闻的录取比例应为135:7,接近20:1。 浙大传播录取的20名非定向考生中,推荐免试6人,全国统考14人,这14人中获一等助学金(一万元)有3人,二等(五千元)7人,自筹2人,联培2人,所以,08年浙大传播的录取比例应为312:14,高达22:1。所以,要三思而后行。对于真正有实力和下定决心的同学,浙大新闻传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一定要付出比别人多得多努力并承受大得多压力(特别是考试前一两个月时的压力)。
浙江大学

添加浙江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浙江大学考研分数线、浙江大学报录比、浙江大学考研群、浙江大学学姐微信、浙江大学考研真题、浙江大学专业目录、浙江大学排名、浙江大学保研、浙江大学公众号、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浙江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浙江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zhejiangdaxue/jingyan_21645.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