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是最不值得炫耀的东西

更新时间:2022-04-27 15:32:1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考研日报
Add 研究生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努力,是最不值得炫耀的东西

考研期间,总会时不时听到有人说“我很努力了,我天天起早贪黑,努力了大半年,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我已经尽力了。”作为外人,我们对别人的努力无法评价。但是今天的这几个小故事让我对“努力”有了新的认识。一直觉得“努力”是很鸡汤的话题,毕竟呼喊“我们很年轻啊,要努力”的人太多太多,以至于我们仅仅被自己的声音感动,而在呼喊戛然而止的时候显得无所适从。
今天想说的是忽然的一些思考。哪怕和我之前的一些观点有些违背甚至打脸,我也觉得是好的,这是令人欣慰的自我推翻。

(一)

有次收作业,打开qq对话框,发现一个同班同学刚更新了签名:“努力是最不值得炫耀的东西。”
 
我盯着这句话看了好久,觉得眼前的十二个字真是酸爽,啪啪啪打了朋友圈里好些个“熟人”的脸。
 
这姑娘在我隔壁宿舍,正准备考研。平时交流不算多,也就是去她们宿舍玩的时候才聊上两句,倒是常常在图书馆碰面,她性格直爽,爱说话,但是印象中总是坐在那里独自看书或者写作业的样子,是班上为数不多的学霸之一。她的努力很沉默,没有丝毫炫耀的意味,平时也不算太活跃,但是每当想起来她的时候,是满怀肯定意味的。
 
你的朋友圈里一定有那样一些人,满屏正能量,一张自拍配一句自我勉励的话,笑得十分的美。
 
并不是对于他人的自我勉励进行苛责,而是时常见到许多背书打卡忽然之间消失踪影,晒了三天图书馆的座位和考级卷子之后忽然又返回原状。
 
努力本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是一个年轻人应该有的状态,无奈渐渐有了表演的态势,就渐渐意味单薄了起来。
 
这几年的摸爬滚打让我懂得的一个朴素道理就是,少说多做。结果其实并不比过程无意义。
 
给自己一个完整的交代,给别人一个惊艳的结果,成就感远大于无数个长篇赘述后的自我感动。

(二)

想起以前有个学妹告诉我,自己已经过了那种泡图书馆一定要发条朋友圈纪念一下的讲究“仪式感”的年纪了。
 
她说:“来图书馆看书的前两天,觉得特别的有成就感,就情不自禁地想‘炫耀’一下。但是当来图书馆成了习惯,根本就不好意思发朋友圈了,或者说觉得一点意义都没有了。”
 
我笑,这就像每天去食堂吃早餐的同学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基本不吃早餐的同学,偶尔去了一次食堂,才会发个朋友圈说“我今天竟然去食堂菜早餐了耶”。
 
过程通常是不具备说服力的,它沉闷,平凡,日复一日,根本不起眼,没有人觉得有什么值得可圈可点的。偶尔自我鼓励鼓励就好,没必要当作天大的事情自我感动,不要把自己的辛苦看得那么重要,年轻人嘛大多数时间都是累的,一遍骂着娘一遍把事情做完的,被我们过度提及的“努力”二字,其实门槛很低,并不是我有你没有的奢侈品,其实人人都可以做到。其实它稀松平常,和其他人的别无二致。

(三)️

今天看见朋友发朋友圈说自己正在一个爬坡期。我很喜欢这样一个比喻,带着一些阻力前进的时刻,恰好是最让人劳累又清醒的。大家都有各自的选择,在自己认定的那条路上匍匐向前,没有可比性。
 
努力这种东西吧,只要有了渴望和意愿,人人都会,他并不是值得佩戴在身上标榜的徽章。努力是每个人的必需品,不能缺少,但努力不是奢侈品,数量有限。你很努力,别人也可以很努力,你多留一点汗水,并没有高贵多少。
 
索性就带着自己的小目标,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吧,和自己比,一点一点地向前进,慢慢地雕刻自己,就像我之前说的哪句话:“毕竟比昨天的自己变得更好是一件多么让人上瘾的事情啊!”对吧?
 
我觉得那些未曾来到的,正在日益清晰的,从心底升腾出来的渴望,以及那种始终野心勃勃的进取状态,才是一个人不加炫耀却能格外耀眼的光环。
 
共勉。
                                                                                                                                                                                                                                                                                                                文章来源:维安记(ID:weian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