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保研经验贴

发布时间:2022-05-3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添加中国人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越考保研”,关注[越考保研]微信公众号,在越考保研微信号输入[中国人民大学保研夏令营条件、中国人民大学保研加分细则、中国人民大学保研群、中国人民大学保研学姐微信、中国人民大学保研真题、中国人民大学夏令营2023]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人民大学保研信息和免费资源
回复[夏令营信息][保研去向][保研来源][入营名单]即可查看蕞新蕞全的保研数据。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保研经验贴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保研经验贴 正文

个人信息
姓名:郑林如
保研经验:中国人民大学夏令营(成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保障专业九月推免(失败)
最终去向: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专业
学习成绩:90.17
成绩名次:1/28
英语成绩:四级561、六级518
科研经历:上海大学“2017城市化与新移民”天津地区入户调查;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与南开大学合作开展“中国城市社区发展与转型”预调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天津市妇联举办的“我关注·她生活”女性民生调查项目
实习经历:天津市“伴你成长”青少年发展中心(2016年3月至2016年7月);第十一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志愿者(2016年11月);台湾成功大学与南开大学合作开展“1+1服务学习”项目(2017年1月);天津市通识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2017年6月至2017年7月);天津市和平爱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2017年10月至2017年12月)
学生工作:14级社会工作专业学习委员、第13期恩来团校副校长
获奖情况:南开大学综合一等奖学金(两次)、南开大学公能奖学金、南开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两次)、南开大学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南开大学本科生创新科研项目三等奖、南开大学第二届“梦想+”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很感谢系里的微信平台能够给我这次机会写下自己的保研历程。我一直深知自己并不是典型的学霸,保研的过程磕磕绊绊,结果也并不尽如人意,但作为平凡甚至有些平庸的一条“咸鱼”,也正是得益于这些“不完美”,我才能在追梦的路上越挫越勇、不断成长。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的经验也各不相同,而我的保研经历中更多的是失误与遗憾,所以我也希望这一篇不同寻常的“失败经验贴”能够给学弟学妹们不一样的启示。

1、焦虑与忙碌并存的二月到五月
大三下学期的二月到五月,是最终确定自己保研目标和填充个人简历的时间。我是一个习惯提前给自己设置deadline的人,在面对多线程任务的时候虽然会很焦虑,但是提前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至少可以让我不那么紧张。
保研的目标很关键,这是后期所有准备的开端。大三上学期我就确定了自己想要跨专业保研的想法,也在保研论坛上查阅了往年北大和人大社会保障专业的相关要求,总结起来,各个学校筛选学生的要求不外乎如下四点:
一、良好的学习成绩和英语水平
比如人大要求专业前20%、六级450分以上,北大要求排名前10%、六级425分以上。针对排名和英语成绩的要求是门槛,排名越高,六级分数越高,入营和推免入选的几率越大,所以有志向保研的同学一定要在课程方面多下功夫,如果在夏令营申请之前还没有考出足够好的六级成绩,可以尝试考一考雅思。我大一的时候是大类班级的倒数,所以很能理解提高学分绩的不易,也因为自己的英语成绩不够好,所以在申请入营的时候一直很忐忑。
二、足够的科研经验
简历中一般会要求个人写出自己的科研论文和项目,我在进入大三之前没有任何科研经历。为了能够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同时弥补简历空白,我和国创的小伙伴决定在保障项目质量的前提下提前一年结项,宿舍五楼的沙发成了我们几个人那段时间最熟悉的地方,每个熬夜爆肝录问卷、写报告的夜晚都让我们在日益稀少的头发中锻炼出了强大的心脏。好在努力并没有白费,五月结项时,项目获得了一些校级的奖,同时也进入了天津市挑战杯的初赛。除了学校有的百项和国创之外,老师们的课题以及校外的资源我们也可以自己争取,不管是完整地经历一次从选题到结项的研究过程,还是课题中与访谈对象的交流,都是本科学习阶段不可多得的经验。
三、一篇原创论文
论文是除了科研经历之外最能够说明自己学术水平的证明。人大的夏令营明确要求提交论文,夏令营的面试环节也需要对论文进行展示,北大推免虽然没有要求,但我也带上了。在事务繁杂的大三下学期写出一篇能够拿得出手的论文对我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以我选择将大三要撰写的学年论文作为提交材料,申请和课业两不误。在导师朱荟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修改之下,我最终完成了自己有关流动家庭城市融入的实证定量研究论文。
四、专家推荐信
每个学校对于专家推荐信的数量和推荐老师的职称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提前梳理好自己的个人陈述和简历,给老师预留出足够的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可惜的是,在准备推荐信的过程中,我还是没有提前准备好,但同时也感受到了身为南开社工人的幸运,因为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真的把学生放在了第一位。不管是在外出差但仍然给了我长长答复的吴帆老师、即使要出差也抽出时间和我面谈的王星老师,还是远在国外项目繁杂也帮忙修改推荐信的晓燕老师以及发短信给我加油鼓励的关老师.....每一位老师都给了我最大限度的宽容和帮助,也让我弥补了自己没有及早准备的错误,顺利地递交了材料。
除了以上四点之外,个人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也很重要。因为我有转专业保研的想法,而自己在社会保障的知识储备非常少,所以我选择了最笨的一个方法——蹭课。万国威老师给大二上的《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我一节不落的跟着听完,也在老师的帮助下对社会保障的基础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得益于这段时间的蹭课经历,我在人大的笔试环节中发挥平稳,为自己的录取奠定了基础。

2、匆匆而逝的五月到七月
结束了手头的材料准备和递交之后,六月的期末考试周和小学期实习如约而至。社工的专业实习非常重要,所以平衡实习和夏令营复习时间就显得十分关键。我选择了非固定时间实习的社工机构,在征得机构主任的同意后给自己预留出了20天的复习时间。
7月10日,在学校的专业保研资格面试结束后,我前往人大参加夏令营。夏令营和九月推免的不同之处在于:一,夏令营的时间在九月推免之前,很多学校在夏令营时就录取了足够的优秀生源,九月推免的名额会大大减少;二,除了笔试、面试之外,各个学校还会安排比较丰富的宣讲、游园和座谈会活动,学生对于学校的了解会更加深入;另外,夏令营的食宿费用是学校全程报销的,而九月推免的费用则需要自己承担。因此,如果有条件的话,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够尝试申请几所夏令营。
笔试:7月11日晚上六点半到八点半进行专业课的笔试。题型为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考试题目比较基础但也比较灵活,名词解释和简答重点考察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等基本知识,两题论述则分别考察了我们对社会救助和精准扶贫的认识以及对7月7日的新闻热点“养老金改革:个人缴费只记账不做实”的看法,题目比较新颖,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幸运的是,我在复习期间也一直在梳理近两年来社保相关的新闻事件,因此不至于无话可写。
加试:7月12日中午十二点到一点进行跨一级学科的加试。加试内容是《社会学概论》中的基础知识,比如角色冲突、社会化、科层制的定义,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等等,总体来说比较简单。
面试:7月13日一天按照姓名拼音排序进行面试。八分钟的个人展示+七分钟的专业面试。个人展示又包括了自我介绍和论文展示,大学期间做过大大小小无数课堂展示的好处此刻就显示出来了。如果说前八分钟属于在湖面泛舟,我还能够游刃有余,那么后七分钟的专业面试则如同穿越枪林弹雨,让人无力招架。或许是看出了我的窘迫,在我磕磕巴巴地回答完关于现行养老保障制度的看法之后,老师并没有再继续询问我专业知识,而是开始和我讨论起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受到大二时在“伴你成长”实习的影响,我一直关注着流动儿童和反贫困的相关议题,而与孩子们接触的经历则让我对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层次的体悟。有这些经验作为基础,在回答研究方向时我就显得比较从容和自如,算是给人大的面试画下了一个不太完满的句号。
PS:笔试推荐书目
郑功成主编《社会保障概论》
风笑天主编《社会学概论》

3、纠结的七月到九月
从人大面试回来后,我就立刻投入到自己还未结束和实习和入户调查中。收到人大录取信息的那个中午我刚跑完社区的所有空户,这个好消息把我砸得有些发懵。人大夏令营需要在公布录取结果后三天内进行签定录取协议(即确认录取后不能够再接受其他学校的录取通知),而这也是我最想通过这篇“失败帖”告诉大家的——在没有完全考虑清楚之前,不要轻易做出不负责任的承诺。
这个录取协议就是一种对自己和目标院校的承诺,但我却没有考虑清楚。那个时候的我既为自己能够得到人大的垂青而高兴,又不舍得放弃自己一直以来的“北大梦”。在提交了人大确认录取协议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仍然在努力地准备着九月北大推免,但在真正等到北大推免的正式通知公布之后,我又退缩了,我不知道在已经签订协约的前提之下继续参加北大面试,是否是一种不够诚信的行为,也不知道如果真的违约之后会给自己和学校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带着这样的忧虑和纠结,我又一次鼓起勇气给吴帆老师和朱荟老师发了邮件,也与人大的刘凯老师进行了沟通,让我备受感动的是,老师们并没有责备我的莽撞,而是给了我很多的建议让我自己思考。
在经历了很长久的思考斗争之后,我最终还是决定要试试看,不让自己的大学生活留下遗憾。从放弃—坚持—放弃—坚持的选择循环中走出来后,我立刻抛却了自己先前的所有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推免的准备之中。
北大推免:9月8日官网申请、9月18日前寄送材料、9月24日上午八点半面试
今年北大社会保障专业的推免与往年相比,对个人材料的筛选更加严格,同时也减少了招生名额,从全国各地寄送的几十份材料中只有三位外校学生通过简历筛选,而其中仅有一位能够最终通过面试,33.3%的录取概率不低,但也不算太高。没有笔试,也没有英语口语测试,是完全的中文面试。一共有四个问题,自我介绍;学习情况、科研履历和社会服务经历;阅读过的相关书籍;老师们自由提问。
虽然面试的前一晚我到一点才睡着,不到三个小时后又惊醒,一直在焦虑地准备自己的面试稿,但也许是因为终于能够走进自己心心念念的北大校园,也为此认真努力地奋斗过,在真正踏入考场之后我很放松,并没有像先前想象的那样手足无措。于我而言,能够进入复试环节,已经实属幸运,所以也没有太纠结于录取结果。面试没有太多的专业问题,气氛很轻松愉快,即使老师们对我的论文选题和框架不够满意,在发出连珠炮似的质疑时也仍然是面带笑容的,整个过程就像是一场很活泼的讨论会,更侧重于考察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批判性思维,也让我对北大留下了非常非常好的印象。
从最初的纠结不自信,到准备时的焦虑和紧张,再到面试时候的表现欠佳,最后到26日早上接到拒录电话时的遗憾,虽然我没能够在北大继续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但也算终于了却了自己的燕园情结。

结语
写到这里,我长达7个月的保研旅程终于全部结束。这不是一篇特别有干货的经验帖,也算不上一篇合格的心灵鸡汤,只是我在走过了所有或失败或遗憾的风景,体验过或焦虑或踌躇的感受之后,最想要提醒学弟学妹的一些心里话。虽然最后我并没有如愿以偿,但逐梦过程中的每一次的尝试和坚持,每一次接收到的来自外界的支持与鼓励,也已经足够我积蓄力量继续奔向下一段未知的旅程。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C9stQtMK1T80pXeB63JLg

中国人民大学2022保研加分、保研要求细则的内容如下:点击下载:中国人民大学2022保研加分、保研要求细则.pdf

中国人民大学

添加中国人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越考保研”,关注【越考保研】微信公众号,在越考保研公众号输入【中国人民大学保研夏令营条件、中国人民大学保研加分细则、中国人民大学保研群、中国人民大学保研学姐微信、中国人民大学保研真题、中国人民大学夏令营】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人民大学保研信息和免费资源
回复【夏令营信息】【保研去向】【保研来源】【入营名单】即可查看蕞新蕞全的保研数据。
中国人民大学保研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zhongguorenmindaxue/byxly_71285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