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导师:姚军

发布时间:2021-10-0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导师:姚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导师:姚军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导师:姚军 正文


  姚军,男,1964年3月生。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9月-1984年7月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 (原华东石油学院)采油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7年9月-1990年3月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系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90年3月至今,一直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工作;期间,1996年9月-2000年6月博士研究生,获油气田开发工程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评为副教授,1999年评为教授,2002年评为博士生导师。
  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兼任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组成员,第三届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联合提高油气采收率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油气田开发开发工程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教育部石油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负责人,《中国石油大学学报》、《油气地质采收率》、《中国海上油气》和《复杂油气藏》编委。发表学术论文115篇,其中SCI和EI收率35篇,出版专著《碳酸盐岩油藏试井解释方法》和《流线数值试井解释方法》2部,教材《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和《现代试井理论与方法》2部。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山东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和青岛市拔尖人才。

  科研方面:主要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4项,作为课题长承担“973”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重大项目20多项,在以下三个研究方向形成了特色:
  (1)中高含水期油藏试井解释方法
  提出了“中高含水期油藏流线数值试井解释方法”, 基于真实油藏地质模型,考虑油藏的复杂边界、生产历史、多相流动、非均质、井网以及井型等因素;突破一个油藏建立一个渗流模型的传统理念,沿测试井周围每条流线建立方程并联立形成流线试井解释模型,实现了对油藏和流体的精确刻画;采用流线方法进行数值求解、双种群遗传算法进行多参数自动拟合,形成了实用技术。可反演渗透率和饱和度分布、驱替前缘等。并将该方法从单层油藏发展到多层油藏、从水驱油藏推广到化学驱(聚合物驱.碱驱以及二元复合驱)油藏.从单孔隙介质油藏发展至双重介质油藏.从垂直井发展至水平井发,形成了新的方法体系,由于计算速度较快应用规模较大,实用性强,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08SR00065),在国内10多个油田应用,成功解决了我国中高含水期油藏的试井解释问题。围绕此领域发表论文46篇,三大检索系统收录18篇,总被引频次231次,出版专著1部,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均排第一。
  (2)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理论
  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十五”项目和中石化项目等10余项,从此类油藏渗流机理、试井解释方法、油藏工程方法以及数值模拟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尤其是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动模拟方面,在原来DFN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DFVN模型,发展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动模拟理论。编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试井解释实用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08SR00064),成功解决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试井解释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围绕本领域发表论文42篇,三大检索系统收录14篇,他引163次,出版专著1部。获省部级二等奖2项,排名第一。
  (3)孔隙级微观渗流理论
  承担了中石化和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项,提出了由岩心切片或岩心粒度组成构建数字岩心的方法和基于数字岩心构建孔隙级网络模型的方法,依此为平台开展了孔隙级单相流、两相流、考虑边界层和传质扩散的渗流等系统研究,发展了孔隙级微观渗流理论。编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岩心、孔隙网络模型构建和流动模拟的实用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08SR09536),此领域发表了25篇论文。

  主持.完成或正在进行的主要课题:
  1.“973”课题(2006CB202404):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动机理研究;研究期限:2006.11-2011.11;
  2.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90610015):基于数字岩心的孔隙网络建模方法研究;研究期限:2007.1-2009.12;
  3.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0404003):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机理研究;研究期限:2005.1-2007.12;
  4.“863”项目(2004AA616170):海上油田矢量井网研究;研究期限:2004.8-2005.10;
  5.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专题(GS2004-052):塔北碳酸盐岩大型油田开发技术研究;研究期限:2001.1-2005.12;

  发表论文:
  1.姚军,李爱芬,“无限大扇形板状油藏水平井不稳定压力公式的推导”,石油大学学报, 1992,Vol.16,No.3。
  2.姚军,顾岱鸿,“水平井压力求解方法综述”,试采技术, 1992年;
  3.Zhigang Chen,Huiqing Liu,Jun Yao:“New capillary pressure models for parameter estimation to interpret centrifuge data”,SPE16512,Proceedings of the 1992 Western Regional Meeting。
  4.姚军,李爱芬,李桂江,“注水井压降试井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石油大学学报, 1994年,Vol.18,增刊,第8-12页。
  5.姜汉桥,姚军,陈月明,“胜二区沙二3封堵大孔道方案优化设计”,石油大学学报, 1994年,Vol.18,增刊,第90-95页;
  6.姚军,陈月明,冯其红,刘建民,毕研鹏“孤岛油田中二中强注强采水驱规律研究”1996年,油气采收率技术,1996年,Vol.3,No.1,第65-71页;
  7.黄琼冰,姚军,“提高砂岩酸化效果途径的探讨”,低渗透油气田,1996年,Vol.1,No.2,第43-46页;
  8.姚军,李爱芬,陈月明,付继彤,“盒状油藏水平井系统不稳定渗流求解方法”,断块油气藏,1996年,Vol.3,No.4,第28-31页;
  9.李村和,姚军,“人机交互信息汉化的高效方法”,中文信息,1996年;
  10.姚军,“分支井不稳定压力求解方法”,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开发局“试井理论与实践”,1995年,北京世界石油大会论文集;
  11.姚军,李爱芬,“单孔隙介质渗流问题的统一解”,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7,Vol.14,No.3;
  12.侯建,陈月明,姚军,杜殿发,“孤岛油田渤21断块水体能量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断块油气藏,1997年,Vol.4,No.4,第38-42页;
  13.姚军,“Pressure Analysis of DST Flow Period or Slug Flow for Horizontal Wells in Homogeneous Reservoir”,1997年加拿大SPE年会,No97-82;
  14.刘慧卿,姚军,陆宪亮,刘建民,“孤岛油田南区渤19断块交联聚合物驱油藏工程方案研究”,油气采收率技术,1998年,Vol.5,No.4,第13-19页;
  15.姚军,刘英才,“改进的斜井与水平井IPR方程”,石油勘探与开发,1999年, Vol. 27,No.4
  16.姚军,李爱芬,陈月明,张毅华,“盒状砂岩油藏中水平井试井分析方法”,石油学报,1999年,Vol.20,No.4。
  17.姚军,刘英才,“求解双重孔隙介质油藏压力的一种新方法”,石油大学学报,1999 年,Vol.23,No.4,第42-44页;
  18.管志川,李明忠,林英松,姚军,“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Vol.17,No.6,第95-97页;
  19.杜殿发,姚军,刘立支,“边水稠油油藏水驱后蒸汽吞吐方案设计”,石油大学学报, 2002年,Vol.24,No.2。
  20.李迎春,邱国清,袁明琦,杜殿发,姚军,“乐安油田南区火烧驱油提高采收率试验”,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年,Vol.9,No.4,第72-74页;
  21.张绍东,付继彤,姚军,束素林,张本华,“重质石油磺酸盐化学驱方案设计方法研究及应用”,石油大学学报,2002年,Vol.26,No.4,第48-50页;
  22.李爱芬,陈月明,姚军,“影响防砂气井产能的因素分析”,断块油气田,2003年,Vol.10,No.1,第55-59页;
  23.杜殿发,姚军,邱国清,李迎春,“乐安油田注汽后火烧油层开发参数敏感性研究”,石油大学学报,2003年,Vol.27,No.2,第47-50页;
  24.王殿生,关继腾,王玉斗,姚军,“用物理模型研究单井电热油藏的温度分布”,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Vol.18,No.4,第36-40页;
  25.姚军,戴卫华,王子胜,“变井筒储存的三重介质油藏试井解释方法研究”,石油大学学报,2004年,Vol.28,No.1,第46-51页。
  26.李爱芬,姚军,寇永强,“砾石充填防砂井产能预测方法”,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年,Vol. 31,No.1,第103-105页;
  27.曾流芳,赵国景,吕爱民,姚军,“孤东七区西馆陶组上亚段6层系合理压力水平研究”,2004年,油气采收率技术,2004年,Vol.11,No.2,第45-47页;
  28.常学军,姚军,戴卫华,王子胜,“裂缝和洞与井筒连通的三重介质油藏试井解释方法研究”,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4年,Vol.19,No.3;
  29.范海军,姚军,“基于WEBGIS的采油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04年,Vol.12,No.2,第31-34页
  30.姚军,侯力群,“天然裂缝性封闭油藏产量递减规律研究及应用”,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年,Vol.12,No.1,第56-58页;
  31.姚军,王子胜,孙鹏,李宁,“超完善井情况下三重介质试井解释模型求解方法研究”,石油大学学报,2005年,Vol.29,No.3,第61-64页,EI收录。
  32.武兵厂,姚军,张继宏,吕爱民,“水平井与直井联合井网见水时间的确定方法”,石油学报,2005年,Vol.26,No.4,第111-114页,EI收录。
  33.郭长春,金强,姚军,“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烃源岩”,石油学报,2005年,Vol.26,No.4,第50-53页,EI收录。
  34.张世明,万海燕,姚军,“塔河油田6区碳酸盐岩油藏原油动用状况评价”,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5年,Vol.19,No.3,第36-37页。
  35.赵冬梅,姚军,王子胜,“压敏三重介质油藏压力响应特征研究”,计算物理,2005年,VOL.22,No.5,第444-448页,EI收录。
  36.杨坚,姚军,王子胜,“三重介质复合油藏压力动态特征研究”,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2005,VOL.20,No.4,第418-425页。
  37.王殿生,关继腾,王玉斗,姚军,“电热油藏采油物理模拟的相似准则及其应用”,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年,Vol.20,No.4,第49-56页。
  38.王世虎,雍靓,邵红云,孙美娟,姚军,滕弘霓,“芳香族小分子物质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状态”,2005年,05,03,第661-663页。
  39.赵秀才,衣艳静,“两夹角不渗透断层对油井压力及压力导数的影响研究”,断块油气藏,2005年,Vol.12,No.6,第41-43页;
  40.姚军,赵秀才,衣艳静,陶军,“数字岩心技术现状及展望”,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年,Vol.12,No.6,第52-54页;
  41.赵秀才,姚军,衣艳静,“岩心孔隙网络建模技术的发展”,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5年增刊,Vol.29,第123-132;
  42.范海军,姚军,成志军,“计算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加热半径的新方法”,新疆石油地质,2006年,Vol.27,No.1,第109-111页;
  43.王子胜,姚军,“缝洞向井筒供液时三重压敏介质油藏压力响应特征研究”,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6,Vol.21,No.1,第84-89页;
  44.刘兆伟,李爱芬,“双重介质有限导流垂直井试井模型求解的新方法”,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6,VOL.21,No.2,第221-224页。
  45.武兵厂,姚军,“水平井与垂直井联合井网波及系数研究”,石油学报,2006年,Vol.27,No.4,第85-88页,EI收录。
  46.姚军,吴明录,“流线数值试井解释模型”,石油学报,2006年,Vol.27,No.3,第96-99页,EI收录。
  47.张得志,姚军,王子胜,“聚合物驱两相流试井参数敏感性”,计算物理,2006年,VOL.23,No.4,第425-430页,EI收录。
  48.赵秀才,姚军,“A NEW STOCHASTIC METHOD OF RECONSTRUCTING POROUS MEDIA”,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ISSN: 0169-3913,Publisher:Springer Netherlands
  49.张凯,樊灵,姚军,苟立平,周广慧,“聚合物驱垂直井筒流动和视粘度模型”,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Vol.31,No.3;
  50.陶军.姚军.李爱芬.赵秀才,“任意三角形毛细管中水力传导率与形状因子关系研究”,岩土力学,已录用。
  51.姚军.陶军.李爱芬,“利用三维随机网络模型研究油水两相流动”,石油学报,2007年,Vol.28,No.2;
  52.陶军.姚军.李爱芬,“利用孔隙级网络模型研究油水两相流”,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年,Vol.14,No.2;
  53.陶军.姚军.李爱芬.赵秀才,“利用IRIS EXPLORER数据可视化软件进行孔隙级数字岩心可视化研究”,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年,Vol.28,No.5;
  54.YAO Jun, ZHANG Yun,“The Method Research of Knowledge Discovery in Reservoir Managemen”, SKG会议论文;
  55.吴明录,姚军,“聚合物驱流线数值试井解释模型及应用”,石油钻探技术,2007年,Vol.35,No.2期;
  56.吴明录,姚军,“多层油藏流线数值试井”,石油勘探与开发,已录用,发表期号待定;
  57.吴明录,姚军,王子胜,张凯,“利用双种群遗传算法进行数值试井自动拟合”,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年,Vol.14,No.2;
  58.杨坚,姚军,王子胜,“底水碳酸盐岩油藏数值试井及其应用研究”,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年,Vol.13,No.6;
  59.王子胜,姚军,戴卫华,“缝洞型油藏试井解释方法在塔河油田的应用”,西安石油大学报,2007年,Vol.22,No.1;
  60.王子胜,姚军,“双重介质天然裂缝性油藏不稳态产能研究”,油气井测试,2006年,Vol.15,No.5,EI收录;
  61.王子胜,姚军,刁先伟,“双重孔隙压力介质试井解释理论及其在塔河油田的应用”,新疆石油地质,2007年,Vol.28,No.2;
  62.姚军,赵秀才,衣艳静,陶军,“储层岩石微观结构性质的分析方法”,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Vol.31,No.1;
  63.赵秀才,姚军,“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数字岩心建模方法”,高校应用数学学报,2007,Vol.22,No.2;
  64.赵秀才,姚军,“基于择多算子的随机搜索法构建数字岩心的新技术”,岩土力学,待发。
  65.赵秀才,姚军,“数字岩心建模及其准确性评价”,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Vol.22,No.2;
  66.吕爱民,姚军,“气顶油藏水平井最优垂向位置研究” ,石油钻采工艺, 2007年,Vol.29,No.2;
  67.吕爱民,姚军,薛兆杰,“注聚后水驱油藏含水变化规律研究”,河南石油,2006年,Vol.20,No.4;
  68.吕爱民,姚军,武兵厂,“底水油藏水平井最优垂向位置研究”,石油钻探技术,2007年,Vol.35,No.1;
  69.吕爱民,姚军,“裂缝性底水油藏含水率及产量变化规律研究”, 2006年,特种油气藏,Vol.13,No.5;
  70.张得志,姚军,王友启,“聚合物驱油藏数值试井解释方法研究”,石油钻探技术,2006年,Vol.34,No.3;
  71.Yan-ling Wang, Yong-jin Wang, Jun Yao, Xiu-tai Zhao and Rui-He Wang, “Bis(tetraphenyphosphonium) tris(2-thioxo-1, 3-dithiole-4, 5-dithiolato)stannate(IV) at 293 K”, Acta Crystallogrphica Section Ⅰ Stucture Reports
  72.王子胜 姚 军 张 凯,“三重介质非牛顿流体不稳态渗流压力响应特征”,中外能源, 2006年,Vol.11,No.2;
  73.李玉坤 姚军 黄朝琴等,“油藏渗流问题的无网格法分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Vol.31,No.2;
  74.李玉坤,姚军,黄朝琴,“油水两相渗流问题的无网格伽辽金法”,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2006年,Vol.21,No.6);
  75.李玉坤,姚军,“复杂断块油藏Delaunay三角网格自动剖分技术”,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年,Vol.13,No3;
  76.吕爱民,姚军,范海军,杜殿法,“海上油田矢量井网研究初探”,2007年,Vol.14,No.3;
  77.吕爱民,姚军,“缝洞型底水油藏含水变化规律研究”, 2007年,新疆石油地质,Vol.28,No.3;
  78.姚军,赵秀才,“储层孔隙空间三维建模技术进展”,高含水期油藏提高采收率国际会议论文集,2007年4月;
  79.吴明录,姚军,“流线数值试井确定剩余油分布方法研究” ,高含水期油藏提高采收率国际会议论文集,2007年4月;
  80.吴明录,姚军,“多层油藏流线数值试井解释模型”,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年,Vol.34,No5;
  81.王世虎,绍红云,赵玲,陈雷,姚军,滕弘霓,“混合表面活性剂双水相性质的研究”,化学研究与应用,2006年,Vol. 18,No.5;
  82.范海军, 吕爱民, 姚军, 杜殿发,“海上油田井网经济评价及优化模型”,经济数学,2006年,Vol.23,No.2;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0532-86981707(O)
  E-Mail:yaojunhdpu@126.com
  Fax: 0532-86981936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考研派网站和APP流量巨大)联系方式

添加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考研分数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报录比、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考研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姐微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考研真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专业目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排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保研、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公众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zhongguoshiyou/daoshi_477185.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