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不起眼”的双非大学竟然连续三年入驻中国大学100强

更新时间:2022-04-27 15:47:3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研究生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这些“不起眼”的双非大学竟然连续三年入驻中国大学100强 《中国大学评价》武书连主持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的课题,该课题每年都会发布中国高校综合评价排行榜,近几年的排行榜中有几个“双非院校”很亮眼,连续三年跻身排行榜前一百,第一个排名比不少211还要高。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不起眼”的双非大学竟然连续三年入驻中国大学100强,到底是哪些大学把。

2016年排行榜

排名 学校 省份
48 江苏大学 江苏
62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
64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68 河南大学 河南
73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
74 扬州大学 江苏
75 南京医科大学 江苏
78 燕山大学 河北
79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
80 华南农业大学 浙江
84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85 湘潭大学 湖南
88 宁波大学 浙江
89 山西大学 山西
90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
91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
93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95 青岛大学 山东
96 中国医科大学 辽宁
97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2017年排行榜

排名 学校 省份
41 江苏大学 江苏
64 扬州大学 江苏
65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
69 南京医科大学 江苏
70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71 河南大学 河南
76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
77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
78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
81 湘潭大学 湖南
83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84 燕山大学 河北
86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
87 宁波大学 浙江
88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
90 青岛大学 山东
91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
9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
97 山西大学 山西
98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99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100 中国医科大学 辽宁

2018年排行榜

排名 学校 省份
39 江苏大学 江苏
62 浙河工业大学 浙江
66 南京医科大学 江苏
68 扬州大学 江苏
72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76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
78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
80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
84 燕山大学 河北
85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
90 中国医科大学 辽宁
92 湘源大学 湖南
93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
94 青岛大学 山东
95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
97 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
100 山西大学 山西

对比三年的名单,江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扬州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燕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湘潭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青岛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西大学这15所非211高校,连续三年位列百强。其中的实力可见一斑。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排行靠前的这些实力院校。

江苏大学,连续三年位列前50。
江苏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镇江,作为江苏地区的老牌院校,学校特色鲜明,优势显著。车辆工程学科、农产品加工工程学科、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农业工程学科等优势科目整体水平居全国前列。学校周围的设施也很齐全,交通发达,去宁沪杭都很方便。长三角,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学校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等在南京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1960年由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分设独立为原江苏理工大学的前身镇江农业机械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学校作为国内最早设立农机专业、最早系统开展农机教育的高校,培养了全国第一批农机本科、硕士和第一位农机博士。设有研究生院。
截至2019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3000余亩,建筑面积120万余平方米;设有25个学院;拥有1所直属三级甲等医院;在校生37600余人;专任教师2600余人;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2019中国大学评价》,学校综合排名列全国第41位

浙江工业大学,稳定保持60位。
浙江工业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浙工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浙江省属重点大学,浙江首批省重点建设高校,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亚洲规划院校联盟(APSA)、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对口支持浙江树人大学建设发展,对口支援衢州学院、宁夏理工学院。学校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1993年12月由浙江工学院更名为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6月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浙江工业大学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3年5月,学校牵头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全国首批14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截至2019年3月,学校设朝晖、屏峰、之江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009.92亩,固定资产总值42.85亿元。莫干山校区规划占地约1000亩,拟2019年秋季开学。图书馆藏书(含电子图书)1116万余册,中外期刊108611种。学校设有28个学院1个部,66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3055人,其中专任教师2211人。截至2018年9月,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8965人,在读各类研究生9647人,留学生980人。

福建师范大学,师范类大学前10。
学校为中国建校最早的师范大学之一,前身是1907年由清朝帝师陈宝琛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叶圣陶、郭绍虞、董作宾、林兰英、郑作新、黄维垣、唐仲璋、唐崇惕、姚建年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曾在学校任教。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本部现有旗山、仓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4000亩。有1800多名专任教师,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57.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0.2%;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3人,设有本科专业85个,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2.3万多人,各类研究生近7000人福建师范大学的学科实力。
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福建师范大学有3个A类,12个B类学科,A类学科数量高居全国并列第45位,表现很突出。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音乐学与舞蹈学、体育学被评为A-档学科,数学、地理学、中国语言文学被评为B+档学科,外国语言文学、理论经济学、美术学评为B档学科。福建师范大学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福建师范大学拥有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为美术学、体育学、音乐学、汉语言文学、物理、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经济学、历史学、理论经济学等。总体来说,福建师范大学的学科实力是比较出众的,是比较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