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导师:李玉红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导师:李玉红

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导师:李玉红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导师:李玉红 正文


姓名:李玉红
性别:女
出生年月:
职称:副教授
学院:护理学院
研究方向:社区健康管理/临床慢病行为干预/护理教育

姓名:李玉红
职务:护理实训中心主任 职称:副教授
联系电话:0551-3869156 传真:0551-3869169
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济开发区翡翠路15号,230061
电子邮箱:lyh931024@126.com
学术背景:
医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6-1999年,在解放军105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对重症监护、急诊救护、传染病护理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2000年-至今,在安徽医科大学
从事护理教育教学工作,近五年主持教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课题5项,发表论文9篇,参
编教材3部,主要研究领域:社区护理、临床护理、护理教育。
研究方向:
社区健康管理/临床慢病行为干预/护理教育
担任课程:
《护理学基础》、《社区护理学》
担任课题:
2006年,主持安徽医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社区高血压病PBL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
2008年,主持安徽医科大学教学研究项目“以OSCE为基础的护理实践教学和评价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010年,主持安徽省教育厅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护理临床综合技能教学与考核评价平台建设”
2010年,主持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新生儿父母抑郁情绪与养育方式的前瞻性研究”
2010年,主持安徽医科大学院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自然分娩初产妇产褥期健康教育路径应用研究”
所获荣誉:
2007年,安徽医科大学教案比赛优秀奖
2010年,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优秀教师
研究成果:
2008年,安徽医科大学精品课程《护理学基础》主讲教师。
教学成果奖: 2008年,安徽医科大学教学成果“护理学基础CAI课件的研制”三等奖,第四完成人; 2010年,安徽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三等奖,第二完成人; 2010年,安徽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创新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三等奖,第四完成人。
发表论文(第一作者): (1)李玉红,谢伦芳,钱小静,等.产褥期新生儿父亲抑郁情绪及对养育行为的影响.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26-27 (2)李玉红,傅苏林,谢伦芳,等.产褥期产妇及其配偶的抑郁现况调查.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9,44(4):506-508 (3)李玉红,钱小静,谢伦芳,等.产褥期新生儿父母养育行为的现状调查.护理学杂志,2009,24(15)综合版:40-42 (4)李玉红.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研究现状分析.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3):1209-1210 (5)李玉红,谢伦芳.护理本科生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焦虑状况调查.中国校医,2008,22(3):293-294. (6)李玉红.合作学习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实践.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第1期:116-118 (7)李玉红.回顾10年护理期刊文献分析我国原发性高血压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4),中旬版:66-67. (8)李玉红.合作学习在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临床护理杂志,2008,7(2):54-55 (9)李玉红,肖圣龙,谢伦芳,等.护理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7,22(22):68-69
编写教材: 2007年,参编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护理技术创新学习与指导》,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1年,参编《新编护理学基础》、《新编护理学基础实习指导》、《新编护理学基础》助学视听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年,副主编《基础护理学》,安徽大学出版社。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安徽医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安徽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安徽医科大学报录比、安徽医科大学考研群、安徽医科大学学姐微信、安徽医科大学考研真题、安徽医科大学专业目录、安徽医科大学排名、安徽医科大学保研、安徽医科大学公众号、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安徽医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安徽医科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安徽医科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ahykdx/yjsds_560488.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