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导师:连晓媛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导师:连晓媛

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导师:连晓媛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导师:连晓媛 正文


姓名:连晓媛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2年10月
职称:教授
学院:药学院
研究方向:
①调控胶质细胞糖代谢防治神经功能紊乱及退化性疾病的研究;
②针对复杂疾病的多靶点中药及天然产物的研究;
③相关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一、个人简历
1.获得学历、学位情况
09/1981-07/1985: 药学学士学位,江西中医学院药学系
09/1989-07/1992: 中药学硕士学位,江西中医学院药学系
09/1995-07/1998: 药理学博士学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药物所
5/2001-04/2005: Postdoctoral associate,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Houston, Texas, USA.
2.担任相关行政、技术职务,学术兼职情况。
浙江大学药学院中药药效与新药创制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国际学术杂志Pharmaceutical Crops 编委
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药理学会神经精神药理专业委员会 委员
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 委员
国家自然基金评审 专家
美国神经科学学会 会员

二、教学科研情况
1.教学情况:主讲浙江大学药学院研究生课:中药药理学前沿。
2.从事科研情况
长期从事神经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主持过或正在主持包括美国癫痫研究基金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创新基金、上海市中药现代化重大专项和浙江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参与完成2项美国NIH RO1课题;参加973 项目2项。目前国家I类新药新型抗癫痫药物正在与企业联合研发中。主要研究发现有: (1) 在国际首次提出并研究了抑制胶质细胞过度糖酵解防治癫痫的新策略,发现了一种新型抗癫痫活性物质,该研究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得到国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和重视,目前一系列的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正在进行中;(2)人参二醇皂苷组分群显著的神经保护和抗癫痫活性;(3)发现一种新型的抗肿瘤活性物质CADPE,作为一种多靶标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研发正在进行中。发表学术论文38篇,其中16篇SCI论文, 分别发表在国际权威专业杂志(SCI 影响因子分别为 8.51、7.45 等)。近年申请第一发明人美国专利、CPT 专利和中国发明专利共7项,现有4项获得授权。科研奖励3项包括第二届SERVIER优秀青年药理学者奖、省(市)级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各一项。参加编写著作共11部,其中三部为副主编,包括: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3版、中药药效研究思路与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年)和 中成药名方药理与临床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
3.目前在研课题
1.人参二醇皂甙组抗癫痫口服制剂的研究,上海市科委中药现代化研究重大专项课题 (编号:08DZ1972000), 2008-2011年,研究经费50万元, 主持人。
2.I类新药1,6-二磷酸果糖片剂治疗癫痫的研制,重大横向研究项目(编号:20004-I2090), 2009-2013年,研究经费600万元,主持人。
3.调控胶质细胞代谢与神经保护和损伤修复, 973 课题(项目题目:中枢神经损伤修复与功能重建中胶质细胞的作用及意义;首席:段树民院士;编号:2011CB504400),2011-2015年,98万,学术骨干。
4.抑制胶质细胞过度糖酵解抗癫痫新策略的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072617),2010-2013年, 研究经费36万元, 主持人。
5.基于调控胶质细胞糖代谢防治癫痫的药物新靶标研究,浙江省自然基金重点课题(编号Z2110449),2011-2014年, 研究经费30 万元,主持人。
6.多靶点治疗的新型抗癌物质CADPE药效学研究,浙江省科技厅公益基金(编号:2010C33141),2010-2012年, 研究经费15万元, 主持人。
7.探索中胚层组织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诱导调控手段及疾病治疗方法,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名称:中胚层干细胞自我更新分化的机制与功能研究;首席科学家:冯新华)(课题编号:2012CB966604),2012-2016年,150万元,学术骨干。
4.主要研究方向:
①调控胶质细胞糖代谢防治神经功能紊乱及退化性疾病的研究;
②针对复杂疾病的多靶点中药及天然产物的研究;
③相关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三、近五年发表论文、专著情况
1. Zhang Z, Li SY, Lian XY.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Standardized Anticonvulsant Ginseng Rb Extract from Panax quinquefolius L. Pharmaceutical Crops, 2011, 2, 65-69.
2. Zhang Z, Xiao B, Chen Q, Lian XY*.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caffeic acid 3,4-dihydroxyphenethyl ester. J Nat Prod, 2010; 73(2): 252-4.
3. Lian XY, Xu K, Stringer JL. Oral administration of fructose-1,6-diphosphate has anticonvulsant activity. Neurosci Lett, 2008; 446(2-3): 75-7.
4. Lian XY, Khan FA, Stringer JL. Fructose-1,6-bisphosphate has anticonvulsant activity in models of acute seizures in adult rats. J Neurosci, 2007; 27: 12007-11.
5.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连晓媛 副主编(陈奇教授主编)。该专著获1995年第二届国家图书奖和第七届全国科技图书一等奖以及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考研派网站和APP流量巨大)联系方式

添加安徽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安徽中医药大学报录比、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群、安徽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安徽中医药大学专业目录、安徽中医药大学排名、安徽中医药大学保研、安徽中医药大学公众号、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安徽中医药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ahzyydx/yjsds_56077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