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专业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0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专业分析

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专业分析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专业分析 正文

学校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简称北化,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于1958年始建,坐落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原名北京化工学院,1994年更名为北京化工大学。 该校是国家(来自:考研派小站公众号)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十三五”期间共建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北京化工大学原隶属于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领导。1971年,与北京化纤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化工学院。1978年,北京化纤工学院从学校分出。1996年,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学校。1998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 截至2018年9月,学校由3个校区、2个基地组成,总占地面积约3000亩,总建筑面积93万余平方米。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来自:考研派小站公众号)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本研究领域中的发展动向,具有创新意识和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工作的能力,以及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能力;研究生毕业后,能够从事为促进电力行业或各领域计算机理论研究以及技术与应用开发方面的工作;较熟练地掌握英语,达到熟练地阅读英文文献、撰写论文与一般会话。
 
考试科目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或内容 初试参考书目或教材
01 智能软件工程及软件测试
02 大数据科学与智能决策
03 图像智能信息处理算法研究
04 生物医学信息工程
05 现代信息处理及嵌入式系统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2 数据结构
综合三(计算机组成
原理、操作系统、编
程上机考试)
汤子瀛《计算机操作系统》;
唐朔飞《计算机组成原理》;
严蔚敏《数据结构》;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
 
参考书目
汤子瀛《计算机操作系统》;唐朔飞《计算机组成原理》;严蔚敏《数据结构》;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
 
学费
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费标准为8000元/生.学年,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报到时缴纳,按三学年缴纳
 
主要导师
郭俊霞,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1999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本科及硕士学位。2007年赴日本留学,201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信息理工学部计算机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软件测试及大数据分析与建模。担任中国CCF容错(来自:考研派小站公众号)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CCF 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通讯委员。发表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金和企业横向项目等,参与编写出版教材1部,参与录制MOOC课程一门。
 
韩永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6年6月博士后出站作为北京化工大学“青年后备引进人才”留校任教,2017年5月入选北京化工大学“青年英才百人计划”,现任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中国化工学会专业会员和北京自动化学会会员等。 近五年,以第一作者/通讯联系人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SCI/EI收录60余篇:总影响因子214.278,中科院/JCR一区18篇,二区20 篇(TOP 33篇,ESI高被引3篇、中国化工学会2014-2018高被引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申请专利20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和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计划,参与国(来自:考研派小站公众号)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十余项目。分别获得北京市科协2020-2022年度青年人才托举计划、2019年《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青年学术新人提名奖,2018年北京自动化学会“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等。 研究领域包括系统建模及优化、能效评价、数据分析与信息集成、智能优化方法等。
 
李睿琪,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博士,博士期间在MIT与Boston University进行联合培养,本科就读于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化软件人才实验班。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大数据分析与建模、社会网络研究与流行病传播动力学。目前发表SCI论文近二十篇,引用190余次,相应工作发表在《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Physica A等顶级SCI期刊,并在Statphys25/26、Conference of Complex Systems、NetSci、NetSciX等多个国际大会上作口头报告,曾荣获第十二届社会网与社会资本研究年会最佳论文奖。目前是Scientific Reports、Cities、IEEE Access、Habitat International、The WebConf (former WWW)、Journal of Statistical Mechanics、CCS、PLoS One、Physica A、IJMPC、TRB/TRR、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等多个SCI、SSCI期刊与顶级会议的审稿人。
北京化工大学

添加北京化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北京化工大学考研分数线、北京化工大学报录比、北京化工大学考研群、北京化工大学学姐微信、北京化工大学考研真题、北京化工大学专业目录、北京化工大学排名、北京化工大学保研、北京化工大学公众号、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化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北京化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beijinghuagongdaxue/zhuanye_34662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