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文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1-25 12:24:3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山东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山东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山东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山东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山东大学官网来自山东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山东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山东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山东大学文学院官网:

山东大学文学院


山东大学文学院简介:
山东大学素以文史见长,文学院在百年山大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1901年山东大学成立之初,即设有文学科目。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振声、闻一多、舒舍予、梁实秋、沈从文、游国恩 等一批大师、学者和著名作家云集本院,为山东大学的校史增添了光彩;建国之初,著名学者王统照、冯沅君、陆侃如、高亨、萧涤非、吕荧等先后执教本院,进一步奠定了山大以文史见长的传统。新时期以来,学院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又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形成了学风扎实、实力雄厚、学科健全、学术梯队分布合理、教学质量优秀、学生工作异彩纷呈的良好局面。目前,全院学生总数近千人,其中博士生120人左右,硕士生270余人,本科生500余人;教职工总数99人(含非事业编3人、兼职人员3人),其中专任教师79人,在岗教授34人,副教授30人,博士研究生导师4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0人,其中导师队伍中有长江学者2人,讲席教授7人(含兼职2人),特聘教授6人(含兼职2人),荣聘教授3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山大杰出中青年学者2人,齐鲁青年学者4人,统招博士后12人。
20世纪三十年代,山东大学即开始建设文学院。五十年代初,撤销学院建制,设中文系。1996年8月,以中文系为主体恢复文学院建制。2000年7月,新山东大学组建后,文学院更名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6年9月成立新的“文学院”。目前,全院有文艺美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大学语文研究室等6个实体研究所,以及网络文学研究中心、《史记》文献研究中心等9个非实体性科研机构。学院另设有行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办公室、本科生教务办公室、研究生教务办公室、继续教育办公室等相关教学管理与辅助机构。学院定期出版学术刊物《山东大学中文论丛》和文学刊物《文学天地》等。
学院前身中文系在50年代即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国务院恢复学位制度,学院首批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获得博士生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现有6个博士点和9个硕士生点招生。1994至1996年,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四个学科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1997年,“汉语言文学”学科被整体列入山东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规划。2000年12月,以文艺学科主体组建的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1月,本院被人事部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1月,文艺学学科被批准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在历次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均名列前茅,2017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本院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获评A。
学院现有中国语言文学本科教学专业。1994年年首批入选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1年顺利通过一期验收,被评为优秀基地。多年来,全院教师专心教学,致力科研,取得了一大批在学界广有影响的科学研究成果。近三年来,共出版学术著作74部,CSSCI期刊以上级别学术论文160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30项。毕业生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就业面宽,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从学院毕业的大批优秀毕业生走上了各级重要领导岗位或成为专家学者。
学院设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资料室、语音室、微机室、局域网等,办学条件和设施优良。学院资料实现藏书近30万册,图书收藏量(特别是古籍)在全国高校文科院系中名列前茅。学院还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14所国内重点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美国、日本、韩国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较稳定的学术关系。
本着“依靠分工,集体领导;依靠制度,健全规章;依靠民主,尊师重教”的原则,面临山东大学新世纪发展的大好机遇,文学院全体师生将继往开来,同心协力,以饱满的热情、进取的精神、扎实的工作、辛勤耕耘,开拓发展,为创造我院新的辉煌而努力奋斗。

山东大学文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济南历城区山大南路27号     
电话:0531-88364608
 
山东大学文学院学科设置:
本科生专业简介
文学院设汉语言文学本科生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合格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素有学风扎实严谨的良好传统,重视基础理论和基本素质的培养。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系统的汉语言知识,有能力在党政机关、高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及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报考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近年来本院基地班学生保送研究生比例达80%左右。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马列文论。
研究生专业简介
文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单位,现有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六个专业招收博士生,学制三年,毕业合格者授予文学博士学位。
本院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六个专业,学制三年,毕业合格者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文艺学专业
文艺学学科创建于1949年,早在50年代就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并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981年被批准为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又被审批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成为当时全国文艺学专业三大博士点之一。1994年,本学科被确立为省级重点学科。1998年,本专业所在一级学科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以本学科人员为主体组建的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并获得通过。2004年,又于第一期基地建设结束后,顺利通过教育部的验收。2001年,本学科被教育部审批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成为全国的三大文艺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之一。本学科博士点现有博士生导师7人,设有文艺理论,美学理论,西方美学,文艺美学等研究方向;有硕士生导师11人,设有文艺理论,美学理论,中国文学批评史等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是我院的传统优势学科,在20世纪50~60年代,由冯沅君、陆侃如、高亨、萧涤非等一批学术大师奠定了雄厚的学术基础,以后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学者相继在此执教,1996年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1981年国务院恢复学位制度时,该学科首批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授予权。目前的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向有: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近代文学和俗文学研究等。现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有: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近代文学、中国诗歌史和中国小说史等。现有硕士生导师15人。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是我院传统优势学科,闻一多、杨振声、沈从文、老舍、洪深、赵太侔、王统照、高兰、孙昌熙等现代著名作家和学者都曾在此任教,并为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优良的传统。本学科是1981年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之一,1997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目前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体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等四个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向,共有博士研究生导师7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体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鲁迅研究等,共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6人。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汉语言文字学是一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优势学科。本学科于1981年第一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被确立为山东省重点学科。该专业现有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13人。汉语言文字学设汉语史、汉语词汇学、汉语方言学、文字书法文化学等四个研究方向。这四个方向均能继承传统语言学研究的成果和方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各种语言现象进行考察探讨,总结其规律,已出版和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良好的影响。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是我院的一个新学科。1996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后,由原来在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文字(信息工程)方向的博士生导师转到应用语言学专业,开始招收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硕士研究生,2000年开始招收本专业博士研究生。目前,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语言理论、中文信息处理与对外汉语教学三个。在汉语词频统计与词库建设、字词相关性及中文CAI网络多媒体课程研制等方面成果卓著。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是我院在外国文学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学科。1996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后下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点。该专业现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本所与国内外同行有广泛的联系,经常举办学术活动,并邀请著名学者前来讲学。山东省比较文学学会秘书处设在本所。
大学语文研究所
大学语文研究所现有副教授4人,讲师5人。该教研室主要承担全校理工科专业文学类公共基础课和文学院部分基础课的教学任务。曾经开过的课程有“文学写作与鉴赏”“影视文学”“应用文写作”“抒情诗鉴赏”“秘书学”“行政管理”“普通心理学”“教育学”等。目前所开的课程有:“中国传统文学修养”“写作基础”“文学基础知识”“大学语文”“现代汉语与科技写作”等。
山东大学美学研究所
山东大学美学研究所创立于1987年,行政上挂靠文学院。该所主要从事美学理论、文艺美学、中国美学、中西比较美学的研究工作,并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和高级进修生。所长周来祥教授为国际美学学会执委会委员,已出版学术专著20余种,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同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外有较大影响。
 

添加山东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山东大学考研分数线、山东大学报录比、山东大学考研群、山东大学学姐微信、山东大学考研真题、山东大学专业目录、山东大学排名、山东大学保研、山东大学公众号、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山东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