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文史哲研究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1-25 12:07: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山东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山东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山东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山东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山东大学官网来自山东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山东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山东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文史哲研究院)官网: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文史哲研究院)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简介: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于2012年由原儒学高等研究院、儒学研究中心、文史哲研究院和《文史哲》编辑部整合而成,文史哲研究院名称保留。原文史哲研究院成立于2002年,是由原文史哲研究所(1978年成立)、古籍整理研究所(1983年成立)、民俗研究所(1985年成立)合并而成。原儒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原儒学高等研究院成立于2010年。《文史哲》则创刊于1951年。作为儒学院的源头和组成部分,上述机构有着共同的人文学术传承和深厚的学术根基。曾在本院前身机构任职的知名学者有华岗、吴富恒、杨向奎、萧涤非、王仲荦、关德栋、蒋维崧、王绍曾、庞朴、葛懋春、丁冠之、董治安等。
儒学高等研究院是一个以古典学术为重心、以儒学研究为特色的综合性人文科研机构,同时致力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人才培养。目前设有中国哲学研究所、中国史学研究所、中国文学研究所、经学小学研究所、古典文献研究所、民俗研究所。现任院长许嘉璐,执行院长王学典,党委书记李平生,副院长颜炳罡、王加华、徐庆文、王震,党委副书记李鹏程。
儒学院跨中文、历史、哲学、社会学4个一级学科和10个二级学科,现设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民间文学2个独立博士点,与其他院部共建8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古典文献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山东省重点学科,民俗学研究所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并是文旅部中国节日文化研究基地。儒学院图书资料室现有藏书10万余册。线装古籍1万余册,多为清末民国刻本。儒学院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00余人,硕士研究生500余人。有1名博士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名博士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每年有近10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目前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300余人。特设国学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尼山学堂”,已招收8届近200名本科生。
儒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现有事业编教职工62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17人,讲师5人,管理人员7人,编辑人员4人,图书资料人员3人。在站博士后40余人。另有美国籍教师1人,日本籍教师1人,韩国籍教师1人,香港籍教师1人。现有博士生导师2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92%以上。王学典教授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首批齐鲁文化名家。王学典、郑杰文、颜炳罡教授为山东省文史研究馆员,马来平教授被聘为山东省政府参事。王学典、郑杰文、杜泽逊、颜炳罡、马来平教授,为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杜泽逊教授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杜泽逊、张士闪、刘培、沈顺福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黄玉顺、颜炳罡、曾振宇教授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曾振宇教授为山东省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山东省社会科学名家。刘京希教授获评齐鲁文化名家,入选山东省社会科学人才库,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刘培教授获评第三批齐鲁文化英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翟奎凤教授为青年长江学者、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陈峰教授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目前,儒学院累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9项、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60余项,获得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50余项。
儒学院同仁在以古文、古史、古哲、古籍为标志的中国传统学术领域精心耕耘,取得一批具有时代高度的标志性成果。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民俗学、汉语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科技哲学等学科以深厚的功力和创新精神,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形成了独特的研究特色,受到学术界广泛赞誉。其中,史学理论、文献学、民俗学、先秦两汉文学、近代汉语、杜甫研究居海内外领先地位。
儒学院秉承山东大学古典学术研究的深厚积淀,以古文、古史、古哲、古籍等特色学科为支柱,成为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的重要支撑和“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建设的主体力量,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国学研究机构。儒学高等研究院是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和世界儒学大会等重大学术活动的主办方,正向着建设成为世界儒学重镇、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迈进。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联系方式:
电话:0531-88364672  
传真:0531-88564672  
E-mail:wszyjy@sdu.edu.cn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学科设置:
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简介
山东大学历来 “以文史见长”,前辈学者如如高亨、陆侃如、萧涤非、王仲荦、殷孟伦、黄云眉、黄孝纾、郑鹤声等先生,大都注重古典文献研究,并且取得了坚实的成果。
山东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是山东大学传统优势学科之一。1987年设立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设立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教授16人、副教授10人、讲师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有博士学位者20人。本学科有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出任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会会长。
2001年至2006年间,本学科点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1项,科研经费总额达872.4万元。出版学术专著76部,发表学术论文478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141篇。获得国家、教育部及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25项,其中,教育部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
本学科点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术结构优化的学术梯队,各主要年龄段都有国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学科发展潜力深厚,势头强劲;承担着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为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取得了有较高品位、较大影响的学术成果,发表在CSSCI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本学科点在如下五方面有鲜明的学术特色:(1)以《两汉全书》为中心的两汉文献整理研究和两汉经学研究;(2)以《山东文献集成》为中心的大规模的山东稀见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影印;(3)在《墨学史资料库》基础上的墨家学术史研究;(4)史志目录编纂与研究;(5)在汉语史料调查分析基础上的近现代山东方言研究。
 

添加山东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山东大学考研分数线、山东大学报录比、山东大学考研群、山东大学学姐微信、山东大学考研真题、山东大学专业目录、山东大学排名、山东大学保研、山东大学公众号、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山东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