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1-27 10:22:5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武汉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武汉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武汉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武汉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武汉大学官网来自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武汉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武汉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武汉大学是我国最早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历史悠久,底蕴深厚。20世纪50年代初期建立马列主义教研室,70年代成立政治理论教研室,80年代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教学部。后在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内发展,2011年学校成立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的建设等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党的建设与党的历史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含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党的建设与党的历史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点。拥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政治学博士后流动分站。
学院学科优势明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国家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党的建设与党的历史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学院拥有1个国家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文献共享资源库建设团队、4门国家精品课程、3门中国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1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5项。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的全国学科评估中,2012年,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2017年,被评为A+。2017年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87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37人。
学院学科平台齐全。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拥有 “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武汉大学基地,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理论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教育研究基地”。设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思想政治教育系,武汉大学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所、刘少奇研究中心、政党研究所、中外德育研究中心、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生命伦理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和《文化软实力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丛》编辑部,设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下设心理咨询实验室、社会调查与统计实验室、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录播室及教学资源中心、网络控制中心、网站开发中心。学院已与美、英、法、德、波兰、日本、俄、韩、比利时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联系,每年均有多名境外知名学者应邀前来讲学或从事学术研究,学院亦有数十人次师生外出进修或学术交流。学院现有学生500余人。
目前学院全体师生正以“坚持真理、崇尚学术、服务社会、追求卓越”为宗旨,努力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为创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学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而不懈奋斗!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系方式:
类 别 职务/办公室名称 房间 姓 名 电话号码
党政办公室 主任 M205 杨辉 68756091
副主任 M205 燕唯佳 68756383
M225 任竹芸 84783330
秘书 M205 刘小斌 68752705
李秀琼 68752046
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办公室 主任 M201 张燕 68756723
副主任 袁冶 68752872
秘书 陈巧云 68752507
王昆 67654279
团委书记、辅导员 M202 伍健婷 68756139
副主任、辅导员 M219 胡栩健 68754881
形势与政策教育办公室 主任 M206 于海波 87210121
副主任 M203 潘文慧 68756031
实验中心 主任 M306 陈武 68754281
副主任 M306 任艳 68754281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 办公室主任 M208 高裕 68752007
《文化软实力》编辑部 办公室主任 M206 柴艺 68756186
各系办公室 基本理论系办公室 M227 杨军 68752851
中共党史党建系办公室 M215 万军杰 68754767
中国化系办公室 M233 李楠 68755296
思政系办公室 M229 倪素香 68755909
门 卫 值班室     68755751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历程: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单位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就设有马列主义教研室。1953年,李达从湖南调入武汉大学任校长后,兼任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
1960年,学校设立政治系,宗旨是培养马列主义宣传教育的专门人才,开设有关党史、共运史以及马列主义基础理论方面的课程,招收国际共运史和中共党史两个专业的学生。
1971年,学校成立政治理论教研室,担负全校马列主义公共课教学,下设哲学、政治经济学、国际共运史和中共党史等四个教研室。
其间,1975年学校在襄樊设立政治系,开课和办学宗旨与1960年同。
1980年初,学校恢复建立政治理论教研室,后改为马列主义基础部,下设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哲学等四个教研室和一个资料室,担负全校政治理论课教学。
1984年,建立政治学系,在担负全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同时,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招收全国首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
1986年,政治学系分成政治教育系和政治系,前者由担负全校公共理论课的教师和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组建而成,后者并入法学院。
1993年1月,学校正式成立政治与行政学院,设立政治学系、政治理论系和思想政治教育系。
1999年6月,政治与行政学院整体并入法学院,组建新的法学院,思想品德课程从学校德育研究室转入政治与行政学院,后一起并入法学院。
2001年1月,学校重建政治与行政学院,设政治与行政系、政治理论系、思想政治教育系和思想品德课部。
2003年8月,学校组建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设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系、思想政治教育系、政治理论系和公共管理系。
2011年7月,学校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设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和思想政治教育系。
历任院(系)主要负责人
1953---1957,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李达(兼)
1958---1959,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刘仰桥(兼)
1960---1963,政治系,主任:何定华 书记:张焕潮
1971---1977,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刘德厚 书记:刘德厚
1980--1983,政治理论教研室(后改名为马列主义基础部),主任:刘德厚 书记:张孝宜
1984--1985,政治学系,主任:刘德厚 书记:张孝宜
1986--1992,政治教育系,主任:刘行炎 书记:王长铭
1993--1996,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刘德厚 书记:骆郁廷
1996--1999,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罗志刚 书记:孙居涛
1999—2000,法学院,院长:曾令良 书记:孙居涛
2001—2003,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谭君久 书记:骆郁廷(2001-2002)丁俊萍(2002-2003)
2003—2007,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丁俊萍 书记:彭宇文
2007—2011,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佘双好 书记:杜晓成(2007-2009)谭玉敏(2010-2011)
2011----,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 书记:谭玉敏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设置:
武汉大学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传播的阵地,学科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学科组织机构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由时任武汉大学校长李达所建立的马克思主义教研室,后几经变迁,1980年学校恢复重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学部,1984年开始创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1990年获批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湖北省优势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是湖北省特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09年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排名第二。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遵循注重基础、凸现整体、立足当代、着眼教育的建设思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等特色研究方向。最近几年,承担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标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程攻关项目10多项,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在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形成重要影响。一些成果被各级政府所采纳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武汉大教育学学硕
院校系 专业名称及代码   学习方式 类别 专业:拟招生人数 20复试线 21复试线 初试考试科目 报考限制 复试分值占比 复试比例
(116)教育科学研究院 (040100)教育学 (01)教育学原理
(02)课程与教学论
(03)高等教育学
(04)教育经济与管理
全日制 学硕 2 335 337 311统考 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40% 1:1.5
武汉大学教育学院校分析:
一、招生方向。武汉大学21教育学学术型研究生招生以一级学科招生。
二、考试方式。武汉大学21教育学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课采用统考试卷,即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三、招生人数。武汉大学21年教育学学硕全日制计划统招2人。
四、武汉大学教育学考研特点:
1、学硕专业课采用统考试卷。
2、招生专业少。
3、招生人数非常少。
4、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武汉大学教育学上岸难度非常大。各位考生谨慎报考。

教育学 [04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武汉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教育学原理(02)课程与教学论
(03)高等教育学
(04)教育经济与管理
招生人数: 2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备  注:
教育学 [04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武汉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教育学原理
02 (全日制)课程与教学论
03 (全日制)高等教育学
04 (全日制)教育经济与管理
招生人数: 17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备  注: 复试科目:
①教育学

武汉大学教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学院、专业、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 全日制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备注
040100教育学         初试考试范围参照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统考范围,复试除笔试外,还需面试,主要内容如下:1.外语听力测试、口语面试;2.就个人在教育学方面的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或研究计划进行陈述与答辩;3.本专业综合知识面试。
01 (全日制)教育学原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①教育学    
02 (全日制)课程与教学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03 (全日制)高等教育学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04 (全日制)教育经济与管理 ④--无  

武汉大学教育学考研专业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北京师范大学 A+
2 华东师范大学 A+
3 东北师范大学 A
4 南京师范大学 A
5 华中师范大学 A
6 北京大学 A-
7 首都师范大学 A-
8 浙江大学 A-
9 华南师范大学 A-
10 西南大学 A-
11 清华大学 B+
12 上海师范大学 B+
13 浙江师范大学 B+
14 厦门大学 B+
15 山东师范大学 B+
16 河南大学 B+
17 华中科技大学 B+
18 湖南师范大学 B+
19 陕西师范大学 B+
20 西北师范大学 B+
21 北京理工大学 B
22 天津大学 B
23 天津师范大学 B
24 辽宁师范大学 B
25 沈阳师范大学 B
26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7 江苏师范大学 B
28 江西师范大学 B
29 广西师范大学 B
30 四川师范大学 B
31 河北大学 B-
32 苏州大学 B-
33 杭州师范大学 B-
34 安徽师范大学 B-
35 福建师范大学 B-
36 曲阜师范大学 B-
37 河南师范大学 B-
38 重庆师范大学 B-
39 云南师范大学 B-
40 新疆师范大学 B-
41 中央民族大学 C+
42 河北师范大学 C+
43 山西大学 C+
44 山西师范大学 C+
4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6 同济大学 C+
47 江南大学 C+
48 温州大学 C+
49 广州大学 C+
50 宁波大学 C+
51 北京工业大学 C
52 渤海大学 C
53 吉林师范大学 C
54 浙江工业大学 C
55 赣南师范大学 C
56 湖北大学 C
57 中南民族大学 C
58 贵州师范大学 C
59 云南大学 C
60 扬州大学 C
61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
62 长春师范大学 C-
63 江苏大学 C-
64 淮北师范大学 C-
65 鲁东大学 C-
66 湖北师范大学 C-
67 深圳大学 C-
68 广西师范学院 C-
69 石河子大学 C-
70 海南师范大学 C-


添加武汉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武汉大学考研分数线、武汉大学报录比、武汉大学考研群、武汉大学学姐微信、武汉大学考研真题、武汉大学专业目录、武汉大学排名、武汉大学保研、武汉大学公众号、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武汉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武汉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