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09 09:36:1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西华师范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西华师范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西华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西华师范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西华师范大学官网来自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西华师范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西华师范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官网: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简介:
文学院是西华师范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办学规模最大的院系,前身为著名学者伍非百先生创办于1943年的“西山书院”。历经川北文学院(1948-1952)、川北大学(1952)文学院、四川师范学院(1952-1956)中文系、南充师范专科学校(1956-1958)中文科、南充师范学院(1958-1989)中文系、四川师范学院(1989-2003)中文系、西华师范大学(2003-)文学院等数度转折与发展,逐步形成了教学与科研并重、师范与非师范协同、区域与全国结合、古典风韵与现代视野结合的鲜明办学特色和良好发展局面。
几代学人负重自强,薪火相传。学院首赖著名文史学者、墨学家、梁启超弟子伍非百先生辟建草创,继有出自“清学殿军、古文压阵大将”章太炎门下的汤炳正、李炳英、傅平骧,出自蜀中大儒庞石帚门下且与王利器、屈守元、杨明照等名流并称“川大中文系四大才子”的周虚白,出自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门下的郑临川等积学渊深、才华横溢之辈,奠定了坚实基业,开启了优良传统。
师资队伍实力深厚,年龄、职称、学缘结构合理。学院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93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3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50%以上。多位教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知名高校。现有国家社科基金会议评审专家1人、通讯评审专家10人、成果鉴定专家16人,四川省“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四川省“万人计划”专家2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1人,参与博士生培养导师12人。另有外聘教师60余人,其中多位为基础教育一线语文特级和高级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显著,相继成为国家级、省级平台。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四川省首批品牌建设专业,秘书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4门,四川省级重点建设课程2门(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四川省级精品课程5门(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文艺美学、语言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及作品选讲),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美学、语言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及作品选讲)。学院一直为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省级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基地。
人才培养历史悠久,培养体系较为完整。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汉语国际教育3个本科专业,皆为一本招生。从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国家恢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后首批研究生培养单位,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招收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同时招收学科教学(语文)、汉语国际教育等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在读研究生500余人。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素养和师范技能过硬,多次在“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等全国及省级教学竞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其中,谢娜获得“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第一名,李安叙获得“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第一名。另有多篇毕业论文获评全国优秀硕士论文,多项专利获得国家级认定。
学院不断加大学科建设力度,科研水平和层次快速提升,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卓有成效。现有1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文化研究中心),1个处级实体科研机构(写本学研究中心),1个四川省首批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古代文学特色文献研究团队),1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1个校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国学院),2个实体科研机构(古籍整理研究所、巴蜀文化研究所),4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现代诗歌与诗学研究团队、文学知识学研究创新团队、中国古代文学与学术研究创新团队、宗教文献语言研究创新团队),10个院级高水平科研团队。近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0余项(其中,2016年8项,含重大1项;2019年7项,含重点1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7项,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90余部,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00余篇。
学院在写本文献整理与研究、碑刻文献整理与研究、清代文献整理与研究、巴蜀文化与文学研究、语言词汇研究、中国现代诗学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等方面,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写本文献整理研究、碑刻文献整理研究团队,研究水平和综合实力全国领先。在写本文献研究方面,伏俊琏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5-11世纪中国文学写本整理、编年与综合研究”,其他成员主持与写本学相关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已建成国内首家实体写本学研究中心,主编“写本学研究”微信公众号,与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联合主办《写本学研究》。碑刻文献整理研究团队,有数位碑刻文献整理研究专业毕业的博士教师,近五年获得6项碑刻文献整理研究方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重点项目1项)。
学院立足办学视野的国际化,努力推进国际学术交流。近年来,先后派出40余位师生到美国、日本、俄罗斯、法国、韩国、泰国、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从事教学、合作研究或学术交流。邀请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多位知名专家来校讲学,举办“第五届《文学遗产》论坛”“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东方诗话学第八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法兰波诗会”“《女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青年论坛”“四川省语言学会成立40周年暨第21届学术年会”等高水平学术会议。
学院已为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2万余名,众多学子已成为行业优秀骨干,尤其是在教育界获得了良好声誉。据2018年本科审核性评估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调查结果,我校校友在川渝两地基础教育界形成“三个1/3”现象,即1/3的教育局长、1/3的中小学校长、1/3的特级教师为我校毕业生。其中1/3以上又为文学院毕业生,如成都七中校长易国栋,即为文学院在基础教育界的校友代表之一。在高等教育界,文学院毕业生成就卓著。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祝尚书教授,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前副所长、新闻出版署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中华字库工程—石刻文字的搜集与整理”负责人、博士生导师毛远明教授,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前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博士生导师杨文全教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博士生导师董天策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四川大学社科处处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傅其林教授,中国散曲学会会长、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首席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赵义山教授,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前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徐希平教授等,即为其中代表。此外,毕业校友中还有一大批党政干部、知名媒体人、商界成功者,他们皆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院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成绩斐然。20世纪80年代初,中文系学生李亚伟、万夏、胡冬、马松等人创立莽汉主义诗群,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和学术界关注的著名诗歌流派。现有风华文学社、大风文学社、读书社、汉文化学会、国韵戏曲社、吉它社、艺术团等众多学生社团,每年举办“四川省高校原创配乐诗朗诵”“嘉陵江文学大赛”“文韵风华读书节”等系列活动,得到《光明日报》《教育导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其中,大风文学社曾被评为“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标兵”、四川省高校“十佳明星社团”、第二届中华校园诗歌节全国“十佳文学社团”,曾获得《微型小说选刊》第八次、第九次续写竞赛“组织奖”,以及首届《自由诗报》校园诗歌大赛“优秀组织奖”、第二届《自由诗报》校园诗歌大赛“优秀组织奖”、“首先杯”全国诗歌散文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全国高校优秀社团活动“文学类社团特别奖”等。“风华文学社”获得第三届中华校园诗歌节“优秀文学社”称号,被评为“全国优秀大学生国学社团”。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师大路1号 
邮箱:xujie127@163.com
电话:0817-2568230 
传真:0817-2568230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专硕
院校系 专业名称及代码   学习方式 类别 专业:22考研拟招生人数 20考研复试线 21考研复试线 复试分值占比 报考限制
(101)教育学院 (045101)(专业学位)教育管理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非全日制 专硕 8 331 337 30%  
(101)教育学院 (045114)(专业学位)现代教育技术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15 331 337 30%  
(101)教育学院 (045114)(专业学位)现代教育技术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非全日制 专硕 8 331 337 30%  
(101)教育学院 (045115)(专业学位)小学教育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37 331 350 30%  
(101)教育学院 (045115)(专业学位)小学教育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非全日制 专硕 10 331 350 30%  
(101)教育学院 (045116)(专业学位)心理健康教育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11 331 350 30%  
(101)教育学院 (045116)(专业学位)心理健康教育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非全日制 专硕 3 331 350 30%  
(101)教育学院 (045118)(专业学位)学前教育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30 331 345 30%  
(101)教育学院 (045118)(专业学位)学前教育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非全日制 专硕 11 331 345 30%  
(101)教育学院 (045119)(专业学位)特殊教育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6 331 350 30%  
(102)文学院 (045103)(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86 331 337 30% 复试时需与同等学力考生同堂同卷加试
(102)文学院 (045103)(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非全日制 专硕 18 331 337 30%  
(103)政治与行政学院 (045102)(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思政)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28 331 337 30%  
(103)政治与行政学院 (045102)(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思政)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非全日制 专硕 4 331 337 30%  
(104)历史文化学院 (045109)(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历史)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32 331 337 30%  
(104)历史文化学院 (045109)(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历史)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非全日制 专硕 7 331 337 30%  
(105)外国语学院 (045108)(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英语)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90 331 354 30%  
(105)外国语学院 (045108)(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英语)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非全日制 专硕 26 331 337 30%  
(106)数学与信息学院 (045104)(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37 331 337 30%  
(106)数学与信息学院 (045104)(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非全日制 专硕 1 331 337 30%  
(107)物理与天文学院 (045105)(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21 331 337 30%  
(107)物理与天文学院 (045105)(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非全日制 专硕 3 331 337 30%  
(108)化学化工学院 (045106)(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化学)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16 331 337 30%  
(108)化学化工学院 (045106)(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化学)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非全日制 专硕 4 331 337 30%  
(108)化学化工学院 (045117)(专业学位)科学与技术教育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2 331 337 30% 跨考复试时需与同等学力考生同堂同卷加试
(109)生命科学学院 (045107)(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生物)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22 331 337 30%  
(109)生命科学学院 (045107)(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生物)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非全日制 专硕 8 331 337 30%  
(110)地理科学学院 (045110)(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36 331 337 30%  
(110)地理科学学院 (045110)(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非全日制 专硕 5 331 337 30%  
(115)商学院 (045120)(专业学位)职业技术教育 (01)会计 全日制 专硕 14 331 337 30% 考生前置学力所学专业需与本专业方向一致或密切相关
(115)商学院 (045120)(专业学位)职业技术教育 (01)会计 非全日制 专硕 4 331 337 30%  
(115)商学院 (045120)(专业学位)职业技术教育 (02)金融事务 全日制 专硕 14 331 337 30%  
(115)商学院 (045120)(专业学位)职业技术教育 (02)金融事务 非全日制 专硕 4 331 337 30%  
(115)商学院 (045120)(专业学位)职业技术教育 (03)市场营销 全日制 专硕 14 331 337 30%  
(115)商学院 (045120)(专业学位)职业技术教育 (03)市场营销 非全日制 专硕 4 331 337 30%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硕
院校系 专业名称及代码   学习方式 类别 专业:22考研拟招生人数 20考研复试线 21考研复试线 复试分值占比 初试科目
(101)教育学院 (040101)教育学原理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学硕 14 331 337 30% 612教育学综合
(101)教育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1)课程论
(02)教学论
(03)教师教育
(04)语文
(05)数学
(06)外语
(07)政治
(08)历史
(09)物理
(10)化学
(11)生物
全日制 学硕 27 331 337 30% 612教育学综合
(101)教育学院 (040105)学前教育学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学硕 16 331 337 30% 612教育学综合
(101)教育学院 (040106)高等教育学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学硕 12 331 337 30% 612教育学综合
(101)教育学院 (0401Z2)心理健康教育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学硕 11 331 345 30% 612教育学综合
  教育经济与管理   全日制 学硕 10 331 337 30% 612教育学综合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校分析:
一、22年教育学学术型研究生考试专业课为自命题,考试科目为612教育学综合,参考书为:
①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编写组编(主编:项贤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
②教育心理学(第3版),陈琦,刘儒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2月
③简明中外教育史,黄明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5月
④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
西华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采用教育部考试大纲。
二、招生人数。西华师范大学22年教育学学硕计划统招90人,较21年增加两人;教育硕士全日制计划统招492人,较21年增加31人。
三、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特点
1、学硕专业课采用自命题。
2、学硕招生人数多。
3、同等学力考生报考要求低。
4、多个专业跨专业报考需要加试。

高等教育学 [04010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华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2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教育学综合
备  注: 无推免生
学前教育学 [040105]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华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0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教育学综合
备  注: 本专业只限招收师范专业毕业生(师范类界定详见附件)。
教育学原理 [0401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华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8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教育学综合
备  注: 无推免生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西华师范大学
  • 招生年份:2019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高等教育原理 
02高等教育管理 
03院校研究 
04大学生心理 
招生人数: 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2教育学综合(自命题)④--无 
备  注: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西华师范大学
  • 招生年份:2019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02游戏与幼儿园课程 
03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 
招生人数: 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2教育学综合(自命题)④--无 
备  注:


添加西华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华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华师范大学报录比、西华师范大学考研群、西华师范大学学姐微信、西华师范大学考研真题、西华师范大学专业目录、西华师范大学排名、西华师范大学保研、西华师范大学公众号、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华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华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