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15 15:37:0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扬州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扬州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扬州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扬州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扬州大学官网来自扬州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扬州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扬州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学院于2003年组建成立,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现学院设有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系、市政工程系、资源环境科学系和海洋科学系;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资源环境科学、海洋资源与环境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有市政工程博士学位点;有环境科学、市政工程、植物营养学、土壤学、水生生物学等5个学术型硕士学位点和工程硕士(环境工程领域、土木工程领域市政工程方向)、农业推广硕士(农业资源利用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近千人。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学、研究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9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9人、副教授35人。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科技项目,以及承担了大量省级和服务地方经济环境发展的科技项目,在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多项。
学院有近2万平米的教学科研实验室,教学与科研设施齐全,仪器及装置设备先进。有江苏省水环境保护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江苏省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农业环境安全技术服务中心省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和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省级实践教育中心;有环境科学研究所、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所、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以及市政与环境设计研究所等。
学院重视和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与国内外诸多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先后选派多名教师赴美、德、英、澳、日、韩、港、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修或合作研究,多次接待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
学院重视和积极开展社会合作与服务。与数十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设立了多家企业研究生工作站;通过技术攻关与技术合作为地方及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撑与支持,促进了地方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相关企业的发展。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华扬西路196号
电话:0514-87979528
传真:0514-87978626
邮箱:hjxy@yzu.edu.cn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设置: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专业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培养能在环境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规划、设计、研发、教育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骨干技术人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定位;专业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培养的人才具有“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重双创”的鲜明特点,可在设计单位、科研单位、学校、工矿企业、政府等部门独立承担规划、设计、研发、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环境工程所属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扬州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并于2018年招收了第一届环境工程专业留学生班。截至2018年,本专业毕业本科生650余名,为江苏乃至全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输送了大批人才。目前,每年招生40余人,在校本科生160多人。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8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8名;具有博士学位12人,博士化率66.7%;硕士学位以上17人,硕士化率94.4%。本科学历毕业于环境工程类专业的教师10人,占比55.6%;有86.4%的教师拥有工程背景,35岁以下的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环境污染控制工程与技术
2、环境分析与环境监测技术
3、环境评价、规划与管理
4、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
5、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环境工程专业的历史沿革:
扬州大学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于2000年招收第一届学生。
2005年依托环境工程专业的“江苏省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成立;
2006年扬州大学评估中心评估本专业为优秀;
2008年被列为扬州大学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0年依托环境工程专业的环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获批;
2011年依托环境工程专业的“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成立;
2012年依托环境工程专业的“江苏省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实践教育中心”成立;
2013年列为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2016年依托环境工程专业的“江苏省水环境保护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成立。
环境科学
我校“环境科学”学位点于2006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可分别授予理学(代码:077501)、工学(代码:083001)、农学(代码:097101)等三种硕士学位,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和科研兴趣选择报考。
环境科学学科在以环境保护为优先的理念下开展环境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并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防止环境污染和对已污染环境的治理提供理论与技术上的支撑。通过近十年来的建设,该学科已成为自身特色明显和服务领域明确的高级环保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
环境科学学科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校内导师20人,包括教授5人(其中博导3人),副教授13人,讲师2人。导师队伍中85%以上具有海外长期学习和研究经历(其中海外博士7人)。导师成员中有国家基金委会评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环境科学类委员、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有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省“六大人才高峰”和省千人计划等多名中青年优秀教师。80%的导师具备主持或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经历。
环境科学学科自学位点设立以来一直被学校遴选为校级重点学科。通过持续建设,目前已形成条件优越的科研平台。学科建有“土地资源与土壤污染修复”省重点学科实验室,建有“江苏省扬州农业环境安全技术服务中心”省级平台,与材料学科共建“江苏省环境材料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主持“扬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工作,是“江苏高校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和教育部“中国-加拿大农业与食品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的主要参与学科。
环境科学学科属于交叉关系学科,环境科学本身属于问题引导型科学,因此具有涉及面广,专业跨度大的特点。通过大力推进学科交融,充分发挥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人员优势,我校的环境学科在环境研究领域已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较高的学术地位。近年来,学科成员主持多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一级课题、国家重大行业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专家项目和一般交流项目,以及省部级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同时,学科也十分注重科技服务社会,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污染环境修复、环境修复材料开发、环境监测理论与技术、环境规划与环境评价、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工作已在社会上造成较大的影响,获得多个省市级奖项。
环境科学学科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通过留学访问、进修、邀请讲座以及合作科研等形式,与美、德、英、法、西、澳、加、日、韩等国家及港台地区的多家科研院所与高校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环境科学学科极其重视学位点的研究生培养工作。采用导师与学科共同负责制,对研究生的选题、试验开展、论文写作等过程方面给予严格认真的指导。已毕业的研究生中,多人在学期间或毕业后即获得国家教育部留学基金和国外知名院校提供的奖学金资助,赴国外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或进入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单位进一步深造。
目前我校环境科学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学科及代码
研究方向
环境科学(077501)
①环境分析理论与技术
②环境功能微生物开发
③污染场地评价与修复
④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环境科学(083001)
① 环境新材料开发与应用
② 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利用
③ 环境评价与规划管理
环境科学(097101)
①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② 农村生态环境与污染防治
③ 土壤安全与障碍土壤修复
④ 海洋环境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市政工程
“市政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于2006年通过教育部学位委员会审批,2007年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隶属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年招收研究生20人左右。
市政工程学科主要开展城市和工业给水和污水的水质处理与回用、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与保护、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优化、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等研究。在含藻水源水质改善及水处理、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等领域形成了研究特色,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市政工程学位点拥有硕士生导师13名,博士生导师3名,其中正高职称5名,副高职称4名,7位导师具有国际留学或访学经历。学位点拥有3000m2研究室,科研仪器设备600多台套,资产总额2000多万元,建有江苏省水环境保护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学位点与荷兰、英国、美国等国家的相关大学存在交流合作关系。
近5年来,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基金和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70余项,年到账科研经费300余万元,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省级科研奖励2项。
农业资源与环境
“农源资源与环境”学科源于张謇1902年创立的通海农学堂农科,1971年原江苏农学院开设土壤农业化学专业,1998年更名为农业资源与环境。2001年和2006年分别获批植物营养学和土壤学二级硕士点,2011年获批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硕士点,2011年自设肥料学和农用海洋资源两个二级硕士点。本学科是扬州大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的“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和“化学”的支撑学科。
学科下设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资源利用等四个二级学科方向,现有大型仪器设备50余台套,建立了土壤学、肥料学、植物电生理等专门实验室12个、总面积2200平方米,土壤、肥料、植物相关测试分析能力获得国家实验室计量资质认定(CMA)。现有专任教师22人,有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4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2人,90%以上专任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聘请德国吉森李比希大学、美国阿巴拉契亚州立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的专家为兼职教授。多名教师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行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学会、协会的专家。
学科建有“江苏省扬州农业环境安全技术服务中心”、部省校共建“土地资源与土壤污染修复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是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中国-加拿大“农业与食品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重要成员,建有7个省校级研究生工作站,3个长期定位试验站,2个野外教学实验基地。近5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40多项,省部级课题60余项以及其他各类科研项目150余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成果奖6项。
学科重视国际交流,与美国、德国、英国、荷兰、西班牙、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菲律宾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35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多名教师是国际微生物生态学协会(ISME),欧洲地球科学联盟(EGU)、荷兰达尔文生物地球化学中心、荷兰湿地生态研究中心(CWE)和德国微生物学会(VAAM)等会员。
水生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是研究水生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水环境生物资源保护、水环境污染与生态修复、水环境生物来源的物质资源开发技术等的学科。本学科主要开展水生生物对水环境中的化学因子的反应与调控机制,水环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天然产物、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环境污染状况以及污染物进入水环境的途径、行为变化、影响以及污染防治技术,高附加值经济物种的高效低碳养殖原理、技术和模式等。
水生生物学学科在水生生物对环境因子的反应与调控机制、水生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酶资源开发等方面形成了显著的特色。学科队伍现有9名导师,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均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博士学位。学科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数十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学科拥有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等多个研究平台,实验室面积2000平米,近年来购置近千万元仪器设备,配制齐全。学科不仅与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地众多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密切和频繁互访,也和国内众多高校有广泛的交流。毕业生在环境保护、生物医药、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获得了良好的评价。
扬州大学教育学专硕
院校系 专业名词及代码   学习方式 类别 专业:22考研拟招生人数 20考研复试线 21考研复试线 复试分值占比 复试比例
(001)文学院(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 (045103)(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 (01)学科教学(语文) 全日制 专硕 51 339 341 30%  
(001)文学院(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 (045103)(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 (01)学科教学(语文) 非全日制 专硕          
(002)社会发展学院 (045109)(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历史) (01)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专硕 6 331 338 30%  
(002)社会发展学院 (045109)(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历史) (01)学科教学(历史) 非全日制 专硕          
(003)马克思主义学院 (045102)(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思政) (01)学科教学(思政) 全日制 专硕 21 331 344 30%  
(003)马克思主义学院 (045102)(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思政) (01)学科教学(思政) 非全日制 专硕          
(005)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 (045101)(专业学位)教育管理 (01)教育管理 全日制 专硕 2 339 337 30%  
(005)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 (045101)(专业学位)教育管理 (01)教育管理 非全日制 专硕          
(005)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 (045115)(专业学位)小学教育 (01)小学教育 全日制 专硕 22 331 337 30% 1:3
(005)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 (045115)(专业学位)小学教育 (01)小学教育 非全日制 专硕          
(005)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 (045116)(专业学位)心理健康教育 (01)心理健康教育 全日制 专硕 3 331 337 30%  
(005)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 (045116)(专业学位)心理健康教育 (01)心理健康教育 非全日制 专硕          
(005)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 (045118)(专业学位)学前教育 (01)学前教育 非全日制 专硕          
(006)新闻与传媒学院 (045114)(专业学位)现代教育技术 (01)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02)数字资源设计与开发
全日制 专硕 18 331 337 30%  
(007)外国语学院 (045108)(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英语) (01)学科教学(英语) 全日制 专硕 25 343 351 30%  
(007)外国语学院 (045108)(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英语) (01)学科教学(英语) 非全日制 专硕          
(008)数学科学学院 (045104)(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 (01)学科教学(数学) 全日制 专硕 54 331 337 30%  
(008)数学科学学院 (045104)(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 (01)学科教学(数学) 非全日制 专硕          
(009)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045105)(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 (01)基础物理教育研究 全日制 专硕 11 331 341 30%  
(009)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045105)(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 (01)基础物理教育研究
(02)实验物理教学研究
非全日制 专硕          
(010)化学化工学院(创新材料与能源研究院) (045106)(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化学) (01)学科教学(化学) 全日制 专硕 4 331 354 30%  
(010)化学化工学院(创新材料与能源研究院) (045106)(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化学) (01)学科教学(化学) 非全日制 专硕          
(022)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045107)(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生物) (01)学科教学(生物) 全日制 专硕 9 331 354 30%  
(022)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045107)(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生物) (01)学科教学(生物) 非全日制 专硕          
(027)音乐学院 (045111)(专业学位)学科教学(音乐) (01)学科教学(音乐) 全日制 专硕 1 331 352 30%  
(027)音乐学院 (045111)(专业学位)学科教学(音乐) (01)学科教学(音乐) 非全日制 专硕          
(028)美术与设计学院 (045113)(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美术) (01)学科教学(美术) 全日制 专硕 3 331 347 30%  
(028)美术与设计学院 (045113)(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美术) (01)学科教学(美术) 非全日制 专硕          
扬州大学教育学学硕
院校系 专业名词及代码   学习方式 类别 专业:22考研拟招生人数 20考研复试线 21考研复试线 复试分值占比 复试比例 初试考试科目
(001)文学院(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1)语文 全日制 学硕 2 337 337 30% 1:1.2 311统考
(002)社会发展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1)历史 全日制 学硕 0          
(005)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 (040101)教育学原理 (01)教育基本理论
(02)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
(03)教师教育
(04)学生发展与教育
(05)道德教育
(06)心理教育
全日制 学硕 24 357 337 30% 1:1.2 311统考
(005)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1)课程与教学论原理
(02)小学数学教育
(03)小学语文教育
全日制 学硕 2 340 337 30% 1:1.2 311统考
(005)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 (040105)学前教育学 (01)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全日制 学硕 2 361 348 30% 1:1.2 311统考
(005)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 (040106)高等教育学 (01)高等教育原理
(02)高等教育管理
(03)比较高等教育
(04)高等职业教育
全日制 学硕 4 331 346 30% 1:1.2 311统考
(009)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1)物理 全日制 学硕 0          
(010)化学化工学院(创新材料与能源研究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1)化学 全日制 学硕 0          
扬州大学教育学院校分析:
一、22年教育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考试专业课变更为统考!
二、招生人数。扬州大学22考研各专业公布人数为学院总和,上文表格中招生人数为21年,仅作参考,预计十月中旬研招网会公布单个专业详细招生人数。教育学学硕计划统招34人;教育硕士计划统招185人。
三、扬州大学教育学考研特点
1、学硕专业课采用统考。
2、招生专业多,专业全。
3、招生总人数多。
4、对同等学力考生要求高。

高等教育学 [04010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扬州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高等教育原理(02)高等教育管理
(03)比较高等教育
(04)高等职业教育
招生人数: 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61)教育学基础综合
④(--)无
备  注: 各专业拟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及生源、实际推免人数进行调整。
教育学原理 [0401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扬州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教育基本理论(02)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
(03)教师教育
(04)学生发展与教育
(05)道德教育
(06)心理教育
招生人数: 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61)教育学基础综合
④(--)无
备  注: 各专业拟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及生源、实际推免人数进行调整。
学前教育学 [040105]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扬州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招生人数: 2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61)教育学基础综合
④(--)无
备  注: 各专业拟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及生源、实际推免人数进行调整。
学前教育学 [040105]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扬州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61教育学基础综合
备  注: 复试科目:0505学前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 [0401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扬州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教育基本理论
02(全日制)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
03(全日制)教师教育
04(全日制)学生发展与教育
05(全日制)道德教育
06(全日制)心理教育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61教育学基础综合
备  注: 复试科目:0501教育基本理论综合
高等教育学 [04010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扬州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非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高等教育原理
02(全日制)高等教育管理
03(全日制)比较高等教育
04(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61教育学基础综合
备  注: 复试科目:0506高等教育学

添加扬州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扬州大学考研分数线、扬州大学报录比、扬州大学考研群、扬州大学学姐微信、扬州大学考研真题、扬州大学专业目录、扬州大学排名、扬州大学保研、扬州大学公众号、扬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扬州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扬州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