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中医考研大纲中基

【考研派 okaoyan.com】 为大家提供17中医考研大纲中基,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

17中医考研大纲中基详细介绍如下,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考试性质的变化
仔细研读17考纲可以发现本次考纲变动的第一个重大变化,该考试是:“为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而往年是所有类型的考生,都参加全国统考,但今年只有专业学位硕士参加全国统考,考试名称不再叫“中医综合”,而是叫“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假如你报考“学术学位”硕士,则不用参加本次全国统考,只需要参加报考学校的自主命题考试。
今年考纲的第二个变化体现在对临床方面的考察。2016年的考纲里,本考试是: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017年改为:“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从中我们看出什么变化呢?考试突出了“临床”方面的考察。
二、考察目标的变化
针对考察目标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以前中医只考六门课,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而2017新的大纲里,除了这六门之外还加了一门:“临床医学人文精神”。这门课考察什么呢?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
第二个考察目标方面的变化是对临床方面考察加强。2017考纲里,在描述中内和针灸时,用的是“临床医学中的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此外,还首次将考试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部分和临床医学部分,这些文字上的差异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临床方面的考核将大大增强,将重点考查“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对临床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也就说明,中内和针灸的考核将会大大加强。
在这次考纲的变化中,还提升了针灸学的地位。针对大纲具体科目变化的对比解析内容,我们已经整理并发布了文字版,各位考生可以到新东方在线网站查看具体科目的变化。我们在这里首先来看一下“对考生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1.熟悉记忆”里面,2016年的考纲里,是没有专门提针灸的:“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而2017年的考纲里,“熟悉记忆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法与辨证,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医学人文等知识”。我们可以看出2017年的考纲里,突出了“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2.分析判断”要求里吐出了腧穴的分析与判断。“3.综合运用”里突出了“对临床常见病症进行针灸治疗”。三个层面均突出了针灸学的地位,针灸的比重将会增强,在后面的试卷结构中,也将体现出来。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从试卷结构的变化来看,以往的六门课,各科比重很均匀,多占总分的1/6,也就是16.7%;中内稍多,约占到总分的19.5%;针灸最少,约占到总分的13.8%。2017年各科比重是什么样子?中医基础理论约13%;中医诊断学约13%;中药学约13%;方剂学约13%;中医内科学约28%;针灸学约14%;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约6%。对比之下,我们了解到什么呢?
首先,我们最关心的新增科目——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约占6%,按照300分的总分,也就是他占18分左右。什么概念呢,9—12题!这提醒我们,此科不可忽视。
其次,中基中诊中药方剂等四科,考试比重有所下降,这个结果也是在我们意料之内,因为考试的性质和考察的方向都转变了,这是一门临床综合知识考察,基础理论性的知识必有缩减。
此外,正如前文所说,针灸学的比重增加了,它一跃超过了中基等4科的比重,在7科中排行第二;
最后,中内的比重大大增强,在7门课中独占鳌头,将是中基中诊等课程的两倍还多,我们早就知道它的比重会增加,但能增加到这个比例,说明此次改革的力度还是不小的,需要学生重视。
同学们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稳住心态,做好复习规划,把握重点,踏实备考!除此之外,同学们还要留意其他科目的大纲变动,如政治等,关注新东方在线大纲解析系列直播,根据最新的考纲安排好自己的复习计划,祝中医考研人都能在最后100多天的复习中全力以赴,实现自己的突破,圆梦考研!

文章来源:17中医考研大纲中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