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山大学考研复试时间

更新时间:03-09 09:06:5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中山大学考研复试时间
add中山大学
研究生微信,为你答疑

按中山大学考研复试的情况来看,中山大学考研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中下旬到4月中下旬之间。2020考研复试时间跟往年比会更滞后一些,因为疫情的影响,各个学校都发通知要延迟考研复试。详细的复试时间可以关注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网站的复试通知,那是最准确的。还会告诉你中山大学考研复试的具体的复试地址和复试安排。初试成绩公布的时间大致在2月中下旬,距离复试开始只有1-2个月时间,时间比较短,建议复试复习提前开始,保证复习效率和时间。毕竟现在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多一些时间复习,多一些把握。

复试方式
       为了充分保障师生健康、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统筹考虑广东省疫情防控形势、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复试工作要求,经综合研判,学校决定原则上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
复试时间
       我校将于5月中旬开始有序启动复试,具体时间由我校各招生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考生须及时查看研究生院以及相关招生单位网上通知。
咨询联系
       1.中山大学各招生单位联系方式见《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单位通讯录》。(下载链接:http://graduate.sysu.edu.cn/zsw/article/272
       2.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电话:020-84113696、020-84111686,邮箱yzba@mail.sysu.edu.cn,通讯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编510275。
调剂
       中山大学原则上不接受校外调剂。
       考生校内调剂的基本条件必须符合教育部有关政策和要求,具体调剂要求将在各招生单位网站及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公布。
资格审查
       提交材料要求如下(材料均以邮件形式提交原件扫描件或照片电子版,入学复查时核对原件。其余附加材料及提交要求由各招生单位另行通知):
       (1)身份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凡于境外获得的文凭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在读研究生需提供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2)网上报名后未通过学历校验的考生须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3)同等学力考生另需提交报名条件所要求的本科课程成绩单和学术论文。
       (4)向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交材料: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提交书面申请,并附相关证明材料。其中,享受“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政策的考生须提交《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证》《志愿服务鉴定书》和服务单位证明等材料复印件;退役士兵提交《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计划”考生须提交《报考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定向新疆喀什地区医学硕士专项计划报考人员推荐表》《报考2020年“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注:第(1)-(3)项及其余附加材料及上交要求由各招生单位另行通知。第(4)项的相关材料请于5月10日前发送至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箱yzba@mail.sysu.edu.cn。)
       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将取消复试资格。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19〕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0〕4号)等要求,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相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复试方式
       为了充分保障师生健康、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统筹考虑广东省疫情防控形势、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复试工作要求,经综合研判,学校决定原则上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
二、复试时间
       我校将于5月中旬开始有序启动复试,具体时间由我校各招生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考生须及时查看研究生院以及相关招生单位网上通知。
三、复试方案
       各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教育部和学校相关要求,制订具体的复试录取方案,报研究生院审批后在网上公布。复试录取方案包括:分专业招生名额、差额复试比例、复试时间、方式、内容及评分规则等。
四、资格审查
       提交材料要求如下(材料均以邮件形式提交原件扫描件或照片电子版,入学复查时核对原件。其余附加材料及提交要求由各招生单位另行通知):
       (1)身份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凡于境外获得的文凭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在读研究生需提供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2)网上报名后未通过学历校验的考生须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3)同等学力考生另需提交报名条件所要求的本科课程成绩单和学术论文。
       (4)向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交材料: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提交书面申请,并附相关证明材料。其中,享受“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政策的考生须提交《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证》《志愿服务鉴定书》和服务单位证明等材料复印件;退役士兵提交《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计划”考生须提交《报考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定向新疆喀什地区医学硕士专项计划报考人员推荐表》《报考2020年“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注:第(1)-(3)项及其余附加材料及上交要求由各招生单位另行通知。第(4)项的相关材料请于5月10日前发送至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箱yzba@mail.sysu.edu.cn。)
       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将取消复试资格。
五、复试
       考生按照招生单位要求参加复试。对原招生目录发布的笔试等复试方式,网络远程方式难以实施的,各招生单位可对原方案进行调整,但须在本单位复试录取方案中公告。复试时间一般每生不少于20分钟。
       管理类联考考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各招生单位在复试中安排。
       研究生招生考试是国家教育考试,复试工作是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参加复试前需签订考生诚信复试承诺书。考生要确保所有提交材料真实,诚信守规参加复试。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影响公平、公正的考生,一经查实,一律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等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入学后3个月内,学校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入学资格;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六、调剂
       我校原则上不接受校外调剂。
       考生校内调剂的基本条件必须符合教育部有关政策和要求,具体调剂要求将在各招生单位网站及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公布。
七、录取
       各招生单位根据复试录取方案,综合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情况、初试和复试成绩、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八、公示
       拟录取名单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核准后于规定时间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等信息及参加专项计划等情况。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未经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最终录取名单须经教育部审核批准。
九、政审
       拟录取名单公示确定后,各招生单位应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审查其政治思想情况。函调的考生现实表现材料,需由考生本人档案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印章。审查合格者给予发放录取通知书;未调档审查或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发放录取通知书。
十、体检
       我校2020年拟录取考生的体检工作,在入学后按照学校要求统一进行,体检标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执行。
十一、咨询联系
       1.中山大学各招生单位联系方式见《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单位通讯录》。(下载链接:http://graduate.sysu.edu.cn/zsw/article/272
       2.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电话:020-84113696、020-84111686,邮箱yzba@mail.sysu.edu.cn,通讯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编510275。
 
                                                                                                                                                                       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一)复试成绩为复试各方式考核成绩之和。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相加为入学考试总成绩,即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不予录取:
 
  1.复试成绩低于复试总分60%者;
 
  2.未按规定参加复试者。
(四)复试时间、方式、内容及评分
 
  1、各院系应在学校规定的复试时间内安排复试,并提早通知考生。
 
  2、复试方式以笔试和面试为主,原则上应由专业课笔试、外语应用能力测试、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三部分构成,各院系可根据特殊要求,适当调整或增加考核方式。
 
  3、复试内容以考察考生的专业素质及能力、综合素质及能力为主。复试总分应等于初试总分。
 
  (1)专业课笔试
 
  专业课笔试科目的总分占复试总分的20%,采取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一般为2至3小时,具体由各院系确定。专业课笔试应重点考查考生对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深厚和宽广,是否具备本专业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
 
  (2)外语应用能力测试
 
  外语应用能力测试总分占复试总分的20%。考试形式可为笔试或面试,具体方式由各院系自行确定。
 
  (3)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
 
  ①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以面试为主,各院系可根据特殊要求,增加其他考核方式。
 
  ②考核内容
 
  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应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结构、实践(实验)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写作水平以及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考核总分占复试总分的60%。
 
  考核的具体方案由各院系自行确定。
 
  ③考核时间
 
  每位考生的考核时间(含外语应用能力面试)一般不少于10分钟。
 
  ④考核办法
 
  复试小组对参加复试的考生要逐个进行考核。如果考生人数较多,考核可分组进行,但考生的分组一般应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各小组的评分标准要保持一致,参与考核的导师姓名不得提前公布。
 
  考核一般采取由考生从试题中随机抽取题目,考核教师提问,考生当场回答的方式进行。必要时,考核教师可就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问。考核情况要认真、详细记录。
 
  ⑤考核评分
 
  每位考生面试结束后,由考核教师现场独立为考生评分,任何人不得改动。在评分前可召开复试小组会议,研究对考生的考核评价意见。考核教师各自评分
二、复试办法
 
  (一)复试名单的确定
 
  1、各学科复试基本分数线由学校根据有关政策和各学科当年的报考情况统一划定。
 
  2、初试成绩符合我校复试基本要求者,由招生院系按学科、专业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本学科、专业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参加复试的考生人数和比例,由各院系根据本单位的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情况自行确定。
 
  (二)资格审查
 
  复试前须进一步确认考生资格。各院系应按照招生简章的规定严格对考生进行报考资格审查。审查资料包括考生本科阶段成绩单,身份证、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本科生提供学生证)。对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取消复试资格。
 
  (三)命题和阅卷
 
  复试的命题、考试、阅卷、评分工作均由院系负责。复试试题及其答案在启用前均属于国家机密材料,招生院系应参照《中山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与试题管理工作规定》,制定复试命题管理办法,严防泄题、漏题。
 
  

复试是研究生招生工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加强和改进复试工作对于进一步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选拔质量,遴选优秀人才,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复试在优质生源选拔中的作用,规范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程序,特制定本办法。
 
  组织管理
 
  (一)成立学校和院系(指学院、直属系、中心、附属医院,简称院系)两级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二)各院系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应由5名以上人员组成,由院系主管研究生教育的行政领导担任组长,一般要求有1名院系党委(总支)负责人作为成员。各院系应根据本办法的要求,制定本单位的复试录取办法及相关工作细则,并组织实施。各单位的复试录取办法(复试录取实施细则)须经本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并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在复试前向考生公布。
 
  (三)各院系要以学科、专业或教研室、临床科室为单位成立以导师为主体的复试小组。复试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其中研究生导师一般不少于3人,并设立组长1名。组长应对复试的各个环节负责。复试小组负责确定复试具体程序、内容和评分标准,负责实施复试工作。复试小组下设秘书1名,负责复试记录和协助安排有关事宜。复试记录要做到详尽规范,并妥存备查。面试过程须录像(声音和图像同步),并妥存一年备查。
 
  (四)各招生院系在复试前,应组织参与复试的教师熟悉复试工作的基本规范,掌握招生政策,增强复试教师的责任感。对考生进行复试时,要严格执行复试程序和复试标准,保证复试质量。
 
  (五)各院系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应认真履行对本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领导职责,并对本单位考生的复试录取结果负责。对于考生就复试结果提出的质疑,招生院系应认真向考生做出必要的解释。
中山大学考研分数线 历年考研国家线
2020中山大学考研分数线(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9中山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8中山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7中山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6中山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5中山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4中山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3中山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2中山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1中山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21考研国家线
2020考研国家线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19考研国家线
2018考研国家线
2017考研国家线
2016考研国家线
2015考研国家线
2014考研国家线
2013考研国家线
2012考研国家线

90%的同学都浏览了: 中山大学考研经验 中山大学考研真题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中山大学招生简章 中山大学联系方式 中山大学考研复试 中山大学成绩查询 中山大学研究生专业 中山大学考研报录比 中山大学考研分数线 中山大学专业排名 中山大学参考书目 中山大学研究生导师 中山大学考研问题

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