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网

湖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

湖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

相关专业

湖南师范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湖南师范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湖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湖南师范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湖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的同学注意: 湖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湖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湖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湖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湖南师范大学 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湖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
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
分析化学实验的考试内容包括下列五个方面:
1、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基本知识的理解;
2、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
3、定量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4、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的讨论;
5、学生进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主要考察实验及相应要求:
序号 实验名称 要求
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浓度比较和标定 掌握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标定方法;掌握正确使用酸、碱滴定管,验证酸碱滴定原理;掌握滴定终点判断和读数、数据记录方法;掌握分析数据处理方法及结果表达。
2 工业纯碱总碱度的测定 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以及总碱度程度测定方法、指示剂的选择。
3 铵盐中氮含量测定(甲醛法) 掌握测定铵盐中氮含量原理(甲醛法)和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容量瓶,移液管的使用和滴定操作技能。
4 EDTA溶液的标定 掌握常用来标定EDTA溶液的基准试剂,掌握标定方法及指示剂的选择。
5 自来水总硬度的测定 掌握络合滴定法的原理及特点,掌握以CaCO3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的方法;了解水硬度测定的意义和常用硬度表示方法;了解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及特点;学会总硬度的计算方法。
6 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连续测定 掌握控制酸度进行各种金属离子连续滴定的络合滴定方法和原理;熟悉连续滴定中指示剂选择及其应用。
7 H2O2含量的测定(KMnO4法) 掌握以Na2C2O4为基准物标定KMnO4标准溶液,KMnO4法测定双氧水中H2O2含量的方法、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学会吸量管的使用方法;掌握控制准确的滴定条件(酸度、温度等)。
8 铜盐中铜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了解Na2S2O3溶液保存条件和用K2Cr2O7为基准物标定Na2S2O3溶液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用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盐、铜合金中铜含量的原理、方法以及操作技能;掌握碘量法的测定条件。
9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 掌握莫尔法沉淀滴定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掌握沉淀滴定终点判断方法,了解K2CrO4指示剂的浓度大小对Cl-的影响。
10 邻二氮菲吸光光度法测定铁 掌握用吸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方法及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847]               考试科目名称:分析化学
 
一、考试内容及要点
(一)化学分析
1、概论
考试内容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方法的分类与分析化学方法的选择,分析化学的发展简史与发展趋势;分析测试的全过程及分析结果的表示;滴定分析的特点,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滴定分析的方式;基准物质、标准溶液的配制,浓度的表示形式及相互的换算,滴定分析中待测组分含量的计算。
考试要点
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及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认识分析测试的全过程及分析结果的表示;掌握分析结果的表达方式及正确计算分析结果;了解基准物质、标准溶液等概念,掌握标准溶液配制方法、浓度的表示形式及相互的换算,掌握滴定分析中滴定剂与被滴定物的计量关系及有关计算。
2、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考试内容
分析试样采集的作用与方法,固体试样的制备过程及缩分公式的应用;试样的分解方法及要求。
考试要点
了解试样的采集在分析测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掌握试样采集的方法与工作原则;掌握固体试样的制备过程及缩分公式的应用;掌握分解试样的基本方法及工作原则。
3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考试内容
误差的种类及特点、误差来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准确度及精密度的基本概念,各种误差及偏差的计算;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和运算规则;总体和样本的统计学概念,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的特点及区间概率的计算;t分布的特点、总体平均值的估计;t检验法和F检验法及其运用;可疑值的取舍方法;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及极值误差的传递。
考试要点
了解误差与偏差的概念,了解准确度及精密度的概念,掌握各种误差及偏差的计算;判断误差的种类及分析误差的来源,掌握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及精密度的方法及措施;了解有效数字的修约与运算规则,正确表达实验数据;了解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特点,掌握区间概率的相关计算;了解t分布的特点,掌握总体平均值的存在区间与置信度的相关计算;掌握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显著性检验方法(t检验法和F检验法);掌握4法、Grubbs法和Q检验法进行可疑值的取舍;掌握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及极值误差的传递规律,并正确估算分析结果的误差;初步学会用误差理论指导和设计实验方案。
4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考试内容
分析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标准方法与标准物质;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考试要点
了解分析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掌握标准方法与标准物质;了解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5酸碱滴定法
考试内容
活度和活度系数的概念,酸碱质子理论与酸碱的离解平衡,质子方程式;分布分数的概念及计算,pH值对溶液中各存在形式的影响;溶液中H+浓度的有关计算;缓冲溶液的性质、组成以及pH值的计算,缓冲容量的概念及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原则;酸碱滴定过程中pH值的计算,滴定曲线的绘制、滴定突跃及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终点误差的概念及计算,酸碱滴定的方式及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考试要点
了解活度和活度系数的概念,掌握相关的计算;正确写出溶液的质子平衡式;了解分布分数的概念、作用并掌握相关计算;掌握一元弱酸(碱)溶液、多元弱酸(碱)溶液、弱酸(碱)混合溶液、两性物质溶液的pH值的计算;了解缓冲溶液的作用、特性、组成以及pH值的计算;掌握酸碱滴定原理、酸碱滴定过程中pH值的计算,分析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正确选择指示剂,掌握酸碱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了解酸碱滴定法的具体应用;能设计常见酸、碱的滴定分析方案。
6、络合滴定法
考试内容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络合剂的类型,氨羧络合剂的特点及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物的特点;络合反应稳定常数、各级络合物的分布;络合平衡中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的概念及计算;金属离子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及选择原则;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络合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络合滴定中酸度的控制,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络合滴定的方式及其应用。
考试要点
了解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络合剂的类型,了解氨羧络合剂的组成特点及EDTA与金属络合物的特性;了解稳定常数与累积稳定常数的关系,掌握各级络合物的分布规律;熟练掌握络合平衡中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的概念与计算;了解金属离子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及选择原则,掌握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滴定过程金属离子浓度的计算;分析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掌握络合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使用准确滴定的判别式判断滴定的可能性,正确控制滴定的酸度范围,掌握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了解络合滴定的方式及其应用,掌握分析结果计算方法;能设计络合滴定分析方案。
7氧化还原滴定法
考试内容
标准电极电势及条件电极电势的概念,电极电势及条件电极电势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的种类及作用原理,氧化还原滴定过程溶液电势的计算,滴定曲线的绘制;氧化还原滴定预处理的目的、要求与方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具体应用及分析结果的正确计算。
考试要点
掌握条件电极电势的概念及计算,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了解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掌握氧化还原滴定过程溶液电势的计算及滴定突跃范围的计算,正确选择滴定指示剂;掌握常用的氧化还原预处理剂的使用条件及除去的方法;正确计算氧化还原滴定分析的结果;掌握高锰酸法、重铬酸钾法及碘量法的三类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
8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
考试内容
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终点指示剂和沉淀滴定分析方法,滴定分析小结。
考试要点
了解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的沉淀滴定原理;掌握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的滴定条件、指示剂的选择及方法的应用范围。
9重量分析法
考试内容
重量分析法的原理及分类,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换算因素及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溶解度、溶度积及条件溶度积的概念及计算,沉淀的类型和沉淀的形成过程,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有机沉淀剂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考试要点
了解重量分析法的原理,掌握沉淀重量分析法结果的计算;掌握溶解度、溶度积及条件溶度积的相关计算;了解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和络合效应对溶解度的影响,掌握不同条件下溶解度的计算方法;了解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和提高沉淀纯度的方法;了解有机沉淀剂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10吸光光度法
考试内容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光吸收的基本定律,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及功能,吸收光谱,显色反应及显色反应条件,测定波长及参比溶液选择,标准曲线,吸光光度分析的误差控制,示差法、多波长法、导数法的原理及特点,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考试要点
了解光的特性和分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特征,熟练掌握光吸收的基本定律;认识吸光光度法中引起误差的原因,理解摩尔吸光系数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了解分光光度计仪器的构造与功能;掌握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熟练掌握光度测量方法和测量条件的选择;掌握绘制吸收光谱及标准曲线的方法,了解定性与定量分析的依据;了解光度测量的误差,掌握示差法、多波长法、导数法等吸光光度法的原理和特点;了解光度分析法的应用。
11、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考试内容
气态分离法,沉淀与过滤分离法,萃取分离法,离子交换分离法,色谱分离法,电分离法,气浮分离法,膜分离法等。
考试要点
    了解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掌握其基本原理及应用。
仪器化学
1绪论
考试内容
分析化学发展和仪器分析的地位,仪器分析方法的类型。
考试要点
了解分析化学中的仪器方法,了解仪器分析方法的性能指标。
2色谱分析法
考试内容
气相色谱法分离原理,色谱有关术语,色谱法基本理论;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检测器),气相色谱固定相及其选择,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定性和定量分析;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及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的主要类型及分离原理,分配色谱,液固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离子色谱,尺寸排斥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应用。
考试要点
理解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掌握色谱法的有关术语及概念;熟悉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了解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气相色谱固定相和液相色谱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类型及特性;掌握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方法;了解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及特点;重点掌握色谱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类型及特性等。
3电分析
考试内容
电位分析法原理;金属基指示电极,膜电位与离子选择电极,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及响应机理,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参数,定量分析方法,离子选择电极的特点及应用;伏安法和极谱法,物质的传递与扩散控制过程,扩散电流理论,直流极谱法,极谱波的类型及其方程式,单扫描极谱法,直流循环伏安法,脉冲技术,溶出方法;电解分析的基本原理,电解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库仑分析法,滴定终点的确定。
考试要点
了解电分析化学的主要类型;熟悉电分析化学的基本术语和概念;熟悉金属基电极的类型及电极反应掌握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类型及性能参数;熟悉电位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和应用范围;掌握极谱法的基本原理及极谱波的类型及方程式;了解单扫描极谱法、循环伏安法、脉冲极谱法、极谱催化波和络合物吸附波以及溶出伏安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4光谱分析
考试内容
电磁辐射的波动性,辐射的量子力学性质,光谱分析分类。
(1) 原子光谱
原子光谱的产生、光谱项与能级图、跃迁规则、谱线强度、自吸与自蚀、分馏效应、背景的来源等基本概念,发射光谱仪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光源的工作原理,原子发射光谱法的特点及定性、半定量方法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谱线的轮廓及变宽因素,峰值吸收测量技术要点,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基本结构和主要部件的作用,空心阴极灯的工作原理,火焰及石墨炉原子化器的特点,干扰的类型及消除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等;原子荧光的产生及主要类型,共振荧光及非共振荧光、荧光猝灭等基本概念,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基本结构和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和作用,干扰的类型及消除方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的特点等。
(2) 分子光谱
紫外一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光吸收定律,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化合物电子光谱的产生,紫外一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红外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产生的条件,基团频率和特征吸收峰,影响基因频率位移的因素,红外光谱仪,试样的制备,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考试要点
了解电磁辐射的性质。掌握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原理。了解光学分析仪器的大致构造。
(1) 原子光谱
理解原子(发射、吸收、荧光)光谱产生的基本原理;熟悉原子光谱强度(发射、吸收荧光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了解原子光谱(发射、吸收、荧光)分析仪器的基本结构及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掌握各种光源、原子化器的特点及分析性能;掌握原子(发射、吸收、荧光)光谱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2) 分子光谱
理解分子吸收光谱产生的原因及特点;掌握有机化合物中价电子的类型;掌握有机化合物中电子跃迁的类型及所需能量大小的比较;理解有机化合物中重要的紫外吸收光谱;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中吸收带的类型及其特点;理解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理解在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及结构推测上紫外吸收光谱提供的信息及其特点;掌握紫外及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了解红外吸收光谱区的分类;掌握产生红外光谱的条件;掌握分子振动方程式及影响基本振动频率的因素;掌握分子的基本振动形式及亚甲基的基本振动形式;了解影响红外光谱吸收强度的因素;掌握常见化学基团的红外吸收谱带;掌握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理解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依据;了解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过程;掌握红外光谱仪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二、参考书目
[1] 武汉大学主编, 分析化学(第五版), 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 朱明华, 胡坪, 仪器分析(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 武汉大学主编, 分析化学(第五版), 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化学分析部分
考试内容
(1)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分类
(2)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有限量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
(3)滴定分析法和滴定方式、标准溶液、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4)滴定分析中的化学平衡
(5)酸碱水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
(6)酸碱指示剂
(7)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8)酸碱滴定的滴定终点误差
(9)非水酸碱滴定法基本原理、非水溶液中的酸和碱的滴定、
(10)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配位滴定条件的选择
(11)氧化还原滴定的基本原理
(12)碘量法、高锰酸钾法、亚硝酸钠法
(13)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考试要求
(1)掌握化学分析的分类、了解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
(2)熟练掌握误差的分类;了解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的产生、特点,如何减小或消除
(3)掌握准确度、精密度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误差、偏差的表示方法;掌握准确度与误差,精密度与偏差,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了解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4)了解有效数字的意义;熟练掌握有效数字的计算规则;
(5)了解滴定分析法及滴定曲线和滴定突跃;掌握滴定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了解滴定分析对滴定反应的要求,滴定方式;掌握指示剂定义及其选择的原则;了解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
(6)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直接法、间接法)及适用性;掌握基准物质和符合基准物质的条件;了解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掌握物质的量浓度、滴定度的概念及表示。
(7)掌握滴定分析中的计量关系;了解滴定分析的相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滴定度、称样量、百分含量)。
(8)掌握一元和多元弱酸(碱)溶液各型体的分布系数;了解配位平衡体系各型体的分布系数;分布系数与分布曲线的概念及表示(一元弱酸弱碱、二元弱酸弱碱);掌握质量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平衡;了解化学平衡系统处理的方法。
(8)掌握一元酸(碱)水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了解多元酸(碱)水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了解两性物质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了解缓冲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熟练掌握共轭酸碱对离解常数的关系及其各种酸碱水溶液质子平衡式的书写。
(10)掌握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掌握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混合指示剂的种类。
(11)掌握酸碱滴定曲线及影响突跃范围的因素;了解滴定突跃范围的概念;了解酸碱的滴定中滴定可行性的判断及指示剂的选择;掌握一元弱酸弱碱的滴定;了解多元酸(碱)的滴定及其分步滴定条件的判断;掌握各种类型的酸碱体系滴定可行性、及指示剂的选择(计量点pH的计算)
(12)掌握溶剂的分类;掌握溶剂的性质(离解性,酸碱性,和溶剂的极性溶剂的拉平与区分效应);了解溶剂的选择和满足的要求;了解非水滴定的特点及适用性
(13)掌握碱的滴定中溶剂的选择;掌握碱的滴定中常用的标准溶液及标定和指示剂确定终点的方法;了解非水溶液中碱的滴定的应用;掌握酸的滴定中溶剂的选择;掌握酸的滴定中常用的标准溶液及标定和指示剂确定终点的方法;了解非水溶液中酸的滴定的应用
(14)掌握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掌握EDTA配合物的稳定性,EDTA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酸效应、配位效应;掌握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了解配位滴定曲线的表示及计量点pM的计算;掌握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及滴定可行性判断;了解混合离子选择滴定条件;掌握金属指示剂:作用原理与条件,指示剂的封闭、僵化、变质现象及消除;了解常用指示剂-铬黑T铬黑T指示剂的适宜酸度范围、适于滴定及产生封闭的离子;掌握配位滴定条件的选择和相关计算。
(15)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影响因素;掌握电极电位、标准电极电位、条件电极电位的概念与意义;了解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影响因素;了解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的计算;了解利用Nernst方程计算电对的电极电位;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及反应完全的条件;掌握滴定过程中几个特殊点电极电位的计算(a=50%,200%,计量点,滴定突跃);掌握氧化还原指示剂:分类、变色原理、变色点及指示剂的选择;了解淀粉指示剂的变色及注意事项。
(16)掌握碘量法、高锰酸钾法、.亚硝酸钠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条件、指示剂、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7)掌握银量法基本原理、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滴定条件及应用范围。
(18)掌握沉淀重量分析法对沉淀的要求;了解沉淀的溶解度及影响因素和过量沉淀剂的作用;掌握沉淀的纯度及影响因素;掌握晶形和非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了解沉淀的溶解度与溶度积的计算;掌握重量挥发法概念及适用性;了解重量挥发法应用(干燥失重、灰份测定)。

2、仪器分析部分
考试内容
(1)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电位法的基本原理;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永停滴定法
(2)光谱分析法概论;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学分析法的分类;光谱分析仪器。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方法。
(4)荧光分析法;基本原理;定量分析方法;荧光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析新技术。
(5)红外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光谱;红外光谱仪;.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实验方法
(7)色谱分析法概述;分类和发展;色谱过程和基本原理;基本类型色谱方法及其分离机制;色谱法基本理论。
(8)平面色谱法;分类和原理;薄层色谱法;纸色谱法
(9)气相色谱法;分类和一般分析流程;固定相和流动相;气相色谱检测器;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定性定量分析。
(10)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类型和原理;固定相和流动相及其选择;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电位分析法的概念及分类;掌握电位法的基本原理;电极电位和液接电位的产生;掌握原电池及其表示方法;掌握可逆电池的概念;掌握电池电动势;熟练掌握Nernst方程;掌握参比电极的概念,常用参比电极(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极);掌握指示电极的概念;熟练掌握pH玻璃电极的结构、响应机制和性能,掌握其测量原理和方法;掌握酸差和碱差,不对称电位;了解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各项性能——选择性、线性范围、检测下限、电极斜率、响应时间、膜电阻;掌握直接电位法的测量原理;掌握用标准加入法对其它离子浓度进行测定;了解直接电位法的特点和实际应用;了解电位滴定法的特点;掌握用图解法和二阶微商内插法确定电位滴定法的终点;了解各种类型的电位滴定法。掌握永停滴定法的基本原理;了解永停滴定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2)掌握电磁辐射的性质,光的波粒二象性;光学分析法的分类;了解光谱法与非光谱法,吸收光谱法与发射光谱法;掌握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的特征和区别;光谱分析仪器。
(3)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有机化合物对光的吸收,产生的几类电子跃迁类型;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带及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影响吸收带的因素;熟练掌握朗伯—比尔定律、透光率和吸光度的相互转化、摩尔吸光系数和百分吸光系数的概念及关系、偏离比尔定律的化学因素和光学因素;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部件、分光光度计的类型和光学性能;了解仪器的校正;了解定性方法和纯度检查;掌握单组分定量的几种方法;熟练掌握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同时测定多组分;了解紫外吸收光谱在有机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4)掌握分子荧光的产生的基本原理;掌握激发光谱与荧光光谱的区别与关系;熟练掌握分子结构和荧光的关系;了解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掌握荧光定量分析方法、荧光强度与物质浓度的关系;了解仪器的组成部件。
(5) 掌握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了解振动能级和振动频率;掌握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振动自由度;熟练掌握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了解影响峰强的因素;了解基频峰和泛频峰的概念,了解基频峰的分布规律;熟练掌握影响峰位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了解特征区和指纹区、特征峰和相关峰。掌握脂肪烃、芳香烃、醇的主要特征峰;了解酚和醚的主要特征峰;掌握羰基化合物的主要特征峰并能区别醛、酮、羧酸及酯;了解含氮化合物的主要特征峰;了解光栅型红外光谱仪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结构和主要部件;了解固体试样和液体试样的制备;掌握光谱解析方法,能对具体光谱进行初步解析。
(6) 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定义、产生、发展和特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相同与区别;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共振线、谱线轮廓的概念;谱线展宽的主要因素;原子吸收值与原子浓度的关系;了解原子的量子能级和能级图;了解基态原子的产生和激发。;掌握仪器的基本结构;了解仪器的各主要部件——光源、原子化器、检测系统、仪器的类型。掌握测定条件的选择;熟练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干扰及其抑制方法;熟练掌握背景吸收及其消除;掌握灵敏度、特征浓度和检测限的概念;掌握定量分析的依据。
(7)了解色谱法的分类和发展简史、色谱过程和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塔板理论,掌握理论塔板数、理论塔板高度和有效塔板数的计算;熟练掌握速率理论及范第姆特方程式;了解流动相线速度对塔板高度的影响。
(8)了解平面色谱法按操作方式的分类;掌握平面色谱法的定性参数、相平衡参数、面效参数和分离参数;掌握薄层色谱法的基本原理;了解薄层色谱法的主要类型;掌握吸附薄层色谱的吸附剂、展开溶剂的选择;掌握薄层色谱法的实验技术——制板、点样、展开和显色;熟练掌握边缘效应;掌握薄层色谱法的定性和定量;掌握高效薄层色谱法、薄层扫描法及薄层色谱的应用;掌握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掌握纸色谱法的实验条件
(9)掌握气相色谱法的分类和一般分析流程;熟练掌握气相色谱图和常用术语;气相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熟练掌握塔板理论,掌握理论塔板数、理论塔板高度和有效塔板数的计算;熟练掌握速率理论及范第姆特方程式 ;掌握固定相的类型及要求;了解固定相的选择和填充柱的制备;了解气相色谱检测器的类型;了解检测器的性能指标——灵敏度、检测限、线性范围、基线漂移和响应时间;掌握热导检测器的工作原理;了解氢焰离子化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样品的预处理。熟练掌握定性、定量依据和方法;掌握绝对校正因子和相对校正因子的表示;熟练掌握内标法和归一化法进行定量计算;了解气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10)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和原理;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和特点,高效液相色谱法基本原理;了解化学键合相色谱法和反向离子对色谱法;了解其它色谱法。了解化学键合相色谱法的固定相种类、性质和特点;了解化学键合相流动相的选择和基本要求;掌握分离条件的选择;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掌握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考试内容及要点
(一)化学分析
1、概论
考试内容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方法的分类与分析化学方法的选择,分析化学的发展简史与发展趋势;分析测试的全过程及分析结果的表示;滴定分析的特点,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滴定分析的方式;基准物质、标准溶液的配制,浓度的表示形式及相互的换算,滴定分析中待测组分含量的计算。
考试要点
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及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认识分析测试的全过程及分析结果的表示;掌握分析结果的表达方式及正确计算分析结果;了解基准物质、标准溶液等概念,掌握标准溶液配制方法、浓度的表示形式及相互的换算,掌握滴定分析中滴定剂与被滴定物的计量关系及有关计算。
2、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考试内容
分析试样采集的作用与方法,固体试样的制备过程及缩分公式的应用;试样的分解方法及要求。
考试要点
了解试样的采集在分析测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掌握试样采集的方法与工作原则;掌握固体试样的制备过程及缩分公式的应用;掌握分解试样的基本方法及工作原则。
3、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考试内容
误差的种类及特点、误差来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准确度及精密度的基本概念,各种误差及偏差的计算;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和运算规则;总体和样本的统计学概念,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的特点及区间概率的计算;t分布的特点、总体平均值的估计;t检验法和F检验法及其运用;可疑值的取舍方法;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及极值误差的传递。
考试要点
了解误差与偏差的概念,了解准确度及精密度的概念,掌握各种误差及偏差的计算;判断误差的种类及分析误差的来源,掌握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及精密度的方法及措施;了解有效数字的修约与运算规则,正确表达实验数据;了解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特点,掌握区间概率的相关计算;了解t分布的特点,掌握总体平均值的存在区间与置信度的相关计算;掌握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显著性检验方法(t检验法和F检验法);掌握4法、Grubbs法和Q检验法进行可疑值的取舍;掌握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及极值误差的传递规律,并正确估算分析结果的误差;初步学会用误差理论指导和设计实验方案。
4、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考试内容
分析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标准方法与标准物质;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考试要点
了解分析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掌握标准方法与标准物质;了解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5、酸碱滴定法
考试内容
活度和活度系数的概念,酸碱质子理论与酸碱的离解平衡,质子方程式;分布分数的概念及计算,pH值对溶液中各存在形式的影响;溶液中H+浓度的有关计算;缓冲溶液的性质、组成以及pH值的计算,缓冲容量的概念及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原则;酸碱滴定过程中pH值的计算,滴定曲线的绘制、滴定突跃及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终点误差的概念及计算,酸碱滴定的方式及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考试要点
了解活度和活度系数的概念,掌握相关的计算;正确写出溶液的质子平衡式;了解分布分数的概念、作用并掌握相关计算;掌握一元弱酸(碱)溶液、多元弱酸(碱)溶液、弱酸(碱)混合溶液、两性物质溶液的pH值的计算;了解缓冲溶液的作用、特性、组成以及pH值的计算;掌握酸碱滴定原理、酸碱滴定过程中pH值的计算,分析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正确选择指示剂,掌握酸碱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了解酸碱滴定法的具体应用;能设计常见酸、碱的滴定分析方案。
6、络合滴定法
考试内容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络合剂的类型,氨羧络合剂的特点及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物的特点;络合反应稳定常数、各级络合物的分布;络合平衡中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的概念及计算;金属离子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及选择原则;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络合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络合滴定中酸度的控制,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络合滴定的方式及其应用。
考试要点
了解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络合剂的类型,了解氨羧络合剂的组成特点及EDTA与金属络合物的特性;了解稳定常数与累积稳定常数的关系,掌握各级络合物的分布规律;熟练掌握络合平衡中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的概念与计算;了解金属离子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及选择原则,掌握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滴定过程金属离子浓度的计算;分析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掌握络合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使用准确滴定的判别式判断滴定的可能性,正确控制滴定的酸度范围,掌握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了解络合滴定的方式及其应用,掌握分析结果计算方法;能设计络合滴定分析方案。
7、氧化还原滴定法
考试内容
标准电极电势及条件电极电势的概念,电极电势及条件电极电势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的种类及作用原理,氧化还原滴定过程溶液电势的计算,滴定曲线的绘制;氧化还原滴定预处理的目的、要求与方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具体应用及分析结果的正确计算。
考试要点
掌握条件电极电势的概念及计算,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了解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掌握氧化还原滴定过程溶液电势的计算及滴定突跃范围的计算,正确选择滴定指示剂;掌握常用的氧化还原预处理剂的使用条件及除去的方法;正确计算氧化还原滴定分析的结果;掌握高锰酸法、重铬酸钾法及碘量法的三类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
8、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
考试内容
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终点指示剂和沉淀滴定分析方法,滴定分析小结。
考试要点
了解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的沉淀滴定原理;掌握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的滴定条件、指示剂的选择及方法的应用范围。
9、重量分析法
考试内容
重量分析法的原理及分类,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换算因素及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溶解度、溶度积及条件溶度积的概念及计算,沉淀的类型和沉淀的形成过程,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有机沉淀剂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考试要点
了解重量分析法的原理,掌握沉淀重量分析法结果的计算;掌握溶解度、溶度积及条件溶度积的相关计算;了解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和络合效应对溶解度的影响,掌握不同条件下溶解度的计算方法;了解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和提高沉淀纯度的方法;了解有机沉淀剂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10、吸光光度法
考试内容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光吸收的基本定律,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及功能,吸收光谱,显色反应及显色反应条件,测定波长及参比溶液选择,标准曲线,吸光光度分析的误差控制,示差法、多波长法、导数法的原理及特点,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考试要点
了解光的特性和分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特征,熟练掌握光吸收的基本定律;认识吸光光度法中引起误差的原因,理解摩尔吸光系数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了解分光光度计仪器的构造与功能;掌握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熟练掌握光度测量方法和测量条件的选择;掌握绘制吸收光谱及标准曲线的方法,了解定性与定量分析的依据;了解光度测量的误差,掌握示差法、多波长法、导数法等吸光光度法的原理和特点;了解光度分析法的应用。
11、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考试内容
气态分离法,沉淀与过滤分离法,萃取分离法,离子交换分离法,色谱分离法,电分离法,气浮分离法,膜分离法等。
考试要点
    了解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掌握其基本原理及应用。 参考书目
[1] 武汉大学主编, 分析化学(第五版), 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 朱明华, 胡坪, 仪器分析(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 武汉大学主编, 分析化学(第五版), 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参考书目
1)   本科化学实验,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组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
2)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年8月第一版。
3)    化学分析基本操作规范,化学分析基本操作规范编写组编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名称:分析化学实验
一、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
分析化学实验的考试内容包括下列五个方面:
1、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基本知识的理解;
2、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
3、定量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4、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的讨论;
5、学生进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主要考察实验及相应要求:
序号 实验名称 要求
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浓度比较和标定 掌握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标定方法;掌握正确使用酸、碱滴定管,验证酸碱滴定原理;掌握滴定终点判断和读数、数据记录方法;掌握分析数据处理方法及结果表达。
2 工业纯碱总碱度的测定 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以及总碱度程度测定方法、指示剂的选择。
3 铵盐中氮含量测定(甲醛法) 掌握测定铵盐中氮含量原理(甲醛法)和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容量瓶,移液管的使用和滴定操作技能。
4 EDTA溶液的标定 掌握常用来标定EDTA溶液的基准试剂,掌握标定方法及指示剂的选择。
5 自来水总硬度的测定 掌握络合滴定法的原理及特点,掌握以CaCO3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的方法;了解水硬度测定的意义和常用硬度表示方法;了解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及特点;学会总硬度的计算方法。
6 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连续测定 掌握控制酸度进行各种金属离子连续滴定的络合滴定方法和原理;熟悉连续滴定中指示剂选择及其应用。
7 H2O2含量的测定(KMnO4法) 掌握以Na2C2O4为基准物标定KMnO4标准溶液,KMnO4法测定双氧水中H2O2含量的方法、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学会吸量管的使用方法;掌握控制准确的滴定条件(酸度、温度等)。
8 铜盐中铜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了解Na2S2O3溶液保存条件和用K2Cr2O7为基准物标定Na2S2O3溶液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用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盐、铜合金中铜含量的原理、方法以及操作技能;掌握碘量法的测定条件。
9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 掌握莫尔法沉淀滴定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掌握沉淀滴定终点判断方法,了解K2CrO4指示剂的浓度大小对Cl-的影响。
10 邻二氮菲吸光光度法测定铁 掌握用吸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方法及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参考书目
1)   本科化学实验,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组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
2)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年8月第一版。
3)    化学分析基本操作规范,化学分析基本操作规范编写组编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分析化学     专业代码:070302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化学

专业介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一级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化学 Chemistry 0703 二级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070302
研究方向
1. 电分析化学 电分析化学是仪器分析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是以测量某一化学体系或试样的电响应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它把测定的对象构成一个化学电池的组成部分,通过测量电池的某些物理量,如电位、电流、电导或电量等,求得物质的含量或测定某些电化学性质。 本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新型导电高分子的电化学合成;(2)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主要涉及电活性材料的分子设计、电合成、性能表征和应用探索,以及电化学传感器的制作、性能优化以及在生命科学、医学、农学领域中的应用等。
2. 天然产物分析 天然产物独特的活性和结构为人们开发新型的药物分子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有些分子更具有成为药物先导化合物分子的巨大潜力。现代仪器分析技术为天然产物的分离、提纯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并可用于深入的生物学活性测试或者药用用途的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天然高分子改性。以天然高分子为先导化合物,对其进行改性,增强其应用性能;(2)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与分析。
3. 药物分析 仪器分析技术表现出优越的灵敏性和特殊的选择性,使其在药物分析中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药物分析包括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临床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等等。 本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以江西省中药资源为基础,开发药物含量准确、生物利用度高、使用方便的中药软胶囊新剂型;(2)开展药物高分子化后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如PEG耦联5-ASA结肠靶向前体药物的研究等。

专业点分布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钢铁研究总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延边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扬州大学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常州大学 江南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安徽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 阜阳师范学院 闽南师范大学 福州大学 厦门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聊城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 郑州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吉首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大学 西南大学 四川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延安大学 陕西理工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兰州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宁夏大学 喀什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703 化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9 所,本次参评66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4 10055 南开大学 A
5 10183 吉林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384 厦门大学 A
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10284 南京大学 A-
10 10335 浙江大学 A-
11 10386 福州大学 A-
12 10486 武汉大学 A-
13 10532 湖南大学 A-
14 10558 中山大学 A-
15 10610 四川大学 A-
16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17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18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9 10247 同济大学 B+
20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1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22 10285 苏州大学 B+
23 10422 山东大学 B+
24 10459 郑州大学 B+
2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6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7 10635 西南大学 B+
28 10697 西北大学 B+
2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0 10730 兰州大学 B+
31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32 10108 山西大学 B
33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4 10145 东北大学 B
35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36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7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38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39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40 10533 中南大学 B
41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42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43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44 10673 云南大学 B
45 11117 扬州大学 B
46 10075 河北大学 B-
47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B-
48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49 10212 黑龙江大学 B-
50 10255 东华大学 B-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10357 安徽大学 B-
53 10403 南昌大学 B-
54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55 10475 河南大学 B-
56 10530 湘潭大学 B-
57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5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59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60 10755 新疆大学 B-
6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C+
6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64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65 10140 辽宁大学 C+
6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68 10280 上海大学 C+
69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70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71 10351 温州大学 C+
7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7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74 10559 暨南大学 C+
7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76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77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78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79 10184 延边大学 C
80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81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82 10299 江苏大学 C
83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85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6 10427 济南大学 C
87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C
88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89 10512 湖北大学 C
90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91 10560 汕头大学 C
92 10611 重庆大学 C
93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94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95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9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97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8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C-
99 10385 华侨大学 C-
100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101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102 10657 贵州大学 C-
103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C-
104 11258 大连大学 C-
105 11646 宁波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703 化学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9 所,本次参评66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4 10055 南开大学 A
5 10183 吉林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384 厦门大学 A
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10284 南京大学 A-
10 10335 浙江大学 A-
11 10386 福州大学 A-
12 10486 武汉大学 A-
13 10532 湖南大学 A-
14 10558 中山大学 A-
15 10610 四川大学 A-
16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17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18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9 10247 同济大学 B+
20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1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22 10285 苏州大学 B+
23 10422 山东大学 B+
24 10459 郑州大学 B+
2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6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7 10635 西南大学 B+
28 10697 西北大学 B+
2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0 10730 兰州大学 B+
31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32 10108 山西大学 B
33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4 10145 东北大学 B
35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36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7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38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39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40 10533 中南大学 B
41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42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43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44 10673 云南大学 B
45 11117 扬州大学 B
46 10075 河北大学 B-
47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B-
48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49 10212 黑龙江大学 B-
50 10255 东华大学 B-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10357 安徽大学 B-
53 10403 南昌大学 B-
54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55 10475 河南大学 B-
56 10530 湘潭大学 B-
57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5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59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60 10755 新疆大学 B-
6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C+
6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64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65 10140 辽宁大学 C+
6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68 10280 上海大学 C+
69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70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71 10351 温州大学 C+
7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7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74 10559 暨南大学 C+
7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76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77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78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79 10184 延边大学 C
80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81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82 10299 江苏大学 C
83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85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6 10427 济南大学 C
87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C
88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89 10512 湖北大学 C
90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91 10560 汕头大学 C
92 10611 重庆大学 C
93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94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95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9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97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8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C-
99 10385 华侨大学 C-
100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101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102 10657 贵州大学 C-
103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C-
104 11258 大连大学 C-
105 11646 宁波大学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分析化学专业学校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武汉大学 A+ 8 西南大学 A 15 山东大学 A
2 北京大学 A+ 9 东北大学 A 16 西北师范大学 A
3 厦门大学 A+ 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7 四川大学 A
4 南京大学 A+ 11 兰州大学 A 18 陕西师范大学 A
5 湖南大学 A 12 南开大学 A 19 中南大学 A
6 浙江大学 A 13 华东师范大学 A      
7 吉林大学 A 14 复旦大学 A      
 
B+等(29个):西北大学、河北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同济大学、福州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扬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桂林工学院、江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学、辽宁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B等(29个):首都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上海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安徽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首大学、长春师范学院、沈阳药科大学、暨南大学、漳州师范学院、西南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济南大学、广西大学、延边大学、延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C等(20个):名单略
    2015-2016年分析化学专业学校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浙江大学 5★ 157
2 南京大学 5★ 157
3 北京大学 5★ 157
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 157
5 清华大学 5★ 157
6 南开大学 5★ 157
7 吉林大学 5★ 157
8 武汉大学 5★ 157
9 湖南大学 4★ 157
10 复旦大学 4★ 157
11 厦门大学 4★ 157
12 西南大学 4★ 157
13 华东理工大学 4★ 157
14 兰州大学 4★ 157
15 四川大学 4★ 157
16 中山大学 4★ 157
17 福州大学 4★ 157
18 华东师范大学 4★ 157
19 华南理工大学 4★ 157
20 大连理工大学 4★ 157

分析化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2015年复旦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化学
专业代码 070302 专业名称 分析化学 招生人数 6
研究方向 01 色谱方法和高效分离分析
       02 化学生物分析和蛋白质组分析
       03 现代电分析化学及传感技术
       04 天然药物分离分析
考试科目 01、03、04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方向 组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或 组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72细胞生物学
复试科目
本科化学专业基础知识 考试方式 口试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情况 考试方式 口试
实验基本操作 考试方式 实验
专业综合知识 考试方式 口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物理化学 考试方式 笔试
有机化学 考试方式 笔试
复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权重 50%
备注 1.外语口语(含听力)为复试必考科目,思想政治品德、思维表达能力等也均为复试必须考核项目。
分析测试中心
专业代码 070302 专业名称 分析化学 招生人数 3
研究方向 05 分析仪器
       06 质谱/光谱方法和高灵敏分离分析
       07 波谱分析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复试科目
英语口语 考试方式 口试
化学综合 考试方式 口试
实验操作 考试方式 实验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有机化学 考试方式 笔试
分析化学 考试方式 笔试
复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权重 50%
备注 1.外语口语(含听力)为复试必考科目,思想政治品德、思维表达能力等也均为复试必须考核项目。

分析化学考研参考书:
学院 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初试参考书目 初试内容范围 备注
015化学学院 070302分析化学
01电化学分析
02环境分析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
③627有机化学
④831无机化学
627《有机化学》第四版,曾昭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831《无机化学》第一版,宋天佑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627有机化学:烷烃、单烯烃、炔烃和二烯烃、脂环烃芳烃、卤代烃、 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制备和化学性质。周环反应(前线轨道理论),杂环化合物(呋喃、吡咯、噻吩、吡啶的结 构和性质),碳水化合物(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和性质),对映异构;近代物理实验方法的应用(简单UV谱、IR谱、1HNMR谱的应用)。
831无机化学:化学动力学、热力学基础与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 -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及电化学基础;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固体结构;配合物;元素化学(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硼族元素、碳族元素、氮族元素、氧族元素、 卤素、铜副族和锌副族、铬副族和钛副族、铁系元素和铂系元素、钛副族和钒副族、无机物性质规律讨论)。

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分析化学就业方向
分析化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就业范围很广泛,比如:质检部门,化工厂,质量检验单位,质量监督局,药厂等都很需要此专业的人才,此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去了药企,薪资待遇还算不错。其次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湖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湖南师范大学报录比、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群、湖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湖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湖南师范大学排名、湖南师范大学保研、湖南师范大学公众号、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湖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湖南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湖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 推荐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网由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湖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