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外交学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吉林大学考研分数线、吉林大学报录比、吉林大学考研群、吉林大学学姐微信、吉林大学考研真题、吉林大学专业目录、吉林大学排名、吉林大学保研、吉林大学公众号、吉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吉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吉林大学外交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吉林大学外交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吉林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吉林大学外交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是考生获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考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考研招生计划、考试计划、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考试政策、报录比、录取名单、复试名单、复试分数线、推免政策等等内容,吉林大学外交学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考生进行考研的信息主要来源,吉林大学外交学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生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吉林大学外交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吉林大学外交学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吉林大学外交学考研参考书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紧密地依存在一起,各国人民之间的互动日趋频繁和深入,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在增进不同种族、文化、宗教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改善和提升一国的国际形象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世界正在进入公共外交时代。
公共外交时代呼唤大量具备国际视野,擅长沟通与对话,通晓世界经济、政治与多元化文化基本形态的新型专门人才。为适应这一形势要求,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2012年底,以吉林大学2006年开始承担的“当代国际关系”全英文留学生授课专业为基础,学校成立了公共外交学院,成为中国高校成立的首家公共外交学院。创院院长为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刘德斌教授,现任院长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肖晞教授。经过6年多年的发展,公共外交学院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的普遍好评。
学院师资队伍强大。现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1人,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1人,国家社科基金专项工程项目首席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吉林省学科领军教授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 1人,长春“十大杰出青年”1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人,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2人。学院师资队伍涵盖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世界历史、国际法和跨文化交流等领域,教师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阿伯丁大学、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可熟练运用英语、德语、俄语、日语、韩语等多个语种进行授课,具备丰富的国际化授课手段。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国际知名学者和高级外交官担任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中国原驻美大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先生,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列昂尼德•斯卢茨基(Leonid Eduardovich Slutsky)先生,英国科学院院士、伦敦经济学院巴里•布赞(Barry Buzan)教授和中国国家“友谊奖”获得者、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布兰德利•沃麦克(Brantly Womack)教授等 。
外交学 [030208]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吉林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公共外交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3]法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政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3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694 政治学概论与国际关系理论
④970 外交学(含公共外交)
复试科目:国际问题综合
备  注: 招收跨学科考生,不需加试;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联系人:崔鲜花
联系电话:0431-85167204
外交学 [030208]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吉林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公共外交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3]法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政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外交学理论
02 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 03 中国周边外交
04 大国外交战略
05 国际政治经济学
06 外交史
07 国际组织研究
08 国际与区域安全
09 朝鲜半岛和平与发展
招生人数: 13
考试科目: 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 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3 694 政治学原理(含政治学理论、国际 关系理论)
4 970 外交学(含公共外交)
复试科目:专业外语 、 国际问题综合
备  注: 694 政治学原理(含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理论):孙关宏、胡雨春、任军著:《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 出版社。
970 外交学(含公共外交):1、陈志敏、肖佳灵、赵可金著:《当代外交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韩 方明著:《公共外交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1、陈志敏、肖佳灵、赵可金著:《当代外交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韩方明著:《公共外交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院师资队伍强大。现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1人,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1人,国家社科基金专项工程项目首席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吉林省学科领军教授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 1人,长春“十大杰出青年”1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人,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2人。学院师资队伍涵盖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世界历史、国际法和跨文化交流等领域,教师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阿伯丁大学、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可熟练运用英语、德语、俄语、日语、韩语等多个语种进行授课,具备丰富的国际化授课手段。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国际知名学者和高级外交官担任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中国原驻美大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先生,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列昂尼德•斯卢茨基(Leonid Eduardovich Slutsky)先生,英国科学院院士、伦敦经济学院巴里•布赞(Barry Buzan)教授和中国国家“友谊奖”获得者、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布兰德利•沃麦克(Brantly Womack)教授等 。

吉林大学外交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备注
030208 外交学
01 外交学理论
02 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
03 中国周边外交
04 大国外交战略
05 国际政治经济学
06 外交史
07 国际组织研究
08 国际与区域安全
09 朝鲜半岛和平与发展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 694 政治学原理(含政治学理论、国际
关系理论)
④ 970 外交学(含公共外交)
复试科目:专业外语 、
国际问题综合

吉林大学外交学考研参考书目

考研参考书目
694 政治学原理(含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理论):孙关宏、胡雨春、任军著:《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
出版社。
970 外交学(含公共外交):1、陈志敏、肖佳灵、赵可金著:《当代外交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韩
方明著:《公共外交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吉林大学外交学考研专业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北京大学 A+
2 复旦大学 A+
3 中国人民大学 A
4 清华大学 A-
5 南开大学 A-
6 吉林大学 A-
7 华中师范大学 A-
8 中国政法大学 B+
9 天津师范大学 B+
10 华东师范大学 B+
11 上海外国语大学 B+
12 南京大学 B+
13 厦门大学 B+
14 山东大学 B+
15 云南大学 B+
1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B
17 东北师范大学 B
18 华东政法大学 B
19 苏州大学 B
20 武汉大学 B
21 中山大学 B
22 暨南大学 B
23 北京师范大学 B-
24 北京外国语大学 B-
25 山西大学 B-
26 同济大学 B-
27 南京师范大学 B-
28 湖南师范大学 B-
29 华南师范大学 B-
30 四川大学 B-
31 西华师范大学 B-
32 首都师范大学 C+
33 上海交通大学 C+
34 上海师范大学 C+
35 华侨大学 C+
36 湘潭大学 C+
37 深圳大学 C+
38 西南政法大学 C+
39 辽宁大学 C
40 黑龙江大学 C
41 浙江师范大学 C
42 中国海洋大学 C
43 郑州大学 C
44 河南师范大学 C
4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C
46 辽宁师范大学 C-
47 聊城大学 C-
48 广西民族大学 C-
49 贵州师范大学 C-
50 陕西师范大学 C-
51 延安大学 C-
52 新疆大学 C-
53 青岛大学 C-

1、陈志敏、肖佳灵、赵可金著:《当代外交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韩方明著:《公共外交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以下是2020年的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吉林大学外交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一、培养目标
   外交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外交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研究分析能力、娴熟的外语交流能力,能在政府涉外事务部门、教育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传媒及其他部门从事公共外交与人文交流、政策分析与国际传播、教学与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1.掌握外交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具有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分析能力和从事涉外工作的能力。
2.学生应具有坚实的公共外交专业理论知识,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具有从事外交谈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
3.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熟练掌握英语,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均能达到较高水平。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政治学
主要课程:外交学概论、当代中国外交、中国外交史、国际关系学概论、国际关系史、国际组织概论、国际法与国际关系、政治学概论、国际关系理论、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政府与政治、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公共外交概论、对外政策分析、外交谈判、国际政治经济学、美国政治与外交、东亚国际关系、中美关系。
 
四、专业主要特色
1.交叉性强。本专业构建了多学科的立体教学平台,由国际关系、世界历史、外交学、公共外交、世界经济、国际法、国际传播、跨文化交际等学科有机结合而构成。
2.强调实际应用和基础理论并重。为了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并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本专业在注重基本理论课程的同时,还特别注重为学生提供了解和参与公共外交的实践机会。
3.重视国际合作,提高教学质量。为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和掌握最新学术动态,本专业将经常聘请国内外相关专业知名学者、驻外大使来院授课和作学术报告,以保证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同时,还将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罗格斯大学、肯塔基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昆士兰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出国、出境交流学习的机会。
4.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行英文授课。本专业部分课程将选择国外原版教材,专业课程半数以上将实行全英文教学,并将在整个教学中不断增加全英文教学课程的比重,在教学方式上将采取案例教学。
 
五、修业年限
一般为四年。
 
六、授予学位
法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
1、具备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达到本专业各环节所要求的总学分180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50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0学分。
 
八、毕业去向
   学生学成毕业后,既可到各级政府的涉外事务部门就职,也可在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教育科研机构、民间团体、大众传媒、汉语国际推广等机构及其相关部门从事对外交流实务、政策分析、教学研究和新闻宣传等方面工作。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外交学     专业代码:030208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政治学

专业点分布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外交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辽宁大学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南京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青海民族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302 政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0 所,本次参评2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76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246 复旦大学 A+
3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4 10003 清华大学 A-
5 10055 南开大学 A-
6 10183 吉林大学 A-
7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A-
8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B+
9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B+
10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11 10271 上海外国语大学 B+
12 10284 南京大学 B+
13 10384 厦门大学 B+
14 10422 山东大学 B+
15 10673 云南大学 B+
16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B
17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8 10276 华东政法大学 B
19 10285 苏州大学 B
20 10486 武汉大学 B
21 10558 中山大学 B
22 10559 暨南大学 B
23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24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B-
25 10108 山西大学 B-
26 10247 同济大学 B-
27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28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29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30 10610 四川大学 B-
31 10638 西华师范大学 B-
32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3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C+
34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35 10385 华侨大学 C+
36 10530 湘潭大学 C+
37 10590 深圳大学 C+
38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C+
39 10140 辽宁大学 C
40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41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42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43 10459 郑州大学 C
44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45 1184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C
4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47 10447 聊城大学 C-
48 10608 广西民族大学 C-
49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
50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C-
51 10719 延安大学 C-
52 10755 新疆大学 C-
53 11065 青岛大学 C-

外交学专业考研科目:
考试科目
方向(1)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14法语 ③711政治学 ④806外交学(含中国外交史)
方向 (2)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11政治学 ④806外交学(含中国外交史)
方向 (3)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711政治学 ④806外交学(含中国外交史)

外交学考研参考书:
《政治学导论》 杨光斌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国际政治学概论》 宋新宁、陈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
《外交学史》(17世纪中叶――1945年) 王绳祖主编 法律出版社,1986年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李景治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当代中国外交概论》 李宝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

外交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外交学专业考研方向1:国际关系
专业介绍 
国际关系学主要是指研究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各种国际体系运行和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或学问。国际关系学的主体是政治学和历史学,主体包括世界经济和社会制度发展史,夹杂地理学等人文学科的要点。
培养目标 
国际关系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和敏锐性。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基础课、专业课和广泛的国际综合知识的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编写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强。毕业生可在中央国家机关、涉外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教学机构从事国际问题研究和国际事务工作。
就业前景 
就业前景的话,由于所学的东西覆盖面很广,所以学国际关系学出身的学生能够掌握比较综合的知识而不像是一些语言专业只有单一的语言技能,相应的也就可以适应许多行业的工作,比如外事接待,行政管理等等。我的学姐学长中以进各类政府机构的居多,所以不可避免的也要谈到这个专业考公务员的相对优势性。
 
外交学专业考研方向2:外交学
研究方向 
(1)当代中国外交;(2)外交学;(3)中国对外关系。
培养目标 
外交学专业学生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宽的知识面、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主要培养掌握比较全面的国际知识、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交际与沟通能力的人才;培养适合从事外交、外事、外贸、外宣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实际工作或有关国际问题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 
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外交和其他外事部门,党政机关,各地方外办,科研机构,大学,新闻媒体等从事实际工作、国际问题研究和教学工作。
 
外交学专业考研方向3:国际政治
专业介绍 
国际政治专业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进而主要从政治的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关系的一切因素的学科。国际政治学是围绕权力、利益和安全来认识和研究国际社会演变和发展规律,主要是解释国际政治行为体间相互的政治的作用及其演变的一般规律。
培养目标 
国际政治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国际政治、国际法、政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等部门从事外交、外事、对外宣传、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国际政治学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1、外交外事系统;2、各种教学、研究机构;3、各种新闻出版单位负责国际版的编辑、记者、评论员。
推荐院校 
国际政治专业全国高校中实力较强招生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暨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