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护理学研究生考试科目和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吉林大学考研分数线、吉林大学报录比、吉林大学考研群、吉林大学学姐微信、吉林大学考研真题、吉林大学专业目录、吉林大学排名、吉林大学保研、吉林大学公众号、吉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吉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吉林大学护理学教材,也叫吉林大学护理学考研参考书、指定书目等等,是考验专业课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料。考研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考试项目,参考书目由报考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考试内容基本上围绕着参考书目展开,而绝大多数专业课都是由院校自行出题,因而就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定性。另外将参考书目与真题结合使用可以分析出出题人的风格和倾向,反复研究之后考生完全可以自行划出重点内容和必考内容。许多考生不重视院系公布的参考书目而把全部精力放在笔记和其他参考资料上,不按照吉林大学护理学考研指定的书目进行复习,那么即使复习的再好,实力再强,也很有可能会在专业课上栽跟头。【手机访问

Add 吉林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吉林大学护理学考研大纲的时候需要对该专业以及该学校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护理学的考研大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考研大纲是由各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并公布的,包括考试的内容、参考书目、研究方向等等内容,直接决定了考生在复习期间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通过对吉林大学护理学考研参考书目进行分析可以大致了解该专业的考研试题设置方向,考生应当认真阅读考试大纲中公布的考试科目,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有针对性得进行复习,防止出现事倍功半的无用劳动。考生也可以对开设该专业的不同院校考试大纲进行横向比较,对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许多考生在备考期间不重视考试大纲的内容,往往会将许多重要的信息遗漏或是导致复习的方向出现偏差,这都是不应该出现的失误以及错误。考研派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研的小伙伴们一定要重视考研大纲的内容哦。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708)护理学院 专业: (101100)护理学
门类类别 (10)医学 学科类别: (1011)护理学 研究方向:(00)不区分研究方向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7(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吉林大学 指导老师 :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8)护理综合 (--)无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吉林大学

在购买参考书时应当注意公布的参考书的年份和版本,如果版本过旧找不到原书,使用新版本也是可以的,但是应当注意将旧版本与新版本不同的内容进行补充。考研派的考研频道内含有大量优质的课堂讲义资源,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需要了解护理学考研参考书目详细信息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的联系学姐,考研派的学姐回为你做最专业的解答

吉林大学护理学研究生分数线
专职教师
姓名 职称 学位 主讲课程 备注
袁华 讲师 博士 外科护理学 急重症护理学 教研室主任
张萍 讲师 博士 外科护理学 社区康复护理 教研室秘书
李闺臣 讲师 硕士 外科护理学 急重症护理学  
宋世俊 讲师 博士 外科护理学  

主要课程:外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皮肤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社区康复护理。 
联系电话:(0431)85619556

吉林大学护理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备注
101100 护理学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8 护理综合
复试科目: 护理操作 理
论考试:护理研究

吉林大学护理学考研参考书目

考研参考书目
308 护理综合:《护理学导论》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基础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内科护
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吉林大学护理学考研专业排名

护理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中南大学 A+
2 第二军医大学 A+
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4 首都医科大学 A-
5 四川大学 A-
6 北京大学 B+
7 上海交通大学 B+
8 南京医科大学 B+
9 南京中医药大学 B+
10 浙江大学 B+
11 山东大学 B+
12 天津医科大学 B
13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14 复旦大学 B
15 华中科技大学 B
16 中山大学 B
17 南方医科大学 B
18 中国医科大学 B-
19 吉林大学 B-
20 武汉大学 B-
21 重庆医科大学 B-
22 西安交通大学 B-
23 第四军医大学 B-
24 天津中医药大学 C+
25 山西医科大学 C+
26 苏州大学 C+
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C+
28 安徽医科大学 C+
29 郑州大学 C+
30 广西医科大学 C+
31 华北理工大学 C
32 大连医科大学 C
33 温州医科大学 C
34 广州医科大学 C
35 青岛大学 C
36 延边大学 C-
37 杭州师范大学 C-
38 福建中医药大学 C-
39 南昌大学 C-
40 成都中医药大学 C-
41 新疆医科大学 C-

  学院现有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人文护理教研室和实验教学中心,在编教职工 42 人,其中教师 27 人,教授 5 人,副教授 10 人,博士生指导教师 1 人,硕士生指导教师 9 人。学院设置护理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及成人教育三个层次,在院研究生 60 余 人、本科生近 500 人,成教学生千余人。学院聘请了加拿大 Dalhousie University 护理学院 Barbara Downe-wamboldt 教授、 Donna Marie Meaghor-Stewart 教授、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护理学院 Judith McFetridge-Durdle 教授、 Calgary University 护理学院 Kathryn M.King 教授,台湾考试院委员李选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彭美慈教授、台湾马偕医学院护理学系邱艳芬教授为学院客座教授。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达到学位条件,身体健康,能适应现代护理学发展及社会需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事业服务的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及临床护理等方面的高级护理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努力学习,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和科学道德,品行端正、作风正派、遵纪守法、服从分配、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

  2.掌握有关本学科现有的现代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基本掌握学科现有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用外文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及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从事护理学研究及具有担任护理本科教学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护理教育与肿瘤护理研究

  2.护理教育

  3.内科护理与营养护理

  4.护理理论与急重症护理研究

  5.人文护理研究

  6.儿科保健及护理管理

  7.妇女保健

  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

  
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其中两年左右的时间进行课程学习和教学、临床实践。集中学习时间为1~4学期,第5学期开始实践与论文开题报告,进行学位论文工作准备,时间约1~1.5年,论文完成后进行答辩。
 
专职教师
姓名 职称 学位 主讲课程 备注
张巍 讲师 博士 妇产科护理学 社区保健学
压力管理与心理咨询
教研室主任
高玉霞 副教授 硕士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伦理学
高级护理实践
硕士生导师
梁冰 讲师 博士 妇产科护理学 教研室秘书
         
        主要课程:《妇产科护理学》《临床护理进展》《社区保健学》《压力管理与心理咨询》
        联系电话:(0431)85619559
护理学 [101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吉林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护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1]护理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4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8 护理综合
复试科目: 护理操作理论考试:
护理研究
备  注: 只招收医学类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不包括专升本、独立学院及民办学院)
联系人:张岳
联系电话:0431-85619559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是教育部直属、国家“ 985 ”工程及“ 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吉林大学所属学院之一。 2010 年首家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试认证, 2011 年国内首批获得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首批护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 2012 年教育部护理学学科评估排名第八位。
       拥有教育部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护理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学会理事、吉林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首批建设项目,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吉林省教学成果、吉林省教育技术成果一等奖等。
       是吉林省唯一的护理学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吉林省发改委社区人群健康护理工程实验室、省卫生厅护理学重点实验室、省护理管理培训中心及社区护理培训中心依托单位,学科整体实力居于国内高等护理教育先进行列。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前身是 1939 年由加拿大著名胸外科专家诺尔曼·白求恩亲手创建的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 1949 年学校由石家庄迁往天津,隶属中央军委, 1951 年被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护士班更名为护训班。 1958 年护训班发展为吉林医科大学附设卫生学校, 1978 年更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附设卫生学校, 1999 年更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2000 年合校后,学院更名为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开始招收护理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
       学院现有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人文护理教研室和实验教学中心,在编教职工 42 人,其中教师 27 人,教授 5 人,副教授 10 人,博士生指导教师 1 人,硕士生指导教师 9 人。学院设置护理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及成人教育三个层次,在院研究生 60 余 人、本科生近 500 人,成教学生千余人。学院聘请了加拿大 Dalhousie University 护理学院 Barbara Downe-wamboldt 教授、 Donna Marie Meaghor-Stewart 教授、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护理学院 Judith McFetridge-Durdle 教授、 Calgary University 护理学院 Kathryn M.King 教授,台湾考试院委员李选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彭美慈教授、台湾马偕医学院护理学系邱艳芬教授为学院客座教授。
       学院拥有国内先进的护理综合示教室、模拟教学实验室、社区护理实验室和 PBL 教室等,拥有国际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操作系统、综合模拟人及实验监控系统,实现了实验教学计算机化管理。拥有一定规模的校内外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如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深圳人民医院及吉林大学附属的教学医院等。
       学院近年来积极适应国际护理教育发展趋势和中国卫生体制改革需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综合竞争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护理人才”为己任,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护理教育教学改革,获得部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项,编写护理学专业国家级规划教材 8 部;跨学科科学研究如生殖健康、老年护理、残疾人康复等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开放创新、追求卓越”为学院发展理念,打造开放式办学格局,与加拿大、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多所护理院校建立了经常性的学术往来,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 93 %以上,就业方向包括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研究、社区保健、涉外护理等。学生主要就业于国内一级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
       七十多年来,学院积淀了优秀的历史传统,更培育了浓郁的人文精神,逐步形成了以白求恩、南丁格尔无私奉献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独特学院文化,先后为国家培养护理专业毕业生 7000 余名,被誉为“天使的摇篮”。


专职教师
姓名 职称 学位 主讲课程 备注
  教授 博士 内科护理学 科室负责人  硕导
陆萍静 副教授 硕士 内科护理学  健康评估 硕士生导师
李悦玮 讲师 博士 内科护理学  健康评估  
谢姣 副教授 博士 内科护理学  健康评估  


主要课程:老年护理学、传染病护理学、临床营养学、内科护理学、健康评估、中医护理学、康复护理学、精神护理学等。
联系电话:(0431)85619545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是教育部直属、国家“ 985 ”工程及“ 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吉林大学所属学院之一。 2010 年首家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试认证, 2011 年国内首批获得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首批护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 2012 年教育部护理学学科评估排名第八位。
       拥有教育部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护理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学会理事、吉林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首批建设项目,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吉林省教学成果、吉林省教育技术成果一等奖等。
       是吉林省唯一的护理学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吉林省发改委社区人群健康护理工程实验室、省卫生厅护理学重点实验室、省护理管理培训中心及社区护理培训中心依托单位,学科整体实力居于国内高等护理教育先进行列。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前身是 1939 年由加拿大著名胸外科专家诺尔曼·白求恩亲手创建的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 1949 年学校由石家庄迁往天津,隶属中央军委, 1951 年被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护士班更名为护训班。 1958 年护训班发展为吉林医科大学附设卫生学校, 1978 年更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附设卫生学校, 1999 年更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2000 年合校后,学院更名为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开始招收护理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
       学院现有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人文护理教研室和实验教学中心,在编教职工 42 人,其中教师 27 人,教授 5 人,副教授 10 人,博士生指导教师 1 人,硕士生指导教师 9 人。学院设置护理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及成人教育三个层次,在院研究生 60 余 人、本科生近 500 人,成教学生千余人。学院聘请了加拿大 Dalhousie University 护理学院 Barbara Downe-wamboldt 教授、 Donna Marie Meaghor-Stewart 教授、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护理学院 Judith McFetridge-Durdle 教授、 Calgary University 护理学院 Kathryn M.King 教授,台湾考试院委员李选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彭美慈教授、台湾马偕医学院护理学系邱艳芬教授为学院客座教授。
       学院拥有国内先进的护理综合示教室、模拟教学实验室、社区护理实验室和 PBL 教室等,拥有国际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操作系统、综合模拟人及实验监控系统,实现了实验教学计算机化管理。拥有一定规模的校内外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如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深圳人民医院及吉林大学附属的教学医院等。
       学院近年来积极适应国际护理教育发展趋势和中国卫生体制改革需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综合竞争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护理人才”为己任,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护理教育教学改革,获得部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项,编写护理学专业国家级规划教材 8 部;跨学科科学研究如生殖健康、老年护理、残疾人康复等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开放创新、追求卓越”为学院发展理念,打造开放式办学格局,与加拿大、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多所护理院校建立了经常性的学术往来,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 93 %以上,就业方向包括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研究、社区保健、涉外护理等。学生主要就业于国内一级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
       七十多年来,学院积淀了优秀的历史传统,更培育了浓郁的人文精神,逐步形成了以白求恩、南丁格尔无私奉献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独特学院文化,先后为国家培养护理专业毕业生 7000 余名,被誉为“天使的摇篮”。


专职教师  
姓名 职称 学位 主讲课程 备注
赵凤君 副教授 硕士 护理专业外语 社交礼仪 科室负责人
于波 副教授 学士 护理美学 运动医学与护理  
         
         
主要课程:护理教育学、护理管理学 护理心理学、护理研究护理专业英语、护理美学、护理伦理学、 形体训练、卫生法规、医院人际关系及沟通技巧、社交礼仪等。
联系电话:(0431)85619596
专职教师
姓名 职称 学位 主讲课程 备注
尹惠茹 讲师 博士 儿科护理学 护理美学 科室负责人
刘晓丹 教授 学士 儿科护理学 护理管理学 硕士生导师
周艳 副教授 学士 儿科护理学  
         
 
主要课程:儿科护理学
联系电话:(0431)85619552
护理学 [101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吉林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护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1]护理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2
考试科目: 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 201 英语一
3 308 护理综合
复试科目: 护理操作 理 论考试:护理研究
备  注: 308 护理综合:《护理学导论》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基础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内科护 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专职教师
姓名 职称 学位 主讲课程 备注
李    昆 副教授 博士 《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导论》
《护理与法律》《评判性思维》 护理研究生专业课
副院长
彭    歆 副教授 博士 《护理学基础》  《家庭护理》《社区护理学》《健康访视》 科室负责人
孙    皎 副教授 博士 《护理学基础》   《环境与护理》《社区护理学》
《社区康复》护理研究生专业课
 
张秀英 讲师 博士 《护理学基础》《健康教育学》《循证护理》护理研究生专业课  
主要课程: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导论、社区护理学等。
联系电话:(0431)85619557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护理学     专业代码:101100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护理学

专业介绍

温州医科大学为例:温州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成立于1998年,2006年招收护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15年招收护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近年来护理学学科先后入选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护理学专业先后入选浙江省重点专业、浙江省“十二五”和“十三五”优势专业。我校为浙江省较早开展高等护理教育的学校之一,在国内护理高等教育领域有着良好的声誉,2016年成为浙江省率先通过国家教育部护理学本科专业认证的院校。本专业以国际化办学为特色,与美国耶鲁大学、瑞典林奈大学、泰国东方大学、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等国(境)外知名大学护理学专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美国托马斯大学合作举办的护理学专业本科双学位教育项目于2016年入选浙江省教育厅首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近年来本学科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4项,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以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共10余项,主编或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规划教材20余部,在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超过百篇。荣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使用新型专利20余项,科研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奖二等奖及三等奖共5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研成果、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市厅级科研奖项近10项。本专业依托温州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特色、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学科的综合优势和实力雄厚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一个注重自然科学与医学基础,关注人文精神,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相结合的高等护理教育体系。并且以社区老年护理、眼科护理、急危重症护理、肿瘤护理、母婴护理、护理管理等方向为特色。研究生教育培养由护理学院和临床学院共同承担和开展。

专业点分布

解放军医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大连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锦州医科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滨州医学院 中山大学 遵义医学院 贵州医科大学

专业大学排名

1011 护理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3 所,本次参评22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59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533 中南大学 A+
2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A+
3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4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A-
5 10610 四川大学 A-
6 10001 北京大学 B+
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8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9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B+
10 10335 浙江大学 B+
11 10422 山东大学 B+
12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13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14 10246 复旦大学 B
1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6 10558 中山大学 B
17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18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19 10183 吉林大学 B-
20 10486 武汉大学 B-
21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22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23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4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C+
25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C+
26 10285 苏州大学 C+
27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C+
28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C+
29 10459 郑州大学 C+
30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31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32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C
33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C
34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C
35 11065 青岛大学 C
36 10184 延边大学 C-
37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38 10393 福建中医药大学 C-
39 10403 南昌大学 C-
40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C-
41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护理学     专业代码:1011L1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护理学

专业点分布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专业大学排名

1011 护理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3 所,本次参评22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59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533 中南大学 A+
2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A+
3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4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A-
5 10610 四川大学 A-
6 10001 北京大学 B+
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8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9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B+
10 10335 浙江大学 B+
11 10422 山东大学 B+
12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13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14 10246 复旦大学 B
1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6 10558 中山大学 B
17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18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19 10183 吉林大学 B-
20 10486 武汉大学 B-
21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22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23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4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C+
25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C+
26 10285 苏州大学 C+
27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C+
28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C+
29 10459 郑州大学 C+
30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31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32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C
33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C
34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C
35 11065 青岛大学 C
36 10184 延边大学 C-
37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38 10393 福建中医药大学 C-
39 10403 南昌大学 C-
40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C-
41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C-

护理学专业考研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8护理综合
(注:各个学校的专业方向、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上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例)
 
护理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8护理综合
(注:各个学校的专业方向、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上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例)
 
护理学考研参考书:
护理专业考研要考三门科目,政治,外语,护理综合。
一、护理综合: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及外科护理学。
二、考试比例:护理学基础占30%(其中护理学导论占10%,基础护理学占20%)、内科护理学占40%、外科护理学占30%.
三、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占60%,180分,每题1.5分,120道题,其中护理学基础36道、内科护理学48道、外科护理学36道)
多项选择题(占20%,60分,每题2分,30道题,其中护理学基础9道、内科护理学12道、外科护理学9道)
问答题(病例分析)(占20%,60分,每题20分,3道题,护理学基础1道、内科护理学1道、外科护理学1道)
总分300分。
四、考试时间:3小时。
五、参考教材:
《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及《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考研真相》(考研1号英语真题)
《英语考试大纲解析》(教育司)
《写作160篇》
《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新东方俞敏洪
《阅读基础90篇》王建华 张磊
《政治考试大纲解析》(教育司)
 
护理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护理专业就业方向之一 临床护士
临床护士是一般人会觉得比较辛苦的一条路,但是我认为,本科生在临床上的机会比大专中专生要多很多,有能力又能抓住机会的人会晋升地比较快。
护理专业就业方向之二 护理教育方向
以前大家认为读本科就是为了脱离临床进学校做老师,不过,现在比较有名的护理学院一般都不招本科学历了,有些连硕士的都不要,我不知道你们那里怎样,至少上海、北京的护理学院,尤其是大学的护理学院越来越难进了,连护理职校都招研究生级别的了。
护理专业就业方向之三 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职位,一般刚毕业的都不太可能,即使做上了管理的位子,没经验估计也做不久,所以还是等有一定资历了再研究吧。
护理专业就业方向之四 做科研
现在还没有专门的护理科研机构,主要是依附于大学院校和医院中,如果你进了学校或医院,对科研感兴趣的话可以根据现有资源申请各级基金,一般而言,本科毕业的护士在临床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科研的工作。
护理专业就业方向之五 其它岗位或考卫生系统公务员
其它的岗位主要有去社区做护士、血站、急救站,而考卫生系统公务员主要是一些对管理有兴趣的学生考虑的,具体适不适合自己的道路,还得看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了。
护理专业就业方向之六 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参加工作或者出国继续深造是护理专业毕业生最好的选择,如果有条件,高校招生网推荐学生选择此就业方向,毕竟出国留学回来的学生都会得到大型医院或医疗机构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