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化工过程机械研究生考试科目和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山东大学考研分数线、山东大学报录比、山东大学考研群、山东大学学姐微信、山东大学考研真题、山东大学专业目录、山东大学排名、山东大学保研、山东大学公众号、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山东大学化工过程机械教材,也叫山东大学化工过程机械考研参考书、指定书目等等,是考验专业课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料。考研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考试项目,参考书目由报考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考试内容基本上围绕着参考书目展开,而绝大多数专业课都是由院校自行出题,因而就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定性。另外将参考书目与真题结合使用可以分析出出题人的风格和倾向,反复研究之后考生完全可以自行划出重点内容和必考内容。许多考生不重视院系公布的参考书目而把全部精力放在笔记和其他参考资料上,不按照山东大学化工过程机械考研指定的书目进行复习,那么即使复习的再好,实力再强,也很有可能会在专业课上栽跟头。【手机访问

Add 山东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山东大学

在购买参考书时应当注意公布的参考书的年份和版本,如果版本过旧找不到原书,使用新版本也是可以的,但是应当注意将旧版本与新版本不同的内容进行补充。考研派的考研频道内含有大量优质的课堂讲义资源,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需要了解化工过程机械考研参考书目详细信息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的联系学姐,考研派的学姐回为你做最专业的解答

山东大学化工过程机械研究生分数线

山东大学化工过程机械考研大纲的时候需要对该专业以及该学校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化工过程机械的考研大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考研大纲是由各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并公布的,包括考试的内容、参考书目、研究方向等等内容,直接决定了考生在复习期间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通过对山东大学化工过程机械考研参考书目进行分析可以大致了解该专业的考研试题设置方向,考生应当认真阅读考试大纲中公布的考试科目,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有针对性得进行复习,防止出现事倍功半的无用劳动。考生也可以对开设该专业的不同院校考试大纲进行横向比较,对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许多考生在备考期间不重视考试大纲的内容,往往会将许多重要的信息遗漏或是导致复习的方向出现偏差,这都是不应该出现的失误以及错误。考研派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研的小伙伴们一定要重视考研大纲的内容哦。

化工过程机械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706)
一  培养目标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本学科研究生教育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面向社会,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联系实际,能从事本专业领域内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要求硕士研究生做到: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献身精神。
2、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科研道德,具有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
3、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解决本学科领域的问题并有新的见解,能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测试技术;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可胜任本学科或相邻学科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或相应的科技管理工作。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身心健康。
二 研究方向
1.失效与安全服役技术
ž 压力容器及管道设计与安全保障技术;
ž 压力容器的断裂与疲劳失效分析;
ž 压力容器及管道的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
ž 承压设备的风险分析与结构完整性评定。
2.过程设备高效技术
ž 超临界流体技术及设备;
ž 新能源技术及装备;
ž 混合与传热新技术及设备;
ž 微型过程设备技术。
3.计算机辅助工程
ž 化工过程设备传热、传质及能量传递过程的数值方法;
ž 化工过程设备的数值模拟、优化及数模仿真。
4. 流体机械与控制技术
ž 流体机械稳定与非稳定工况的流场研究;
ž 流体机械数值模拟及结构优化;
ž 动力机械动力学行为及控制技术;
ž 机械设备振动抑制及控制技术。
三、培养方式
根据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鼓励研究生进行“三种经历”,提倡实行双导师合作培养。
指导教师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硕士研究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在硕士研究生入学一个月内制订完成。
四、学制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最长提前时间不能超过一年。提前毕业的条件:
1、已修满培养计划要求的全部学分;
2、已完成学位论文工作;
3、以第一作者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SCI/EI收录的期刊论文1篇。
五、 应修总学分数
硕士研究生应修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18分(含前沿讲座与社会实践)。
六、 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1 必修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3学分
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
学位基础课2门、学位专业课2门。
前沿讲座2学分。
(1)目的、范围和形式:主要研讨本学科重大学术课题与前沿性课题以及可供深度探讨的热点课题,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学术发展或未来发展趋势有清晰的了解,积极参与本学科前沿问题和重大课题的研究。以小型讲座和小组讨论为主,导师或有关教师主讲,或外请专家主讲,亦可由硕士生主讲,然后进行专题讨论。
(2)前沿讲座方式及次数:以专家和学生讲授交叉进行。
要求学生参加专家讲座次数不少于15次,主讲不得少于4次,提倡并鼓励双语讲座。
(3)考核方式:听完讲座现场完成讲座记录报告,本人持记录卡现场盖章并登记。最后课程成绩=出勤成绩*60%+学科组根据学生在前沿讲座中的表现*40%进行综合评定,分别给予“通过”、“不通过”记录成绩。
社会实践1学分。
具体要求:
(1)本着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了解和解决热点实际问题相结合、与研究生就业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和专业有关的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
(2)社会实践必须在第三学期末之前完成。
考核办法:提交社会实践报告,由学科组考核。
    2 选修课
选修课是指能使研究生拓宽知识面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课程。鼓励研究生跨学科选修1~2门课程。
第二外国语作为选修课计2学分;体育课作为选修课计1学分。
3、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未修过而必须补修的本专业本科生必修课2门,成绩必须合格,记入本人档案,但不计学分。
七、 中期筛选
硕士研究生实行中期筛选制度,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由学科中期筛选领导小组对硕士生进行考核,获得考核合格以上成绩者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具体实施办法按研究生院和学院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 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目的是使研究生在科学研究或工程设计、工程开发、经营管理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基本训练,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应保证有不少于一年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或学位论文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 文献综述
硕士论文的选题直接关系到硕士论文的质量、水平、价值,做好此项工作至关重要。论文选题应注意在生产实际和学术理论上具有意义。在选题范围内,要求硕士研究生广泛调查研究、系统地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了解国内外有关科技发展情况作出文献综述。检索文献资料不少于100篇,其中外文篇数不少于30%;文献综述字数不少于1.5万字。
2、 开题报告
在熟悉掌握主攻方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经导师指导拟订论文题目,独立完成开题报告,于第三学期完成,并在课题组和相应的学科专业内公开进行,广泛听取意见。经导师审查确定后,在导师指导下,制定论文工作实施计划并开展工作。开题报告通过者,正式进入学位论文阶段;未通过者,应在两个月内进行修改,再度进行开题报告。
3、中期检查
论文研究阶段每隔1~2个月硕士生向导师及有关专家报告论文进展情况,由导师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的难点,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以便论文工作顺利进行。认真进行学位论文的全面审查。
4、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前,硕士研究生应提前一个月将写好的正式论文提交导师审阅同意并经评阅人评阅后,方可参加答辩。答辩时间一般统一集中安排在每年的五月中(下)旬或11月中(下)旬。答辩委员会就是否授予硕士学位向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建议,最后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表决,做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5、论文发表要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以第一作者发表1篇与所研究课题有关的核心期刊论文。正式录用但尚未出版的论文,凭有卷、期号的录用通知和版面费收据确定。在正式期刊发表EI(EI检索为JA类型)或SCI收录论文,毕业论文免于学院盲审。
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化工过程机械     专业代码:080706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专业介绍

西安石油大学为例
化工过程机械学科主要研究化工、石油化工、炼油与天然气加工、冶金、环境工程等流程性工业中处理气、液和粉体材料必需的设备和机器。该学科设有石油石化过程工业中的传热设备及节能技术的研究;压力容器及管道的设计、制造和安全保障的技术研究;特种石化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石油化工过程设备的腐蚀、损伤与延寿技术的研究等研究方向。
该学科培养具有化工过程机械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具有从事化工过程机械科学研究的能力能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测试技术。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化工过程机械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点分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燕山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常州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福州大学 山东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郑州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广西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兰州理工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3 所,本次参评42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4 10335 浙江大学 A
5 10056 天津大学 A-
6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A-
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8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9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10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11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12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13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4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B+
15 10286 东南大学 B+
16 10299 江苏大学 B+
17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18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19 10247 同济大学 B
20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21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B
22 10422 山东大学 B
23 10611 重庆大学 B
24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25 90038 海军工程大学 B
26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27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28 10145 东北大学 B-
29 10183 吉林大学 B-
30 10188 东北电力大学 B-
31 10486 武汉大学 B-
32 10533 中南大学 B-
33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34 10256 上海电力大学 C+
35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36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37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C+
38 10459 郑州大学 C+
39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C+
40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C+
41 10610 四川大学 C+
42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C+
43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44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C
45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46 1014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C
47 10220 东北石油大学 C
48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49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50 10623 西华大学 C
51 10069 天津商业大学 C-
52 1007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C-
53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C-
54 10148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C-
55 10149 沈阳化工大学 C-
56 10294 河海大学 C-
57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C-
58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59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3 所,本次参评42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4 10335 浙江大学 A
5 10056 天津大学 A-
6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A-
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8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9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10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11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12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13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4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B+
15 10286 东南大学 B+
16 10299 江苏大学 B+
17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18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19 10247 同济大学 B
20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21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B
22 10422 山东大学 B
23 10611 重庆大学 B
24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25 90038 海军工程大学 B
26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27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28 10145 东北大学 B-
29 10183 吉林大学 B-
30 10188 东北电力大学 B-
31 10486 武汉大学 B-
32 10533 中南大学 B-
33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34 10256 上海电力大学 C+
35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36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37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C+
38 10459 郑州大学 C+
39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C+
40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C+
41 10610 四川大学 C+
42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C+
43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44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C
45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46 1014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C
47 10220 东北石油大学 C
48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49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50 10623 西华大学 C
51 10069 天津商业大学 C-
52 1007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C-
53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C-
54 10148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C-
55 10149 沈阳化工大学 C-
56 10294 河海大学 C-
57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C-
58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59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化工过程机械专业学校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北京化工大学 A+ 4 中国石油大学 A 7 浙江工业大学 A
2 浙江大学 A+ 5 西安交通大学 A 8 青岛科技大学 A
3 南京工业大学 A 6 天津大学 A 9 华东理工大学 A
 
B+等(13个):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大庆石油学院、上海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工业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燕山大学、广西大学
 
 
B等(14个):江苏大学、南昌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辽宁工学院、东北大学、沈阳化工学院、福州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湘潭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
 
 
C等(9个):名单略
    2015-2016年化工过程机械专业学校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浙江大学 5★ 65
2 清华大学 5★ 65
3 西安交通大学 5★ 65
4 哈尔滨工业大学 4★ 65
5 华中科技大学 4★ 65
6 华东理工大学 4★ 65
7 浙江工业大学 4★ 65
8 天津大学 4★ 65
9 北京化工大学 4★ 65
10 四川大学 4★ 65
11 大连理工大学 4★ 65
12 华南理工大学 4★ 65
13 郑州大学 4★ 65
1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3★ 65
15 兰州理工大学 3★ 65
16 东南大学 3★ 65
17 南京工业大学 3★ 65
18 华北电力大学 3★ 65
19 北京工业大学 3★ 65
20 江苏大学 3★ 65
 
化工过程机械专业考研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2材料力学或826化工原理
 
化工过程机械考研参考书:
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汪志明,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工程力学
《材料力学》(上、下册),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理论力学》(上、下册),哈工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热力学与传热学
《热工基础》,张学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化工过程机械研究生就业方向:
目前,过程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涵盖范围很广,不仅包含石油、化工、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材料、食品等支柱产业,而且也是生物、医药、微电子、纳米材料等众多高新技术的基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化工过程机械专业已不仅仅是化工范畴的专业。其研究领域已涵盖整个过程工业的机器与设备。
近年来,化工过程机械专业主要面向的那些为国民经济多个行业服务领域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因此在这种大的趋势下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可观的。本学科的涵盖面广,所以硕士毕业生就业的选择范围较广。据统计,该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除有四分之一左右在国内外继续深造者以外,就业去向主要有研究院所、大公司的研究部门和外资企业等。具体主要从事本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中从事高层次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等工作。
热门就业城市: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