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教育学研究生分数线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苏州大学考研分数线、苏州大学报录比、苏州大学考研群、苏州大学学姐微信、苏州大学考研真题、苏州大学专业目录、苏州大学排名、苏州大学保研、苏州大学公众号、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苏州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苏州大学63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资料 ¥288 ¥450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苏州大学教育学研究生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包括复试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苏州大学教育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苏州大学教育学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学校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苏州大学教育学考研录取分数线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教育学的研究生。【手机访问

Add 苏州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苏州大学

考研派的考研频道内含有大量优质的课堂讲义真题资源,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关注微信公众号:【考研派之家】,了解第一手考研资讯,免费领取考研学习资源。

苏州大学教育学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录取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苏州大学教育学考研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苏州大学教育学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苏州大学教育学录取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教育学的研究生。

苏州大学教育学考研考试科目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师队伍简介

学院现有教职工77人。教师队伍年轻、学历高、专业结构合理。62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为77.4%,其中教授22名、副教授26名;博士生导师14名,硕士生导师40名。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者5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7.1%。教授平均年龄51岁,副教授平均年龄43岁,讲师平均年龄39岁。学院还聘有国内外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管理专家顾明远、黄希庭、王一兵、彭凯平、金盛华、严文蕃、程星、罗跃嘉、方方、顾月华等教授为苏州大学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Q:想考苏大的汉语国际教育学硕士,假期去苏大看过,新校区老校区都简单的逛了逛,觉得环境挺好的,家里人也建议我考虑考这里,所以想搜集一点经验和资料,不知哪位仁兄肯帮个忙啊!先声明,重谢可以有。
  
  A:苏大的这个,外派很可能转内销,当然在美国有苏大孔子学院,但实际对教师的需求没多大,当然也可降低标准,考虑东南亚国家,马来老挝菲律宾等。 
  学校的意思也不是上了苏大研究生就一定可以出国, 应该是在读期间的成绩排名,前多少名可以出国,我觉得要是这样的话,应该会是学校象征性的给出一点,因为是专业类的研究生,所以自己肯定不会少出的,所以我觉得即便是成绩没那么好,应该读出来研究生可以自己在港澳台这样发达好一点的地方找到个工作什么的吧!  


丁芳
江波
吴荣先
黄启兵
王海燕
曹永国
马忠虎
沈美媛

 

 

思想政治教育学 1、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2、张耀灿、郑永廷等主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040100教育学
01教育学原理
02课程与教学论
03比较教育学
04高等教育学
05教育技术学
06教育法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63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 
复试:1、教育学原理(01方向)、
课程教学论(02方向)
比较教育学(03方向)、
高等教育学(04方向)、
教育技术学(05方向)、
教育法学(06方向)(笔试)
2、综合(面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中英文写作②教育研究方法
  联系方式
部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院办 王青 0512-65880806
教务办公室
宋玲玲 0512-65880809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丁威 0512-65884409
成教办公室
薛卫军 0512-65880149
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朱晨花 0512-65880805
曹永国 0512-65880803
学生工作办公室
陈贝贝、张旻蕊
 
0512-65880815
外办/人事 陈亦强 0512-65880833
资料室
王燕、杨冉 0512-65880817
实验室
疏德明、马琦、刘晓乐 0512-65880816/67162849
教师培训(国培项目) 吴铁钧、邱晓婷 0512-65229240/65224657
办公地点:苏州工业园区文景路1号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1005号楼6层
 
通讯地址:苏州市文景路1号苏州大学教育学院信箱,邮编:215123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学位类型 专业代码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其中:推免人数
4 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学 学术型 40100 242 19 5
4 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 心理学 学术型 40200 266 21 3
4 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管理 专业型 45101 5 1  
4 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 应用心理 专业型 45400 312 44 8
4 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经济与管理 学术型 120403 21 3  

苏州大学教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备注
040100 教育学
01(全日制)教育学原理
02(全日制)课程与教学论
03(全日制)比较教育学
04(全日制)高等教育学
05(全日制)教育技术学
06(全日制)职业技术教育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633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
复试: 1、教育学原理(01 方向)、 课程
教学论(02 方向)、 比较教育学(03 方向)、
高等教育学(04 方向)、 教育技术学(05 方
向)、 职业技术教育学(06 方向) (笔试)
2、综合(面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中英文写作②教
育研究方法

苏州大学教育学考研专业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北京师范大学 A+
2 华东师范大学 A+
3 东北师范大学 A
4 南京师范大学 A
5 华中师范大学 A
6 北京大学 A-
7 首都师范大学 A-
8 浙江大学 A-
9 华南师范大学 A-
10 西南大学 A-
11 清华大学 B+
12 上海师范大学 B+
13 浙江师范大学 B+
14 厦门大学 B+
15 山东师范大学 B+
16 河南大学 B+
17 华中科技大学 B+
18 湖南师范大学 B+
19 陕西师范大学 B+
20 西北师范大学 B+
21 北京理工大学 B
22 天津大学 B
23 天津师范大学 B
24 辽宁师范大学 B
25 沈阳师范大学 B
26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7 江苏师范大学 B
28 江西师范大学 B
29 广西师范大学 B
30 四川师范大学 B
31 河北大学 B-
32 苏州大学 B-
33 杭州师范大学 B-
34 安徽师范大学 B-
35 福建师范大学 B-
36 曲阜师范大学 B-
37 河南师范大学 B-
38 重庆师范大学 B-
39 云南师范大学 B-
40 新疆师范大学 B-
41 中央民族大学 C+
42 河北师范大学 C+
43 山西大学 C+
44 山西师范大学 C+
4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6 同济大学 C+
47 江南大学 C+
48 温州大学 C+
49 广州大学 C+
50 宁波大学 C+
51 北京工业大学 C
52 渤海大学 C
53 吉林师范大学 C
54 浙江工业大学 C
55 赣南师范大学 C
56 湖北大学 C
57 中南民族大学 C
58 贵州师范大学 C
59 云南大学 C
60 扬州大学 C
61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
62 长春师范大学 C-
63 江苏大学 C-
64 淮北师范大学 C-
65 鲁东大学 C-
66 湖北师范大学 C-
67 深圳大学 C-
68 广西师范学院 C-
69 石河子大学 C-
70 海南师范大学 C-

教育学 [04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苏州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教育学原理(02)课程与教学论
(03)比较教育学
(04)高等教育学
(05)教育技术学
(06)职业技术教育学
(00)单独考试
招生人数: 1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
④(--)无
备  注: 因教育部2021年正式招生计划未下达及实际录取推免人数未定,各专业拟招生人数会有变动,特予以说明。
单位简介
时间:2019-04-11浏览:580
 
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工作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在发展过程中,坚守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坚定走联合办学之路;不断改革调整专业设置,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归口管理、过程管理,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经历了创立、改革、转型等发展过程后,我校继续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服务地方经济和人才强国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苏州大学继续教育涵盖成教、自考、培训、出国留学培训四个方面,现拥有成教专业28个、自考专业(层次)67个、出国留学培训项目开设6大专业方向,非学历教育培训以党政干部培训为特色,涵盖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师资培训、企业经营管理、岗位技能与业务能力提升等各个领域,目前拥有培训各类专题1200多个。先后同国家有关部委、大中型企业、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了20多个教育培训基地,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建立干部培训基地。近年来,学校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逐渐探索出一条高校继续教育普惠型、便捷化、广覆盖的发展道路。
 
在新的发展时期,我校继续教育将秉承“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精神,坚守“学术至上,学以致用,培养模范公民”的办学理念,传承和弘扬“自由开放,包容并蓄,追求卓越”的校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为己任,加强理论研究,探索与我校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目标相适应的继续教育办学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为百姓终身学习提供更多的学习渠道和更好的学习模式,为全面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和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历教育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成人学历教育  学历教育简介
苏州大学的成人学历教育起步较早,是江苏省属高校中开展成人学历教育最早的学校之一,1978年开始举办高师专科函授教育,1982年开办高师专升本函授教育,1984年起创办夜大学教育,1990年成立苏大成人教育学院。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依托学校专业齐全、师资力量强大的优势,成教学院领导及全体成教工作者,密切关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大力发展成人高教,通过不断改革调整专业设置,逐步形成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特色和多科类、多层次、多形式齐发展的办学局面,成人学历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在招收高起本、专升本招生专业28个,学习形式包括业余和函授;成人学历教育年招生量2002年、2003年曾达到7000人左右,2003年底在籍生达到了2万人,为苏大历史成教规模最大。2004年以后,苏大积极应对江苏省及国家成人学历教育招生政策的变化,加强招生宣传和生源组织工作,积极进行新专业的申报建设,学校办学规模逐步回升,2012年、2013年,成教年招生量均突破了4000人,学生规模再次超万,截止2014年4月,在籍学生11858人。
 
苏州大学牢牢把握“教育质量”这一成人教育的生命线,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和规章制度建设,强化各个管理环节,逐步形成了以归口管理、严格管理、全程管理为基本内容的二级管理模式。目前苏大成教有一支相对齐备的管理队伍,有比较齐全的规章制度,较为严格的过程管理环节,教学管理较为严格,也重视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为提高教育质量,苏大成教十分重视专业和课程建设:多次大规模的进行专业教学计划修订,所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均制定了完整的课程教学大纲;2008年起先后申报了20个新专业;2006年起先后开展了4批成教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建设了10个校级特色专业,29门校级精品课程,其中会计学专升本函授等4个专业还被确立为省级成教特色专业,中级财务会计等6门课程被确立为省级成教精品课程;为提高教学质量,苏州大学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成人学历教育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2011年起,苏大开始启动成人学历教育网络课程建设,2012年正式开始网络课程建设,现已建设完成了29门网络课程,目前网络课程建设已转向微课程建设,与此相对应,2013年起苏大成人学历教育开始试行部分课程网络化教学,在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的基础上,今后将逐步实现成人学历教育教学网络化,以有效解决成人学生的工学矛盾,满足学生即时学习需求。
 
苏州大学成人学历教育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也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2003年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先进集体”;2005年获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干将路333号苏州大学本部怡远楼313室
电话:0512-65223787
电子邮件:wjxia@suda.edu.cn 
学院简介
 
海外教育学院是为外国留学生提供汉语语言和中国文化学习培训的专门机构。面向外国留学生开设长期汉语语言研修班、汉语语言及中国文化、中国经济短期研修班等非学历教育课程。海外教育学院拥有专职从事汉语语言、中国文化教学的教师30余人,其中的大部分人具有在国外任教的经历,他们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广大留学生的喜欢。近年来,在海外教育学院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每年近1000人,来自世界50余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教育学院实行小班教学,注重留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严格教学管理,努力为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DSC00067.jpg
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心理学是当前国际科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在人类知识体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心理学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层面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揭示心理与脑、心理与环境、心理与行为以及各种心理现象、心理结构、心理过程之间的内在关系。随着人类对自身理解和认识的需求不断扩展和提升,以及世界各国对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日趋迫切,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心理学类本科专业能够承担心理学研究和应用的初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
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属于理科专业。学生除了需要较系统地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分心理咨询、组织与管理以及学术研究等方向培养。
心理咨询方向还应该学习不同心理咨询理论学派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如心理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以人为中心的咨询理论及过程、家庭治疗的理论与咨询方法等),学习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诊断,学习咨询心理学的相应知识和技能(如会谈技巧、心理咨询理论与方法、心理咨询过程与目标、心理测量、与咨询工作相关的伦理道德规范等)。以培养学生在从事心理咨询及相关领域工作的能力。
组织与管理方向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在企事业领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培训、员工心理健康咨询等工作。学生除了必须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之外,还应掌握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技术,特别注重在企事业领域中心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掌握国家有关人事政策的知识,并具有对国家人事政策变化的深入理解能力。
学术研究方向所培养的学生需要得到初步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能够在科研部门、教育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和心理学相关的工作,或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品德素质、具备扎实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基础、掌握心理学研究与实践技术,特别是临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学校心理辅导和管理与经济心理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能在企业、学校、司法等部门从事管理、教学、咨询与辅导、市场营销等工作的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能力的研究型人才。
三、基本培养规格与要求
(一)政治思想和德育方面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热爱教育事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走与工农群众、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有为祖国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3.尊重和热爱科学,养成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刻苦求实、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4.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
(二)智育方面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心理学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将心理学理论、技术应用于某一相关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证研究方法,掌握相关的统计、测量方法,具有综合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2.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认识心理学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3.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相近专业(教育学、医学、管理、经济)的一般原理和知识,了解应用心理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4.掌握心理咨询、治疗和学校心理辅导等专业技能;
5.熟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握社会市场消费需求等理念,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管理、广告策划、市场调查、员工培训、测评、咨询与职业指导等能力;
6.熟悉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从事心理学专业教学工作的能力;
7.掌握资料查询、文件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获取、加工和应用国际心理学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最新信息的能力;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8.英语、计算机水平达到学校有关规定。
(三)体育方面
1.正确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熟练掌握两项以上锻炼的方法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和水平;
2.基本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正确测试和评价自己的体质状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3.通过体育活动,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专业核心课程和学位课程
1.专业核心课程
临床心理学(一)、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测量学、发展心理学(二)、普通心理学(一)、心理统计学(一)、心理学史、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一)、人格心理学
2.学位课程
普通心理学(一)、生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一)、发展心理学(二)、心理测量学、社会心理学(一)、实验心理学(一)、实验心理学(二)、变态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五、主要实践环节
主要包括专业类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研训练和实践训练等。构建心理学基础实验课程—心理学核心课程教学实验—应用心理学见习和实习等多层次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1.实验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生理心理学实验等专门的实验课程以外,普通心理学等基础课程和发展心理学等专业课程的实验合并共同设置了《心理学实验综合》的课程
2.实习:在管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注重应用技能训练的课程中合并共同设置了《心理学实践综合》的课程,保证学生完成相关课程的见习和实习任务。
3.社会实践: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训练和实践活动。采用导师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与答辩。
六、学分要求和学位授予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选修课程 10
新生研讨课程 ≤4
公共基础课程 40
大类基础课程 大类基础课程 34
专业教学课程
(含实践环节) 专业必修课程 39
专业选修课程 35
开放选修课程 公共选修课程 2
跨专业选修课程
总学分 160
本专业学制4年,允许学习年限为3~8年。在允许学习年限内,学生必须修满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方可申请毕业,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经申请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七、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需获得不低于140学分,方可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
八、课程设置
(一)通识教育课程
(1)通识选修课程、新生研讨课程 要求学分:10,在通识选修课程、新生研讨课程中选择修读。(“新生研讨课程”不超过4学分)
(2)公共基础课程 要求学分:40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学分 教学时数 周学时 开课学期 建议修读学期 是否学位课程 备注
共计 讲授 实验 实践 上机
00021034 形势与政策
Situation & Policy 2.00 36 36       2.0-0.0 秋 1   网络进阶视频教学,第一学年全程开设。
00041001 大学英语(一)
College English I 4.00 72 72       4.0-0.0 秋 1   基础目标(必修10学分)
00041005 英语高级视听
Advanced English Viewing & Listening 2.00 36 36       2.0-0.0 秋 1   提高目标(新生通过英语水平测试)(必修10学分)
00041007 翻译与英语写作
Translation & English Writing 2.00 36 36       2.0-0.0 秋 1   提高目标(新生通过英语水平测试)(必修10学分)
00061001 公共体育(一)
Physical Education I 1.00 36     36   0.0-2.0 秋 1    
00071001 微积分
Calculus 3.00 54 54       3.0-0.0 秋 1    
00270007 计算机信息技术Ⅰ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 3.00 72 36 36 2.0-2.0 秋 1   一般要求
00270008 计算机信息技术Ⅱ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I 3.00 72 36 36 2.0-2.0 秋 1   较高要求(通过计算机入学测试的学生修读)
00351003 军事技能
Military Practice 1.00 +2         +2 秋 1   新生入学后前两周
00361005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上)
Career Planning Guide I 0.50 18 9   9   0.5-0.5 秋 1    
00041006 英语报刊选读
Select Readings of English Newspapers & Magazines 2.00 36 36       2.0-0.0 春 2   提高目标(新生通过英语水平测试)(必修10学分)
00041028 大学英语(二)
College English Ⅱ 2.00 36 36       2.0-0.0 春 2   基础目标(必修10学分)
00061002 公共体育(二)
Physical Education II 1.00 36     36   0.0-2.0 春 2    
000210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2.00 36 18   18   1.0-1.0 秋 3    
00041003 大学英语(三)
College English III 2.00 36 36       2.0-0.0 秋 3   基础目标第3学期(必修10学分),提高目标第1学期(必修10学分)
00041008 英语高级口语
Advanced English Speaking 2.00 36 36       2.0-0.0 秋 3   提高目标(新生通过英语水平测试)(必修10学分)(二选一)
00041009 英语影视欣赏
English Film Appreciation 2.00 36 36       2.0-0.0 秋 3   提高目标(新生通过英语水平测试)(必修10学分)(二选一)
00061007 公共体育(三)
Physical Education III 1.00 36     36   0.0-2.0 秋 3    
0002101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Morality Cultivation & Basics of Law 3.00 54 36   18   2.0-1.0 春 4    
0002102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上)
Practice of Mao Zedong Thought &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Socialism I 1.00           +2 春 4   第二学年
暑期
00041004 大学英语(四)
College English IV 2.00 36 36       2.0-0.0 春 4   基础目标第4学期(必修10学分),提高目标第2学期(必修10学分)
00041010 中国地方文化英语导读
English Highlight of Local Chinese Culture 2.00 36 36       2.0-0.0 春 4   提高目标(新生通过英语水平测试)(必修10学分)(二选一)
00041011 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00 36 36       2.0-0.0 春 4   提高目标(新生通过英语水平测试)(必修10学分)(二选一)
00061008 公共体育(四)
Physical Education IV 1.00 36     36   0.0-2.0 春 4   学生需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00351001 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y 2.00 36 36       2.0-0.0 春 4    
000210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Socialism 4.00 72 36   36   2.0-2.0 秋 5    
0002101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Marxism 3.00 54 36   18   2.0-1.0 春 6    
0002102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下)
Practice of Mao Zedong Thought &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Socialism II 1.00           +2 春 6   第三学年暑期
00061011 健康标准测试(一)
Health Standard Test I 0.00           0.0-0.0 春 6    
00361006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下)
Career Planning Guide II 0.50 18 9   9   0.5-0.5 春 6    
00061012 健康标准测试(二)
Health Standard Test II 0.00           0.0-0.0 春 8    
 
(二)大类基础课程 要求学分:34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学分 教学时数 周学时 开课学期 建议修读学期 是否学位课程 备注
共计 讲授 实验 实践 上机
APSY2002 生理心理学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3.00 54 54       3.0-0.0 秋 1 是  
APSY3001 普通心理学(一)
General Psychology I 4.00 72 72       4.0-0.0 秋 1 是  
PEDE2001 教育科学与人生
Education Science & Life 2.00 36 36       2.0-0.0 秋 1    
APSY3005 人格心理学
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 3.00 54 54     3.0-0.0 春 2 是  
APSY3006 社会心理学(一)
Social Psychology I 3.00 54 54     3.0-0.0 春 2 是  
APSY3007 发展心理学(二)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II 3.00 54 54       3.0-0.0 春 2 是  
APSY3021 心理统计学(一)
Statistics for Psychology 3.00 54 54       3.0-0.0 春 2 是  
APSY3008 心理测量学
Psychometrics 3.00 54 54       3.0-0.0 秋 3 是  
APSY3019 实验心理学(一)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I 2.50 54 36 18     2.0-1.0 秋 3 是  
APSY2009 变态心理学
Abnormal Psychology 3.00 54 54     3.0-0.0 春 4 是  
APSY3023 实验心理学(二)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II 1.50 36 18 18   1.0-1.0 春 4 是  
APSY3017 认知心理学
Cognitive Psychology 3.00 54 54     3.0-0.0 秋 5 是  
 
(三)专业教学课程(含实践教学环节)
(1)专业必修课程 要求学分:39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学分 教学时数 周学时 开课学期 建议修读学期 是否学位课程 备注
共计 讲授 实验 实践 上机
APSY2003 心理学史
History of Psychology 3.00 54 54   3.0-0.0 秋 1    
APSY3028 心理学实验综合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 1.00 36   36 0.0-2.0 春 2    
APSY1027 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SPSS 2.00 36 36   2.0-0.0 秋 3    
APSY2016 临床心理学(一)
Clinical Psychology I 3.00 54 54   3.0-0.0 秋 3    
APSY3020 组织行为学(一)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 3.00 54 54       3.0-0.0 秋 3    
APSY2012 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3.00 54 54       3.0-0.0 春 4    
APSY3011 心理学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in Psychology 3.00 54 54   3.0-0.0 春 4    
APSY3012 教育心理学(一)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 3.00 54 54       3.0-0.0 春 4    
APSY2018 专业英语(三)
Professional English III 2.00 36 36       2.0-0.0 秋 5    
APSY2022 心理咨询学
Counseling Psychology 3.00 54 54       3.0-0.0 秋 5    
APSY3029 心理学实践综合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Practice 1.00 36     36   0.0-2.0 春 6    
APSY2026 毕业设计(论文)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8.00 +8 春 8    
APSY2027 毕业实习
Graduation Practice 4.00 +8 春 8    
 
(2)专业选修课程 要求学分:35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学分 教学时数 周学时 开课学期 建议修读学期 是否学位课程 备注
共计 讲授 实验 实践 上机
APSY1042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
Chinese Cultural Psychology 3.00 54 54     3.0-0.0 春 2    
APSY2019 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Advertising & Psychology of Consumer 3.00 54 54     3.0-0.0 春 4    
APSY1020 领导心理学
Psychology of Leadership 3.00 54 54     3.0-0.0 秋 5    
APSY1021 创造心理学
Creativity Psychology 3.00 54 54     3.0-0.0 秋 5    
APSY1036 女性心理学
Female Psychology 2.00 36 36     2.0-0.0 秋 5    
APSY1040 人事测评
Personnel Assessment 3.00 54 54     3.0-0.0 秋 5    
APSY1047 决策心理学
Psychology of Decision Making 3.00 54 54     3.0-0.0 秋 5    
APSY2014 学校心理辅导(一)
Psychological Guidance I 3.00 54 54     3.0-0.0 秋 5    
APSY2028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3.00 54 54     3.0-0.0 秋 5    
APSY2030 认知神经心理学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3.00 54 54     3.0-0.0 秋 5    
APSY3024 心理实验编程
Introduction to Programming for Psychological Research 2.00 36 36       2.0-0.0 秋 5    
APSY1035 青年心理学
Adolescent Psychology 2.00 36 36     2.0-0.0 春 6    
APSY1044 市场调查与分析
Market Research & Analysis 3.00 54 54     3.0-0.0 春 6    
APSY1053 旅游心理学
psychology of tourism 3.00 54 54     3.0-0.0 春 6    
APSY1054 性心理学
Psychology of Sexuality 3.00 54 54     3.0-0.0 春 6    
APSY2015 儿童异常心理学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3.00 54 54     3.0-0.0 春 6    
APSY2023 行为矫正
Behavior Modification 3.00 54 54     3.0-0.0 春 6    
APSY2031 社会认知(一)
Social Cognition I 3.00 54 54     3.0-0.0 春 6    
APSY2039 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3.00 54 54     3.0-0.0 春 6   全英文课程
APSY3026 Matlab软件入门及在心理学的应用
Introduction to MATLAB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sychology 3.00 54 54   3.0-0.0 春 6    
APSY1034 公共关系心理学
Psychology of Public Relations 2.00 36 36   2.0-0.0 秋 7    
APSY1038 跨文化心理学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0 36 36   2.0-0.0 秋 7    
APSY1049 职业心理与指导
Vocational Psychology and Guidance 2.00 36 36   2.0-0.0 秋 7    
APSY3025 事件相关电位原理与应用
Principles of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and its Application 3.00 54 54   3.0-0.0 秋 7    
 
(四)开放选修课程 公共选修课程 要求学分:2 
学校“公共选修课程”模块中选修。
 
注: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学生必须修读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及全部教学、实践环节,若在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确因专业发展需求进行的微调,学校将在教务管理系统及学生园地中及时更新。
 
教育学 [04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苏州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教育学原理
02(全日制)课程与教学论
03(全日制)比较教育学
04(全日制)高等教育学
05(全日制)教育技术学
06(全日制)职业技术教育学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633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
备  注: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中英文写作②教育研究方法
复试: 1、教育学原理(01 方向)、 课程教学论(02 方向)、 比较教育学(03 方向)、高等教育学(04 方向)、 教育技术学(05 方向)、 职业技术教育学(06 方向) (笔试)
2、综合(面试)
硕士点:
 
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自主命题)
 
          应用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
          基础心理学 
          工业与组织管理心理学
          咨询与临床心理学
 
     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自主命题)
 
         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经济与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
         教育技术学
         比较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
         教育法学
 
     专业学位:(自主命题)
 
         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方向)(全日制)
 
         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方向)(在职)
         应用心理学硕士(全日制)
         应用心理学硕士(在职)
         职业技术教育硕士(全日制)
         职业技术教育硕士(在职)
 
硕士学位
学制 3年,专业列表如下,更详细信息,请参阅 http://yjs.suda.edu.cn/html/27/11959.html
 
• 哲学
• 行政管理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法学理论
• 诉讼法学
• 国际法学
• 高等教育学
• 汉语言文字学
• 新闻学
•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世界史
• 社会保障
• 档案学
• 英语语言文学
• 俄语语言文学
• 基础数学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理论物理
• 物理化学
• 分析化学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纺织工程
• 世界经济
• 金融学
• 区域经济学
• 企业管理
• 设计艺术学
• 美术学
• 遗传学
• 免疫学
• 内科学
• 外科学
• 国际贸易学
• 数量经济学
• 光学
• 药剂学
• 生物学
• 情报学
• 逻辑学
• 细胞生物学
• 宗教学
地址:干将路333号苏州大学本部怡远楼313室
 
电话:0512-65223787
 
电子邮件:wjxia@suda.edu.cn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联系方式

部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院办 王青 0512-65880806
教务办公室 宋玲玲 0512-65880809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丁威 0512-65884409
成教办公室 薛卫军 0512-65880149
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朱晨花 0512-65880805
曹永国 0512-65880803
学生工作办公室 陈贝贝、张旻蕊 0512-65880815
外办/人事 陈亦强 0512-65880833
资料室 王燕、杨冉 0512-65880817
实验室 疏德明、马琦、刘晓乐 0512-65880816/67162849
教师培训(国培项目) 吴铁钧、邱晓婷 0512-65229240/65224657
 
办公地点:苏州工业园区文景路1号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1005号楼6层
通讯地址:苏州市文景路1号苏州大学教育学院信箱,邮编:215123
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简介
海外教育学院是为外国留学生提供汉语语言和中国文化学习培训的专门机构。面向外国留学生开设长期汉语语言研修班、汉语语言及中国文化、中国经济短期研修班等非学历教育课程。海外教育学院拥有专职从事汉语语言、中国文化教学的教师30余人,其中的大部分人具有在国外任教的经历,他们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广大留学生的喜欢。近年来,在海外教育学院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每年近1000人,来自世界50余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教育学院实行小班教学,注重留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严格教学管理,努力为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教育学     专业代码:040100     门类/类别:教育学     学科/类别:教育学

专业介绍

江苏师范大学为例
教育学原理硕士点1999年开始招生。现有导师7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博士2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知识扎实,教育科研能力较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学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本硕士点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现设有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德育与人格塑造、学校教育管理三个研究方向。本专业的培养特色是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重视培养适应中小学教育实践工作的高水平、高学历的研究型教师。12年来,本专业已招收研究生120多名,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100%。除部分攻读博士学位和考取公务员的毕业生外,大部分毕业生在中小学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十一五”以来,本专业导师取得了一批较有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先后主持10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在核心期刊上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多次获得省部级学术成果奖。

专业点分布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天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北华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三峡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喀什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401 教育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1 所,本次参评3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2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A+
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A
4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
5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A
6 10001 北京大学 A-
7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
8 10335 浙江大学 A-
9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A-
10 10635 西南大学 A-
11 10003 清华大学 B+
1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13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14 10384 厦门大学 B+
15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16 10475 河南大学 B+
1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8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1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20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21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22 10056 天津大学 B
23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B
24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B
25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B
26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7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B
28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29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30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B
31 10075 河北大学 B-
32 10285 苏州大学 B-
33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
34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5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36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B-
37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38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B-
39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B-
40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
4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42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43 10108 山西大学 C+
44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45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6 10247 同济大学 C+
47 10295 江南大学 C+
48 10351 温州大学 C+
49 11078 广州大学 C+
50 11646 宁波大学 C+
51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C
52 10167 渤海大学 C
53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5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55 10418 赣南师范大学 C
56 10512 湖北大学 C
57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58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
59 10673 云南大学 C
60 11117 扬州大学 C
61 1006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
62 10205 长春师范大学 C-
63 10299 江苏大学 C-
6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65 10451 鲁东大学 C-
66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67 10590 深圳大学 C-
68 10603 广西师范学院 C-
69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70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教育学专业考研科目:
政治(100分)、英语(100分)和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1、教育学原理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著:《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004年重印
2、教育史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吴式颖著:《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1.特殊教育学的就业是最好的,一般都不愁工作,别的方向除非你是学科类教学的那种专业硕士.
2.如果你本科有学科教学的背景,研究生阶段再继续深造,读课教论,毕业后当个老师还是很不错的。现在教育学就业形势不乐观,纯原理方向的就业比较难,还是学一门学科教学,最差的打算也能当一名教师。
3.教育学本身就不是好就业的专业,近年之所以热,是因为,对于想考研的考生来说,可以避开数学+统考的缘故。如果非得在教育学里找出容易就业的专业: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特殊教育学。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也算不错的。我觉得,与其三年后又为工作发愁,不如通过考研博一下,考个容易就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