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邓建明介绍

发布时间:2016-07-0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考研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邓建明介绍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邓建明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邓建明介绍 正文

邓建明

邓建明,男,教授,博导;重庆云阳人,1978年11月生。2002年9月获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学士学位;2007.7于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获博士学位;同时以副教授身份选留在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于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做访问学者;2012年5月至今,任兰州大学生态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荣获2006年英国生态学会“Young Author Investigator Prize”国际奖,2009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以及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15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现为《植物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杂志编委,并为《Ecology Letters》、《Journal of Ecology》、《Plos One》、《Acta Oecologica》、《Plant Ecology》、《Polish Journal of Ecology》、《Journal of Plant Ecology》等多种SCI杂志审稿。
        主要从事植物个体间相互作用和植物代谢速率理论方面的研究。对森林、灌木以及草本群落中植物个体的异速生长指数和代谢速率异速指数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PNAS(2篇)、Journal of Ecology、Tree Physiology等杂志上,而且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好评。
研究兴趣:主要基于代谢生态理论和植物相互作用理论体系探索在极端环境条件和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植物个体、种群和群落水平上物质能量代谢循环规律及其群落结构稳定性维系的机理机制。
主持的科研项目:
1、云杉属物种整体光合、呼吸速率与碳循环的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2011.1-2013.12
2、植物群体结构密度效应驱动机制的研究教 育部科技重点项目2009.1-2011.12
3、荒漠优势灌木植物限制性资源利用速率与种群结构间关系,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2013.1-2016.12
4、植物生态学 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项目 2014.1-2016.12
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1-2014.12
6、国家“973”计划“亚欧内陆荒漠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征与区域生态安全”的课题“荒漠生态系统关键物种对水盐和温度胁迫的响应与抗逆机理” 2014.1-2018.12
7、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2015.1-2017.12
代表性论文:
1. Wang Z.Q., Ji,M.F., Deng, J.M.(通讯), Milne,R.I., Ran, Z.J., Zhang Q., Fan, Z.F., Zhang X.W., Li, J.T. Huang H., Cheng, D.L. and Niklas K.J. 2015.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whole-plant carbon assimilation efficiency based on metabolic scaling theory: a test case using Picea seedlings. Tree physiology 35, 599-607
2. Deng,J.M.,Ran,J.Z.,Wang,Z.Q.,Fan,Z.X., Wang, G.X.,Ji,M.F.,Liu, J., Wang,Y.,Liu, J.Q. and Brown,J.H.2012.Models and tests of optimal density and maximal yield for crop plan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109: 15823–15828.
3. Deng, J.M.,Zuo, W.Y., Wang, Z.Q., Fan,Z.X., Wang, G.X., Ran, J.Z., Zhao,C.M., Liu, J.Q., Niklas, K.J., Hammond,S.T. and Brown,J.H.2012.Insights into plant size-density relationships from models and agricultural crop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 109: 8600-8605.
4. Deng, J.M., Li, T., Wang, G.X. Yu, Z.L., Ji, M.F., Zhang, Q. and Liu, J.Q. 2008. Trade-offs between the Metabolic Rate and Population Density of Plants. PLoS One, 3 (3): 1799.
5. Deng, J.M., Wang, G.X., Morris, E.C., Wei, X.P., Li, D.X., Chen, B.M., Zhao, C.M., Liu, J., and Wang, Y. 2006. Plant mass-density relationship along a moisture gradient in north-west China. Journal of Ecology 94: 953-958.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兰州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兰州大学考研分数线、兰州大学报录比、兰州大学考研群、兰州大学学姐微信、兰州大学考研真题、兰州大学专业目录、兰州大学排名、兰州大学保研、兰州大学公众号、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兰州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兰州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兰州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lanzhoudaxue/daoshi_3222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