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华东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Add 华东师范大学 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考研派 okaoyan.com】 为大家提供2021年华东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相关资讯,以下是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和招生简章,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的专业和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报考要求。具体请下载附件,查看华东师范大学考研专业目录。

点击下载: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华东师范大学2019研究生招生目录

    1.软件工程硕士

    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实际需求,培养软件工程、现代教育工程、电子政务和管理方向的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一、软件工程硕士报考条件
    1、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一般应具有学士学位);
    2、较系统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软件管理或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能力。
    3、只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学历、但无学士学位的录取比例不超过实际录取总人数的10%。
    二、培养方式
    按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进行。对修满规定学分、课程考试合格且学位论文达到规定要求者,授予工程硕士学位,颁发由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对在职人员,采取进校不离岗、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含寒暑假)集中授课的方式(异地教学点录取人数如未达到开班人数,学生则需转至附近教学点或者本部学习)。学位论文由学校导师与企事业单位或工程部门具有高级专业职称人员指导,选题来源于实际需求。论文形式可以是结合工程课题的论文,也可以是工程技术报告。
    三、参考书目:
    数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数学考前辅导教程》,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英语: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英语考前辅导教程》,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C语言:《C程序设计》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与算法教程》章炯民、窦亮、黄国兴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证券投资

    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金融学专业证券投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开设的国家在职申硕统考、院校考试均在华东师范大学本校进行,优势明显,历年全国统考通过率高。创立无缺课设计,保障系统学习。跨专业学员配独立辅导员,随时答疑解惑。
    华东师范大学证券投资研究生班招生对象:金融监管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各大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律师事务所、信托公司、咨询公司等机构中高层管理人员、业务精英;各(上市)公司投资及财务管理、资本运作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有意于进入金融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社会各界优秀人才。
    一、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本科毕业拥有学士学位(研修但不申请硕士学位可放宽至大专);
    二、证券投资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
    题库课程:
    1、必修课: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货币金融理论、国际金融、公司财务管理;
    2、选修课:金融机构管理、证券经济学、投资银行学;
    3、公共必修课:专业外语(笔试成绩占80%,口试成绩占20%)。(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4、学术前沿讲座: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开设专题讲座(项目评估与管理、购并与资产重组、基金运作与管理、金融资产定价、外汇理论与实物、金融计量学(金融统计)等)。
    三、学制:在职不脱产学习两年,每月双休日上课,四个学期完成课程学习。
    四、全国统考的课程:
    1、基础外语;
    2、经济学综合考:社会主义经济、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
    五、证书授予:
    1、根据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要求,经过考试,培养方案规定的各门专业课成绩均合格,达到规定学分者,颁发《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钢印、红印、统一编号)、写实性成绩单(红印)。以上证书可作为学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具有同等学力的参考依据。
    2、符合国家学位办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规定者,可申请硕士学位。按学校有关规定为其安排指导教师,进入硕士论文撰写程序,论文答辩通过后颁发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教育部门统一监制、统一编号)。

    3.工业设计工程

    华东师范大学在职人员攻读工业设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需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一种职业学位,它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层次,但侧重于工程应用;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在职攻读学位,按工程硕士在职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正规和系统的培养,学位论文(设计)主要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中的技术问题。
    一、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具体关注招生专业目录中学院或专业是否接收同等学力考生)。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二、考试大纲: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考生自行购买考试大纲。
    第二阶段,达到我校确定的GCT成绩合格分数线的考生,参加我校自行组织的相应工程领域的专业课考试和相关测试。
    工业设计工程专业:《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工业设计方法学》,简召全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三、培养方式:采取非全日制培养方式、利用双休日和晚上进行课程学习。
    四、学位授予: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可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4.计算机技术

    华东师范大学在职人员攻读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需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一种职业学位,它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层次,但侧重于工程应用;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在职攻读学位,按工程硕士在职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正规和系统的培养,学位论文(设计)主要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中的技术问题。
    一、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具体关注招生专业目录中学院或专业是否接收同等学力考生)。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二、计算机技术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
    计算机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概论》(第10版),J.GleannBrookshear著,刘艺、肖海成、马小会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三、培养方式:采取非全日制培养方式、利用双休日和晚上进行课程学习。
    四、学位授予: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可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五、学制:学习年限为2-5年(一般为2.5年)。

    5.在职集成电路工程硕士

    华东师范大学在职人员攻读集成电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需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一种职业学位,它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层次,但侧重于工程应用;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在职攻读学位,按工程硕士在职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正规和系统的培养,学位论文(设计)主要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中的技术问题。
    一、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具体关注招生专业目录中学院或专业是否接收同等学力考生)。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二、考试大纲: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考生自行购买考试大纲。
    第二阶段,达到我校确定的GCT成绩合格分数线的考生,参加我校自行组织的相应工程领域的专业课考试和相关测试。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集成电路器件电子学》,RichardS.Muller,TheodoreI.Kamins,MansunChan等著,王燕、张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三、培养方式:采取非全日制培养方式、利用双休日和晚上进行课程学习。
    四、学位授予: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可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五、学制:学习年限为2-5年(一般为2.5年)。

    6.在职攻读电子与通信工程

    华东师范大学在职人员攻读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需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一种职业学位,它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层次,但侧重于工程应用;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在职攻读学位,按工程硕士在职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正规和系统的培养,学位论文(设计)主要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中的技术问题。
    一、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具体关注招生专业目录中学院或专业是否接收同等学力考生)。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二、考试大纲: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考生自行购买考试大纲。
    第二阶段,达到我校确定的GCT成绩合格分数线的考生,参加我校自行组织的相应工程领域的专业课考试和相关测试。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华成英、童诗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培养方式:采取非全日制培养方式、利用双休日和晚上进行课程学习。
    四、学位授予: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可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五、学制:学习年限为2-5年(一般为2.5年)。

    7.在职教育硕士

    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继续招收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规定毕业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和毕业的免费师范毕业生未报考或报考后未被录取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人员,如申请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则必须在10月31日前,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凭免费师范毕业生专用校验码,办理网上报名(在线提交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报考条件
    华东师范大学招生范围是华东师大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和免费师范毕业生未报考或报考后未被录取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均为本科毕业后在中小学任教的人员,且需工作单位(中小学)同意该人员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二、华东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领域
    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考领域,一般应与本科毕业专业相同,如需跨领域报考,则报考领域应与工作岗位(任教课程)相关。
    跨领域报考需工作单位同意并出具书面证明,此证明附在以下需提交的申请材料内一并寄送来我校研究生招生院系。华东师范大学根据上级部门规定、院系师资力量、跨领域的申请情况,统一审核是否批准跨领域报考。
    领域名称 对考生本科 毕业专业要求 研究生招生院系
    教育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管理学院
    学科教学(思政)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学系
    学科教学(语文) 汉语言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
    学科教学(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系
    学科教学(物理) 物理学 物理学系
    学科教学(化学) 化学 化学系
    学科教学(生物) 生物科学 生命科学学院
    学科教学(英语) 英语 外语学院
    学科教学(历史) 历史学 历史学系
    学科教学(地理) 地理科学 地理学系
    学科教学(体育) 体育教育 体育与健康学院
    学科教学(美术) 美术学 美术学系
    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言语听觉科学、艺术教育 学前教育学系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特殊教育方向)、言语听觉科学、艺术教育 特殊教育学系
    三、报名办法
    申请人于10月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网上报名栏,按照网上要求提交报名信息,网上报名期间可修改报名信息。建议网上报名结束后另保存报名信息。网上报名后必须获知并保存本人的“网上报名号(9位数、前四位3111)”“用户名”“密码”,后续事项需使用。网上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网上报名前需准备身份证、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本科期间的学号,网上报名时需输入号码等信息。
    申请人不可申请多套用户名密码、申请人不可填报多条信息。
    四、报名材料:
    约12月中旬下载打印“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申请表”。需准备本人证件照(1吋彩色证件照,电子文本,格式为jpg格式,大小小于20k)。
    约12月末寄送材料。需准备任教工作总结及研究计划报告,大学学习期间和工作期间获得的各类获奖证书和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下载的申请表单位盖章,跨领域报考需工作单位同意的书面证明。
    约4月上旬:复试录取。

    8.人力资源管理与应用心理MBA

    才金港)联合培养。
    项目秉承华东师范大学MBA教育“滋心养智、厚文重义”的育人理念,将人文素养的提升以及心理素质的培育融汇贯通,通过校企联合培养、项目实践、双导师制等运作方式,旨在培养具备丰富应用心理学知识、具有扎实的金融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以及深厚人文素养的人力资源管理高端人才。
    基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科学的特色与优势,培育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应有的心理学素养和心理资本。理论为经,实践为纬。依托上海陆家嘴金融城一流金融企业,让学员融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智慧。以心理学家为师、以人力资源总监为师。在传统“师徒制”教学中,融通人力资源管理与应用心理学,让学员领悟人力资源管理之道。借助项目游学及HR俱乐部平台,让学员聆听海内外资深实践者智慧的声音,并获取有利于职业发展的人脉网络及社会资本。
    一、报名条件:
    符合MBA报考基本条件,达到华东师范大学MBA录取要求,有志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学员均有报名资格。
    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或分管、负责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工作;
    具有三年以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历。
    二、课程设置:
    1、项目模块
    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课堂、国内国际HRM游学之旅、人力资源总监讲堂、金融企业HRM对话之旅、
    人力资源实务课程、人力资源工作室沙龙、企业HRM项目实践等;
    2、项目品牌课程举例
    人力资源总监的思维方式、现代人事测评、人力资源年度计划预算、社会心理修炼、
    领导力的提升、HR管理者的心智管理、现代企业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心理咨询与企业教练、
    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心理激励与心理资本、新劳动合同法解读等。
    三、学习方式:
    1、项目人力资源实务课程上课地点安排在陆家嘴金融城人才发展中心(上海市龙汇路168号,近2号线龙阳路地铁站),在企业项目实践大约半年的期间内,会不定期占用学员每月半天到一天的时间。
    2、项目上课时间一般只安排在周五晚和周六全天,脱产学员如报名参加此项目,除了按照2年制培养要求在周一至周五的时间段上课之外,还要按照项目上课时间要求参加学习和企业项目实践。
    3、如无特殊原因,MBA教育中心不接受中途退出申请。因工作、身体等原因中途停止学习者,可以申请延期一次,与下一届学员一起参加项目学习。
    四、毕业及证书
    学员完成全部规定课程和管理实践训练,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可获得:
    1、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2、“人力资源管理与应用心理”MBA项目证书。本证书由华东师范大学MBA教育中心及上海陆家嘴金融城人才发展中心共同签发。

    9.教育管理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公共管理硕士MPA在职研究生全日制双证招生简章
    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所底蕴深厚、实力雄厚的著名高等学府。就被确定为全国首批16所重点院校之一,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先后被列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全国首批24所招收在职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的院校之一,并于同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招生,全国首批MPA试点院校评估中被评定为优秀。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我校起招收全日制双证教育管理公共管理硕士(MPA)。
    一、培养目标
    全日制MPA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在各级国家机关、各类事业单位、各种社会组织以及企业等从事中高层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二、专业方向与录取人数
    我校全日制MPA专业硕士开设的专业方向是:
    (1)行政管理;
    (2)教育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共录取60人。
    三、培养方式与学制
    培养方式:全脱产学习(周一至周五进行授课);非脱产学习(周末和晚上授课)。
    学制:全脱产学习的学制为二年至二年半。非脱产学习的学制一般为二年半。
    四、入学考试
    初试科目:(1)英语二(满分100分);(2)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200分)。初试科目实行全国统一命题。
    复试内容:(1)专业方向基础知识(笔试)(行政管理、教育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根据专业方向而定);(2)专业方向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口试);(3).外语口语、听力测试。复试由我校自行组织。
    五、公共管理硕士MPA报考条件:本科毕业3年(含3年)以上;或大专毕业5年(含5年)以上;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含2年)以上工作经验。计算年限截止日期为2010年9月1日。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六、学位授予
    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颁发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证书和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证书。

    10.行政管理MPA

    华东师范大学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硕士MPA在职研究生全日制双证招生简章
    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所底蕴深厚、实力雄厚的著名高等学府。被确定为全国首批16所重点院校之一,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先后被列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全国首批24所招收在职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的院校之一,并于同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招生,全国首批MPA试点院校评估中被评定为优秀。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我校招收全日制双证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硕士(MPA)。
    一、培养目标
    全日制MPA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在各级国家机关、各类事业单位、各种社会组织以及企业等从事中高层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二、专业方向与录取人数
    我校全日制MPA专业硕士开设的专业方向是:
    (1)行政管理;
    (2)教育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共录取60人。
    三、培养方式与学制
    培养方式:全脱产学习(周一至周五进行授课);非脱产学习(周末和晚上授课)。
    学制:全脱产学习的学制为二年至二年半。非脱产学习的学制一般为二年半。
    四、入学考试
    初试科目:
    (1)英语二(满分100分);
    (2)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200分)。
    初试科目实行全国统一命题。
    复试内容:
    (1)专业方向基础知识(笔试)(行政管理、教育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根据专业方向而定);
    (2)专业方向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口试);
    (3)外语口语、听力测试。复试由我校自行组织。
    五、公共管理硕士MPA报考条件:本科毕业3年(含3年)以上;或大专毕业5年(含5年)以上;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含2年)以上工作经验。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六、学位授予
    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颁发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证书和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证书。

90%的同学都浏览了: 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经验 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真题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华东师范大学招生简章 华东师范大学联系方式 华东师范大学考研复试 华东师范大学成绩查询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考研报录比 华东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 华东师范大学专业排名 华东师范大学参考书目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 华东师范大学考研问题

点击下载: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华东师范大学2019研究生招生目录

华东师范大学考研专业目录:

经济与管理学部公共管理学院

软件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部工商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经济学院

社会学系

生命科学学院

理工学院数学系

外语学院

艺术学院(含音乐系和美术系)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传播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部

地理科学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

对外汉语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律系

高等教育研究所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古籍研究所

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

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中心

教育学部

课程与教学系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学系

特殊教育系

体育与健康学院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学前教育系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人口研究所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

设计学院

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中心

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

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科学与技术跨学科高等研究院

经济与管理学部专业学位教育中心+经济与管理学部统计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通信工程系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

社会发展学院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专业学位管理中心

艺术研究所

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