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汪维云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汪维云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汪维云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汪维云 正文


姓名:汪维云
性别:男
出生年月:
职称:教授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方向:中药资源与开发利用、微生物发酵

1979.9——1983.7 安徽农学院园艺系学习,本科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1997.3——1999.12 江苏理工大学(现为江苏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学习,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1983.8——1996.5 安徽农学院园艺系工作,助教、讲师。
1996.6——1999.12 江苏理工大学(现为江苏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工作,副教授。
2000.1——2000.12 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制药学院,博士后。
2001.1——2001.8 合肥丰乐种业有限公司农业科学研究院工作,院长。
2001.9——2002.6 安徽科苑集团中草药研究中心工作,主任。
2002.3——2004.5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院,博士后。
2004.10——2006.7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副教授。
2006.8——至今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教授。

社会兼职:
兼任《药物生物技术》编委会编委
“十二五”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主要教学经历与成果:
曾主讲课程:
《蔬菜栽培学》、《蔬菜研究法》(1985——1996,安徽农学院园艺系)
《农产品加工工程》、《生物化学》(1996——1999,江苏理工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药药理学》、《药事管理学》、《中药新产品开发学》及《中药材商品学》(2004——至今,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主要研究领域:
(1)中药与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与有效成分分析
(2)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GAP认证
(3)药用真菌发酵及次生代谢产物分离纯化
(4)真菌发酵产物中活性因子的药理作用研究
(5)食用菌液体菌种制种及工厂化生产技术

主要科研项目:
(1)“去除黄连中重金属镉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1年度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1A123)
(2)“食用菌液体菌种制种及工厂化生产” (横向项目,正在进行)
(3)“灰树花液体发酵及多糖膜分离技术研究与开发”(山东京博集团)
(4)主持完成“伊痛舒、白花蛇舌草等注射液地标升国标的研究与申报”(安徽科苑药业有限公司)
(5)“固体发酵设备研制”(1998年国家机械工业部基金,第二参加者)
(6)“果树高效低污染施药技术的基础研究”(1998年江苏省科委基金,第三参加者)

主要科研成果:
(1)“去除黄连中重金属镉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主持人)2010年5月通过安徽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主持人)(皖科成鉴字[2010]第144号)
(2)“食用菌液体菌种制种工艺及应用研究”(主持人)2009年1月通过安徽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皖科成鉴字[2009]第36号)
(3)“灰树花发酵液多糖膜分离技术研究与开发”(技术负责人)2003年月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山科成鉴字[2003]第697号)
(4)“一种菇后香菇菌棒制备香菇多糖的方法”(发明专利,ZL 2008 1 0019454.8)
(5)“木树高效低污染施药技术的基础研究及机具开发”(第三参加者)获江苏省2002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代表性论文论著:
1.Shi-gao Yang*, Wei-yun Wang*, Tie-jun Ling, et al. Alpha-tocopherol quinone inhibits beta-amyloid aggregation and cytotoxicity, disaggregates preformed fibrils and decreases the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NO 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s [J]. Neurochem. Int, 2010, 57(8):914-922 (The single asterisk indicates equal contributions.) (sci. 收录,2010 IF: 3.541)
2.Wei-yun Wang, Yan Shi, Hong-bin Shi, et al.Studies on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of Sparation Grifolan Using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J].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2010, 36(4):190-193(in Chinese)
3.Guang-zhong Xu, Shi-gao Yang, Yue-e Sheng, Wei-yun Wang(Address author).Preperation of Periplocin Reference Substance from Cortex Periplocae [J].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2009, 16(4):351-354(in Chinese)
4.Dong-qing Luo, Hong-ying Zheng, Wei-yun Wang(Address author).Research Progress in Rare Medicinal Fungus Phellinus sp [J].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2008, 15(1):76-78(in Chinese)
5.Wei-yun Wang, et al.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for liquid fermentation and polysaccharid extraction of Grifola frondosa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7, 23(4):276-279(in Chinese)
6.Wei-yun Wang. Studies on the Ion Implantation on Grifola frondosa [J]. ACTA Laser Biology Sinica, 2005, 14(3):168-172(in Chinese)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安徽农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安徽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安徽农业大学报录比、安徽农业大学考研群、安徽农业大学学姐微信、安徽农业大学考研真题、安徽农业大学专业目录、安徽农业大学排名、安徽农业大学保研、安徽农业大学公众号、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安徽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安徽农业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ahnydx/yjsds_559761.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