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导师:刘道胜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导师:刘道胜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导师:刘道胜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导师:刘道胜 正文


姓名:刘道胜
性别:男
出生年月:
职称:教授
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
研究方向:明清社会史、徽学、安徽地方文献

个人简介:刘道胜,1972年生,安徽怀宁人,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现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第七批省学术与技术带头后备人选,安徽省徽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徽学的教学和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第二批博士后学科基金特别资助、第43批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项目、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包括《明清徽州宗族文书研究》(独著)、《徽州方志研究》(独著)、《<寄园寄所寄>点校》(合著)等著述7种,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明清社会史、徽学、安徽地方文献

主讲课程:中国古代史、历史文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民间文书与地方社会研究、安徽地方文献研究等。

科研课题(2004——2009)
1.民间文书与地方社会研究(08CZS005),国家社会基金(主持人)。
2.民间文书与传统社会实态研究(200902202),第二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主持人)。
3.明清徽州契约关系与民间秩序研究(07SFB3006),全国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主持人)。
4.明清徽州宗族会社研究(08JJD770110),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第2主持人)。
5.民间文书与明清徽州社会史研究(20080430608),第4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
6.徽州方志研究(教社政函[2006]36号),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重点项目(主持人)。
7.明清徽州会社资料选辑(0905),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直接资助项目(主持人)。
8.徽州方志与徽州地方社会(省教育厅教社政函【2008】1号),安徽省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主持人)。
9.明清徽州民间契约关系的维系(2006xzx04),安徽师范大学专项资助基金项目(主持人)。
10明清徽州宗族文书研究(2008xcb08),安徽师范大学出版基金。
11.契约关系与徽州社会(2007sk111zd),安徽省教育厅青年资助项目(主持人)。
12.《寄园寄所寄》校注(0504),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重点项目(第2主持人)。
13.《中国古代史》(上)课件编写和制作,安徽师范大学教材建设基金项目(主持人)。
14.清代徽商资料丛编(200510121003003),国家清史研究项目(参与人)。
15.芜湖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芜湖市委托项目(参与人)。

研究成果(2004——2009论文和著作)
1.李自成小传》(独著),广东旅游出版社1997年版。
2.《以德治国——历代先贤启示录》(合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中外文明史》(合著),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合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历史教学论》(参编),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明清徽州宗族文书研究》(独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寄园寄所寄>点校》(合著),黄山书社2008年版。
8.《徽州方志研究》(独著),黄山书社2010年版。
9.《蔡元培与五四运动》,《芜湖师专学报》1997.3。
10.《明清桐城文化述评》,《芜湖师专学报》1998.2。
11.《秦朝史事辩》,《芜湖师专学报》2001.3。
12.《明代徽州方志述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4。
13.《论<寄园寄所寄>的编纂特点与文献价值》,《古籍研究》2004(卷上)。
14.《论徽州方志的文献价值》,《芜湖师专学报》2004.4。
15.《清代徽州方志的编纂特点》,《徽学》(第三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正统化的学术活动与地方性的知识积累——以徽州方志编修为中心》,《历史档案》 2005.4。
17.《论清代徽州方志的编纂成就》,《中国地方志》2005.7。
18.《明代祁门康氏文书研究》,《明史研究》(第九辑),黄山书社2005年版。
19.《论传统方志编纂与官方主流学术的统一》,《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5.3。
20.《明清徽州民间契约秩序的维系》,《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2。
21.《<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2。
22.《明清徽州宗族的“公匣”制度——以文书资料为中心》,《中国农史》2008.2;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8年第7期全文摘录。
23.《明清徽州宗族的“分房”与“轮房”——以文书资料为中心》,《安徽史学》2008.1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8期“观点摘要”摘转。
24.《明清徽州的民间调处及其演变》,《安徽师大学报》2008.4。
25.《明清徽州的都保与保甲》,《历史地理》第23期(年刊,2008年)。
26.《公匣制度与明清徽州民间文书的保存》,《图书馆杂志》2009.2。
27.《明清徽州合同契约与民间合约关系》,《安徽大学学报》2009.1。
28.《清代基层社会的地保》,《中国农史》2009.2;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9年第11期全文转载。
29.《罗愿与<新安志>》,《黄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30.《众存产业与明清徽州宗族社会》,《安徽史学》2010年第4期。
31.《明清徽州分家阄书与民间继承关系》,《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所获奖励
1.《<寄园寄所寄>点校》(第二作者),获2009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
2.《明清徽州宗族文书研究》,获2007-2008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优秀成果奖(著作类)。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安徽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安徽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安徽师范大学报录比、安徽师范大学考研群、安徽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安徽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安徽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安徽师范大学排名、安徽师范大学保研、安徽师范大学公众号、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安徽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安徽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安徽师范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ahsfdx/yjsds_561290.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