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文理学院政法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的介绍

发布时间:2020-04-1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宝鸡文理学院政法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的介绍

宝鸡文理学院政法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的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宝鸡文理学院政法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的介绍 正文

政法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中国哲学
       张波,江苏丰县人,哲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高层次人才。现任政法学院院长、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主任,兼任韩国大邱教育大学礼节文化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宝鸡市“四城建设”专家咨询组成员及省市多个学术机构特邀主席、理事等。主要从事关学与宋明理学、经学等方面的研究。著有《张载年谱》、《皇侃哲学思想研究》等9部(含2部合著)。在《哲学研究》(韩)、《道德与文明》、《철학논총》、《孔子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张载门人重要文献整理与思想研究”、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张载学术文献集成与理学研究”之子项目“张载年谱三种”、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关学文库”子课题图书3种、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清代关学重要文献与思想研究”及省社科基金、古委会、教育厅等课题19项。曾荣获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或荣誉。
       米文科,山西汾阳人,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省孔子学会常务理事。2002年毕业于新疆石河子大学外语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同年7月进入宝鸡文理学院哲学系工作。201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关学与儒佛道三教关系。先后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光明日报》等期刊报纸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古籍点校1部,合著1部,主持1项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儒释道三教关系史”并主持其中一项子课题。曾荣获校级“优秀教师”、校级“科研年度人物”和“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郭锋航,陕西礼泉人,哲学博士,副教授。现任我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处副处长,陕西省哲学学会会员、孔子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及关学。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南大核心3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3项、市厅级项目3项,主持并完成校级科研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先后主讲《中国哲学通论》、《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生课程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科生课程。曾荣获2016年第三届陕西省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2016年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奖、校2014年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2014年被评为宝鸡文理学院“优秀教师”并荣获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宝鸡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各1次
马克思主义哲学
       冯飞龙,陕西延安人,博士,教授。现任校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学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专家库专家及成果鉴定专家、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曾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省社科联、教育厅等项目20余项。出版个人专著1部,在《求实》、《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荣获陕西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宝鸡市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何振鹏,陕西富平人,教授,陕西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先后出版《实践观念的历史考察与多维审视》等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曾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目、宝鸡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项目等课题12项。曾荣获“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高校优秀哲社论文一等奖,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和教学竞赛一、二等奖,校“最受学生欢迎十佳教师”等各类奖励或荣誉20余项。
       许勇为,陕西凤翔人,哲学博士,副教授。1993年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化学系后从事中学化学教学工作;2002年至2005年在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获外国哲学硕士学位;2008至2011年在陕西师范大学攻读并获取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向博士学位。2002年至今,在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工作期间,曾主持省政府、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以及校级社科重点项目多项,在《思想战线》、《人文杂志》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有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论点摘编)》转载。曾获得陕西省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宝鸡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
       杨福荣,陕西富平人,博士,副教授。现任政法学院副院长。陕西省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负责人。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逻辑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编学术著作2部,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或参与省厅级项目8项。曾荣获宝鸡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王红梅,陕西延安人,法学博士,副教授。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以及唯物史观学会理事。近年来出版专著1部;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以及省级项目各一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研究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以上论文10余篇,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及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或索引。先后荣获宝鸡文理学院优秀教师称号2次、2017年宝鸡文理学院金秋杯课堂竞赛优秀奖、2018年宝鸡文理学院创新课堂大赛文科高职组特等奖、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奖项
       张丽,陕西安塞人,博士。2016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主要从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延安时期共产党人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研究》、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早期共产党人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解放>周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教育部青年项目《<群众>周刊建构中国共产党公信形象的文本研究》的研究工作。先后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以及《理论学刊》、《理论与现代化》、《学术探索》等期刊上发表多篇理论文章。
       铁锴,陕西凤翔人,教授,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现任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宝鸡基地)副主任,中国法学会会员,陕西政治学会会员,宝鸡市委理论宣讲团成员。专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政治学的教学研究,先后讲授过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和政治与行政等专业课10余门。先后获得“优秀教师”、“本科教学质量奖”、“优秀党员”和“2017年年度科研人物”。科研上坚持问题意识导向,学术研究聚焦在政治哲学、生态马克思主义、协商民主、抗争政治和乡村治理等方面。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陕西省社科基金、教育厅重点及人文专项等科研项目共10余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CSSCI共8篇,CSSCI扩展版3篇,中文核心4篇,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2部。共获各级优秀研究成果奖10余项。其中,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宝鸡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省级学会及学校优秀科研奖5项。
       王真,陕西宝鸡人,法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先后在《湖湘论坛》、《理论与改革》、《理论视野》、《毛泽东思想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宁夏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近年来,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科学项目、宝鸡市社科规划项目各1项,主持校重点课题3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2项。先后主讲《西方哲学史》、《自然辩证法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曾荣获宝鸡市第十一次、第十二次、第十三次、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伦理学
       王兴尚,陕西西安人,教授。曾任陕西省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普及委员会委员、陕西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主任。2012年遴选为宝鸡文理学院“优秀拔尖人才”,2017年获得宝鸡文理学院“第四届教学名师”。2018年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秦国崛起的责任伦理角度研究》(13XZX021);陕西省哲学社科基金项目《周秦理论文化与现代道德精神家园研究》(08C003);陕西省教改重点项目《周秦伦理文化与大学美德教育研究》(15BZ59)等。主要学术著作:《企业价值哲学》(三秦出版社2009年版),《秦国责任伦理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参与主编《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二、三辑)(2008年、2012年、2017年),《周秦伦理文化概论》(2016年修订版),《周秦伦理文化经典导读》(2018年版)等。主要学术论文:《论周人的德性伦理》载于《伦理学研究》(2011年)、《论秦国责任伦理结构》载于《道德与文明》(2011年)、《论秦国五帝志业宗教》载于《人文杂志》(2013年)、《大国崛起与文化权衡——从秦国崛起说起》载于《齐鲁学刊》(2014年)等四十余篇。上述论著在理论上具有原创性,颇具独立的个人学术风格。
       景红艳,陕西富平人,历史学博士,教授。兼任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理事、韩国大邱教育大学礼节文化研究所海外研究员。主要研究先秦历史、道德伦理及文化。近年来在《文化中国》(加拿大出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中国文化研究》、《考古与文物》《孔子研究》、《文艺评论》、《山西师大学报》及其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四十篇,其中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或观点摘录、索引。主持并以良好等次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周王室赏赐礼制研究》,主持或参与陕西省教育厅项目6项。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春秋左传>所见周代重大礼制问题研究》一部,获宝鸡市优秀成果奖。
       刘晓燕,陕西商南人,教授。宝鸡文理学院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兼任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成员,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会员,韩国大邱教育大学礼节文化教育研究所海外研究员。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先秦伦理思想文化、先秦礼制文化研究,在《山东社会科学》、《湖北社会科学》、《湖南社会科学》、《理论月刊》等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余篇。出版著作《先秦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主持省厅级项目多项,参与国家项目研究多项。主要承担《文化人类学概论》、《周秦伦理文化经典导读》等本科课程教学工作。曾获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本校“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奖励或荣誉称号。
       赵恒君,陕西宝鸡人,哲学博士。兼任韩国大邱教育大学礼节文化教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特聘副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员等。主要从事教育伦理学、应用伦理学及罗素哲学等方面的研究。参与及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4项,在核心期刊(CSSCI)发表论文若干篇,是《伦理学大辞典》(修订本)撰稿人之一。主要教授《伦理学》、《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课程。
 
宝鸡文理学院

添加宝鸡文理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宝鸡文理学院考研分数线、宝鸡文理学院报录比、宝鸡文理学院考研群、宝鸡文理学院学姐微信、宝鸡文理学院考研真题、宝鸡文理学院专业目录、宝鸡文理学院排名、宝鸡文理学院保研、宝鸡文理学院公众号、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宝鸡文理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宝鸡文理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bjwlxy/yjsy_250910.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