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4-2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正文

一、学科简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为重点,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总结,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揭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学科以“省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研会”为依托,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形成结构合理、基础扎实、专业水平较高的学术队伍,以期实现建设省内一流,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发展目标。共有教师12人,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学科组成员荣获省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校级名师、省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六个一批”理论人才等称号。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科学社会主义》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0篇,10篇论文被人大资料《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全文转载或转摘。
二、培养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出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较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水平和较深的社会发展理论素养,能够从事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与宣传、从事党务政务工作的合格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
2.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专业研究方向动态;能深入研究农村社会发展,具有开阔的研究视野、务实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文献资料。
  三、主要研究方向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农村发展研究
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与实践研究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5年。
  五、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200101 第一外国语 96 6 1、2 考试 .
200102 自然辩证法(学硕) 16 1 1 考试 .
2001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硕) 32 2 1 考试 .
  学科学

213104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沿专题讲座 32 2 1 考试 .
213105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32 2 1 考试 .
213106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32 2 1 考试 .


213207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专题研究 32 2 1 考试 .
213208 中国近现化史专题研究 32 2 1 考试 .
2132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32 2 2 考试 .
2132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 32 2 2 考试 .
2132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著作和文献选读 32 2 3 考试 .


213318 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2 考试 .
2133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专题研究 32 2 2 考试 . .
213320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32 2 2 考试 . .
213321 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 32 2 3 考试 . .
. 英语二外(一外非英语必选) 32 2 2 考试 .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 . . .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
六、修读要求
研究生在读期间,要求参加各项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总学分为36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33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开题1学分。
1.修读教育:导师要组织学习有关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重视思想政治素质、科学道德、职业道德培养,加强学风教育和规范管理。研究生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活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的基本理论及科学的研究方法,具备认知、分析、综合、创新、社会调查、数据处理,以及语言文字表达为一体的综合性能力。具体包括逻辑分析和综合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查阅文件和资料的能力、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外语和微机的能力。
2.学术活动:研究生在读期间参加有关学术报告和交流活动至少3次,查阅文献,作学术报告1次;至少撰写与学位论文相关的专业学术论文1篇,并在我校认定的核心或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上发表(计1学分)。
3.社会实践:研究生在读期间进行学科相关课程教学辅导工作,即教学实习。包括导师审阅后的试讲、指导实习、批改作业、辅导课堂讨论、总结等,不少于20学时。结合专业需要,利用假期深入社会,参加社会调研,累计时间不少于3周,须撰写社会实践报告(计1学分)。
  七、学位论文工作
1.选题和开题
   研究生课程学习期间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等工作,把握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前人工作和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确定具有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的研究课题,并在第3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计1学分)。
   开题报告在学科内进行可行性论证,经审查小组认可后才能进行课题研究。内容包括: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价值;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基本思路和方法;前期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研究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审查小组评定结果为不通过者,3个月内再次开题,仍未通过,经导师和学院同意,终止培养。
2.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时间安排在第4学期完成。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学术态度、论文成果发表、毕业论文进度、学术活动参与、社会实践等情况。中期考核合格者,继续学业,不合格者,经导师和学院同意,终止培养,肄业处理。
3. 学位论文预答辩
研究生必须学完规定课程,完成实践活动,获得规定学分,中期考核合格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预答辩时间安排在第5学期末或第6学期初。不通过者,不能进入毕业论文送审和答辩程序。
  4.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时间安排在第6学期。答辩前,论文需检测,重复率不得高于15%,方可申请学位,否则,本次不能答辩。学位论文应密切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发展需要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两大类。论文字数不低于3万字,写作规范应符合校研究生院的统一规定。
学位论文以其内在的质量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优:论文选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能体现本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和开拓性;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合理,逻辑严密,分析透彻,资料翔实,文笔流畅。达到公开发表的水平;良:论文选题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能体现学科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综合性和科学性;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资料翔实,文笔通顺。基本达到公开发表的水平;合格:论文选题得当;能体现本学科研究的综合性;观点正确,论证清楚,资料丰富,文笔通顺;不合格:题旨模糊,观点不正确,结构不合理,认证不充分,引用资料失实失当。
八、主要的学习参考书目及网站
  (一)学习参考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邓小平文选》(1-4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江泽民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育部社政司,高等教育版社2002年版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梅荣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8.《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郭德宏,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9.《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郑永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与反思》,陶德麟,何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何一成,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英)特里·伊格尔顿,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
   13.《保卫马克思》,(法)阿尔都塞,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14.《走进马克思》,孙伯鍨、张一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5.《近代中国政治文明转型研究》,刘世军,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变革社会中的社会秩序》,塞缪尔·亨廷顿,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汪青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田克勤,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
   1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赵向军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安启念,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版
   2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参考》,红旗大参考编写组,红旗出版社2007年版
   22.《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之道》,张森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3.《马克思的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张雷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李君如等,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二)期刊
   1.《中国社会科学》             2.《新华文摘》
   3.《马克思主义研究》           4.《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5.《社会学研究》               6.《政治学研究》
   7.《中共党史研究》             8.《科学社会主义》
   9.《求是》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11.《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12.《社会主义研究》
   13.《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4.《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5.《理论视野》                16.《红旗文稿》
   17.《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18.《教学与研究》
   19.《高校理论战线》
   (三)相关网站
   1.马克思主义研究网Http:// Myy.Cass.Cn/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网Http:// Myy.Cass.Cn/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Http:// Marxism.Org.Cn /
   4.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Http:// Socialism-Center.Cass.Cn/
5.中国共产党新闻Http://Zg.People.Com.Cn/
6.中国政府网Http:// Www. Www.Gov.Cn /
7.中国农村研究网Http:// Www.Ccrs.Org.Cn /
   8.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网Http://Cnzgw.Org/
   9.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 Www.Cssn.Cn /
   10.中国共产党新华资料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
   11.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网Http:// Www. Jpkcnet.Com /
   12.中国政治学网Http://Www. Chinaps.Cass.Cn /
13.中共中央党校Http://Www.Ccps.Gov.Cn/Index.Jsp
   14.中央编译局Http://Www.Cctb.Net/
   15.求是理论网Http://Www.Qstheory.Cn/
   16.环球视野Http:// Www. Globalview.Cn /
   17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18.理论网Http://Www.Cntheory.Com/
   19.光明网Http://Www.Gmw.Cn/
   20.中青在线Http://Www.Cyol.Net/
东北农业大学

添加东北农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东北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东北农业大学报录比、东北农业大学考研群、东北农业大学学姐微信、东北农业大学考研真题、东北农业大学专业目录、东北农业大学排名、东北农业大学保研、东北农业大学公众号、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东北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东北农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dongbeinongye/yanjiushengyuan_25398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