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导师:陈爱华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导师:陈爱华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导师:陈爱华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导师:陈爱华 正文


陈爱华 教授 哲学博士现为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科学技术伦理学研究所所长。

社会兼职:
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学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逻辑学学会理事、中国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江苏省逻辑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妇女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伦理学会理事、江苏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哲学史科学史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女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南京思维与逻辑研究会副会长、东南大学女知识分子联谊会常务副理事长。

科研成果:
陈爱华教授长期从事科学伦理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逻辑学的教学和研究。同时也关涉市场伦理、教育伦理、妇女伦理、家庭伦理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自然辩证法研究》、《高校理论战线》、《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等全国核心期刊及其他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试论科学活动的德性本质”、“马克思经济视域中的科学伦理观”、“科学伦理的形上维度”、“试论马尔库塞科学伦理观的伦理内涵与价值”、“关于科学伦理的几点思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之关系的几点思考” 、“类比在现代逻辑发展中的作用”等论文150多篇;已出版学术专著《现代科学伦理精神的生长》、《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科学伦理精神的历史生成》、《法兰克福学派科学伦理思想的历史逻辑》3部, 与人合著的专著、编著多部,独立编写逻辑学教材3部、主编1部、参编3部。

科研项目:
近年来,研究的科研项目有:“关于当代中国和谐伦理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其对策创新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思想道德与和谐伦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05ZD04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中国社会发展”(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培养创造性人才与教育改革研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项目)、“马克思科技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发展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等国家级、教育部、省级和校级课题12项。

教学成果:
自1993年以来,获省、市科研奖12项;东南大学教学奖7项;东南大学教学改革奖2项(二等);2001∼2009年指导本科生调查报告:“关于南京流动民工的状况调查” 等4篇调查报告分别获全国第七、九、十、十一次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分别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先后三次被评为东南大学教书育人积极分子;另外获省级和校级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多项。

治学格言:
坚持学思会通、批判与内省的会通、智德会通、文理会通、知行会通。

学术志向:
在中西文化视野中,从事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梳理、追问与探索;对当代科技伦理问题进行道德哲学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索科技伦理理论形态,为科技伦理精神的弘扬和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不懈的探索。

招收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岗位的主要方向:
国外马克思主义伦理理论流派与方法论研究,科技伦理研究,应用伦理的道德哲学研究(如,生态(环境)伦理、女性伦理等)。

工作邮件:
xszyxxchen@126.com; bksyjsbs2010 @163.com。办公电话:025-83793464。
本学期在九龙湖校区文科楼A座 办公时间:每周三、四上午8:00-11:00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东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东南大学考研分数线、东南大学报录比、东南大学考研群、东南大学学姐微信、东南大学考研真题、东南大学专业目录、东南大学排名、东南大学保研、东南大学公众号、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东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东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东南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dongnandaxue/daoshi_548789.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