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导师:陈小荣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导师:陈小荣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导师:陈小荣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导师:陈小荣 正文

一.个人基本情况与经历

陈小荣,男,生于1972.01,江西樟树人。

1991.9~1995.7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本科学习;

1996.9~1999.7 攻读江西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学位;

1999.9~2002.6 攻读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遗传育种学博士学位,同年到江西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教研室任教至今;

2003年11月被评骋为副教授。

2009年10月被评骋为教授。

二.主要事迹和专业技术工作经历

(一).教书育人

1. 讲授本科《普通遗传学》.《植物生物技术原理与方法》以及硕士研究生《植物生物技术》.《植物组织培养》课程。

2. 2004年6月被聘为江西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与其他老师合作完成指导研究生毕业论文2人,单独完成指导研究生2人,现指导有研究生5人。

3. 2003~2004,2007~2008学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开展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4. 指导本科生农学02熊康同学毕业论文“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退化的基因型和播期效应分析”获得江西省高等学校2006年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奖;指导园艺2000何平荣同学本科毕业论文“杂交水稻干物质积累动态及其杂种优势的研究”获得江西农业大学2004届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5. 2004年9月被评为江西农业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

6. 担任农村区域发展专业021班班主任,本着 “奋力研读.诚信负责”的引导准则,该班学生各方面表现均较好,纳入了学校的培养目标。本人亦被评为江西农业大学2005~2006学年“优秀班主任”。 还获得中共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委员会2005年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7. 由于工作业绩成效较好,被评为江西农业大学“2007年度先进工作者”。

8. 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2007~2009年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9. 2009年1月被骋为江西农业大学“未来之星”。

10. 2009年7月当选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选”。

(二).论文.论著发表情况:

迄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A类学报第1作者10篇,另外核心刊物论文12篇,参编论著1部,参编“APSA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培训班”编写英文教材1个专题,近5年来发表的论文如下:

1. Identification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Fertility Restoration Ability in Dongxiang Wild Rice (Oryza rufipogon). Rice Science, 2008,15(1):21-28(第1作者)

2. 稻穗枝梗和颖花形成的基因型及播期效应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06,20(4): 424-428 (第1作者)

3. 两系法杂交水稻抽穗结实期持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籽粒产量关系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8): 1459-1464(第1作者)

4. 两个籼型水稻核不育系育性温光反应的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2003,14(10):1641-1644 (第1作者)

5. 割茬再生处理对光温不育水稻培矮64S若干生理活性指标的影响,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2):59-61 (通讯作者)

6. MeJA和MeJA+BA对杂交籼稻亲本颖花开放的调控,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6):104-107(第1作者)

7. 异季条件下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退化及其形成的差异性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7,8(2):213-218 (第1作者)

8. 两系法杂交水稻抽穗结实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动态变化及其杂种优势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6(3): 5-9. (第1作者)

9. 割茬再生处理对培矮64S育性的影响. 种子, 2004, 23(8): 57-58. (第1作者)

10. 两系法杂交水稻物质运转和籽粒灌浆的动态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1):73-77 (第1作者)

11. 金优463在赣中北作双季早稻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与生产对策,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6(2):161-163 (第1作者)

12. 几种生长调节物质对培矮64S异交性状的调控.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7(3): 385-388. (第1作者)

13. 杂交水稻新组合昌优10号.昌优11号高产栽培技术. 种子, 2006,25(9):95-96 (第1作者)

14. 施氮对籼型双季杂交水稻枝梗和颖花分化与退化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8,30(1):1-6(第1作者)

15. 杂交水稻不同季别与不同粒位结实的差异性分析. 种子, 2007,26(11):64-67 (第1作者)

16.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Dry Matter Transportation and Grain Filling and Their Correlations in Two-line Hybrid Rice.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Hybrid Rice(杂交水稻产业化国际学术研讨), 2005,266-278 (第1作者)

17. 水稻丰产技术,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 (编委)

18. Some New Cultivation Technologies for Hybrid Rice Production in China. Training Course on APSA 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2007,Module 13,115-132(Module 13作者)

19. 双季水稻塑盘旱育抛栽基本苗公式的建立. 中国水稻科学,2006,20(3): 290-294 (第2作者)

20. Formula for Determining Number of Basic Seedlings at Scattered-Planting with Seedling Dry-Raised on Plastic Trays in Double-Season Rice. Rice Science, 2006,13(4):271-277 (第2作者)

(三).承担的课题:

1. 基于作物生长补偿效应的水稻产量稳定性机理研究(项目资金25.0万元,项目起迄2009.01~201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研究中)

2. 江西省科技厅重大创新项目“东乡野生稻有利基因的发掘.定位及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研究”子课题—— “东野/协青早B高世代群体的耐贫瘠性鉴定与遗传特性”的研究(项目资金8.0万元) 江西省科技厅,主持(研究中)

3. 基于作物生长补偿效应的赣中北双季稻理想株型研究(项目资金2.0万元) 江西省教育厅 ,主持(研究中,,项目起迄20010.01~2012.12)

4. 培矮64S高产制种全程化控技术研究(项目资金1.5万元) 江西省教育厅 ,主持(已结题)

5. 水稻颖花分化与退化的动态遗传规律研究(项目资金1.0万元)江西省教育厅,主持(已结题)

6. 水稻源库流特征及其生理特性动态变化的遗传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3完成人

7.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西分项 科技部重大专项,成员(研究中)

(四).获奖:

1. “江西双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 2008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8;

2. “水稻恢复系R120及其系列超级杂交稻组合的选育与应用” 2006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排名第6;

3.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西分项2005年度先进个人” 颁奖单位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西省项目领导小组.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江西农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江西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江西农业大学报录比、江西农业大学考研群、江西农业大学学姐微信、江西农业大学考研真题、江西农业大学专业目录、江西农业大学排名、江西农业大学保研、江西农业大学公众号、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江西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江西农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江西农业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jiangxinongyedaxue/yanjiushengdaoshi_55438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