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

发布时间:2020-06-0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

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 正文

一、学科介绍
行政管理学是主要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适应科学管理发展要求和公共部门职业化趋势而诞生的。该二级学科主要为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NGO)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管理者,也为公共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培养具有扎实理论根基、具备一定研究方法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者和研究者。行政管理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毕业生授管理学硕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为教学与研究机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研究型、应用型高层次行政管理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2.1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有远大的理想和事业心。
2.2具有扎实的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专业理论功底,对本专业的理论及现实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具有独立运用本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3具有使用一种外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培养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
2.4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
3.1政府治理方向
3.2公共政策分析方向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五、培养方式和方法
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调动研究生在整个学习阶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本学科学术团体整体效能的培养机制;积极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方法和技术,激发研究生的创造性,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具体培养过程中,课堂教学采取讲授、讨论和研究生讲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实践一般应结合导师的研究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也可独立选题开展研究工作。与此同时,每个研究生必须进入教学实践环节,完成规定的工作量。课程学习结束后,以学位论文的开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为重点,提高研究生运用相关学科理论独立承担研究任务和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
6.1学分
教学16学时为1学分。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的总和应在28-30学分之间,其中学位课为14-15学分,选修课程13-15学分。
6.2 授课方式、成绩评定方式
6.2.1授课方式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性质,选择讲授和实验,或讲授和操作,或讲授和研讨,或研讨、读书报告、指导、自学等形式。
6.2.2成绩评定方式研究生的科目成绩评定分为考试与考查两种方式。考试科目按百分制评定成绩,60分为及格,可获学分。考查科目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及格以上可获学分。
6.3课程教学
课程性质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学位课含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选修课含必选课和自选课,各类课程的管理见《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
6.3.1 学位课。学位课程5-6门,公共学位课2门,专业学位课3-4门。英语6学分;公共学位政治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6.3.2选修课分为必选和自选。
6.3.3课程设置及安排见九、附表: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安排
6.3.4主要课程内容简介
6.3.4.1公共管理前沿问题研究(Monograph of 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of Public Management)
本课程分别对政治文明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信用、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行政区划改革、行政绩效评估、行政许可、公共危机中的政府管理、电子政务建设、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战略机遇期的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社会保障社会化、行政信息公开的最新进展、城市社区建设以及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等课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黄德林.公共管理若干前沿问题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2]彭健.政府预算理论演进与制度创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4]彭健.政府预算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 第06期
[5]Aidt, Toke S. (2003). Economic analysis of corruption: a survey. The Economic Journal 113(491): 632-652.
[6]博克斯(1998):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周晓丽:新公共管理:反思、批判与超越—兼评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管理学报.2005.01
[8]Agranoff, R.(2007). Managing within networks: Adding value to public organizations,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9]钱振明.公共治理转型的全球分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1)
[10]马俊,叶丽娟主编.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前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3.4.2西方公共管理名著导读(Classics of West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本课程主要对自威尔逊至当今西方学者的20部公共管理学经典著作进行导读,分别是:有行政管理学开山鼻祖之称的威尔逊的《行政学之研究》、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百科全书式大师马克斯·韦伯的传世之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比较行政的一代宗师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唐斯解密的《官僚制内幕》、库珀诠释的《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经济学家詹姆斯·M·布坎南的论文集《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诺贝尔经济学奖新科得主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奥斯本与盖布勒的《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罗森布鲁姆的《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林登的《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法默尔用后现代笔触写就的《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福克斯和米勒共著的《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彼得斯透视的《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弗雷德里克森阐述的《公共行政的精神》。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汪大海主编.西方公共管理名著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克里斯滕森等主编.新公共管理——观念与实践的转变.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3]卡蓝默等.心系国家改革——公共管理建构模式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诺曼®弗林.公共部门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5]陈荣富:公共管理前沿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6.3.4.3公共管理研究与方法(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methodology)
本课程以“研究是一个普遍行为”为出发点,秉承问题导向的视角,较系统地给出了分析解决现实公共管理问题过程中的方法论及不同研究方法的使用等内容,并辅以相关研究实例,使学生理解公共管理研究的全貌与具体操作。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吴建南主编.公共管理研究与方法导论.科学出版社, 2006
[2]蓝志勇,范柏乃主编.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科学出版社, 2008
[3]梁莹主编.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6.3.4.4行政学术史(A History of Administrative Theories)
本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将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同历史演变中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具较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了解行政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丁煌主编.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2]竹立家等编译.国外组织理论精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3]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
6.3.4.5公共管理管理经典案例研究(Public Administration: Classic Case Analysis)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理解行政机关是怎样对行政事务进行实践管理的,尤其在具体的实践案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具体的案例背景影响;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尤其对现实行政事件的行政分析方法和内容,培养和提高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现实行政问题的能力。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陈世香,王志华编著.行政案例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江超庸编著.行政管理案例教程.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3]小劳伦斯.E. 列恩.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竺乾威,马国良编.西方行政管理案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张绪刚,朱晓红主编.公共管理案例教程,2007
6.3.4.6 行政体制改革专题(The Topic of Reform of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通过系统讲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转变政府职能、中外公共管理的比较与借鉴以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的对策研究等内容,使学生紧跟行政体制改革的前沿理论。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唐铁汉主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沿问题.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学习读本》编写组主编.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学习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3]陈仲英主编.行政体制改革新思考(第1集).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
[4]魏礼群主编.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No.1(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汪玉凯主编.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人民出版社,2008
6.3.4.7中国公共政策分析专题研究(project research of China's public policy analysis)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了解中国各专业领域公共政策的产生、演变、现状与发展的基础上,熟练地运用公共政策学的理论知识,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分析中国各专业领域的公共政策实践,提高学生对中国各专业领域公共政策实践的关注、理解与分析能力。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朱崇实,陈振明主编.中国公共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刘伯龙,竺乾威.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范明林张钟汝.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实证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4]白钢史卫民.国公共政策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5]岳经纶郭巍青.中国公共政策评论.格致出版社,2010
[6]叶海卡•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7]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人民出版社,2004
[9]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华夏出版社,2004
[10]保罗•A •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三联书店,2004
[11]J.E.安德森.公共决策.华夏出版社1990
6.3.4.8 公共政策经典案例研究(Education and Culture Studies)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运用公共政策理论知识解决公共政策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学生对公共政策学科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公共政策实践的分析能力。同时,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案例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其运用,提高学生的案例分析水平。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陈潭主编.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宁骚.公共政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人民出版社,2004
[5]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华夏出版社,2004
[6]保罗•A •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三联书店,2004
[7]J.E.安德森.公共决策.华夏出版社,1990
[8]叶海卡•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9]拉雷• N •格斯顿.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重庆出版社,2001
10]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3.4.9 宪法与行政法专题研究(Constitution and administrative law)
本课程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宪法与行政法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原理,熟悉中国宪法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帮助学生比较熟练地运用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的知识分析各种宪法与行政法现象,发现国内外宪政与行政法治的运作规律;教学方法以课堂说教为主外加具体案例讨论。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周叶中主编:宪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韩大元主编:宪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韩大元、莫纪宏主编:外国宪法判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许崇德: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王三秀:走向良治宪政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张庆福主编:宪政论丛,法律出版社2004
[7]周伟著:宪法基本权利,法律出版社2006
[8]袁宏曙著:公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杨海坤著:宪法基本权利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3.4.10 行政领导学(Administrative  leadership)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主要研究在现代行政领导工作中合乎规律性的东西,着重探讨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以及领导的各个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把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着重使之科学化。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领导科学纲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2
[2]朱立言.行政领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李成言主编.现代行政领导案例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李成言著.现代行政领导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美]威廉,科恩(William A.Cohen)著.陆丽云译陆丽云译,领导者的艺术.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
6.3.4.11公共危机管理专题研究(Monographic Study for Public Crisis Managment)
公共危机管理专题研究是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需要掌握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危机管理的基本形成机理尽力深入了解,对本学科的前沿问题有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我国转型期与危机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对立研究的能力。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刘霞,向良云主编:公共危机治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2]姜平,贾洁萍,孔庆兵主编: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红旗出版社社,2011
[3]王宏伟: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张小明:公共部门危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澳]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王成、宋炳辉、金瑛译,中信出版社,2001
[6]诺曼•R.奥古斯丁等:危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哈佛商学院出版社,2001
[7][美]劳伦斯•巴顿:组织危机管理,符彩霞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3.4.1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Public Service)
以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流程为主线展开,介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构系统;阐述公共部门职位分析、人员甄选与录用、培训与开发、人员流动等环节的内容;展示公共部门职业生涯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社会保险与福利等环节的内容;对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力求反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相关政策、管理理念与实践的最新变化,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以及相关的政策,并能应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问题。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赵曼,陈全明主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
[2]陈天祥编著.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及案例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
[3]吴志华,刘晓苏主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
[4](美)伯曼著.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5](美)克林纳,纳尔班迪著.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
[6]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劳伦斯·S·克雷曼.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8]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七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9]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0]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1]斯图尔特·克雷纳.管理百年[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12]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
[1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相关杂志刊物,如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
6.3.4.13 政府治理专题研究(Topics on Education Technologies)
政府治理专题研究是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政府治理的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经验,明晰当代政府治理的最新前沿问题,掌握政府治理的原则与技巧,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我国转型期治理变革与政府治理创新问题进行分析与独立研究。政府治理专题研究以当代政府治理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和学习掌握政府治理理论、治理实践治理工具,明晰政府治理的最新前沿问题和动向,了解全球化条件下的政府治理,引导学生对当前中国政府管理改革中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研析和探讨,进一步明晰政府管理创新的方向,增强运用治理理论和工具解决政府治理问题的能力。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美)奥斯本普拉斯特里克著,谭功荣刘霞译.再造政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美)登哈特著,丁煌译.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黄晓东著.社会资本与政府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美)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
[7]张康之主编.中国政府管理.研究出版社出版社,2009
6.3.4.14 地方政府治理经典案例研究(Classical Cases Study for Governance of Local government  )
地方政府治理经典案例研究是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学习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通过国内外经典地方政府治理案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学习国内外地方政府治理的经验和教训,树立地方政府的创新意识,掌握地方政府治理的理论工具与实践技巧,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我国转型期地方政府治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剖析并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路径。地方政府治理经典案例是深化本专业学习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当代中国多个地方政府治理创新案例的研究,比较全面的研析地方政府治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丰富学生在我国地方政府治理创新方面的可资参考和借鉴的丰富材料,并提高研究和分析地方政府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俞可平.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案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高新军.美国地方政府治理(案例调查与制度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
[3]韩康,史美兰主编.中国政府管理案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李明强,贺艳芳著.地方政府治理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5](加)理查德.廷德尔等著,于秀明译.加拿大地方政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英)戴维•威尔逊,(英)克里斯•盖姆著;张勇等译.英国地方政府(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德)沃尔曼著,陈伟等译.德国地方政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七、中期考核
课程结束后、由院(系)组织进行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要求入学后第三学期内,开题报告后,由所在学院统一组织和实施。考核审查小组应对考核对象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和科研能力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分流,最后由研究生院审核、备案。具体要求按《江西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规定(修订)》执行。
八、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8.1 科学研究
8.1.1选题。研究生的科研须从选题开始,与任何科学研究一样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调查、收集、阅读、分析和评价有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选题。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在查阅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选题,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书的撰写。
8.1.2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书首先应征得导师认可,并在举行开题报告会的前一周送达考核小组成员审阅,方可参加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由考核小组进行论证,论证通过者,以书面形式报所在学院审批备案。在此基础上,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尽快拟定论文的具体工作计划,并予以实施。具体要求按《江西农业大学关于学术型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规定》执行。
8.1.3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的基石,应在导师指导下,在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数据收集方法,学习和遵守数据采集规范,运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和手段,取得学位论文所需要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
8.2学位论文
8.2.1论文工作中期报告。为使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得到所在学科集体的帮助,应阶段性地向所在学科教师做科研报告。进入论文中期阶段后,由硕士研究生报告科研工作的阶段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听取建议,改进论文工作。
中期研究报告后,由硕士生填写《江西农业大学攻读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报告情况表》,由指导教师审核后,送交研究生处备案。
8.2.2撰写学位论文的要求。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应表明作者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8.2.2.1选题体现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创新性。
8.2.2.2学位论文应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完成的。
8.2.2.3论文的结论和所引用的资料详实准确。
8.2.2.4论文有独立见解。
8.2.2.5硕士学位论文字数约在2-3万字。
8.2.2.6学位论文必须遵守学术规范。
8.2.2.7硕士研究生用于做学位论文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
8.2.3论文发表要求。本学科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至少1篇学术论文。
8.2.4论文送审、答辩与学位授予。研究生必须完成上述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论文发表及学位论文等各项都达到规定的要求,经导师同意,论文经盲审通过后,学位论文方可提交答辩。由学院按照《江西农业大学学位授予细则》的要求,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委员会。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提交校学位委员会审批,审批通过者,即可授予学位,颁发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江西农业大学

添加江西农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江西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江西农业大学报录比、江西农业大学考研群、江西农业大学学姐微信、江西农业大学考研真题、江西农业大学专业目录、江西农业大学排名、江西农业大学保研、江西农业大学公众号、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江西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江西农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jiangxinongyedaxue/yanjiushengyuan_316322.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