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础医学考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础医学考研

相关专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础医学考研的同学注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础医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础医学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础医学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础医学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础医学考研


  北航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依托于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建立。本学科拥有一支起点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近五年累计科研经费超过1500万元,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经费总额超过500万元;承建“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建“康复辅具技术与系统”民政部重点实验室;拥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各型组织切片机等各类研究与教学设备100多台套,价值2000余万元。

  本学科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指导思想,以航空航天医学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北航在工程技术及航空航天领域的优势,在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师资队伍、开展科学研究及复合型基础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成效显著。已在病理生理学、航空航天人因学、航天医学与生命保障、数字医学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形成了鲜明的航空航天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特色,学科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病理生理学方向
  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是认识疾病和防治疾病的理论基础,主要任务是从分子、细胞、组织等多层次研究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患病机体的代谢和机能变化,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北航在血液系统病理生理学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主要在血小板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特殊环境血液系统病理生理学变化的机理等领域开展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血小板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领域。在血栓形成起始阶段的生理调控的分子机制、血小板凋亡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关系、重力变化及其他力学因素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以及血栓形成负调控的分子机制等方面研究开展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为认识血小板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可为血小板相关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寻找药物治疗和药物筛选靶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
  特殊环境血液系统病理生理学变化的机理研究领域。一些特殊环境因素,如重力变化、缺氧以及化学物暴露,可引起人体病理生理变化。主要在特殊环境因素血液系统病理生理学变化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以及不同环境因素联合作用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等方面开展了研究,研究成果有利于全面认识这些环境因素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的机制,以及如何预防这些病理生理变化提供干预靶点。
  此外,还在其他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面进行了研究,包括肿瘤发生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天然产物对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等,这方面研究成果对于利用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作为干预靶点和应用天然产物预防和治疗肿瘤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近年来学术团队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7篇,包括重要国际学术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HEART AND CIRCULATORY PHYSIOLOGY、THROMBOSIS RESEARCH、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等上发表。

  数字医学方向
  数字医学是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与医学科学交叉融合形成的新领域,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基础医学领域之一。主要研究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生理系统建模与计算机仿真、数字医疗检测、数字医疗诊断、数字医疗治疗、数字医疗监控和数字医疗康复等。
  北航依托在其信息科学、虚拟现实等领域的良好基础,突出与基础医学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与渗透,开展了大量的数字医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的成果,在数字医学基础和现代医学测试技术与理论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数字医学基础方面,主要研究数字化虚拟力学和生理人体、血液循环与呼吸等生理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关键技术,建立了高质量的包含头、口腔、颈、脊柱、腕、膝、踝、足等部位及肌骨系统的、能模拟多种正常和特殊状态活动的虚拟生物力学和生理人体,以及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的计算机仿真模型。这些研究成果可为手术规划、导航与评价,相关疾病的机理研究,新型治疗方法与医疗器械和空间生命保障技术等的研究奠定重要基础,在相关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近年来,承担了包括重点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际著名期刊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J Biomech等发表论文多篇。
  在现代医学测试技术与理论领域,主要研究血液循环系统、肌骨系统、呼吸系统等的生理信号检测与处理,专科专用锥束CT和基于C型臂的三维CT等数字医学成像,MRI、超声、X射线等生物医学图像数字处理,医学检验和智能诊断等的关键技术、基础理论和算法,进而研究癌症、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等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人体不同层次(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结构—功能”关系,实现在疾病处于发生和发展的初期发现疾病征兆,为疾病早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与手段。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等多项,并与Microsoft等公司开展e-Health方面的合作研究,在国际著名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Acta Radiologica,Journal of Urology等发表论文多篇。

  航空航天人因学方向
  航空航天人因学是随着我国航空、航天工业高速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兴基础医学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在航空、航天环境中人与载运系统其他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是一个将理论、原则、数据、方法进行设计以提升工作质量,优化整体系统效能,实现人员高效、安全与健康的学科领域。
  针对航空航天载运系统工程设计的需求,北航积极承担本方向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课题,形成了航空环境工效、直升机人因学设计、航天人因学基础与应用等方面的工程背景明显的研究方向和特色的学科理论与研究平台。
  在航空环境工效领域,从事对飞行员认知工效、缺氧工效、可达域、目标拾取、高温工效、个体防护装备工效和行为工效等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通过计算、模拟和实验,发现了一系列与提高人的生存状态不适应的工程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本方向的部分研究成果已用于“神七”和型号飞行项目等工程设计中。
  在直升机人因学设计领域,承担了某国防预研项目,以某型号直升机为背景,引入模糊决策理论,建立了人机功能分配的多目标模糊决策模型。并开发出对应的人体数据库和通用性可视化人机界面分析平台,进行可达性、视域、人体受力等方面的分析,得出其适人性的设计评测结果。
  在航天人因学基础与应用研究领域,承担了国家863与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开展了长期密闭舱室人因工程设计要求与评价方法研究。研究了长期飞行载人航天器的约束条件,通过试验验证,形成人因工程设计要求。同时,进行了密闭舱室的人员长期工作能力评估的试验与分析,得出有重要工程价值的结果。
  通过科研项目的牵引,已出版了《航天工效学》、《载人航天器人机界面设计》等部级规划教材。拥有人体行为分析、人体心理测量、人体尺寸测量、操作力测量、生理信号测量等用于航空航天人因学的研究设备,为本方向的人才培养研究提供充分的保障。

  航天医学与生命保障方向
  航天医学与生命保障是随着太空飞行、登月、火星计划等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基础医学分支,主要研究空间环境中各种特殊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生存环境的影响、发生机理及有效医学防护措施,以保证空间飞行过程中人员的身心健康。
  北航作为一所具有鲜明航空航天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在航天医学与生命保障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已具备良好的研究基础,在空间失重对人体生理系统的影响和空间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研究方面形成了特色与优势。
  在航天医学研究领域,主要研究空间失重对人体生理系统的影响,特别在骨骼肌肉系统、免疫系统和血液系统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一方面在分子、细胞层面,研究失重对骨组织细胞、肌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和血细胞功能的影响,以探索空间骨质丢失、肌肉萎缩、免疫功能改变、贫血等的发生机制;另一方面在动物实验层面,研究运动、药物对抗失重引起的这些生理变化的效果,以探寻有效的防护措施。研究中自主研发的模拟失重生物反应器、模拟失重大鼠训练装置等地面模拟失重设备,可为航天基础医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地面实验研究平台。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国际著名期刊Acta Biomaterialia,Acta Astronautica等发表学术论文7篇,申请发明专利多项。
  在生命保障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如何提供适合人类长期生存的航天器生态环境,尤其在空间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研究方向已建立起相应模拟空间环境,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凝练出关键基础性科学问题,提出了通过控制太空生态环境来保证空间飞行过程中人员健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该方向一直与俄罗斯相关研究机构保持良好的实质性合作关系,研究水平在国内已处于领先地位。承担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等项目多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多项。
 

  考研网快讯,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础医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专业代码、专业领域、学院、研究方向 拟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100100 基础医学      
010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8   学制2.5年
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306西医综合④--无

  考试内容包括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五大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25%、25%、25%、15%和10%。

  第一部分 生理学 (25%)

  一. 人体组织结构

  1. 生命化学:生命体的基本元素,组织液。

  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4.人体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及神经组织的功能。

  二.  表皮系统

  皮肤及附属器的功能。

  三.  运动系统

  骨骼肌的组织结构特点,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四.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

  1.神经系统功能,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神经突触的结构与功能,反射弧的构成与功能。

  2.脑脊液的产生与循环,中枢神经系统的血液供应,自主神经的特点与功能。

  3.下丘脑垂体与甲状腺: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与甲状旁腺分泌的激素及功能。

  4.肾上腺与胰腺:肾上腺、胰腺分泌的激素及其功能。

  5.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的调控方式、负反馈调节机制。

  五.感受器

  1.味觉和嗅觉:味蕾的分布与功能;味觉和嗅觉的传导途径。

  2.视觉器官:眼球及眼附属器的结构与功能,视力的形成与调节。

  3.听觉器官:声波的传导与听力的形成。

  六.循环系统

  1.血液: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的组成和功能,血液的运输功能,凝血与纤溶的过程与机制,ABO血型与Rh血型的分型依据及输血原则。

  2.血液循环系统:心脏的结构,瓣膜、心肌细胞的特点;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心脏的供血;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体循环与肺循环的循环路径,组织液的生成;心动周期各时相的特点,血压的形成与调节。

  3.淋巴系统与免疫:人体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的机制与特点。

  七.呼吸系统

  1.呼吸系统的构成、结构特点及功能。

  2.呼吸膜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呼吸的机制,外呼吸、内呼吸的概念,氧、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呼吸的调节。

  八.消化系统

  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肝脏的功能。

  2.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的消化和吸收过程,门脉循环的功能。

  九.泌尿系统

  1.泌尿系统的功能,肾脏的供血。

  2.尿生成的过程及调节。

  十.生殖与发育

  1.男性生殖系统:精子的生成过程,雄激素的生理功能。

  2.女性生殖系统:卵细胞的生成过程,子宫内膜的周期性的变化,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功能。

  十一.代谢与发热

  1.能量代谢:能量的来源和利用,影响能量代谢(基础代谢)的主要因素。

  2.发热:人体的体温及其调节。

  第二部分  生物化学(25%)

  一.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都是L-α-氨基酸,氨基酸肽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2.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的概念,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3.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研究方法:蛋白质的两性电离性质、紫外特征吸收峰、变性与复性;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原理和方法,包括盐析、透析、层析、电泳等。

  二.  酶

  1. 酶的分子结构: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反应条件温和和酶活性的可调控性,酶分子中常含有的辅助因子,同工酶的概念和酶的过渡态理论。

  2. 酶促反应动力学:米氏方程的推导过程,并应用米氏方程,底物浓度、pH值、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3.酶的调节:酶的可调控性;生物体内酶的别构调控、共价修饰调控和酶原激活。

  三.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核酸的化学组成: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酸的一级结构, DNA和RNA分子的基本结构。

  2.DNA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DNA的双螺旋结构, DNA是遗传物质的基础。

  3.RNA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mRNA、tRNA和rRNA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4.核酸的理化性质:核酸分子的紫外吸收特性,核酸分子的变性和复性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四. 糖代谢

  1.糖的无氧氧化:糖酵解的基本过程和生理意义,糖酵解后丙酮酸的去向,糖酵解过程中的3个关键的调控酶。

  2.糖的有氧氧化:三羧酸循环的过程,糖的有氧氧化是机体获得ATP的主要方式,糖的有氧氧化的调节是基于能量的需求。

  3.戊糖磷酸途径:戊糖磷酸途径分为两个阶段,戊糖磷酸途径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4.糖异生:糖异生与糖酵解不同的三个反应,糖异生和糖酵解的协同调控。

  五.脂代谢

  1.脂肪酸的代谢:脂肪酸的β-氧化,酮体的生成与利用。

  2.胆固醇的代谢:胆固醇的转运,胆固醇的合成原料。

  六.生物氧化

  1.呼吸链:呼吸链的组成,呼吸链的排列顺序,呼吸链排列顺序的测定方法和相应的抑制剂。

  2.氧化磷酸化: ATP合酶的结构与功能, ATP合酶的催化机制,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

  第三部分 细胞生物学(25%)

  一.绪论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根本问题,细胞学说的创立及其内容要点和意义。

  二.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细胞的基本特征,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真核细胞以及非细胞生命体的基本知识。

  三.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1. 各种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的相关概念、原理和应用范围。

  2. 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

  四. 细胞质膜

  细胞质膜结构模型的基本要点,细胞质膜的基本组成成分及其特点和意义,细胞质膜的基本特征、功能和研究方法。

  五. 物质的跨膜运输

  物质的跨膜运输的基本概念,跨膜运输的主要途径、转运装置、运输的基本过程。

  六. 线粒体

  线粒体的基本形态,动态特征及其分子细胞生物学基础,线粒体超微结构组成及其功能特点,氧化磷酸化的分子结构基础与转化机制,线粒体的半自主性和起源。

  七. 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

  1.细胞质基质的含义和功能。

  2.内膜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成员;内质网的基本类型及其功能,内质网应激及其信号调控;高尔基复合体的形态结构、标志性酶以及功能;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的结构特点,发生和功能。

  八. 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1. 细胞内蛋白质分选:信号假说与蛋白质分选信号。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与类型。蛋白质向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的分选途径和机制。

  2. 膜泡运输的途径与机制,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方式及意义。

  九. 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各种类型信号传递的通路,细胞信号转导的整合与控制。

  十. 细胞骨架

  1.微丝:微丝的组成及其组装,网格结构的调节与细胞运动,依赖于微丝的分子马达。

  2. 微管:微管的结构组成及其极性,组装与去组装,微管组织中心,微管的动力学性质,微管的功能。

  3. 中间丝:中间丝的一般形态和类型及其细胞特异性。

  十一. 细胞核与染色体

  1. 核被膜:核被膜的结构特点、崩解与组装、生物学意义;核孔复合体的结构模型及功能;核纤层的蛋白组成和功能。

  2. 染色质::染色质的概念及其化学组成,及组成成分的特点;核小体的结构;染色质的组装、类型。

  3. 染色体: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及其相关概念,染色体DNA的功能元件。

  十二. 核糖体

  核糖体的结构成分及其功能,核糖体的本质,RNA在生命起源中的作用。

  十三.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1. 细胞周期:细胞周期的基本概念;细胞周期的时相划分及各时相的主要事件,以及研究细胞周期的最基本方法。

  2.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的类型、的形态学过程,时相划分及各时相的变化标志。

  十四. 细胞增殖调控与癌细胞

  1. 细胞增殖调控: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因子(周期蛋白,CDK激酶和CDK激酶抑制因子),细胞周期运转调控机制。

  2. 癌细胞: 癌细胞的基本特征,癌症发生的过程与机制。

  十五. 细胞分化与胚胎发育

  细胞分化的基本概念,细胞的全能性和干细胞的基本概念,影像细胞分化的因素。

  十六. 细胞死亡与细胞衰老

  1.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的概念、特性,检测方法,生物学意义,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2.细胞坏死:细胞坏死的概念和特征。

  3.自噬:自噬性细胞死亡的概念、特征、过程及其机制。

  4.细胞衰老的概念、特征和分子机制。

  十七. 细胞的社会联系

  1.细胞连接的基本概念、方式、特点及生物学意义。

  2.细胞黏着的概念和分子基础。

  3.细胞外基质的基本概念、组成、化学结构特点和功能。

  第四部分 微生物学(15%)

  一.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1.微生物的定义

  2.微生物学发展的历史

  3.微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4.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区别

  二.原核微生物

  1.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及繁殖方式

  2.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3.细菌生长的控制

  4.细菌的耐药性

  三.真核微生物

  1.真核微生物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繁殖方式

  2.真菌性传染病

  四.病毒

  1.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组成特点以及病毒的增殖过程及规律

  2.病毒的致病机制

  五.微生物的营养

  1.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其功能

  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3.物质进出微生物细胞的方式

  4.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和方法、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六.微生物的代谢

  1.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2.微生物特有的合成代谢途径:生物固氮、肽聚糖的合成

  七.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微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

  2.原核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

  3.微生物的基因突变

  八.微生物生态学

  1.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2.生物体内外的正常菌群

  3.微生物与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

  第五部分  免疫学学(10%)

  一.  免疫学概论

  1.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2.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的概念和特点。

  3.免疫系统的组成。

  4.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概况。

  二.  免疫器官和组织

  1.免疫器官的组成。

  2.造血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生成,胸腺微环境与T细胞分化。

  3.淋巴结、脾的结构及T细胞区与B细胞区,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4.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的基本概念和生物学意义。

  三.  抗原

  1.抗原的概念、特性;熟悉表位的概念。

  2.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熟悉抗原的种类。

  3.超抗原、佐剂的概念。

  四.  抗体

  1.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2.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

  3.免疫球蛋白的功能,熟悉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4.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5.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的概念。

  五. B淋巴细胞

  1.B细胞的重要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2.B细胞的主要功能,了解B1、B2细胞的特点。

  3.B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

  4.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

  六. T淋巴细胞

  1. T淋巴细胞的概念、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2. 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的分化发育。

  3.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4. T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七. 超敏反应

  1.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及分型;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2.熟悉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基础医学 [10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基础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①病理学
②病理生理学
③生理学
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⑤药理毒理学
⑥免疫学
⑦微生物学
⑧解剖学
⑨数字医学
⑩医学细胞生物学
⑪组织与胚胎学
招生人数: 1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③701基础医学综合
④无
备  注: 学制2.5年,全日制学习方式。含高精尖中心专项指标12个。
基础医学 [10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基础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病理学(02)病理生理学
(03)生理学
(0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5)药理毒理学
(06)免疫学
(07)微生物学
(08)解剖学
(09)数字医学
(10)医学细胞生物学
(11)组织与胚胎学
招生人数: 12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基础医学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701)基础医学综合
④(--)无
备  注: 招生人数以最终实际录取为准。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基础医学     专业代码:0778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基础医学

专业介绍

中山大学为例
请查阅中山大学相关招生院系的网页。

专业点分布

江苏大学 中山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3 所,本次参评3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78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3 10246 复旦大学 A
4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5 10335 浙江大学 A-
6 10558 中山大学 A-
7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A-
8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9 10285 苏州大学 B+
10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11 10422 山东大学 B+
1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3 10533 中南大学 B+
14 10610 四川大学 B+
15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16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17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18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B
19 10183 吉林大学 B
20 10247 同济大学 B
21 10486 武汉大学 B
22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23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4 10055 南开大学 B-
25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26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27 10304 南通大学 B-
28 10459 郑州大学 B-
29 10559 暨南大学 B-
30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31 10730 兰州大学 B-
32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33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C+
34 10384 厦门大学 C+
35 10403 南昌大学 C+
36 10555 南华大学 C+
37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38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39 11065 青岛大学 C+
40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C
41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42 10560 汕头大学 C
43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C
44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C
45 10752 宁夏医科大学 C
46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47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48 10160 锦州医科大学 C-
49 10299 江苏大学 C-
50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C-
51 10367 蚌埠医学院 C-
52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C-
53 10601 桂林医学院 C-
54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C-

基础医学专业基本信息:
考生在报考专业前一定要非常了解自己报考的专业以及学校,越考考研网在这边搜集了专业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专业名称:基础医学    专业代码:0778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基础医学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分数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录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姐微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真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业目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保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众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础医学考研 推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网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础医学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