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招生

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赣南医学院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赣南医学院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基础医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招生 发展历史:本专业于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为五年制本科医学专业,已连续招收本科生14届,现有在校生504名。2018年获批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9年开始招收公共卫生专业硕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初步创新精神、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能在疾病控制、卫生防疫、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监测等机构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和卫生事业管理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理念:始终坚持以“厚基础,重融合,强能力,求创新”的教学理念为先导,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改革为突破,理论教学改革为核心、适当开展PBL教学”的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为抓手,遵循高等医学教育的客观规律,科学制定符合区县级疾控工作特点的实习质量控制标准,适当加强科研能力培养和社会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科研素质和人文素质,努力实现专业与学科建设同步发展;建立了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相一致,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以培养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为主的预防医学专业。
学科建设:现有校级重点学科1个(卫生毒理学)、校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校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流行病学),省级教学质量工程7项、校级教学质量工程5项,逐步形成了3个重点研究团队:慢病控制、环境毒理和青少年网络成瘾,促进了预防医学系各学科的发展以及学科的交叉融合。
培养条件:师资雄厚,学历层次合理。现有硕士生导师9名、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教授3名、副教授3名、博士8名、在读博士2名。建立了省内一流的专业实验室,有教学实验室8间、SPSS统计室8间、实验仪器室17间,总面积达2730.6m2,仪器设备总值约600万元,拥有14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各类成果:本专业是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单位,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
专业优势:形成了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防治研究、环境化学污染物的健康效应及评价研究和青少年网络成瘾等三个研究方向,获得校级重点学科2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获得省级教学质量工程7项、校级教学质量工程8项。
专业特色:以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技能培养为主,适当兼顾科研能力的培养,力求培养适合各层次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的联系方式
电话:0797-8169673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开发区高校园区赣南医学院黄金校区
邮编:341000 学院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原则,通过引进学科领军人才,培养中坚骨干力量,打造优秀学科梯队,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适应现代医学教育与科学研究需求的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174人,其中专任教师112人,正高级19人,副高级39人,博士30人,博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6.8%,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1.8%。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3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3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省高校学科带头人1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1人,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省模范教师1人,校级教学标兵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8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5个。
获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3项,全国基础医学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三等奖1项,首届全国青年教师机能学实验技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首届全国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MBBS项目青年教师英文讲课大赛优秀奖2项,全国高校微课大赛优秀奖1项,江西省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第三届江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各1项。
基础医学院始成立于1972年,原名基础教学科、医学基础课教学研究部、基础医学教学研究部,2004年更名为基础医学院,是我校基础医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和支柱,也是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中心。学院下设3个办公室(学院院办公室、教学科研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2个系(预防医学系和法医学系),8个教研室【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含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含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医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含遗传学)和生物技术】,3个综合性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分析与检测实验教学中心和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3个专业实验室(预防医学实验室、法医学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几十年来基础医学院为我校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医学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被评为“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学院现有教职工174人,其中专任教师112人,正高级19人,副高级39人,博士35人,博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1.38%,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51.8%。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3人,首批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3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主要学科及技术带头人1人,省高校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级青年井冈学者1人,省级金牌教授2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1人,省级模范教师1人,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校级教学标兵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3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团队),校级科技创新团队6个。
学院承担了全校所有医学类专业生物医学课程与公共卫生课程、学院三个本科专业的专业课程及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的教学任务。开设了预防医学(2005年)、法医学(2007年)和生物技术(2010年)等3个专业,预防医学为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共开设必修课程140门,选修课程49门,年课时4万余学时。近五年,获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第二、三、四届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各1项,第三届全国基础医学青年教师讲课大赛1项,全国青年教师机能学实验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首届全国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MBBS项目青年教师英文讲课大赛优秀奖2项,全国高校微课大赛优秀奖1项,江西省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第三届江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各1项。
学院现有5门省级精品课程(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预防医学、医学微生物学),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人体解剖学、预防医学、生物化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形态实验技术、全科医学),3门省级高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生物化学、系统解剖学、医学微生物学),1门省级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3门省级研究生优质课程(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医学免疫学、高级生物化学),省级高校课程育人共享计划项目1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4门校级精品课程,系统解剖学在2017-2018年度获江西省高校第一届移动教学大赛中被评为“移动教学先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2018-2019年江西省高校移动教学大赛中被选为优秀教师课程。
2008年以来,学院承担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73项,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200余篇,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最佳技术实现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主编或参编论著和教材81部。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实验室的投入和建设,实验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得到全面更新。学院现有教学用房面积15596.21m2,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10.64万元。拥有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和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全省率先装备了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Ⅱ级实验室(P2实验室)、SPSS统计实验室及虚拟实验室等现代化实验教学实验室。
学院具有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基础医学学科为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一级学科,也是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生理学为省高校“十一五”重点学科,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学校高水平学科,卫生毒理学为学校重点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病原生物学为学校重点扶持学科。公共卫生学科2017年被批准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学科。学院已形成了炎症与癌症的免疫学机制研究、神经内分泌调节的研究、代谢性疾病的基础研究、肿瘤的液体活检技术研究、环境毒理机制研究等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整体实力已步入省内基础医学学科的前列,部分研究领域达国内先进水平。
2008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7项,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7项,厅(局)级项目167项,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获市(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8项。公开发表论文1052篇,其中核心期刊385篇,SCI、ISTP、EI收录论文119篇,我院刘志平教授(共同第一作者)和美国圣犹大儿童医院(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合作研究成果《Critical Role for the DNA Sensor AIM2 in Stem Cell Proliferation and Cancer》,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学术期刊发表,这项研究成果的发表是赣南医学院参与的科研成果首次登上此级别学术期刊。
学院承担了预防医学、法医学、生物技术等3个本科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近90%;在全国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我校毕业生的总通过率连续12年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第二、三、四、五届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中荣获三等奖8项,优胜奖9项,获首届江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综合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第二届“北斗学友杯”中国大学生生化歌曲大赛。
学院全体教职工将继续发杨赣医精神,团结奋斗,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提升内涵,突出特色,为造就德技双馨的良才、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科大学不懈奋斗。
  赣南医学院研究生部
  联系电话:
  0797-8169673(黄金校区)
  0797-82696178269625(章贡校区)
  地址:
  章贡校区:赣州市章贡区医学院路1号赣南医学院行政楼5楼
  黄金校区:赣州市开发区高校园区赣南医学院行政楼3楼(东侧)
  网址:http://xkb.gmu.cn/default.aspx 基础医学院始建于1972年,原名基础科、医学基础部、基础部,2004年更名为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是我校基础医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和支柱,也是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中心。学院下设2个办公室(院办、学工办),2个系(预防医学系和法医学系),6个教研室【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含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含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医学生理学(含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含免疫学、遗传学)和病理学】,3个综合性实验室(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分析与检测实验教学中心和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4个专业实验室(预防医学实验室、法医学实验室、解剖学实验室、病理诊断学实验室),1个科研中心。几十年来基础医学院为我校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医学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于2009年被评为“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学院现有教职工152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0人,高级实验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在读博士15人,具有硕士学位91人。专任教师116人,其中博士(含在读博士)22人,硕士学位72人,两者占专任教师的81%;教授31人,副教授32人,讲师43人,助教1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4.3%,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5.3%。
  
  学院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9人,首批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5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6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模范教师1人,省师德先进个人2人,省巾帼建功标兵1人,校级教学标兵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7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团队)。
  
  学院承担学校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生物技术、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英语、应用心理学、法学、麻醉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运动人体科学、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等19个本科专业、15个专科专业以及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和各类成人教育等多专业、多层次的生物医学课程和公共卫生课程的教学任务。共开设必修课程168门,选修课程53门,年课时约4.3万余学时。
  
  多年来,学院在保持基础医学教育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加强课程建设,创新课程体系。针对传统医学实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对传统医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建立了医学类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该体系突破传统的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将实验教学统一于医学类专业教学大系统中,形成与理论教学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医学实验学》系列化实验技术课程,独立开设了《医学实验方法概论》、《形态实验技术》、《机能实验技术》、《分析与检测实验技术》4门实验技术课程,并为此成立了新的课程组来组织实施教学工作。
  
  学院以基础医学主干课程为重点建设精品课程。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示范性,以带动基础医学其他课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整体课程建设水平。学院现有6门省级精品课程(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病理学、预防医学、医学微生物学),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人体解剖学、病理学、预防医学、生物化学、流行病学),3门省高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生物化学、系统解剖学、医学微生物学),10门校级精品课程。
  
  2007年以来,学院承担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51项,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161篇,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最佳技术实现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第二届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实验室的投入和建设,实验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得到全面更新。学院现有教学和科研建筑面积22157.99m2,其中教学用房面积12411.5m2,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25.02万元。拥有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和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全省率先装备了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Ⅱ级实验室(P2实验室)、SPSS统计实验室及虚拟实验室等现代化实验教学实验室。同时,建有开放实验室和学生创新实验室,通过开设开放性实验和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创建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院具有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基础医学学科为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一级学科,也是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生理学和药理学为省高校“十一五”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病原生物学为学校重点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基础医学学科已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一些研究方向在其相应的学术领域具有特色和优势。
  
  2007年以来,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项,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4项,厅(局)级项目94项,科研经费1070余万元。获市(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2项。公开发表论文639篇,其中核心期刊340篇,SCI、ISTP、EI收录论文59篇。主编或参编论着和教材61部。
  
  学院承担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生物技术等4个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共管理学生4893人。学生工作遵循“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以思想品德建设为主渠道,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以班集体建设为基础,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为途径,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以大学生帮扶体系为保障,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以培养优秀拔尖人才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学生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近90%;在全国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我校毕业生的通过率连续6年明显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考研录取率分别为24.95%、31.38%、25.07%、32.39%;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分区赛团体赛第一名、全国总决赛三等奖;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97项,发表论文75篇;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获三等奖2人、优秀奖3人,基础医学院获最佳组织奖。
  
  当前,全院职工团结拼搏、发挥优势、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大力增强学院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医学人才,为多出医学科学研究成果而努力奋斗。

添加赣南医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赣南医学院考研分数线、赣南医学院报录比、赣南医学院考研群、赣南医学院学姐微信、赣南医学院考研真题、赣南医学院专业目录、赣南医学院排名、赣南医学院保研、赣南医学院公众号、赣南医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赣南医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赣南医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