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考研网

鲁东大学数学考研

鲁东大学数学考研

相关专业

鲁东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鲁东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鲁东大学数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鲁东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鲁东大学数学考研的同学注意: 鲁东大学数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鲁东大学数学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鲁东大学数学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鲁东大学数学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鲁东大学 数学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鲁东大学数学考研
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0535-6656297


  姓名: 杨振光  
  出生日期: 1963-04-02 
  性别: 男 
  籍贯: 山东省-烟台市 
  学历: 大学 
  学位: 本科 
  职称: 教授 
  职务: 处长 
  研究领域: 数学 
  电话: 0535-6683273  E-Mail:   
  通信地址: 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 
  招生专业方向
  
  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 007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045104学科教学(数学)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80年9月,曲阜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近年来承担的教学及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项目来源经费(万元)主持/参加起止日期
  省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山东省教育厅20主持2010-2013
  在职数学教育硕士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研究山东省教育厅3参加2011-2013
  高等代数精品课鲁东大学2主持2007-2009
  基础课程新教法探索与实践鲁东大学0.5主持2004-2006
  地方院校数学类专业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过程的改革与实践鲁东大学1主持2009-2012
  面向基础教育的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研究鲁东大学0.5主持2002-2005
  函数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研究鲁东大学0.2主持2003-2005  
  近年来获得奖励情况和荣誉称号:
  
  2002年被评为全省中学自考工作先进个人;
  2006年被学校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9年被学校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0年被学校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学校及社会兼职:
  
  全国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   
  主讲课程:
  
  高等代数本科
  微分几何本科
  微分几何本科
  点集拓扑本科
  线性代数与概率论本科
  现代数学观点下的中学数学研究生
  竞赛数学与解题研究研究生
  数学文化研究生 
  
   
  
  近年来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工件尺寸不同的并行机批调度问题杨振光(1)2007山东大学学报2007V0l42.N0.4
  极小化加权完工时间和的无界批量机器并行调度问题杨振光(1)2006软件学报2006。Vol17,10
  极小化最大完工时间的单机分批加工问题杨振光(2)2006运筹学学报2006vol10,No1.
  
  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与控制杨振光(2)2011,2控制工程vol.18No.2
  带非线性扰动的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镇定杨振光(2)2005,7Proceedingsof2005
  ChineseControland
  DecisionConference.
  具有局部信息的多智能体最优控制杨振光(1)2110,7Proceeding0fthe8thWorldCongressonIntelligentControlandAutomation.(WCICA2010)
  AnalysisandControlofNetworkedControlSystemswithTime-delayandStochasticPacket-dropoutProcess.杨振光(2)2010,52010中国控制与决策论文集
  FundamentalthermoforoptimaloutputfeedbackproblemwithquadraticPerformancecriterion杨振光(1)2006,66thWorldCongressonIntelligentControlandAutomation.(WCICA2006)
  Outputtrackingcontrolfor
  aclassoftime-delaysystemsusingvariablestructurecontrolapproach杨振光(2)2006,66thWorldCongressonIntelligentControlandAutomation.(WCICA2006)
  带有时滞的模糊系统输出跟踪控制杨振光(2)2005,4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5,Vol35(supp)。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
 

一、复试原则与组织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宁缺勿滥。成立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和专业复试小组。

二、复试内容与办法

(一)思想政治品德考核
1、考核内容:考察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觉悟、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心理健康情况、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诚信及求学态度等。
2、考核形式:复试小组与考生远程视频问答了解考生的有关情况,特别是(1)审查考生所在单位对考生的鉴定意见(对在职考生注意审查原单位是否同意报考,对应届生注意审查是否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按时毕业);(2)重视考察考生的求学愿望及诚信情况。
3、考核结果: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结果以合格或不合格记载。

(二)专业笔试

专业笔试环节采用远程视频方式进行,考查科目及范围以招生简章公布的内容为准。通过“网络远程复试”方式(采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开发的网络远程复试系统)进行。专业笔试环节在 15 分钟
左右。满分为 15 分。

(三)专业面试(含英语听说测试)

 

1、专业面试内容:(1)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2) 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情况;(3)创新意识及在本专业发展的潜力。包括考生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大学阶段成绩单)、工作业绩和科研情况等;(4)英语运用水平、口语表达能力。专业面试时长 20 分钟左右,满分 25 分,15 分为及格线。专业面试成绩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三、复试与总成绩

1、复试成绩(满分 40 分)=专业笔试成绩(满分 15 分)+专
 
业面试成绩(满分为 25 分,其中专业测试 20 分、英语听说测试 5 分) 2、总成绩计算:
总成绩(满分 100 分)=初试成绩(满分 500 分)÷5×0.6+复
 
试成绩(满分 40 分) 说明:
(1) 各专业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排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分别排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单独排名;一志愿考生和调剂考生分别排名,先录取一志愿考生,调剂考生根据剩余计划按照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名录取。
(2) 如出现总成绩并列者,依次比较复试成绩、专业面试成绩 、专业笔试成绩、初试成绩,成绩高者居前。
(3)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专业面试成绩不合格(15 分为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4) 体检工作推迟至新生入学报道后进行,体检不合格者将取

 

消其入学资格。四、复试安排
1.3 月 28 日(周日)上午 7:15 开始,各复试小组成员到复试场
 
所报到,召开会议,明确分工、统一评分标准、登陆系统、测试设备。全体考生 7 点 30 分登陆系统,等候进入面试室。
2.3 月 28 日上午 8:00 助理点开第一个(考生复试顺序由系统随机生成)考生提交的复试材料供专家查阅。
3. 助理邀请第一位考生进入面试室,要求考生调整好“双机位”
 
(第一机位置于考生正前方用于考试,第二机位置于考生侧后方用于监控考生周边环境,第二机位要考前环绕考生复试环境一周),并测试视频和语音是否正常。
4. 组长要求考生抽取题号,考生口头抽取题号后,组长向考生提出作答要求。
5. 考生按照要求作答。考生可在监控下使用笔和空白纸做记录或计算,但不得上网或查阅其他资料。
6. 每位考生按照笔试环节、面试环节(含英语听说测试)、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环节依次进行,一次性完成复试。
7. 考生所有复试环节完成后,助理点击结束复试,考生推出面试室,不允许再次进入。
8. 专家对考生作答情况进行线下评判赋分,秘书负责记录和统分。
9. 助理邀请下一位考生进入面试室,进行复试。


10. 网络复试开始后考生不得私自离开视频现场或中断视频,因网络或设备故障中断的应及时与工作人员联系,由现场复试小组确定继续、重新或者终止复试。

五、成绩公布

复试结果由研究生院统一公布,请予关注。六、联系电话
张老师:0535-6012003;于老师:0535-6656271
 
 
 
 

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2021 年 3 月 25 日

学院有教职员工99人。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爱岗敬业、工作扎实,职称、年龄、学历结构相对合理的师资队伍正在形成。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8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2人,具有博士学位54人。教师中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6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人,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教师3人,山东省省属高校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1人,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3人,全国高校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二等奖获得者1人,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获得者3人。
学院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积极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力促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十二五”以来,主持(完成)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课题6项、山东省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7项。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获山东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提名国家奖)、二等奖2项,获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学成果2等奖1项。本科生获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6篇,研究生获省优秀硕士论文3篇、山东省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奖3项。获批省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群4个、精品课程32门。
学院设有应用数学、智能控制、数据科学和数学教育等四个研究中心以及系统工程等5个研究所。在随机非线性系统控制与稳定性、复杂系统预测控制、多源系统抗干扰控制、泛函微分方程理论及其应用、非线性双曲守恒律、偏微分方程理论和流体力学、组合优化与图论、复杂系统分析与决策、渗流力学模型的数值模拟和分析等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研究团队开展了卓有成效研究工作,产出了一批高水平、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项,省部级科研课题7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3项、山东省青年科技奖1项、厅局级奖40余项。学院教师以首位或通讯作者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AUTOMATICA”、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METHODS IN APPLIED SCIENCES”、 “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SIAM JOURNAL ON APPLIED MATHEMATICS”、“PHYSICAL REVIEW A”、 “OMEG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SCIENTIFIC COMPUTING”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7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3篇,SCI二区以上的论文50余篇。


  姓名: 吕宗东
  
  出生日期: 1963-11-09 
  性别: 男 
  籍贯: 山东省-烟台市 
  学历: 本科 
  学位: 学士 
  职称: 中学高级 
  职务: 烟台三中副校长 
  研究领域: 教育管理 
  电话: 6244653,15953508629  E-Mail:   
  通信地址: 芝罘区南大街130号 
  招生专业方向
  校外兼职、合作导师 007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045104学科教学(数学)
   
  1980.9---1984.7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系
  1984.7---1992.3芝罘区高中学校执教数学
  1992.3---2007.9芝罘区教科研中心教研员、副主任
  2007.9---至今烟台三中副校长
   
  近年来承担的教学及科研项目:
  烟台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导学解疑”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2012.5—2013.5 
  近年来获得奖励情况和荣誉称号:
  1994年芝罘区优秀教师
  1997年芝罘区十佳教师
  2002年芝罘区委、政府三等功
  2001年烟台市优秀教师
   
  学校及社会兼职:
  鲁东大学教育硕士导师     
  主讲课程:
  中学数学教学研究     
  近年来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山东省数学年会交流材料《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具有多种能力的新型人才》一等奖
  烟台市论文一等奖《谈解题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指导研究生经历:
  姜涛、陈菊芬、王立美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 沈春
  出生日期: 1975-01-15 
  性别: 男 
  籍贯: 安徽省-池州市 
  学历: 博士研究生 
  学位: 博士 
  职称: 副教授 
  职务: 数学与信息学院应用数学系主任 
  研究领域: 双曲型偏微分方程 
  电话: 13697860608  E-Mail:   
  通信地址: 山东省烟台市鲁东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264025 
  招生专业方向
  科学学位硕士生导师 007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070104应用数学
   
  学习及工作经历: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93年8月-1997年7月于(原)浙江大学应用数学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
  2001年8月-2006年3月于上海大学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硕博连读,获博士学位。
  1997年8月-2001年8月于池州学院数学系任助教,
  2006年4月至今于鲁东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工作,2007年12月获聘副教授,
  2008年2月-2010年10月在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近年来承担的教学及科研项目:
  承担科研项目
  1.二类二维双曲守恒律方程组Riemann解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执行时间:2011.01--2013.12,批准号:11001116,金额:18万,项目负责人;
  2.大气科学和生物化学中的偏微分方程,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
  执行时间:2011.01--2013.12,批准号:ZR2010AL012,金额:4万,项目负责人;
  3.带有间断系数的双曲守恒律的黎曼问题,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项目发展计划,
  执行时间:2012.01--2014.12,批准号:J11LA03,金额:5万,项目负责人;
  4.双曲守恒律的整体Riemann解及其稳定性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执行时间:2013.01--2016.12,批准号:11271176,金额:50万,第二位;
  5.非线性双曲守恒律中的燃烧问题和狄拉克激波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执行时间:2010.01--2012.12,批准号:10901077,金额:17万,第二位;
  6.双曲守恒律中的若干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执行时间:2009.01--2011.12,批准号:10871199,金额:26万,第四位;
   
   
  近年来获得奖励情况和荣誉称号:
  获得奖励情况和荣誉称号
  1.摄动理论及其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2011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第三位)
  2.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研究2010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第二位)
  3.大气科学和燃烧理论中的非线性双曲型方程组2007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第一位)
   
   
  学校及社会兼职:
  学校及社会兼职
  国际数学专业杂志审稿工作 
   
  主讲课程:
  主讲课程
  研究生课程:偏微分方程概论,激波和反应扩散方程,数学物理方程
   本科生课程:复变函数、泛函分析、实变函数
   
   
  近年来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主要论文
  1.ChunShen,MeinaSun,TheperturbationoninitialbindingenergyforaMajda-CJcombustionmodel,ApplicableAnalysis,DOI:10.1080/00036811.2012.718333,Inpress.(SCI)
  2.ChunShen,MeinaSun,Thebifurcationphenomenonforscalarconservationlawswithdiscontinuousfluxfunctions,ActaApplicandaeMathematicae,121(2012),69-80.(SCI)
  3.ChunShen,StructuralstabilityofsolutionstotheRiemannproblemforascalarconservationlaw,J.Math.Anal.Appl.,389(2012),1105-1116.(SCI)
  4.ChunShen,MeinaSun,ZhenWang,GlobalstructureofRiemannsolutionstoasystemoftwo-dimensionalhyperbolicconservationlaws,NonlinearAnalysis:TMA,74(2011),4754-4770.(SCI)
  5.ChunShen,ThelimitsofRiemannsolutionstotheisentropicmagnetogasdynamics,AppliedMathematicsLetters,24(2011),1124-1129.(SCI)
  6.ChunShen,MeinaSun,FormationofdeltashocksandvacuumstatesinthevanishingpressurelimitofRiemannsolutionstotheperturbedAw-Rasclemodel,JournalofDifferentialEquations,249(2010),3024-3051.(SCI)
  7.ChunShen,MeinaSun,ZhenWang,Limitrelationsforthreesimplehyperbolicsystemsofconservationlaws,MathematicalMethodsintheAppliedSciences,33(2010),1317-1330.(SCI)
  8.ChunShen,MeinaSun,StabilityoftheRiemannsolutionsforanonstrictlyhyperbolicsystemofconservationlaws,NonlinearAnalysis:TMA,73(2010),3284-3294.(SCI)
  9.ChunShen,WaveinteractionsandstabilityoftheRiemannsolutionsforthechromatographyequations,J.Math.Anal.Appl.,365(2010),609-618.(SCI)
  10.ChunShen,MeinaSun,Interactionsofdeltashockwavesforthetransportequationswithsplitdeltafunctions,J.Math.Anal.Appl.,351(2009)747-755.(SCI)
  11.MeinaSun,ChunShen,OntheRiemannproblemfor2-DcompressibleEulerequationsinthreepieces,NonlinearAnalysis:TMA,70(2009),3773-3780.(SCI)
  12.ChunShen,MeinaSun,TheRiemannproblemforpressure-gradientsysteminthreepieces,AppliedMathematicsLetters,22(2009),453-458.(SCI)
  13.ChunShen,MeinaSun,OntheneutralHermiteproductofthedistributionsand,IntegralTransformsandSpecialFunctions,2008,19(6),387-398.(SCI)
  14.Wei-huiShi,ChunShen,Yue-pengWang.Analyticsolutionofbasicequationsofatmosphericmovement[J].AppliedMathematicsandMechanics.2007,28(3):385-394.(SCI)
  15.ChunShen,Yue-pengWang,Wei-huiShi.Stabilityofsystemoftwo–dimensionalnon-hydrostaticrevolvingfluids[J].AppliedMathematicsandMechanics.2006,27(3):317-325(SCI)
  16.ChunShen,Wei-huiShi.GeneralCauchyProblemfortheLinearShallow-waterEquationsonanEquatorialBeta-plane[J].JournalofHydrodynamics,SeriesB2006,18(3):303-309.(SCI)
  17.Wei-huiShi,Yue-pengWang,ChunShen.ComparisonofStabilitybetweenNavier-StokesandEulerEquations[J].AppliedMathematicsandMechanics.2006,27(9):1265-1274.(SCI)
  18.Yue-pengWang,ChunShen,FormalSolutionofIll-posednessofInitialValueProblemforEulerEquationsofCompressibleAdiabaticInviscidFluidFlow,[J].JournalofShanghaiUniversity,2008,12(1):35-38.(EI)
  19.ChunShen,.AnalyticSolutionComputationforthe2-DHydrostaticandBoussinesqApproximateEquations[J].JournalofInformationandComputationalScience,2006,3(4):861-865.(EI)
  20.ChunShen,MeinaSun,InitialandBoundaryValueProblemsforTwo-dimensionalNon-hydrostaticBoussinesqEquations[J].JournalofShanghaiUniversity2005,9(2):114-119.(EI)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考研派快讯,据鲁东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7年鲁东大学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考研专业目录已发布,详情如下:

007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34

联系电话:0535-6656297

 

★040100教育学

09(全日制)数学学科教学论

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数学教育概论

同等学力加试:

①数学分析

②高等代数

★070100数学

01(全日制)微分方程及其应用

02(全日制)系统控制与优化

03(全日制)应用概率统计

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9数学分析

④811高等代数

复试科目:专业综合(含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同等学力加试:

①实变函数

②复变函数

045104学科教学(数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01(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2(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17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812数学教育概论

复试科目:中学数学研究

同等学力加试:

①常微分方程

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点击【】查看更多专业目录。

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起源莱阳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科,1958年设置数学专科专业并开始招生,是我校最早招生的三个专科专业之一。1960年随学校由莱阳迁到烟台,更名为烟台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科。1972年,数学科更名为数学系。1984年,随学校更名,烟台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更名为烟台师范学院数学系,设置数学本科专业。1997年,数学系更名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设置计算机本科专业,2001年,设置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2002年,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更名数学与信息学院,2013年,数学与信息学院更名为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自1958年设置数学专科专业并开始招生,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已走过了60年风雨历程。60年里,几代数学人砥砺前行、薪火相传,学院面貌不断发生着变化,现已成为山东省数学与统计人才重要培养基地。
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经济统计学5个本科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山东省特色品牌专业,统计学专业为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
运筹学与控制论学科是学校理科首个招生硕士点。目前拥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应用统计、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院拥有运筹学与控制论和应用统计学两个山东省重点学科。建有建模实验室、统计调查实验室以及智能控制实验室等7个实验室。
学院有教职员工99人。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爱岗敬业、工作扎实,职称、年龄、学历结构相对合理的师资队伍正在形成。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8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2人,具有博士学位54人。教师中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6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人,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教师3人,山东省省属高校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1人,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3人,全国高校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二等奖获得者1人,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获得者3人。
学院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积极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力促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十二五”以来,主持(完成)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课题6项、山东省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7项。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获山东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提名国家奖)、二等奖2项,获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学成果2等奖1项。本科生获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6篇,研究生获省优秀硕士论文3篇、山东省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奖3项。获批省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群4个、精品课程32门。
学院设有应用数学、智能控制、数据科学和数学教育等四个研究中心以及系统工程等5个研究所。在随机非线性系统控制与稳定性、复杂系统预测控制、多源系统抗干扰控制、泛函微分方程理论及其应用、非线性双曲守恒律、偏微分方程理论和流体力学、组合优化与图论、复杂系统分析与决策、渗流力学模型的数值模拟和分析等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研究团队开展了卓有成效研究工作,产出了一批高水平、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项,省部级科研课题7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3项、山东省青年科技奖1项、厅局级奖40余项。学院教师以首位或通讯作者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AUTOMATICA”、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METHODS IN APPLIED SCIENCES”、 “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SIAM JOURNAL ON APPLIED MATHEMATICS”、“PHYSICAL REVIEW A”、 “OMEG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SCIENTIFIC COMPUTING”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7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3篇,SCI二区以上的论文50余篇。
目前在校本科生1600余人、研究生近百人。学院建立以来,已培养上万名毕业生,为国家、特别是胶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继往开来,学院将继承优良办学传统,努力建设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的高水平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据截止到2020年1月)
学科教学(数学) [045104]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鲁东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教育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不区分研究方向(02)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812)数学教育概论
备  注:


  姓名: 辛杰   
  出生日期: 1974-02-23 
  性别: 男 
  籍贯: 山东省-烟台市 
  学历: 博士研究生 
  学位: 博士 
  职称: 教授 
  职务: 院长 
  研究领域: 应用偏微分方程、动力系统、分数阶微分方程、随机微分方程 
  电话: 05356681264,13220932252  E-Mail:  
  通信地址: 烟台市鲁东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264025 
  招生专业方向
  
  类别 学院 专业
  科学学位硕士生导师 007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070104应用数学
  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 007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045104学科教学(数学)
   
  学习及工作经历:
  
  2004.7~至今鲁东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教师,数学与信息学院院长
  2006.8~2008.8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0.9~2004.7复旦大学数学所应用数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7.9~2000.7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3.9~1997.7烟台师范学院(现鲁东大学)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近年来承担的教学及科研项目:
  
  1、现代调和分析及其在PDE和信息科学中的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3-2016,20万。
  2、格林函数及在非线性发展方程中的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2013,5万。
  3、非线性弹性动力学方程组外问题经典解的存在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2008,3万。
  4、某些分数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和爆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2008,3万。
  5、分数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及无穷维动力系统研究,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2010-2013,4.5万。
  6、弹性动力学方程组外问题解的存在性,鲁东大学引进人才基金,鲁东大学,2004-2007,5万。  
  近年来获得奖励情况和荣誉称号:
  
  1、弹性力学方程组解的存在性,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首位,2008年
  2、两类非线性发展方程的适定性及其无穷维动力系统,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2年
  3、非线性发展方程的适定性及其无穷维动力系统,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指导教师,2011年
  4、鲁东大学第二届有突出贡献专家,2012年
  5、鲁东大学第一届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12年
  6、鲁东大学十大师德标兵,2011年
  7、摄动理论及其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教育厅,第二位,2011
  8、非线性分析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第三位,2009
  9、“科研创新导向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获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八位,2009年  
  学校及社会兼职:
  
  美国《数学评论(MathematicsReviews)》评论员,SCI杂志JournalofmathematicalAnalysisandApplications、NonlinearAnalysis、ComputersandMathematicswithApplications、ActaMathematicaScientia等审稿人   
  主讲课程:
  
  研究生课程:《泛函分析》、《现代偏微分方程导论》、《物理学与偏微分方程》
  本科生课程:《实变函数》、《泛函分析》、《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程》
   
  
   
  
  近年来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1.Theglobalsolutionofthe(2+1)-dimensionallongwave-shortwaveresonanceinteractionequation,JournalofMathematicalPhysics,49(2008),073504.第一作者(SCI收录)
  2.Almostglobalexistencefortheinitialvalueproblemofnonlinearelastodynamicsystem,JournalofmathematicalAnalysisandApplications,339(2008),517-529.第一作者(SCI收录)
  3.Localexistenceofsolutionsfortheinitialboundaryvalueproblemofnonlinearelastodynamicsystemoutsideadomain,NonlinearAnalysis:TMA,70(2009),2752-2760.第一作者(SCI收录)
  4.Existenceofsolutionsforhyperbolicsystemofsecondorderoutsideadomain,JournalofInequalitiesandApplications,(2009),doi:10.1155/2009/489061.第一作者(SCI收录)
  5.Randomattractorsforthestochasticdiscretelongwave-shortwaveresonanceequations,JournalofAppliedMathematics,doi:10.1155/2011/452087.第一作者(SCI收录)
  6.AlmostglobalexistenceofDirichletinitial-boundaryvalueproblemfornonlinearelastodynamicsystemoutsideastar-shapeddomain,ChineseAnnalsofMathematics,25B:4(2004),433-454.第一作者(SCI收录)
  7.Someremarksonthenullconditionfornonlinearelastodynamicsystem,ChineseAnnalsofMathematics,23B:3(2002),311-316.第一作者(SCI收录)
  8.ExistenceoftheglobalsmoothsolutiontotheperiodboundaryvalueproblemoffractionalnonlinearSchrödingerequation,AppliedMathematicsandComputation,(204)2008,468-477.通讯作者(SCI收录)
  9.TheExistenceofaGlobalAttractorforthe(2+1)-DimensionalLongWave-ShortWaveResonanceInteractionEquation,NonlinearAnalysisSeriesA:Theory,Methods&Applications,73(12)(2010),3767-3778.通讯作者(SCI收录)
  10.LocalExistenceofSolutionsfortheNeumannProblemoftheNonlinearElastodynamicSystemOutsideaDomain,JournalofMathematicalAnalysisandApplications,378(2)(2011),463-479.通讯作者(SCI收录)
  11.TheApproximateManifoldsfortheGeneralized(2+1)-DimensionalLong-ShortWaveEquations,MonatsheftefürMathematik,165(2012),393-411.通讯作者(SCI收录)
  12.TheglobalsolutionforoneclassofsystemoffractionalnonlinearSchrödingerequationswithperiodicboundarycondition,ComputersandMathematicswithApplications,62(2011),1510-1521.通讯作者(SCI收录)
   
  近年来指导研究生经历:
  
  卢红,2008级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优秀毕业研究生,鲁东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鲁东大学迎80周年校庆研究生学术活动先进个人,鲁东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现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胡佳倩,2008级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鲁东大学优秀研究生,现在格迈纳尔中学工作
  崔洪勇,2010级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
  李安然,2010级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于2010年被批准为山东省特色专业。专业吸收并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和管理理念,开设了系列优质课程,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课程培养体系与创新教育指导体系,坚持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主干课教学使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得以不断提高。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专业配有应用数学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数学教育技术实验室、数学教育智慧教室等各类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560平方米,拥有计算机320台及配套的Matlab、Spss、超级画板等软件。培养的人才具备了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生在升学和就业方面体现出较强的竞争力。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基础教育部门进行数学教学、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并为研究生教育输送优秀数学人才。开设的主干课程:数学教育(师范类)方向主要学习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普通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实变函数、近世代数、数学建模、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数学教学论等。应用数学方向主要学习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普通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近世代数、数学建模、微分几何、数学物理方程等。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就业去向及前景(含就业单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主要以基础教育师资为主,目前专业已培养从事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本科生6000多人,专科生3000多人,函授生5000多人。其中烟台、威海两市中学数学教师中本专业毕业生占60%以上。大多数毕业生成为所在单位骨干,许多人走上领导岗位。另外专业也为国内外各高校和研究所输送数学专门人才,目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教授、博导等著名学者。升学与就业典型案例: 2018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届毕业生正式就业率95%,自主创业5%。在正式就业学生中,有35%的毕业生考上研究生,升学学校遍及全国,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211或985院校,专业涉及应用数学、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硕士等领域。有60%的毕业生通过各地教育局招考进入中小学教师序列,特别是在烟台、威海地区教师招考中,本专业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在考核工作中表现突出备受青睐。
数学为一级学科,其中包含系统控制与优化、微分方程及其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个方向。
控制理论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干扰抑制与抵消理论及其应用、网络流量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十五”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江苏省博士后基金课题1项、山东省教育厅科技发展计划课题 2 项,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95.5万余元。“十五”以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7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91篇,出版著作1部,主编教材2部。获省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应用偏微分方程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非线性弹性动力学方程组、分数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大气动力学方程组、燃烧理论中的Chapman-Jouguet燃烧模型的研究。近三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一等资助基金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主持校基金课题4项,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26万余元。在《SIAM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等SCI期刊,以及《数学学报》、《数学年刊》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6篇。


  姓名: 王秀红
  出生日期: 1964-04-29 
  性别: 女 
  籍贯: 请选择-请选择 
  学历: 硕士研究生 
  学位: 硕士 
  职称: 教授 
  职务: 教师 
  研究领域: 运筹学与控制论 
  电话: tel:13220937821  E-Mail: email:  
  通信地址: 鲁东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 
  招生专业方向
  类别 学院 专业
  科学学位硕士生导师 007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
  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 007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045104学科教学(数学)
   
  学习及工作经历: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80-1984,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系读本科。
  1984-1988,烟台师范学院数学系任教。
  1988-1991,曲阜师范大学自动化研究所读硕士。
  1991-,鲁东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任教。
  1998年晋升为副教授,2003年晋升为教授。一致努力与本科与研究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近年来承担的教学及科研项目:
  承担科研项目
  校级科研立项:非线性系统最优控制理论研究,2003.3000元已结题。
  校级教改立项: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研究,2005.5000元已结题。
  校级教改立项:数学分析课程综合改革研究,2008,5000元已结题。
  校级教改立项:经济专业数学课程教学改革,2010,自筹经费,在研。
  校级教改立项:数学分析精品课建设。2005,结题。
  校级教改立项:函数论精品课程群建设。2012,在研。 
  近年来获得奖励情况和荣誉称号:
  获得奖励情况和荣誉称号
  1、《时变系统变结构控制理论及设计方法研究》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3,2007,9。
  2、《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鲁东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3、2008年鲁东大学三级教学观摩大赛二等奖。
  4、主编的规划教材:“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高等数学新讲》上下册,科学出版社,2008,10.获得优秀教材二等奖。
  5、2012年获校三八红旗教师称号。
  
  7、《以教材建设为核心的大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综合改革》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位次2)
  8、《科研创新导向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位次2)
  学校及社会兼职:
  学校及社会兼职
  担任第16和17届烟台市芝罘区人大代表。
  主讲课程: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数学分析、高等数学、复变函数、文科大学数学、离散数学。
  研究生课程:最优控制理论及其应用、自适应控制。 
   
  近年来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主要论文
  代表性成果(论文题目,期刊或会议名称,时间等)
  1、Robustquadraticoptimalcontrolforuncertainlinearsystemswithsquare-integralperturbation,第26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2007。(EI收录)
  2、工件尺寸不同的并行机批调度问题,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EI收录)
  3、IntelligentSwarmAnalysisonAggregationBasedOptimalFuzzyController,2008ChineseControlandDecisionConference,2008。(EI收录)
  4、OptimalLiquidationStrategyforanInstitutionalInvestorHoldingNKindsofStocks,Proceedingofthe8thworldcongressonintelligentcontrolandautomation.2010。(EI收录)
  5、Analysisandcontrolofnetworkedcontrolsystemswithtime-delayandstochasticpacket-dropoutprocess,2010ChineseControlandDecisionConference,CCDC2010。(EI收录)
  6、具有时延和随机丢包过程的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与控制。控制工程,(2011,2)。
  7、N中股票的最佳投资策略。第30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2011。
  8、机构投资者的最优变现策略。控制工程,(2012,1)。   
  近年来指导研究生经历:
  所带学生
  05级研究生:高倩。毕业后在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任教。
  06级研究生:崔书磊。毕业后在滨州财政局任公务员。
  08级研究生:陈桂霞。毕业后在青岛工作。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学科教学(数学) [045104]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鲁东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非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硕士教育中心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教育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8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812)数学教育概论(含微积分、线性代数初步)
备  注:


  姓名: 王天成
  
  出生日期: 196708 
  性别: 男 
  籍贯: 山东省-烟台市 
  学历: 博士研究生 
  学位: 博士 
  职称: 教授 
  职务: 无 
  研究领域: 鲁棒控制,随机控制 
  电话: 13695357046  E-Mail:  
  通信地址: 山东烟台鲁东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 
  招生专业方向
  科学学位硕士生导师 007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85年09至1989年06烟台师范学院数学系学士学位
  1989年09至1992年06山东大学数学系硕士学位
  1992年09至2002年06烟台师范学院教师
  2002年09至2005年06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博士学位
  2005年09月至今鲁东大学教师 

  近年来承担的教学及科研项目:
  1.具有时滞的随机系统鲁棒控制理论与应用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2012.01-2014.124万元
  2.倒向重随机微分方程理论与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8.01-2010.124.5万元 
  近年来获得奖励情况和荣誉称号:
  获2009年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第5位),获2009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3等奖(第4位)。 
  学校及社会兼职:
  学校及社会兼职 
  主讲课程:
  主讲课程包括:现代控制理论(本科),高等数学(本科)
  鲁棒控制(研究生) 
  近年来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主要论文
  1.王天成,一类带有时滞的不确定广义系统的切换渐近稳定性[J],《自动化学报》
  2008
  2.王天成,一类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非线性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9
  3.王天成,不确定广义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方法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7
  4.王天成,不确定奇异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6 
  近年来指导研究生经历:
  所带学生:王军庆,高在瑞,刘小梅,王燕,潘志同,刘林,王銮
  其中,王军庆获得山东省优秀毕业研究生,刘小梅获得鲁东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 魏新江
  出生日期: 1977-03-26 
  性别: 男 
  籍贯: 山东省-东营市 
  学历: 研究生 
  学位: 博士 
  职称: 教授 
  职务: 副院长 
  研究领域: 鲁棒控制;非线性控制;智能控制 
  电话: 15966518856  E-Mail:  
  通信地址: 鲁东大学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招生专业方向
  类别 学院 专业
  科学学位硕士生导师 007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
  学习及工作经历: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97年9月-1999年7月烟台师范学院数学系大学本科
  1999年9月-2002年7月渤海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2年9月-2005年7月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2005年2月—至今高校任教,2007年1月被聘为副教授,2013年1月被聘为教授。
  2006年11月-2009年2月东南大学自动化系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后。 

  近年来承担的教学及科研项目:
  承担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非线性多源干扰系统复合分层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61004063),2011.1-2013.12,19万,主持。
  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分层设计方法的多源干扰系统抗干扰控制理论及其应用(2011FM016),2012.1-2014.12,6万,主持。
  3.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基于DOBC方法的振动系统主动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20070420957),3万,主持。
  4.江苏省博士后研究基金:基于DOBC方法的振动系统主动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0701005B),4万,主持。
  5.江苏省博士后研究基金:时滞振动系统智能预测控制理论研究及其应用(660631155),3万,主持。
  6.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振动系统的复合分层主动控制理论及其应用(J09LG27),4.5万,主持。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复杂环境下多速率采样系统预测控制研究(60774016),第二位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随机控制系统的研究(60774013),第四位。
  9.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非线性时滞系统自适应控制理论及应用(Y2005G05),第二位。

  近年来获得奖励情况和荣誉称号:
  获得奖励情况和荣誉称号:
  1.“科研创新导向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获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要完成人。
  2.“非线性时滞系统自适应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第一位。
  学校及社会兼职:
  学校及社会兼职:
  模糊信息与工程分会理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InternationalJournalofRobustandNonlinearControl”、“InternationalJournalofControl”、“InternationalJournalofSystemsScience”、“自动化学报”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审稿人。  
  主讲课程:
  主讲课程:
  本科生:现代控制理论;自动控制原理
  研究生: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系统仿真;非线性控制
  近年来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主要论文:
  [1].XinjiangWei,NanChen.CompositeHierarchicalAnti-DisturbanceControlforNonlinearSystemswithDOBCandFuzzycontrol.InternationalJournalofRobustandNonlinearControl,Articlefirstpublishedonline:22Aug2012,DOI:10.1002/rnc.2891.(SCI)
  [2].XinjiangWei,NanChen,WuquanLi.Compositeadaptivedisturbanceobserver-basedcontrolforaclassofnonlinearsystemswithmultisourcedisturbance.InternationalJournalofAdaptiveControlandSignalProcessing,publishedonline:24Apr2012,DOI:10.1002/acs.2290.(SCI)
  [3].XinjiangWei,ect.Compositestratifiedanti-disturbancecontrolforaclassofMIMOdiscrete-timesystemswithnonlinearity.InternationalJournalofRobustandNonlinearControl,2012,Vol.22,No.4,453-472.(SCI)
  [4].XinjiangWei,LeiGuo.CompositeDisturbance-Observer-BasedControlandHInfiniteControlforComplexContinuousModels.InternationalJournalofRobustandNonlinearControl,2010,Vol.20Vol.1,106-118.(SCI)
  [5].XinjiangWei,LeiGuo.CompositeDisturbance-Observer-BasedControlandTerminalSlidingModeControlforNonlinearSystemswithDisturbances.InternationalJournalofControl,2009,Vol.82Vol.6,1082–1098.(SCI)
  [6].XinjiangWei,HuifengZhang.CompositeDisturbanceObserverBasedControlandTerminalSlidingModeControlforUncertainStructuralSystems.InternationalJournalofSystemsScience,2009,Vol.40,No.10,1009–1017.(SCI)
  [7].XinjiangWei,ect.SaturatingCompositeDisturbance-Observer-BasedControlandHinfiniteControlforNonlinearDiscreteTime-delaySystems.InternationalJournalofControl,Automation,andSystems,2009,Vol.7,No.5,691-701.(SCI)
  [8].XinjiangWei,ect.CompositeDisturbance-Observer-BasedControlandVariableStructureControlforNonlinearSystemsWithDisturbances.TheTransactionsoftheInstituteofMeasurementandControl,2009,Vol.31,No.5,401-423.(SCI)
  [9].XinjiangWei,NanChen.CompositeDisturbance-Observer-BasedControlandHInfiniteControlforNonlinearTime-delaySystems.AsianJournalofControl,2009,Vol.11,No.4,440-443.(SCI)
  [10].XinjiangWei,ManLiu.Observer-basedindirectadaptivefuzzycontrolforMIMOnonlinearsystems.Fuzzyinformationandengineering,2006,Vol.6,No.1,62-67.
  [11].XinjiangWei,ZhenguangYang.Adaptivetrackingcontrolforaclassoffuzzytime-delaysystems.JournalofSystemSimulation,2006.18(1):141-146.
  [12].XinjiangWei,YuanweiJing.Robustadaptivecontrolfornonlinearfuzzytime-delaysystems,ControlandDecision,2004,19(12),1354-1358.(EI)
  [13].XinjiangWei,Yuan-weiJing.Robuststabilizationforaclassofuncertainnonlinearsystemsbasedonobserver.ControlandDecision,2002,17(2):4-6.(EI)
  近年来指导研究生经历:
  所带学生:2011年被评为鲁东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硕士生导师,现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研究生1人。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 范永顺
  出生日期: 1955-02-11 
  性别: 男 
  籍贯: 山东省-烟台市 
  学历: 大学本科 
  学位: 学士 
  职称: 教授 
  职务: 教师 
  研究领域: 数学教育 
  电话: 13220937702  E-Mail:   
  通信地址: 鲁东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 
  招生专业方向
  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 007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045104学科教学(数学)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78.2-1982.1山东师范大学学习
  1982.2-今鲁东大学教师 
  近年来承担的教学及科研项目:
  山东省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在职数学教育硕士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研究>项目编号SDYY11154,项目负责人范永顺,省资助经费3万,计划结题时间2013.4.
   
  近年来获得奖励情况和荣誉称号:
  2010年被评为全国第二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 
  学校及社会兼职:
  山东数学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 
  主讲课程:
  主讲课程:
  本科:数学史.
  研究生:数学教学论,中学数学教学研究,数学课程与教材分析,
  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近年来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主要论文:
  超级画板在提高数学师范生教师素质中的应用>,数学教育学报,2011.12
  新课程理念下对高师数学教育专业课堂教学的思考>,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3 
  近年来指导研究生经历:
  所带学生:王立美,王磊,仇善丽,鞠燕,杨绕丽,孙永艳,董庆云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 刘晓华
     
  出生日期: 1959-10-03 
  性别: 男 
  籍贯: 山东省-烟台市 
  学历: 研究生 
  学位: 博士 
  职称: 教授 
  职务:  
  研究领域: 奇异系统、随机系统等复杂系统预测控制、鲁棒控制;控制系统优化问题;控制理论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 
  电话: +8605356663167  E-Mail: ; 
  通信地址: 烟台市红旗中路186号鲁东大学2#办公楼201;5#楼418(研究所) 
  招生专业方向
  
  科学学位硕士生导师 007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
  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 007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045104学科教学(数学)
   
  
  学习及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1982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9年7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3年4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2年7月至今在鲁东大学(烟台师院)工作。
  1992年晋升讲师。
  1994年晋升副教授。
  1997年晋升教授。   
  近年来承担的教学及科研项目:
  
  主持在研项目(2008--)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分散预测控制的广义大系统的综合与分析(61174097)(2012-2015)60万
  2、烟台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电力负荷预报系统(2009-2011)10万
  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不确定系统采样预测控制(ZR2009GL005)(2009-2012)2万
  主持完成项目(2008--)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杂环境下多速率采样系统预测控制研究(60744016)(2008-2010)26万
  2、山东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城市供水系统节能控制与优化研究(J05C05)(2005-2008)7万
  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线性时滞系统自适应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Y2005G01)(2005-2008)5万   
  近年来获得奖励情况和荣誉称号:
  
  2007年获山东省首届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
  2007年预测控制理论的若干问题研究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首位)
  2008年预测控制理论应用于非均衡经济系统分析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首位)
  2009年科研导向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首位)
  2009年基于智能方法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报获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首位)
  2008年获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2010年获山东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201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称号   
  学校及社会兼职:
  
  数学与信息学院教授
  研究生处处长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
  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运筹学与控制论”学科带头人
  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负责人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山东省运筹学会常务理事
  山东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
  山东省应用统计学会常务理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山东省自然科学奖评审专家
  CCC程序委员会委员
  WCICA程序委员会委员
  “JournalofSystemsScience”、"JournalofcontrolTheoryandApplications”、“自动化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等多个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审稿人。   
  主讲课程:
  
  主讲
  1、线性系统(研究生学位必修课程)
  2、预测控制(研究生学位选修课程)   
  近年来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期刊论文(2008--)
  [1]刘晓华,刘梦良.一类单时滞线性系统的模糊变结构控制.系统科学与数学,2008,28(1):83-90.
  [2]刘晓华,韩春艳.连续时间多面体不确定系统的鲁棒预测控制.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30(2):312-315.
  [3]刘晓华,刘芳.无穷时域的连续时间广义预测控制.控制与决策,2008,23(3):340-345.
  [4]刘晓华,于晓华.多面体不确定系统时滞依赖鲁棒预测控制.控制与决策.2008,23(7):812-815.
  [5]JieLuo,XiaohuaLiu.Dual-rateinferentialcontrolonuncertaintysystems.JournalofInformation&ComputationalSystems,2008,5(2):967-973.
  [6]LiuXiaohua,HanChunyan.Robustmodelpredictivecontrolforcontinuousuncertainsystems.JournalofSystemsandScience&Complexity.2008,21(2):267-275.
  [7]HanChunyan,LiuXiaohua.Robustmodelpredictivecontrolforcontinuousuncertainsystemswithstatedelay.JournalofcontrolTheoryandApplications.2008,6(2):189-194.
  [8]LiuXiaohua,YangYuanhua.Observer-basedrobustpredictivecontrolofsingularsystemswithtime-delayandparameteruncertainties.JournalofSystemsEngineeringandElectronics,2009,20(3):590-597.
  [9]刘晓华,王利杰.不确定广义系统的输出反馈鲁棒预测控制.控制与决策,2009,24(9):1371-1376.
  [10]刘晓华,杨园华.基于观测器的不确定广义时滞系统鲁棒预测控制.控制与决策,2009,24(4):606-611.
  [11]刘芳,刘晓华.一类稳定的连续时间广义预测控制.系统科学与数学.2009,29(2):191-197.
  [12]高荣,刘晓华.基于确定性退火聚类的LSSVM短期负荷预测,控制工程,2009,16(4):432-434.
  [13]李健,刘晓华,网络化双采样率系统预测控制.计算机科学,2009.36(5):112-115.
  [14]赵东霞,刘晓华.具有非线性干扰的时滞系统鲁棒预测控制.仪器仪表学报,2009,30(6)79-83.
  [15]刘晓华,王利杰.带有状态和输入时滞的不确定广义系统的鲁棒预测控制.控制理论与应用,2010,27(4):527-532.
  [16]刘晓华,李景会,高荣,魏新江.基于性能的不确定多速率系统鲁棒预测控制.控制与决策,2010,25(25):1287-1291.
  [17]Xiao-huaLiu,Yuan-huaYang.Observer-basedrobustmodelpredictivecontrolofsingularsystems.InternationalJournalofModelling,IdentificationandControl,2010,9(1/2):123-128.
  [18]XinjiangWei,NanChen,ChanghuiDeng,XiaohuaLiuandMeiqinTang.Int.J.Robust.NonlinearControl.2012;22:453–472
  [19]WuquanLi,XiaohuaLiu,SiyingZhang.Furtherresultsonadaptivestate-feedbackstabilizationforstochastichigh-order.nonlinearsystems.Automatica.48(2012)1667–1675
  [20]刘晓华,马春妍.基于状态观测器的直接约束鲁棒预测控制.控制与决策,2012,27(3):431-435
  
  会议论文(2008--)
  [1]YangYuanhua,LiuXiaohua.Robustmodelpredictivecontrolofuncertainsingularsystemsbasedonthestateobserver.Proc.of2008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dustrialTechnology,Chengdu,2008,4
  [2]Lijian,Liuxiaohua.OutputFeedbackPredictiveControlforNetworkedControlSystemwithTime-varyingDelay,Proc.ofChineseControlandDecisionConference,2009,6,577-582
  [3]MaChunyan、LiuXiaohua、RongGao.ADirectRobustPredictiveControlAlgorithmforMulti-rateSystems.Proc.of30thChineseControlConference,Yantai,2011.7.
  [4]RenHaiqiu,LiuXiaohua.Observer-basedrobustpredictivecontrolofsingularsystemswithstructuredfeedbackuncertainty,Proc.ofThe8thAsianControlConference,Taiwan,2011.5
  [5]HanXu,LiuXiaohua.Robustmodelpredictivecontrolofstochasticsingularsystems.Proc.of30thChineseControlConference,Hefei,2012.7.   
  近年来指导研究生经历:
  
  自2002年开始,作为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最早的研究生导师,到2012年,已指导毕业硕士研究生8届,共35人,另外,指导教育硕士1人。
  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35人)
  2005届:高荣邹媛媛唐美芹杨雪刘雪芹(5人)
  2006届:刘梦良韩春艳刘静周丽娜刘浩李培培贾志刚(7人)
  2007届:刘芳于晓华赵健毕英斌(4人)
  2008届:杨园华李春明伊传坤罗杰(4人)
  2009届:王利杰邓红霞赵东霞李健刘冠良李印坤(6人)
  2010届:李圣涛李景会张凤娟(3人)
  2011届:马春艳刘菁任海秋(3人)
  2012届:韩旭江鑫高学伟(3人)
  教育硕士(数学学科教学论)
  2007届姜晓晨
  毕业生中有3名同学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毕业生,7名同学被评为校优秀毕业研究生。1篇论文获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获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2等奖1项。有10名同学继续在重点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其中4人获得博士学位后已工作,8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其余全部工作。有3名同学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数学 [07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鲁东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数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系统控制与优化(02)微分方程及其应用
(03)应用概率统计
招生人数: 16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9)数学分析
④(811)高等代数
备  注: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数学     专业代码:0701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数学

专业介绍

陆军装甲兵学院为例
一、培养目标
培养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掌握数学学科较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数学学科有关领域的前沿动态,掌握必要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本专业领域技术难题的能力,能够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和基层部队任职岗位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简介
数学学科于1998年开始挂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收研究生,2005年获得应用数学二级学科授予权,形成了具有军事装备科学与技术应用背景的应用数学研究重点领域。2011年获得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共培养了23名硕士研究生,其中1名研究生的论文被评为全军、总装备部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名研究生的论文被评为学院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三、研究方向简介
(1)微分几何及其应用
重点研究微分流形的解析结构和这种结构所蕴含的几何现象,以及辛几何与李群理论在动力学系统中的数值计算方法。本方向主要开展如下研究内容:子流形的几何学、动力学系统的几何积分方法、军事科学中微分动力学模型研究。
(2)分形计算方法及其在信息综合处理中的应用
重点研究信息安全领域的前沿课题,在军事信息综合处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方向主要开展如下领域的研究工作:分形计算方法研究、分形几何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分形在信息综合处理中的应用。
(3)随机分析及统计应用研究
重点研究武器装备科学实验过程中的各类型试验数据统计规律等相关问题,为军事装备科研领域的定量分析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方向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包括:随机分析理论及其在军事科学技术中的应用研究、统计分析与计算、可靠性统计理论及应用研究。
(4)非线性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
重点研究运用非线性分析的理论、方法对军事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中的若干非线性科学问题进行数学建模、模拟仿真,对军事复杂系统的非线性现象的内在本质、控制策略进行定量分析。本方向重点关注如下问题的研究:军事复杂系统建模与辨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非线性混沌系统的脉冲控制及其在安全保密通讯中的应用研究。
(5)数学物理反演方法及其应用
重点研究数学物理反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本方向重点关注如下研究领域:数学物理反演方法研究、非均匀介质中波动信号的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研究、微观物质的数值模拟与建模。
(6)非线性动力系统稳定性分析及建模仿真
重点研究军事装备科学与技术应用背景下,涉及运筹学、控制论及计算机仿真模拟等领域的相关问题。本方向重点关注如下研究领域: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研究、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四、导师队伍
本学科有教授8名,副教授12名,有总装备部“1153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1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名,分别有1人次获得总参优秀教员、全军优秀教员、总装教育教学先进个人、总装军事训练先进个人、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6人次获得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1人获得军队优秀人才岗位一类津贴。
五、教学科研条件
拥有复杂系统建模实验室,该实验室位于基础部办公楼,占地面积150平方米,于2006年开始建设并投入使用。总建设经费100万元。实验室主要承担数学专业研究生进行数据处理与复杂系统建模。           
六、教学科研学术成果
本学科先后获得军队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1项,总装备部优质课1门,在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20余篇,有70余篇学术论文被SCI、EI检索收录,其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并与国内外一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

专业点分布

陆军装甲兵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北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太原师范学院 内蒙古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北华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温州大学 浙江海洋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华侨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烟台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三峡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吉首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南方科技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贵州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延安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宁夏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701 数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76 所,本次参评6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8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246 复旦大学 A+
3 10422 山东大学 A+
4 10003 清华大学 A
5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6 10055 南开大学 A
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8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9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0 10183 吉林大学 A-
11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2 10247 同济大学 A-
13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A-
14 10284 南京大学 A-
15 10335 浙江大学 A-
16 10486 武汉大学 A-
17 10558 中山大学 A-
18 10610 四川大学 A-
19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B+
20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1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22 10280 上海大学 B+
23 10285 苏州大学 B+
24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25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26 10384 厦门大学 B+
2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8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9 10530 湘潭大学 B+
30 10532 湖南大学 B+
31 10533 中南大学 B+
32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33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34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35 10611 重庆大学 B+
36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7 10730 兰州大学 B+
38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39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40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41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B
4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43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44 10357 安徽大学 B
45 10386 福州大学 B
46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47 10459 郑州大学 B
48 10635 西南大学 B
49 10673 云南大学 B
50 10697 西北大学 B
51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52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53 10755 新疆大学 B
54 11078 广州大学 B
55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5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57 10108 山西大学 B-
58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59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60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61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62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B-
63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B-
64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65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66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67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B-
68 10512 湖北大学 B-
69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B-
70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B-
71 10657 贵州大学 B-
72 11117 扬州大学 B-
73 11646 宁波大学 B-
74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C+
75 10145 东北大学 C+
7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77 10255 东华大学 C+
78 10299 江苏大学 C+
79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0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81 10351 温州大学 C+
82 10403 南昌大学 C+
83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4 10475 河南大学 C+
85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86 10559 暨南大学 C+
87 10560 汕头大学 C+
88 10593 广西大学 C+
89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
90 10749 宁夏大学 C+
9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C+
92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93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94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95 10110 中北大学 C
96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97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98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99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100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101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102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103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104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
105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106 10616 成都理工大学 C
107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C
108 11066 烟台大学 C
109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C
110 1007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C-
111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112 10140 辽宁大学 C-
113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114 10167 渤海大学 C-
115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116 10294 河海大学 C-
117 10390 集美大学 C-
118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119 10477 信阳师范学院 C-
120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121 10608 广西民族大学 C-
122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C-
123 10638 西华师范大学 C-
124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125 11065 青岛大学 C-
126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127 10059 中国民航大学 C-
128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129 10075 河北大学 C-

0701J3数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数学     专业代码:0701J3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数学

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为例
据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7年北京大学0701J3数据科学(数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经公布,详情如下:
招生院系: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计划招生数 123
拟接收推免人数 80
备注说明 拟招收博士研究生123人(其中包括: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拟招收80人,生物与医药工程博士拟招收5人), 另与国家纳米中心联合培养名额单列。
其中直博生和本校硕博连读生占75%左右, 其余采用“申请-考核制”招生。
本学院除生物与医药工程博士的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其他专业的学习方式均为全日制。
招生专业:数据科学(数学)(0701J3)
计划招生数:   拟接收推免人数:  
备注: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专业院校排名

0701 数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76 所,本次参评6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8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246 复旦大学 A+
3 10422 山东大学 A+
4 10003 清华大学 A
5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6 10055 南开大学 A
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8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9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0 10183 吉林大学 A-
11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2 10247 同济大学 A-
13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A-
14 10284 南京大学 A-
15 10335 浙江大学 A-
16 10486 武汉大学 A-
17 10558 中山大学 A-
18 10610 四川大学 A-
19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B+
20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1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22 10280 上海大学 B+
23 10285 苏州大学 B+
24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25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26 10384 厦门大学 B+
2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8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9 10530 湘潭大学 B+
30 10532 湖南大学 B+
31 10533 中南大学 B+
32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33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34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35 10611 重庆大学 B+
36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7 10730 兰州大学 B+
38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39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40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41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B
4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43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44 10357 安徽大学 B
45 10386 福州大学 B
46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47 10459 郑州大学 B
48 10635 西南大学 B
49 10673 云南大学 B
50 10697 西北大学 B
51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52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53 10755 新疆大学 B
54 11078 广州大学 B
55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5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57 10108 山西大学 B-
58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59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60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61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62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B-
63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B-
64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65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66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67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B-
68 10512 湖北大学 B-
69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B-
70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B-
71 10657 贵州大学 B-
72 11117 扬州大学 B-
73 11646 宁波大学 B-
74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C+
75 10145 东北大学 C+
7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77 10255 东华大学 C+
78 10299 江苏大学 C+
79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0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81 10351 温州大学 C+
82 10403 南昌大学 C+
83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4 10475 河南大学 C+
85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86 10559 暨南大学 C+
87 10560 汕头大学 C+
88 10593 广西大学 C+
89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
90 10749 宁夏大学 C+
9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C+
92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93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94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95 10110 中北大学 C
96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97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98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99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100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101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102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103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104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
105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106 10616 成都理工大学 C
107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C
108 11066 烟台大学 C
109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C
110 1007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C-
111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112 10140 辽宁大学 C-
113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114 10167 渤海大学 C-
115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116 10294 河海大学 C-
117 10390 集美大学 C-
118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119 10477 信阳师范学院 C-
120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121 10608 广西民族大学 C-
122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C-
123 10638 西华师范大学 C-
124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125 11065 青岛大学 C-
126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127 10059 中国民航大学 C-
128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129 10075 河北大学 C-

数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教材方面:
①《高等数学》(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6版同济大学数学系
②《工程数学线性代数》(第五版)同济大学数学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浙大第4版盛骤
(二)教材辅导书:
①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习题全解指南(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工程数学线性代数(第五版)同济大学数学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辅导书
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浙大第4版盛骤
辅导书
(三)复习用书
①李永乐:《2014年数学复习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李永乐:《2014数学历年试题解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②李永乐:《基础660》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③2014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考试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④2014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大纲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⑤李永乐、李正元:《超越135分》和《最后五套卷》
 
数学考研参考书:
下面,本文先从当前的考纲入手,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指导。事实上,数学科目(学硕)的考试,在考试内容和分值分配上,可作如下分类:
卷种  考试内容 数学(一) 数学(二) 数学(三)
高等数学  (微积分) 82(分) 116(分) 82(分)
线性代数 34(分) 34(分) 34(分)
概率论与  数理统计 34(分) —— 34(分)
总分 150(分) 150(分) 150(分)
  由上述表格不难看出,无论是哪类数学,高等数学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其次是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其中,对于相应科目参考书的选择,可参见以下表格:
  数学(一) 数学(二) 数学(三)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第六版(上下两册),同济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线性代数 《工程数学—线性代数》第五版,同济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四版,浙江大学 盛骤、谢千式、潘承毅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教授在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开学典礼上寄语大学生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软件人才,需要有扎实的数学功底,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来自于深厚扎实的数学功底。可见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从事其他相关专业的基础。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和普及,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数学专业知识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随着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教师聘任制的全面推行,普通中学师资的来源正在打破行业地域界线。由师范院校培养输出教师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综合院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有着德天独厚的学科资源优势。报考综合院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不仅有利于未来择业,也有利于个人发展成才。
家教业的逐渐兴起,也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就业渠道。由于数学家教对专业知识和教学辅导艺术的要求比较高,家长不易操作或无暇顾及,于是聘请数学家教已成为许多家庭的必然选择。在未来5~8年以后,数学家教将会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而广受欢迎。把家教作为一种职业,也必定会大有文章可做。
数学与应用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和上升的平台,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系最为紧密的专业之一。该专业属于基础型专业,就业面较宽,不过考研仍然是该专业毕业生的首选。在日常生活中,从天气预报到股票涨落,到处充斥着数学的描述和分析方法。北京市需求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十大专业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需求量位居前列。可见,数学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就业前景看好。而且可以预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市场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其就业前景比较广阔。
另外,金融数学家已经是华尔街最抢手的人才之一。在保险公司中地位和收入最高的,可能就是总精算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纽约大学等著名学府,都已经设立了金融数学相关的学位或专业证书教育。尽管如此,在美国很吃香的保险精算师,很多都是数学专业出身。美国花旗银行副主席保尔·柯斯林也曾说过说:一个从事银行业务而不懂数学的人,无非只能做些无关紧要的小事。除了保险精算师以外,由于经济学也引入了数学建模,因此懂经济原理的数学人才也被用人单位广泛接纳,还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化工制药、通讯工程、建筑设计等,都离不开相关的数学专业知识。
由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联系紧密,以它为依托的相近专业可供选择的比较多,因而报考该专业较之其他专业回旋余地大,重新择业改行也容易得多,有利于将来更好的就业。
通过以上了解,我们可以看到数学专业在未来就业市场上确实有很大的优势,我们选择了数学专业,就要有进一步深造的计划,先打好了本科阶段的数学基础,再从其他方向寻求发展,就会更容易突破。
数学考试科目
政治,英语,数学分析,高等数学,这四个一般是初试必考的。至于复试就每个学校都不太一致了,不过一般都是考微分方程与复变函数。

数学专业研究生分好几个方向,有应用数学、计算数学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一般数分高代是基础一定会考,有的学校是两门专业课就是数分与高代,也有的学校是数分高代合并算一门专业课,然后再考其他一门专业课,例如概率论方向有可能会考概率或统计学。

数学参考书目
1、教材比较推荐的有:

  高数教材:《高等数学》——同济版;

  线代教材:《线性代数》——同济版、清华版;

  概率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盛骤版

  2、复习全书推荐的有:

  《数学复习全书》——李永乐;

  《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李永乐;

  《高数18讲》——张宇

  3、真题、习题类推荐的依次有:

  《数学历年真题解析》——李永乐;

  《数学基础过关660题》——李永乐;

  《全真模拟经典400题》——李永乐;

  《接力题典1800题》——汤家凤

数学考研方向
以复旦大学为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学习方式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18 数学科学学院   93   本院系拟招收学术学位推免生32人, 拟招收专业学位推免生51人。实际招生数视生源情况调整。
025100 金融(专业学位)   35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34人。
01金融工程与管理
02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
13随机金融与风险分析
14金融衍生品的定价与计算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1金融学综合
025200 应用统计(专业学位)   18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17人。
01高维数据分析
02散乱数据拟合
03统计计算方法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2统计学
070101 基础数学(学术学位)   14   分析包括数学分析60%及常微分方程20%、复变函数20%、实变函数20%,其中后三部分任选两部分;代数与几何包括高等代数70%及抽象代数(群、环、域)30%、微分几何30%,其中后两部分任选一部分。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11人。
01微分几何
02数学物理
03偏微分方程
04泛函分析
05代数学
06代数几何
07复变函数论
08动力系统
09数论
10拓扑学
11调和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9分析;④835代数与几何
070102 计算数学(学术学位)   6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5人。
01数值线性代数
02新型算法
03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04并行算法
05数学物理反问题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9分析;④835代数与几何
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术学位)   3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2人。
01随机过程
02随机分析及其应用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9分析;④835代数与几何
070104 应用数学(学术学位)   12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10人。
01计算几何
02应用偏微分方程
03工业应用数学
04神经网络的数学方法与应用
05非线性科学
06精算学
07计算系统生物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41法语;③719分析;④835代数与几何
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学术学位)   5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4人。
01最优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02随机控制理论与数学金融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9分析;④835代数与几何


数学就业前景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就业前景很好,毕业生主要在教育类企业、金融类企业从事数学教师、数学教研、教学产品研发、精算师、证券分析、金融研究等。
就业前景

应用数学专业属于基础专业,是其他相关专业的“母专业”。无论是进行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三维动画制作还是从事金融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化工制药、通讯工程、建筑设计等,都离不开相关的数学专业知识,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数学专业知识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由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联系紧密,以它为依托的相近专业可供选择的比较多,因而报考该专业较之其他专业回旋余地大,重新择业改行也容易得多,有利于将来更好的就业。

家教业的逐渐兴起,也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就业渠道。由于数学家教对专业知识和教学辅导艺术的要求比较高,家长不易操作或无暇顾及,于是聘请数学家教已成为许多家庭的必然选择。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到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其他单位的教学、科研技术和技术管理工作。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鲁东大学考研分数线、鲁东大学报录比、鲁东大学考研群、鲁东大学学姐微信、鲁东大学考研真题、鲁东大学专业目录、鲁东大学排名、鲁东大学保研、鲁东大学公众号、鲁东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鲁东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鲁东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鲁东大学数学考研 推荐

鲁东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鲁东大学考研网由鲁东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鲁东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鲁东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鲁东大学数学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