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网

上海外国语大学传播学考研

上海外国语大学传播学考研

相关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上海外国语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传播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上海外国语大学传播学考研的同学注意: 上海外国语大学传播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上海外国语大学传播学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上海外国语大学传播学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上海外国语大学传播学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上海外国语大学 传播学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上海外国语大学传播学考研
传播学 [05030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上海外国语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5]文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新闻传播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1. 人工智能广告与计算传播学
2. 新媒体与全球传播
3. 影视国际传播
4. 跨文化传播
招生人数: 12
考试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645 传播学实务
④ 845 传播学理论
备  注: 复试:
笔试科目名称:传播学综合
学校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上外”,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全国重点大学;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是亚非研究国际联盟、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成员,是联合(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国合作备忘录签约高校和国际高校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亚太工作组所在地,获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全球最高评级,是中国唯一位列世界15强的专业会议口译办学机构,英汉语对全球排名第一。 其前身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创建于1949年12月,后历经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上海俄文专(修)科学校、上海外国语学院等传承变革,于1994年正式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
专业介绍
经过三十多年建设,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2年新闻传播学学科作为上海唯新闻传播学科入选 “上海高校流学科(B类)" 。2014年学院 获准设立 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际型)。 作为推进“上外一新华社战略合作项目”的重要内容。学院于2011年成为“多语种+”培养模式试点单位。开(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设“多语种国际新闻特色班”,旨在培养既掌握国际新闻传播知识和技能,又精通英语+一门其他语种的多语种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目前“多语种+”模式已成为学校的发展战略。2017年学院推出新闻传播学科大类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同年,学院与中国日报社签署部校共建协议,井于次年与中国日报社联合创立新时代国际传播理论研究中心,致力于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创新国际传播理论。
考试科目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或内容 初试参考书目或教材
1.人工智能广告与计算传播学
2.新媒体与全球传播
3.影视国际传播
4.跨文化传播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645 传播学实务 ④ 845 传播学理论
复试科目及范围:传播学综合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五版),沃纳•赛佛林 (werner J.sevenin), 坦卡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1。
 
 
参考书目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五版),沃纳•赛佛林 (werner J.sevenin), 坦卡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1。
 
学费
上海外国语大学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费标准为8000元/生.学年,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报到时缴纳,按三学年缴纳
 
主要导师
陈沛芹: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上外中国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社调中心上外分中心副主任,上海市优秀人才计划浦江人才计划"获得者,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美国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中美教育基金媒体研究学者”.现从事国际新闻理论.新闻社会学、 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 等新闻学专业的硕士与本科课程教学。研究方向为国际新闻与国际媒体,著有《美国新闻业务导论:演进脉络与报道方式》。翻译有(《国际新闻与驻外记者)等著作,为英美高级实务译(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丛执行副主编.在《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 、《新闻界》 等国内核心期刊中发表了多篇与外国媒体与国际新闻相关的中文论文。
吴秀娟: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新闻、政治传播、俄语国家媒介生态、俄罗斯涉华舆情。主持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自动基金项目两项.出版俄文专著《大众传媒与中国政治传播》一部 , 发表中俄文论文十余篇。讲授(传播心理学》、《媒体与社会》、《新闻采访与写作》、《深度报道》、(媒介经营与管理》等课程。
 
吴瑛: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中国国际與情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委员会常务理事。研究领域是全球传播、国际舆情、跨文化传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主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重大项目、上海市社科基金、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笑项(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目子课题、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等省部级课题,参与中国外交部、美国国务院等各类课题,出版专著4本《中国声音的国际传播力研究》、(中国话语权生产 机制研究》、《孔子 学院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和《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战略》。在《新闻与传播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 等中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CSSCI论文40余篇.任多家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评审,参加国际媒体与传播研究协会年会( IAMCR)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年会 (AEJMC) 、雅典教育与研究协会年会( ATINER )等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成果被《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参考消息》 、《文汇 报》等刊登,被《人大复印资料》多次转载,还被美国智库引用。讲授课程: Media and International Issues (全英语课程)-新闻编辑学 、中文媒介写作基础等。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我校为适应网络与新媒体的发展而设立的专业,2014年开始招生。突出应用能力、重视国际化、强调复合型素质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发展特色和主要方向。本专业在教学设计上与国际接轨,充分体现出国际化和前沿性的特点,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该专业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2013年获批建设教育部“网络与新媒体实训基地”,2014年获批教育部合作框架下的“上外—IBM大数据分析中心”。学生可依托实践基地和分析中心在校内开展充分的新媒体实践操作。学生本科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理论与新媒体实践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网络与新媒体技术进行内容制作、创意策划及新媒体的社会化和数据化应用,并熟练掌握英语、具有宽广国际知识和敬业精神的复合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新闻传播原理、数字多媒体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编程、互联网发展史、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视频制作、数字出版创意与策划、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融合新闻报道、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数字化营销、媒体道德与法规等。
英语语言课程:英语主干课程贯穿一、二、三年级。一年级与英语本科专业同要求、同教材、同试卷,从二年级开始设立英语第二专业学习。
特色教学项目:与媒体及公司企业合作共建开展实践教学,实践课程融入业界的新媒体开发或运营,学生与业界人员密切配合,接受专业教师与业界人员的共同指导,做中学,学中做,实践成果直接接受市场检验,学生也能够通过业界实战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开展暑期海外实践项目,对接国际新媒体业界一线资源和经验。
毕业生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胜任大数据时代各类信息传播活动,包括对外传播媒体和涉外机构中英文门户网站及移动传播的工作、网络媒体内容和产品的策划以及信息文本采写和音像内容编辑制作等。毕业生还能胜任国内外网络机构的中英文公关策划以及数字出版等工作。


1.《传播理论导引》,韦斯特·特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国际传播的理论、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吴飞,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3.《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第 6 版),戴维·克劳利,保罗·海尔著,北京大学
出版社,2018。
学科、专业 代码及名称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050302
传播学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637 传播学实务
④ 837 传播学理论


 
"传播学实务"考试内容范围:
考试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广告、公共关系、跨文化传播及学术研究能力测试,以上四部分包含必要
的专业英语能力。
(1) 广告部分包括广告发展的历史、广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广告伦理与法规、国际广告的内涵和
策略、广告媒体的选用等。
(2) 公共关系部分包括公共关系的渊源、兴起与发展、社会关系和公共关系、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公共关系的职能和作用、 公共关系的类型、 公共关系的规范和准则、公共关系的多学科方法、
公共关系实务操作(调查与策划、言语传播、文字传播、实像传播、整合传播、网络传播、危
机管理)、公共关系专职机构和专业人员。
(3) 跨文化传播部分包括跨文化传播的历史意义、价值观理论、影响跨文化传播的因素、跨文化组
织传播、跨文化冲突、跨文化适应和跨文化能力的相关思想和理论等。
(4) 学术研究能力测试部分重点考察学术篇章的阅读理解和归纳写作能力。
"传播学理论"考试内容范围:
大众传播理论概述、大众传播的研究模式的功能、传播中理解的作用、编码的问题语言的特征、宣
传分析:编码效果的最初理论何为宣传、说服理论、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议程设置、知识沟假说、大
众传播的效果、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现代社会中的大众媒介、国际传播学概述(研究对象、内容、研
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国际传播的主体、国际传播的控制、国际传播的手段、国际传播的内容、国际传
播的受众、国际传播的效果、中国的国际传播、全球新闻与信息流动、国际广播电视、互联网在全球范
围的影响:挑战与前景、全球传播与宣传、传播与文化。
复试参考书目:
(1)《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五版),沃纳•赛佛林 (werner J.sevenin), 坦卡德,中国
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1-1
(2)《国际传播学教程》,程曼丽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1
(3)《全球传播》(美),伽摩利珀 著,尹宏毅 主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8-1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通讯地址:上海市虹口区大连西路 550 号 1号楼 411 室
邮编:200083
联系电话:021-35373072,021-35373125(传真)
电子邮箱:shisuyzb@126.com
微信订阅号:上外研招(SISUYZB)
国际新闻专业始于1983年,是我校最早设立的非语言类专业,也是全国最早的国际新闻专业之一。30年的发展期间,为我国对外宣传工作培养了大量精英人才。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专业秉承国际化的教学理念和模式,逐步提出了以培养“全球新闻人”为目标,旨在培养具有国际新闻素养、通晓国际传播规则、适应于国内外新闻业界、跨文化的人才和精英,既能熟练掌握外语,又能运用新媒体技术,同时精通国际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复合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国际新闻专业以培养“全球新闻人”为发展目标,立足于“外宣”二字,积极打造以“国际化”和“实践化”为核心的专业特色。
为对接新华社以及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台等国际性媒体对驻外记者的需求,专业在学校与新华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下,于2012年开设了全校性的多语种国际新闻特色班,旨在培养精通两门外语(一门非通用语种和英语),又掌握国际新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专业化国际传播人才。该项目整合了全校各方资源,搭建了一个跨学科、跨院系、跨语言的创新性培养平台,探索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新闻学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专业。专业不仅在课程建设方面着力突出国际新闻实践,还拥有近20年历史的学生中文新闻实习基地《新传快递》以及英语新闻实习基地---上外英语新闻网站(http://en.shisu.edu.cn)。国际新闻专业与上海外语频道(ICS)、《上海日报》和《环球时报》英文版以及SMG新闻中心共建校外实习基地,把新闻媒体人士成功引入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此外,专业每年还组织学生到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台和《中国日报》和上海地区中英文媒体以及京沪等地的境外媒体(《纽约时报》和《南华早报》等)开展实习活动。
国际新闻专业国际化办学特色日益突显,已与美国和欧洲的新闻传播院校加强合作,拓展学生海外留学和实习项目,推动本硕连读的国际教学合作项目。
国际新闻专业拥有一支长期从事国际新闻理论与国际传播、英语新闻业务和国际舆情的教学和科研师资队伍。目前,新闻专业有三名教授、十名副教授,绝大部分教师拥有海外留学经历,具有博士学位,在各自教学和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国际新闻专业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还是校级学术机构——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人员。研究中心利用科学研究方法和权威学术数据,在国际舆情和国际政治等领域对接国家发展需求。该中心拥有我国首个国际舆情网站(www.globalpubopinion.org),与美国马里兰大学舆情研究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已成为我国国际舆情的学术高地。
国际新闻专业拥有专职学生事务管理团队,负责日常教育、学生资助、心理辅导、社会实践,就业指导等各项学生事务和管理工作。
传播学 [05030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上海外国语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5]文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新闻传播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1.人工智能广告与计算传播学
2.新媒体与全球传播
3.影视国际传播
4.跨文化传播
招生人数: 12
考试科目: 初试: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43 新闻与传播实务
④843 传播学理论
复试:
笔试科目名称:新闻传播学综合
备  注: 注:同等学力考生需在国家一级中文核心学术期刊(CSSCI)上发表两篇及以上与报考专业相近或相关的学术论文。(同等学力考生指高职高专毕业生或本科结业生,本科毕业生或应届本科生不属于同等学力,正常报考即可,无以上要求。)
为增进全国各高校优秀大学生对我院办学特色的了解,促进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拟于2019年7月16日-21日举办全国优秀本科生夏令营。

  招生对象:有意申请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0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的优秀本科生。夏令营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察推荐免试研究生重要方式,欢迎有意申请我院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同学报名参加。

  夏令营活动包括:学术讲座、专业情况介绍,杰出校友讲座,上海新闻媒体以及大型企业调研等。

  一、学院介绍

  新闻传播学科创办于1983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国际新闻专业学科之一。经过30余年的开拓与发展,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依托学校强大的外语实力,秉承国际新闻传播的先进教育理念,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己任,已形成“外语(多语种)+国际新闻传播”的融合创新教学和科研模式,在全国新闻传播学科中享有独特影响力。学院秉承国际化、实践型的特色传统和多语种硕士、博士联动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2010年国际新闻专业成为教育部特色专业;2011年入选新闻传播学上海市一流学科;2012年首创“多语种国际新闻”融合教育模式;2013年成为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基地(国际型);2016年设立“全球传播”二级博士点,入选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国家一流学科群建设。

  学院现有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专业四个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等三个二级硕士点学术学位点以及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2016年获批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全球传播二级硕士点和博士点。

  学院以“国际化、实践型、厚基础”为学科特色,形成了成熟的全球传播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符合全球化、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满足了新时代培养懂外语、精专业、通理论的复合型、应用型国际新闻传播高端人才需求。学院与新华社、中国日报社等国家级媒体签署有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日报社联合创立新时代国际传播理论研究中心,致力于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创新国际传播理论。2019年,上海市委宣传部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签署部校共建新闻传播学院协议。

  二、专业介绍

  (一)新闻学

  新闻学学术硕士点成立于1998年,是我校最早被批准的复合型硕士点之一。2010年该硕士点与传播学一起获得了新闻传播学一级硕士点。目前该硕士点的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新媒体与国际舆情、英语新闻业务和多语种全球新闻(设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朝鲜语等多语种子方向)。新闻学硕士点秉承“精英化、国际化”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探索国际新闻理论与国际新闻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和研究融合之路,培养既熟练掌握外语、又精通国际新闻业务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课程设置:新闻传播学理论、新闻传播学方法、内容分析与数据处理、营销传播、新媒体与社会、中国媒体与舆情、英语新闻编辑、高级英语新闻写作与报道、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传媒、国际新闻报道、新闻传播史研究等。

  (二)传播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传播学学术硕士点设立于2006年。本学科点致力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外语水平高的国际化创新型传播人才。下设有四个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广告与计算传播学、新媒体与全球传播、影视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

  课程设置:新闻传播学理论,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人工智能广告与计算传播专题研究、媒介文化与全球传播、新媒体与影视国际传播专题研究、纪录片创作研究、影像人类学、跨文化研究方法概论等。

  (三)广告学

  广告学学术硕士点面向当代媒体传播与创意中国大局,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品牌策划、创意传播、媒体经营和公关管理等高级人才。毕业生能够独立从事广告运作、数字营销、沟通设计、公关策划等领域的专业水准和运作能力,并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科研工作能力。广告学硕士点有两个研究方向:数字创意与新媒体广告、品牌创新与国际传播。研重国际环境和跨文化传播,培养复合型人才。广告学硕士点立足于中国最发达的经济、文化和创意中心城市——上海,顺应全球经贸发展势头和数字媒体浪潮而建设的专业。

  课程设置:新闻传播学理论、新闻传播学方法、广告创意研究、广告学综合研究、前沿广告传播理论与模型、营销传播管理、品牌传播与CI设计研究。

  (四)全球传播

  全球传播学术硕士点适应全球化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扎实的全球传播理论基础,能够进行融媒体国际传播的研究,运用新媒体技术从事全球传播实践的高端全球传播人才。下设两个方向:新媒体与全球新闻、多语种全球传播。

  课程设置:新闻传播学理论、新闻传播学方法、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传媒、全球传播史、新媒体与社会、计算传播学、营销传播、影视传播理论研究、国际新闻报道等。

  (五)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旨在为全球媒体、政府部门、国际机构、大型国企以及跨国公司等,培养具备良好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实践技能,具有创新新闻传播理念、国际化视野和独立科学研究能力,并熟悉新媒体特性和融媒体传播趋势的高层次、国际化、实践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硕士点下设三个培养方向:全球媒体与国际报道、国际企业与品牌传播、新媒体与数字传播。

  课程设置:新闻传播学理论、新闻传播学方法、新闻传播学理论、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媒体英语写作、制作与制片管理、企业品牌传播、视觉设计与传播、社交媒体与营销实务、新媒体全球传播理论、多媒体叙事、新媒体与可视化呈现等。

  三、夏令营介绍

  1.举办时间:2019年7月16-20日

  2.拟入营人数:50

  3.招生专业:

  学术学位: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全球传播

  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

  4.申请资格: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政治立场坚定;

  (2)有志于未来从事新闻传播,尤其是国际新闻传播相关领域的工作。

  (3)学习成绩优异,报名时综合成绩排名在所在院校本专业前15%。生源所在学校有推免资格。

  (4)身心健康,在校期间无违纪行为、未受过处分。

  (5)新闻学专业下设多语种全球新闻方向,全球传播专业下设多语种全球传播方向,欢迎跨专业(含外语类专业)同学申请,各专业所有申请学生均须提供外语水平的证书证明。

  5.申请程序:

  请有意向报名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于2019年6月1日-15日登录我校研究生招生系统(网址为:yzmis.shisu.edu.cn),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上传相应附件。

  我院成立专门审核小组,审核申请材料并择优遴选营员名单,于2019年6月21日之前在报名系统中发布入营名单并通知相关申请人。

  6.活动总体介绍:

日期 时间段 内容(地点待定)
7月16日 13:00-17:00 营员报到(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1号楼606室)
7月17日 8:30-10:00 开幕式
介绍我院研究生培养、奖学金及就业等情况
10:00-11:30 高端学术讲座
13:30-17:00 专家“面对面”活动
分专业论坛
7月18日 8:30-11:30 素质拓展活动(媒体访问)
13:00-17:00 素质拓展活动(国际企业访问)
7月19日 8:30-10:00 高端学术讲座
10:00-11:30 杰出校友讲座
13:00-17:00 专业面试/政审
7月20日 9:00-11:00 笔试1
13:00-15:00 笔试 2
15:00-17:00 闭幕式
  7.费用资助说明

  学院将按照学校政策为参加暑期学校的同学提供夏令营期间在上海的食宿(按学校规定费用),购买在沪期间团体意外保险及其他符合学校规定的费用。所有营员报到后须全程参加夏令营活动,擅自离营者,由个人承担各项费用,需支付学校有关支出。

  8.考核及成绩评定:

  综合成绩计算方法:综合成绩=综合能力测试(占比30%)+专业测试(占比30%)+面试(占比40%)

  1.笔试1:综合能力测试(占总成绩的30%),考试时间为2小时。

  2.笔试2:专业测试(占总成绩的30%)【根据不同专业,考试科目为:(1)新闻学;(2)传播学;(3)广告学;(4)全球传播;(5)新闻与传播】,考试时间2小时。

  3.面试(占总成绩的40%)。

  优秀营员评选方法:依据营员各专业综合成绩排名,根据“成绩优先”原则,评选“优秀营员”作为2020级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拟录取人员。

  夏令营“优秀营员”,均需获得本科所在高校的推免生名额,方可办理推免生录取手续。

  四、注意事项

  1.申请人请承诺填写的信息真实、准确、有效。凡提供虚假信息者,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入营资格;

  2.每位申请人只能填报一个院系的一个专业;

  3.夏令营“优秀营员”,均需获得本科所在高校的推免生名额;同时在全国推免服务系统(预计9月中下旬)开放后,仍须在全国推免服务系统系统中注册并填报我校志愿,并根据实际进程完成接收、确认复试、待录取通知等相应程序。请届时关注我校研究生院招生网站和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通知。

  五、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21-35372350、021-67701626、021-67701907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0013:00-16:30

  咨询邮箱:SISUcamper@163.com

  联系人:向老师

  郑老师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019年5月
教育技术学专业成立于1986 年,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学业结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具有绩效分析、教学(培训)设计和传播媒体编制能力,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能胜任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中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开发,尤其是基于网络的外语课程教学设计与开发;基于各种媒体的社会教育、宣传和教学节目编制工作;国际企业中的绩效分析、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等绩效改进方面工作;外语教育出版物研究与教材开发、展览设计、企事业形象及产品的推广、客户培训等工作。专业主干课程:教育技术导论、企业绩效技术、培训系统设计、教育技术研究法、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远程教育应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人力资源开发、绩效分析、培训评估与变革管理、传播学、跨文化传播、心理学、讯息设计、知识管理、多媒体软件制作等,半数以上课程使用原版教材或双语教学。学生还系统学习摄影、录音、电视制作等技能性课程。教育技术学专业非常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近三年内学生负责或参与的国家级和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 个。同时,教育技术学专业于2013 年成立了“多媒体课件制作工作室(M坊)”,通过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签约实习基地沪江网校等),创造让学生自主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机会,使学生走出校门,接受市场化的实战训练,获取更多就业经验与机会。2014 年7 月,成立了校级“MOOC”中心,正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整合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研究, 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重大项目之一。 广播电视学专业
广播电视学专业(原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开设,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2014年,该专业入选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际型)。广播电视学为新闻传播学下设的二级学科,学业结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专业、敬业、乐业的跨媒体国际广播电视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丰富的新闻传播学知识,较高的音视频制作水平,综合的多媒体实践技能,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以及一定的经营管理意识。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的工作包括:国内外平面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涉外记者或编辑;广播电视节目双语主播或出镜记者;电视制作公司和电视广告公司的编导策划;政府、公司、媒体的策划宣传或双语公关等。
专业主干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新媒体概论、新闻伦理学、多媒体新闻传播、中外新闻事业史、电视摄像技术与艺术、电视画面编辑、视听语言、中英文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双语主持与新闻现场报道、新闻编译、广播节目编辑与制作、电视策划、纪录片创作、纪实电视、跨文化传播、媒介经营与管理等。目前有十余门采用全英语授课。此外,英语语言课程与英语本科专业同要求、同教材、同试卷。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双语主持与新闻现场报道能力,2008年,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重大事件新闻报道”项目开始实施,严格选派优秀学生赴海外开展教学实践。目前已完成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和2014年美国中期选举的双语出镜报道,学生作品全部在网络实时发布,历次报道实践活动均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好评。
2010年6月,学生媒体工作坊“新电图电子媒介工作室”成立,作为广电专业的核心产品,致力于节目模式的开发制作。工作室借鉴专业媒体的运作管理模式,总监、副总监和部门主任均由学生担任,结合相关课程制作各类视频节目,在专业视频网站播出,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节目推广,目前拥有官方微博平台、微信平台、人人平台、豆瓣平台,总计10万粉丝和订阅数。
2015年2月,顺应媒介融合趋势,广播电视学专业微信订阅号“西索传媒”上线,作为广电专业的新媒体项目,致力于融合性与互动性内容的生产;立足于上外新闻传播学科总体发展目标,力求全媒体多角度讲述上外故事、上海故事、中国故事。
近五年来,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师承担多项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课题;积极指导学生进行纪录片创作,有若干学生作品在国际微电影节获奖。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全国统考报考 全国统考录取 推荐免试录取 录取总计
050302 传播学 61 12 5 17

教师队伍:
学院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已形成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中外师资协作的教学科研团队。学院的高级职称教师占三分之一以上,拥有博士学位的超过70%,95%以上专业教师拥有海外留学和访学经历,具有开设全英语和双语专业课程能力。同时,学院注重聘请外籍师资加盟教师队伍,采取长短期聘任相结合的灵活方式,2016年还通过教育部“海外名师”项目引入美国知名学者,成为上外首例。此外学院还聘请来自传媒业界专家、高级编辑和记者参与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活动。

新闻传播学院


1、整体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前身是设立于1983年的国际新闻专业,现已发展成为以“国际化”、“厚基础”、“实践型”为人才培养特色,以全球传播和国际舆情智能数据为研究重点的教学研究实体,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名列前茅。
学院目前拥有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等4个本科专业,在新闻传播学科一级硕士点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3个二级硕士点,1个“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博士点下设“全球传播”二级博士点和“全球传播”二级硕士点。目前学院已形成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
2、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经过三十余年建设,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均取得长足发展。2010年,新闻学本科专业入选教育部特色专业。2012年,上外新闻传播学科入选“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系上海唯一入选单位。2014年,学院获准设立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际型)。作为推进“上外—新华社战略合作项目”的重要内容,学院于2011年成为“多语种+”培养模式试点单位,开设“多语种国际新闻特色班”,旨在培养既掌握国际新闻传播知识和技能,又精通英语+一门其他语种的多语种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目前“多语种+”模式已成为学校的发展战略。2017年,学院与中国日报社签署部校共建协议,并于次年与中国日报社联合创立新时代国际传播理论研究中心,致力于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创新国际传播理论。2019年2月,上海市委宣传部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正式签约共建新闻传播学院,为学科建设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同年学院正式推出新闻传播学科大类招生与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3、教师队伍:
学院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已形成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中外师资协作的教学科研团队。学院的高级职称教师占三分之一以上,拥有博士学位的超过70%,95%以上专业教师拥有海外留学和访学经历,具有开设全英语和双语专业课程能力。同时,学院注重聘请外籍师资加盟教师队伍,采取长短期聘任相结合的灵活方式,2016年还通过教育部“海外名师”项目引入美国知名学者,成为上外首例。此外学院还聘请来自传媒业界专家、高级编辑和记者参与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活动。
4、科研工作与社会服务:
学院坚持教学和科研两手抓、两手并重的原则。2014年以来,共获批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科一般项目8项,省部级及其他纵向科研项目共38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项目共15项,出版专著、教材、译著和工具书合计47部/本,正式发表核心期刊论文80篇,同时还获得4个省部级科研奖项,3个省部级教学奖励。科研团队积极承担中宣部舆情直报任务,每年报送中宣部舆情局200余篇报告,三年来提交近600篇咨询报告,其中300余篇获得中宣部采纳,并有近50篇获得中央领导人批示。
5、实验中心和实践基地:
学院各专业均有较强实践特色,在教学资源配置和硬件设施上投入巨大。学院建立了实验中心,下有2个国家级实验室(“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教育部“网络与新媒体实训基地”)、大数据实验室等。实验中心配有最先进的数码摄影摄像器材、采访设备、非线性编辑机、苹果电脑和专业软件。此外,学院重视学生校外实习,长期保持与传媒业界的密切合作,积极建设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目前已签约及正在签约中的合作单位有十多家。实习实践基地不仅为专业实习提供了更多机会,也在日常教学与育人中发挥重要作用。
6、国际化办学:
学院国际化办学特色近年来日益突出。与英国拉夫堡大学、莱斯特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开展双学位项目;积极开拓学生海外实践项目,包括“全球重大事件双语新闻报道项目”、“全球新闻报道暑期实践项目”等,从而实现学生出国学习和短期交流人数逐年增加;通过交换生项目,每年选派优秀本科生与研究生前往国外知名大学交换,如美国滑石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法国里尔天主教大学。先后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宾州州立大学、英国林肯大学、新西兰基督城理工学院等著名高校实行科研交流和师生互访。
7、学生活动:
学院拥有丰富的学生实践和品牌活动,如“西索新语”系列讲座、校园媒体《新传快递》、SISUMEDIA、“新文化”系列沙龙等,每年举行各类专业比赛,广泛组织媒体参观交流以及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在上外名列前茅,也在全国“挑战杯”和上海市“知行杯”等赛事中崭露头角。目前学院正致力于建设学生公共服务体系和“背包记者”实践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8、知名校友:
学院毕业生人才辈出,已成为各自行业的中流砥柱,如《中国日报》总编周树春、央视外语频道总监江和平、《中国日报》副总编曲莹璞、凤凰卫视评论员杜平、灿星文化传播公司制作总裁金磊、澎湃新闻网常务副总编李嵘、中信证券上海分公司副总郑敏雪、华尔街见闻创始人兼CEO吴晓鹏、北京丝绸之路合作与发展促进会会长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评论员韩桦、上海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及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立俊、上海安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鸣、上海电视台知名双语主持人陈辰、3am咨询创始合伙人张翼等。
9、党建活动:
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致力于“创新党建形式、搭建多元平台、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党建+学科建设、思政教育、实践平台、智库建设,与学院中心工作以及国家战略紧密对接,促使党建与学科深度融合。
其中,“西索新语·党建直播间”系列组织生活会借助融合媒体实验室,打造融合热点时政内容的模拟直播间。活动获得人民日报、澎湃新闻、人民网、上海基层党建网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学院党总支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夏令营,网上申报截止日期为6月15日。如有想要参加的考生,请仔细阅读招生条件,符合的话尽快准备相关资料,夏令营时间短暂,大家切莫耽搁。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0大学生夏令营报名条件
  一、夏令营介绍
  1、举办时间:2019年7月16-20日
  2、拟入营人数:50
  3、招生专业:
  学术学位: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全球传播
  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
  4、申请资格: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政治立场坚定;
  (2)有志于未来从事新闻传播,尤其是国际新闻传播相关领域的工作。
  (3)学习成绩优异,报名时综合成绩排名在所在院校本专业前15%。生源所在学校有推免资格。
  (4)身心健康,在校期间无违纪行为、未受过处分。
  (5)新闻学专业下设多语种全球新闻方向,全球传播专业下设多语种全球传播方向,欢迎跨专业(含外语类专业)同学申请,各专业所有申请学生均须提供外语水平的证书证明。
  5、申请程序:
  请有意向报名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于2019年6月1日-15日登录我校研究生招生系统(网址为:yzmis.shisu.edu.cn),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上传相应附件。
  我院成立专门审核小组,审核申请材料并择优遴选营员名单,于2019年6月21日之前在报名系统中发布入营名单并通知相关申请人。
  6、活动总体介绍:
日期 时间段 内容(地点待定)
7月16日 13:00-17:00 营员报到(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1号楼606室)
7月17日 8:30-10:00 开幕式
       介绍我院研究生培养、奖学金及就业等情况
10:00-11:30 高端学术讲座
13:30-17:00 专家“面对面”活动
       分专业论坛
7月18日 8:30-11:30 素质拓展活动(媒体访问)
13:00-17:00 素质拓展活动(国际企业访问)
7月19日 8:30-10:00 高端学术讲座
10:00-11:30 杰出校友讲座
13:00-17:00 专业面试/政审
7月20日 9:00-11:00 笔试1
13:00-15:00 笔试 2
15:00-17:00 闭幕式


  7、费用资助说明
  学院将按照学校政策为参加暑期学校的同学提供夏令营期间在上海的食宿(按学校规定费用),购买在沪期间团体意外保险及其他符合学校规定的费用。所有营员报到后须全程参加夏令营活动,擅自离营者,由个人承担各项费用,需支付学校有关支出。
  8、考核及成绩评定:
  综合成绩计算方法:综合成绩=综合能力测试(占比30%)+专业测试(占比30%)+面试(占比40%)
  1、笔试1:综合能力测试(占总成绩的30%),考试时间为2小时。
  2、笔试2:专业测试(占总成绩的30%)【根据不同专业,考试科目为:(1)新闻学;(2)传播学;(3)广告学;(4)全球传播;(5)新闻与传播】,考试时间2小时。
  3、面试(占总成绩的40%)。
  优秀营员评选方法:依据营员各专业综合成绩排名,根据“成绩优先”原则,评选“优秀营员”作为2020级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拟录取人员。
  夏令营“优秀营员”,均需获得本科所在高校的推免生名额,方可办理推免生录取手续。
  二、注意事项
  1、申请人请承诺填写的信息真实、准确、有效。凡提供虚假信息者,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入营资格;
  2、每位申请人只能填报一个院系的一个专业;
  3、夏令营“优秀营员”,均需获得本科所在高校的推免生名额;同时在全国推免服务系统(预计9月中下旬)开放后,仍须在全国推免服务系统系统中注册并填报我校志愿,并根据实际进程完成接收、确认复试、待录取通知等相应程序。请届时关注我校研究生院招生网站和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通知。
  三、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21-35372350、021- 67701626、021- 67701907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1:0013:00-16:30
  咨询邮箱:SISUcamper@163.com
  联系人:向老师
  郑老师
上海外国语大学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提出“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念,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学改革,在全国外语类院校中率先开设了一批非外语类文学专业。新闻传播学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1993年开办的。作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的二级本科专业,广告学专业于1997年筹办,1998年正式招生,这是新闻传播学院除新闻学专业以外,开设的第二个本科教学专业。广告学专业依托上外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和开放式的办学资源,依托新闻与传播学的新兴专业优势和师资整合能力,依托于上海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良机和国际化大都市的传媒环境,依托上海开放的海派文化和4A云集的广告氛围,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广告学专业的定位是在外语类学生中有非常专业的广告学知识,在广告类学生中有最好的外语基础,跟本土广告人才比有良好的国际视野,跟国际广告人才比有较好的本土文化积淀。在专业教育中,坚持外语特色的复合型文科专业的办学思想,在培养过硬的英语语言基本功的同时,强化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的学生具备广告与营销传播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广阔的专业视野、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创新能力;能够掌握传播学、营销学、社会学.心理学、视听觉传达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在媒介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咨询机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文化创意产业部门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广告及传播运营、策划、创意、制作、营销、市场研究等方面工作的能力。学制4年,完成学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广告学专业开办16年来,每届招生一个班级25名学生左右,到2014年,共有13届毕业生离校,很多学生毕业后继续读研或直接去国外高校深造,绝大多数学生就业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知名广告企业(特别提供全面广告代理服务的4A广告公司)、营销传播公司、新闻媒介部门、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公司等,所从事的大都与企业营销和广告相关的工作。升学加就业率达到100%。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大力欢迎和高度评价,为专业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声誉。
2013年,在新闻学和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增设了广告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14年正式招生,第一届为5名学生,以后将逐步增加。学科点目前设有广告与品牌传播、广告与数字营销和广告与媒介经济等专业方向。
机构设置:
1. 以广告学科为基础,学院成功获得了“十二五”国家100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的“媒体融合实验示范中心”的建设项目;
2. 创建了全国高校唯一的“3D影视和广告制作基地”;
3.由广告系牵头的校级研究机构“多语种国际传播能力研究中心”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传播学     专业代码:050302     门类/类别:文学     学科/类别:新闻传播学

专业介绍

西南政法大学为例
传播学——传播学于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获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学科。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我校新闻传播学科并列全国第十,位列西部第三,重庆市第一。教学内容包括传播理论和传播业务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全方位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广泛就业于省部级以上各类媒体,政府机关,企业单位,保持着高就业率。

专业点分布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大学 山西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黑龙江大学 上海政法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河海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深圳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新疆财经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503 新闻传播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7 所,本次参评1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2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A+
3 10246 复旦大学 A
4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5 10003 清华大学 A-
6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7 10486 武汉大学 A-
8 10559 暨南大学 A-
9 10001 北京大学 B+
10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11 10280 上海大学 B+
12 10284 南京大学 B+
13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14 10335 浙江大学 B+
15 10384 厦门大学 B+
16 10610 四川大学 B+
17 10075 河北大学 B
18 10357 安徽大学 B
19 10459 郑州大学 B
20 10532 湖南大学 B
21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22 10558 中山大学 B
23 10590 深圳大学 B
24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25 10271 上海外国语大学 B-
26 10285 苏州大学 B-
27 10403 南昌大学 B-
28 10422 山东大学 B-
29 10475 河南大学 B-
30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31 10730 兰州大学 B-
32 90021 南京政治学院 B-
33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34 10140 辽宁大学 C+
35 10611 重庆大学 C+
36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C+
37 10697 西北大学 C+
38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39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40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C+
4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42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C
43 10183 吉林大学 C
44 10247 同济大学 C
45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46 10560 汕头大学 C
47 10593 广西大学 C
48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4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50 10055 南开大学 C-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52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53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54 10635 西南大学 C-
55 10673 云南大学 C-
56 10755 新疆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503 新闻传播学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7 所,本次参评1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想要获取更多新传考研干货(各大院校择校分析,历年真题,专业书PDF和延伸阅读论文包),都可以关注“新传考研荔枝姐”,或者添加学姐微信:kaoyan6683,领取你想要的资源!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考研经验 A+
2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 A+
3 10246 复旦大学 推荐阅读:(参考书目)(专业分析 A
4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推荐阅读:(新闻传播史参考书目 A
5 10003 清华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传播学研究生专业分析 A-
6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考试科目)(传播学参考书目 A-
7 10486 武汉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考研经验)(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 A-
8 10559 暨南大学 推荐阅读:(口语系传播介绍)(传播学专业分析 A-
9 10001 北京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考研经验 B+
10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考研经验)(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 B+
11 10280 上海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传播学招生简章 B+
12 10284 南京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择校分析)(传播学专业分析 B+
13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考研心得 B+
14 10335 浙江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考研经验)(传播学专业目录 B+
15 10384 厦门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择校分析)(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 B+
16 10610 四川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考研i经验 B+
17 10075 河北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考研经验 B
18 10357 安徽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目录 B
19 10459 郑州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择校分析)(传播学专业分析 B
20 10532 湖南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招生简章)(传播学专业目录 B
21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择校分析)(传播学考试大纲 B
22 10558 中山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择校分析)(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 B
23 10590 深圳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择校分析)(传播学考研经验 B
24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参考书目 B
25 10271 上海外国语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传播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B-
26 10285 苏州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考研经验 B-
27 10403 南昌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考研经验 B-
28 10422 山东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分析 B-
29 10475 河南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传播学培养方案 B-
30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介绍)(传播学考研经验 B-
31 10730 兰州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录取分数线 B-
32 90021 南京政治学院 B-
33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 C+
34 10140 辽宁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专业目录 C+
35 10611 重庆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择校分析 C+
36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介绍 C+
37 10697 西北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新传参考书目 C+
38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新传择校分析 C+
39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录取分数线 C+
40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录取分数线)(传播学参考书目 C+
4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目录)(传播学参考书目 C
42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参考书目 C
43 10183 吉林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目录)(传播学高分攻略 C
44 10247 同济大学 推荐阅读:(新传专业目录)(新传参考书目 C
45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考试大纲)(传播学参考书目 C
46 10560 汕头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目录 C
47 10593 广西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目录 C
48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目录 C
4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目录 C-
50 10055 南开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目录 C-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排名 C-
52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目录 C-
53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录取分数线 C-
54 10635 西南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考研经验 C-
55 10673 云南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复试经验 C-
56 10755 新疆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专业目录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传播学专业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复旦大学 A+ 6 北京大学 A 11 天津师范大学 A
2 武汉大学 A+ 7 厦门大学 A 12 上海大学 A
3 中国人民大学 A+ 8 华中科技大学 A 13 四川大学 A
4 中国传媒大学 A 9 浙江大学 A 14 南开大学 A
5 清华大学 A 10 南京师范大学 A      
 
B+等(22个):南京大学、郑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云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深圳大学、辽宁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中南大学、河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西北大学、河海大学、安徽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B等(21个):南昌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广西大学、湘潭大学、湖北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C等(15个):名单略

2015-2016年传播学专业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中国传媒大学 5★ 94
2 中国人民大学 5★ 94
3 复旦大学 5★ 94
4 北京大学 5★ 94
5 武汉大学 5★ 94
6 浙江大学 4★ 94
7 上海大学 4★ 94
8 华中科技大学 4★ 94
9 清华大学 4★ 94
10 四川大学 4★ 94
11 华东师范大学 4★ 94
12 山东大学 4★ 94
13 厦门大学 4★ 94
14 上海交通大学 4★ 94
15 河北大学 4★ 94
16 湖南大学 4★ 94
17 南京师范大学 4★ 94
18 暨南大学 4★ 94
19 南京大学 4★ 94
20 北京师范大学 3★ 94
 
传播学考研容易的学校】【传播学考研好考吗
传播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传播学考研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5)传播学综合知识
(848)大众传播
 
传播学考研参考书:
050302 传播学
1、研究方向:
01传播理论研究
02编辑出版研究
03广告研究
04影视传播研究
05网络传播研究
06符号学与传播学
 
2、初试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 636 新闻传播史论
④ 916 新闻传播业务
 
3、初试书目:
636新闻传播史论:
(1)《理论新闻学新视野》,张小元,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大众传播学通论》,李苓等,四川大学出版社
(3)《外国新闻传播史纲》,郭亚夫,四川大学出版社
(4)《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16新闻传播业务:
(2)《新闻采写教程》(上、下),操慧,四川大学出版社
(2)《现代新闻编辑学》,蒋晓丽,高等教育出版社
(3)《新闻传播技术基础》,吴建,四川大学出版社
(4)《广播电视学导论》(第三版),欧阳宏生,四川大学出版社
(5)《媒体产业运营方略》,李宜篷,四川大学出版社
(6)《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复试科目:
新闻传播专题
5、复试书目:
(1)《新闻采访论》,邱沛篁,四川大学出版社 针对新闻学考生
(2)《新闻评论学》,张玉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针对新闻学考生
(3)《应用广告学》,吴建,四川大学出版社 针对传播学考生
(4)《网络新闻编辑学》,蒋晓丽,高等教育出版社 针对新闻学考生
(5)《传播学理论》增补版,李彬著,新华出版社 针对传播学考生
(6)《有效的公共关系》(第8版),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针对传播学考生
 
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新媒体策划
我们这里所说的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主要是指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及广告公司。相比传统媒体,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在信息时代是最具潜力的朝阳行业之一,这也是刚毕业的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最热衷进入的行业。作为朝阳产业,新媒体行业更需要市场高手来策划有效消费,因此媒介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尤其紧缺。由于没有传统路径制约,网络媒体更倾向于"企业化运作"。目前,网络媒体产业的发展遵循"创意产业"的规律,广告经营人才也很适合投身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不像报纸期刊业"求精求专"的用人需求,其对个人的经营意识与创新精神方面要求更高。因此,我们在读研期间,可多读媒介经营管理、传媒市场营销方面的书籍,关注产业新闻,了解国内外传媒市场的运作规律。学习一些网站制作技巧以及相关的技术软件也非常必要。此外,在学习与实践期间,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市场嗅觉很重要。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用人标准明显不同,其需求的专业方向也相对广泛。
另外,像广告公司、新闻发言人、媒介研究公司、时尚杂志编辑等也是新媒体行业中较受毕业学生欢迎的行业。但这类公司可能对同学们在个人特长方面有更深的要求。以媒介研究公司公司为例,它需要我们在读研期间,有跟随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受众分析等领域的导师参加一些科研项目,并能掌握各种定性、定量的媒介研究方法。总的来说,这几类公司,必须要求学生有前期实习的经历。
行业编辑
相比传统媒体具有较高素养的编辑、记者,有些人群虽然从事的是新闻事业编辑职业,也许并不需要很专业的新闻调查研究能,如网络编辑、影视节目制作公司高级编导、线下刊物编辑、企业刊物编辑、记者等,但他们同样需要具备简单新闻传播知识,上述行业也为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拒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网络编辑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而传统新闻从业人员只有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已经从规模和数量上超过传统媒体。虽然人数众多,但随着互联网的更深入发展,网络编辑也成为市场上抢手的人才,尤其是跨专业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做一名网络编辑,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其次要熟知新闻的相关知识,对网络上出现的新闻、信息、趋势要有足够的敏感度;还要能熟练使用DreamWaver、Flash等网页制作软件和一些编辑发布软件等。
其次是影视制作编辑和企业内刊编辑。随着电影、娱乐业等行业的迅猛发展,这些公司对影视节目的编、播、采人才都有广泛的需求。如果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写作能力,熟悉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和电视表现手法,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这类新闻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非常广泛。
综上三类,正在致力于备考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考生,应该不会再担心未来的就业前景,希望大家在2014备考路上,专心致志学习,切莫受外界干扰。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分数线、上海外国语大学报录比、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群、上海外国语大学学姐微信、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真题、上海外国语大学专业目录、上海外国语大学排名、上海外国语大学保研、上海外国语大学公众号、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上海外国语大学传播学考研 推荐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网由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传播学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