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研究生考试科目和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中国政法大学考研分数线、中国政法大学报录比、中国政法大学考研群、中国政法大学学姐微信、中国政法大学考研真题、中国政法大学专业目录、中国政法大学排名、中国政法大学保研、中国政法大学公众号、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政法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教材,也叫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考研参考书、指定书目等等,是考验专业课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料。考研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考试项目,参考书目由报考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考试内容基本上围绕着参考书目展开,而绝大多数专业课都是由院校自行出题,因而就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定性。另外将参考书目与真题结合使用可以分析出出题人的风格和倾向,反复研究之后考生完全可以自行划出重点内容和必考内容。许多考生不重视院系公布的参考书目而把全部精力放在笔记和其他参考资料上,不按照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考研指定的书目进行复习,那么即使复习的再好,实力再强,也很有可能会在专业课上栽跟头。【手机访问

Add 中国政法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考研大纲的时候需要对该专业以及该学校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国际法学的考研大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考研大纲是由各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并公布的,包括考试的内容、参考书目、研究方向等等内容,直接决定了考生在复习期间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通过对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考研参考书目进行分析可以大致了解该专业的考研试题设置方向,考生应当认真阅读考试大纲中公布的考试科目,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有针对性得进行复习,防止出现事倍功半的无用劳动。考生也可以对开设该专业的不同院校考试大纲进行横向比较,对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许多考生在备考期间不重视考试大纲的内容,往往会将许多重要的信息遗漏或是导致复习的方向出现偏差,这都是不应该出现的失误以及错误。考研派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研的小伙伴们一定要重视考研大纲的内容哦。

中国政法大学

在购买参考书时应当注意公布的参考书的年份和版本,如果版本过旧找不到原书,使用新版本也是可以的,但是应当注意将旧版本与新版本不同的内容进行补充。考研派的考研频道内含有大量优质的课堂讲义资源,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需要了解国际法学考研参考书目详细信息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的联系学姐,考研派的学姐回为你做最专业的解答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研究生分数线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7名,其中教授21人(含二级教授2人),副教授11人。学院各学科方向共有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38人。学院有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1人,提名奖1人,宝钢教师奖5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学院注重学风建设,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定期开展国际法大讲堂、模拟法庭训练、“理斐”论文切磋会等多项品牌活动学院历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良好,多就职于各级政府、公检法系统及涉外律师事务所,或考取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国际法学院的国际法专业下设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际法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等研究方向,根据学校相关政策和要求,通过推荐免试和全国统考招收学生。
国际法学院将于2021年7月2日—7月4日举办夏令营。本夏令营旨在增强全国优秀大学生对中国政法大学和国际法学院的了解,吸引和选拔致力于国际法专业研究的优秀法学本科生到我院攻读硕士。
一、选拔条件及选拔方案
2021年国际法学院涉外法治人才夏令营招生规模为100人左右。经申请人申请,并符合下列条件者,由我院审核选拔后可参加暑期夏令营: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社会责任感强,品德良好,身心健康,在学校学习期间未受任何处分。
2.申请人应为本科三年级在校生(2022届应届生),申请专业为国际法学,具体方向为:
(1)国际公法(含国际公法、国际环境法、国际海洋法、国际人权与人道法);
(2)国际私法(含国际私法、国际民事诉讼与国际商事仲裁);
(3)国际经济法(含国际经济法、WTO法研究方向);
(4)航空与空间法;
(5)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6)国际法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
其中(1)-(5)要求申请人本科专业为法学,(6)要求申请人本科专业为英语或翻译。
3.专业成绩优秀,综合测评排名一般在本专业同年级前10%;
4.对所报专业方向领域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科研潜力;
5.在校期间无违纪表现,未受过处分。
6.申请人本科专业以教育部学信网注册学籍信息为准。
二、申请程序
申请人登录我校研究生院夏令营报名系统报名,并根据以下要求提交申请材料。我院将会根据申请材料综合考查,确定入营学生名单并网上公布。
(一)网上报名
报名时间:2021年6月10日9:00-6月20日18:00
报名网址:http://gms.cupl.edu.cn/ZSXT/
报名流程:注册->查看报名须知->填写报名信息->上传电子照片->提交/打印申请表->上传电子版申请材料->确认提交报名信息(报名流程图详见附件)
每位申请人仅限填报一个申请志愿,以在系统最后一次提交的志愿为准。
(二)提交申请材料
申请人应按以下材料清单及要求在报名系统中上传电子版申请材料:
1.《2021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1份,报名系统中下载打印,须按表中要求签字、盖章后扫描。
2.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复印件1份,正反面扫描在同一页。
3.《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中文版1份,教育部学信网下载打印(http://www.chsi.com.cn/),须将有效期延至3个月以上。
4.本科前5或前6学期成绩单1份,加盖申请人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后扫描。
5.个人书面陈述1份,限两页,1000字左右。
6.可提交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托福、雅思等考试成绩单或其他外语水平证明。
7.可提交校级以上(含校级)获奖证书、发表的论文或著作等。
注意事项:
(1)未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者,不予受理其申请。
(2)电子版申请材料上传要求:应为材料原件的彩色扫描件,逐项分别扫描成单独PDF格式文件后按上述清单顺序排列并编号,将所有文件打包为一个文件压缩包后上传,请勿设置文件查看或解压缩密码。
(3)本科直博生的申请材料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和要求提交,相关考核请及时关注学校和学院网站相关通知。具体要求见研究生院网站,链接:http://yjsy.cupl.edu.cn/info/1185/6033.htm
申请人网上报名填写信息与所提交申请材料必须保持一致,且申请信息务必真实、准确。凡提供虚假信息的,一经查实,取消入营资格或优秀营员资格。
三、活动安排
1.营员报到
报到时间:2021年7月2日上午8:30——11:00
报到场所:线上腾讯会议,会议号当天短信告知,请保持手机畅通。
2.日程安排
日期 时间 内容
7月2日(周五) 8:30-11:00 营员报到
11:00-11:30 开营仪式
14:30-16:40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专题介绍会
7月3日(周六) 9:00-11:00 学术活动
13:30-16:30 专业课笔试
7月4日(周日) 9:00-11:30 专业课面试与外语面试
14:00-17:00
注:学术活动待定,具体以入营报到时的通知为准。
四、考核及评比
此次夏令营将根据营员夏令营期间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营员最后考核成绩由夏令营期间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及外语面试综合确定,其中,外语面试与专业面试同时进行。
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航空与空间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考核成绩(100分)=专业课笔试成绩(20分)+专业课面试成绩(60分)+外语成绩(20分)。
国际法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考核成绩(100分)=专业课笔试成绩(50分)+专业课面试成绩(50分)
特别说明:
国际法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考核要求如下:
1.笔试内容:国际问题与思考
笔试形式: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发表评论、议论或感想,用英文进行写作。
2.面试形式:无领导小组方式,考生4-5人一组,面试时间共30分钟。
(1)面试内容分为中文题(10分钟)、英文题(20分钟);
(2)中文与英文题目均为开放式问题,分别命题;
(3)每组随机抽取试题。
3.考查标准:外语综合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心理素质。
我院将根据考核成绩确定“优秀营员”、“候补优秀营员”与“合格营员”:
1.夏令营营员如获得就读学校2022年推免资格并报考我校推免生(报考专业须与夏令营最终评选结果中的学院、专业、研究方向一致),则:
(1)“优秀营员”将由学院优先向学校推荐录取;
(2)“合格营员”同等条件下优先进入我校2022年推免生复试,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夏令营营员如未获得就读学校2022年推免资格,但在2022年全国统考中报考我校,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如果“优秀营员”放弃资格,“候补优秀营员”可依次递补为“优秀营员”。
欢迎同学们积极申报!
五、入营名单及评选结果名单
最终入营名单、评选结果名单将分别于6月下旬、7月中旬在国际法学院网站公布,请及时关注研究生院与国际法学院网站通知。
六、其他事项
1.入营纪律、所需设备和环境等各项要求及注意事项将在研究生院网站后续发布的《夏令营入营须知》中说明,请关注查看,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2.入营营员需进行心理测试,具体办法见研究生院发布的《夏令营入营须知》。
3.未按规定完成夏令营报到者,视为自愿放弃入营资格。
4.夏令营期间所有营员必须遵守夏令营的要求与纪律,遵守夏令营的安排,按时参加活动,无故缺席者将被取消营员资格。
5.本年度夏令营采取线上方式进行。
6.未尽事宜将不定期在研究生院或国际法学院网站公布,请密切关注,如果学校研究生招生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将按调整政策执行。
七、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
国际法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电话:010-58908361
联系人:李老师
附件【2021年夏令营网上申请流程 (1).jpg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学院、专业、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代码、名称 拟招生 总人数 推免生拟 招生人数
030109 国际法学
01 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701 法学综合
④814 国际法学
15 9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考研专业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中国人民大学 A+
2 中国政法大学 A+
3 北京大学 A
4 清华大学 A
5 华东政法大学 A
6 武汉大学 A
7 西南政法大学 A
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9 吉林大学 A-
10 上海交通大学 A-
11 南京大学 A-
12 浙江大学 A-
13 厦门大学 A-
1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16 北京师范大学 B+
17 南开大学 B+
18 辽宁大学 B+
19 复旦大学 B+
20 苏州大学 B+
21 南京师范大学 B+
22 山东大学 B+
23 湘潭大学 B+
24 中南大学 B+
25 中山大学 B+
26 四川大学 B+
27 重庆大学 B+
28 西北政法大学 B+
29 中央财经大学 B
30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B
31 大连海事大学 B
32 黑龙江大学 B
33 同济大学 B
34 上海财经大学 B
35 安徽大学 B
36 江西财经大学 B
37 中国海洋大学 B
38 郑州大学 B
39 湖南大学 B
40 湖南师范大学 B
41 海南大学 B
42 西南财经大学 B
43 烟台大学 B
44 中央民族大学 B-
45 浙江工商大学 B-
46 福州大学 B-
47 河南大学 B-
48 华中科技大学 B-
49 暨南大学 B-
50 华南理工大学 B-
51 深圳大学 B-
52 广东财经大学 B-
53 云南大学 B-
54 西安交通大学 B-
55 兰州大学 B-
56 甘肃政法学院 B-
57 上海政法学院 B-
58 北京理工大学 C+
59 北京外国语大学 C+
60 河北大学 C+
61 山西大学 C+
62 内蒙古大学 C+
63 上海海事大学 C+
64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C+
65 上海大学 C+
66 华侨大学 C+
67 华中师范大学 C+
68 贵州大学 C+
69 新疆大学 C+
70 广州大学 C+
71 宁波大学 C+
7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C+
73 北京交通大学 C
74 首都师范大学 C
75 天津师范大学 C
76 山西财经大学 C
77 沈阳师范大学 C
78 东北财经大学 C
79 华东理工大学 C
80 河海大学 C
81 福建师范大学 C
82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C
83 中南民族大学 C
84 西南民族大学 C
85 昆明理工大学 C
86 扬州大学 C
87 河北经贸大学 C
88 北方工业大学 C-
89 北京工商大学 C-
90 华北电力大学 C-
91 上海师范大学 C-
92 南京财经大学 C-
93 杭州师范大学 C-
94 安徽财经大学 C-
95 武汉理工大学 C-
96 华南师范大学 C-
97 广西大学 C-
98 广西师范大学 C-
99 青岛大学 C-
100 浙江财经大学 C-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考研的各位同学,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能过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下面是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和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进入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研究生复试的基本要求线,后者是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初试复试的综合成绩。本文是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内容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相关网站,如有出入请以中国政法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准。
 
以下是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法学专业参考书目如下:
法学综合一(法理学40分、宪法学40分、国际法学40分、行政法学30分)
  《法理学导论》(初试必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 舒国滢主编
  《宪法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焦洪昌主编
  《国际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2008年 周忠海主编
  《国际私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2011年 第三版 赵相林主编
  《国际经济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年9月版 莫世健主编
  《行政法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张树义主编
  《行政诉讼法学》第二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马怀德主编
  法学综合二[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含刑诉、民诉)各占50分]
  《民法学》第二版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最新版 江平主编
  《民事诉讼法学》(第二版)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一版 宋朝武主编
  《刑事诉讼法学》(第三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光中主编
  《刑法学》 (第四版)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 曲新久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考研复试科目:
国际环境法方向:国际公法
国际公法方向:国际公法
国际人权与人道法方向:国际公法
国际海洋法方向:国际公法
国际私法方向:国际私法
国际经济法方向:国际经济法
世界贸易组织法方向:国际经济法
航空与空间法方向:航空与空间法
命题范围:
国际环境法方向:国际公法理论与制度
国际公法方向:国际公法理论与制度
国际人权与人道法方向:国际公法理论与制度
国际海洋法方向:国际公法理论与制度
国际私法方向:国际私法理论与制度、中国法律适用法、 国际民事诉讼、国际商事仲裁。
国际经济法方向:国际贸易法(含 WTO)、国际投资法、国 际技术转让、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海 商法、欧盟法、国际竞争法。
世界贸易组织法方向:国际贸易法(含 WTO)、国际投资法、国 际技术转让、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海 商法、欧盟法、国际竞争法。
航空与空间法方向:国际公法基本理论、国际私法理论与制 度、航空与空间法。
专业、研究方向 复试科目 命题范围
国际法学专业
—国际环境法方向
 
国际公法
 
国际公法理论与制度

申请材料

申请人应按以下材料清单及要求在报名系统中上传电子版申请材料:

1.《2021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1份,报名系统中下载打印,须按表中要求签字、盖章后扫描。

2.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复印件1份,正反面扫描在同一页。

3.《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中文版1份,教育部学信网下载打印(http://www.chsi.com.cn/),须将有效期延至3个月以上。

4.本科前5或前6学期成绩单1份,加盖申请人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后扫描。

5.个人书面陈述1份,限两页,1000字左右。

6.可提交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托福、雅思等考试成绩单或其他外语水平证明。

7.可提交校级以上(含校级)获奖证书、发表的论文或著作等。

注意事项:

(1)未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者,不予受理其申请。

(2)电子版申请材料上传要求:应为材料原件的彩色扫描件,逐项分别扫描成单独PDF格式文件后按上述清单顺序排列并编号,将所有文件打包为一个文件压缩包后上传,请勿设置文件查看或解压缩密码。

(3)本科直博生的申请材料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和要求提交,相关考核请及时关注学校和学院网站相关通知。具体要求见研究生院网站,链接:http://yjsy.cupl.edu.cn/info/1185/6033.htm

申请人网上报名填写信息与所提交申请材料必须保持一致,且申请信息务必真实、准确。凡提供虚假信息的,一经查实,取消入营资格或优秀营员资格。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分数线公布时间一般在每年的3月份左右,考研派会第一时间更新,敬请同学们关注,现提供近两年考研复试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点击查看:
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分数线(专业学位)
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分数线(学术学位)
中国政法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分数线(专业学位)
中国政法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分数线(学术学位)
专业、研究方向 复试科目 命题范围
国际法学专业
— 国际人权与人道法方向
 
国际公法
 
国际公法理论与制度

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考研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综合科研楼A321室
邮编:100088
电话:010-58908418
邮箱:fadaedu@163.com
联系方式

  学院路校区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 25号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邮编: 100088

  电话: 86 10 58908195

  传真: 86 10 58908196



  昌平校区


  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 27号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邮编: 102249

  电话:86 10 58909349/58909358

  传真: 86 10 58909349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简介如下:
学科概况:
国际法学是法学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这是对调整涉及国家之间的各种法律进行研究而形成的学科类别。包括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国际刑法学等。
专业培养目标:
掌握国际法基础理论、原理与法律方法,娴熟运用国际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尤其是我国和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具有良好国内法基础和深度国际法知识的创新性、复合型实用人才。
就业前景:
国际法学专业就业出路不是十分广泛,尤其是此专业研究国际间的相关法律,大规模的需求几乎不会出现。一方面,用人单位对法律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毕业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跨学科的行业知识。另一方面,由于扩招,每年有大批的法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加上与此专业完全对口的检察院,法院及律师事务所根本不可能每年接受大规模的毕业生,近三成的毕业生选择了转行。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复杂,所以需要有真正懂得国际法的专业知识的人才,此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加深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多接触各行各业,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就业去向:
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它各级国家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企业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等。
职业规划:
通过司法考试考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相关职位:
法务专员,法学教师,法学信息编辑,股权投资专务,知识产权调查员,律师,律师助理,商标助理,法律风险控制管理专务,员工关系助理,涉外律师,理赔师,工薪律师,驻场签约律师,纪检监察主管专员,法律顾问,涉外商标代理人,合同管理员,司法学科负责人,知识产权顾问,投资银行律师,诉讼律师
国际法学 [030109]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中国政法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中欧法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3]法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法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法学综合
④814国际法学
备  注:
专业、研究方向 复试科目 命题范围
 
 
 
 
国际法学专业
—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方向
 
 
 
 
 
国际法学
以下三个复试科目范围考生任选其一:
1. 国际公法:国际公法理论与制度。
2. 国际私法:国际私法理论与制度、中国法律适用法、国际民事诉讼、国际商事仲裁。
3. 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含 WTO)、国际投资法、国际技术转让、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海商法、欧盟法、国际竞争法。

专业、研究方向 复试科目 命题范围
国际法学专业
—国际公法方向
国际公法 国际公法理论与制度

专业、研究方向 复试科目 命题范围
国际法学专业
— 世界贸易组织法方向
 
国际经济法
国际贸易法(含 WTO)、国际投资法国际技术转让、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海商法、欧盟法、国际竞争法。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中国政法大学
  • 招生年份:2019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国际法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3]法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法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国际公法 
02国际环境法 
03国际人权与人道法 
04国际海洋法 
05国际私法(含国际民事 
诉讼与国际商事仲裁) 
06国际经济法 
07世界贸易组织法(WTO 
法律制度) 
08航空与空间法
招生人数: 66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外国语(七选一,详见目录说明) 
③701法学综合 
④814国际法学 
备  注: 1.国际法学院各专业均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2.国际法学专业
01、02、 
03、04
方向共招生17人; 
05方向招生21人; 
06、07方向共招生24人; 
08方向招生4人。 

2021年国际法学院涉外法治人才夏令营招生规模为100人左右。经申请人申请,并符合下列条件者,由我院审核选拔后可参加暑期夏令营: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社会责任感强,品德良好,身心健康,在学校学习期间未受任何处分。

2.申请人应为本科三年级在校生(2022届应届生),申请专业为国际法学,具体方向为:

(1)国际公法(含国际公法、国际环境法、国际海洋法、国际人权与人道法);

(2)国际私法(含国际私法、国际民事诉讼与国际商事仲裁);

(3)国际经济法(含国际经济法、WTO法研究方向);

(4)航空与空间法;

(5)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6)国际法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

其中(1)-(5)要求申请人本科专业为法学,(6)要求申请人本科专业为英语或翻译。

3.专业成绩优秀,综合测评排名一般在本专业同年级前10%;

4.对所报专业方向领域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科研潜力;

5.在校期间无违纪表现,未受过处分。

6.申请人本科专业以教育部学信网注册学籍信息为准。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排名如下:
国际法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学校名称
1 武汉大学
2 中国政法大学
3 中国人民大学
4 北京大学
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6 厦门大学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8 华东政法大学
9 西南政法大学
10 复旦大学
11 南京大学
12 吉林大学
13 大连海事大学
14 清华大学
15 山东大学
16 湖南师范大学
17 湘潭大学
18 上海交通大学
19 同济大学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业、研究方向 复试科目 命题范围
国际法学专业
—国际私法方向
 
国际私法
国际私法理论与制度、中国法律适用法、国际民事诉讼、国际商事仲裁。

专业名称:国际法学     专业代码:030109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法学

开设专业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外交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山西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东北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上海政法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海海事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扬州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福州大学 厦门大学 烟台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郑州大学 武汉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深圳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大学 海南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贵州民族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 兰州大学 甘肃政法学院 青海民族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解析:

1、学科简介
国际法学是法学类的一个专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建设需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品德良好、熟悉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严谨科学学风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国际法专门人才。
在业务素质方面,要求熟悉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等的基本原理与专业知识,系统掌握各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法律规则,具有较强的运用本专业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和法律实务工作能力,具有良好国内法基础和深度国际法知识的创新性、复合型实用人才。
2、研究方向
01国际公法(含国际人权法、国际环境法)
02国际私法(含国际民事诉讼与仲裁)
03国际经济法(含WTO法律制度)
04航空法与空间法
3、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③601法学综合一
④801法学综合二
(注:各院校在考试科目、研究方向等有所不同,以上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例)

此专业大学排名:

0301 法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0 所,本次参评3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4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2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A+
3 10001 北京大学 A
4 10003 清华大学 A
5 10276 华东政法大学 A
6 10486 武汉大学 A
7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A
8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9 10183 吉林大学 A-
10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11 10284 南京大学 A-
12 10335 浙江大学 A-
13 10384 厦门大学 A-
14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15 10611 重庆大学 B+
16 10726 西北政法大学 B+
17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18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19 10055 南开大学 B+
20 10140 辽宁大学 B+
21 10246 复旦大学 B+
22 10285 苏州大学 B+
23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24 10422 山东大学 B+
25 10530 湘潭大学 B+
26 10533 中南大学 B+
27 10558 中山大学 B+
28 10610 四川大学 B+
29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B
30 1004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B
31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B
32 10212 黑龙江大学 B
33 10247 同济大学 B
34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B
35 10357 安徽大学 B
36 10421 江西财经大学 B
37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38 10459 郑州大学 B
39 10532 湖南大学 B
40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41 10589 海南大学 B
42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B
43 11066 烟台大学 B
44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B-
45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B-
46 10386 福州大学 B-
47 10475 河南大学 B-
48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49 10559 暨南大学 B-
50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51 10590 深圳大学 B-
52 10592 广东财经大学 B-
53 10673 云南大学 B-
5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55 10730 兰州大学 B-
56 11406 甘肃政法学院 B-
57 11835 上海政法学院 B-
58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C+
59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C+
60 10075 河北大学 C+
61 10108 山西大学 C+
62 10126 内蒙古大学 C+
63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C+
64 10273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C+
65 10280 上海大学 C+
66 10385 华侨大学 C+
67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68 10657 贵州大学 C+
69 10755 新疆大学 C+
70 11078 广州大学 C+
71 11646 宁波大学 C+
72 1184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C+
73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74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75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76 10125 山西财经大学 C
77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78 10173 东北财经大学 C
79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C
80 10294 河海大学 C
81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82 10484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C
8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84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C
85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86 11117 扬州大学 C
87 11832 河北经贸大学 C
88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C-
8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90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9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92 10327 南京财经大学 C-
93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94 10378 安徽财经大学 C-
95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C-
96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C-
97 10593 广西大学 C-
98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C-
99 11065 青岛大学 C-
100 11482 浙江财经大学 C-
 
 
国际法学专业考研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③601法学综合一
④801法学综合二
 
国际法学考研参考书:
《国际法原理》 张乃根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新编国际经济法导论》张乃根 复旦大学出版社
《国际经济法》 董世忠 复旦大学出版社
《国际私法》 杜涛 复旦大学出版社
《国际私法新论》 韩德培 武汉大学出版社 
《国际法》 王铁崖 法律出版社
《法理学导论》 张光杰 复旦大学出版社
《民法总论》 王全弟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法律概论》 张光杰 复旦大学出版社
 
国际法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相对于经济类、财经类等一些专业就业难度来说,国际法学就业出路较窄。甚至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进入法律系统的。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社会对法律人员素质要求非常高,再加上法院、律师事务所等相关法治部门无法接受这样大批的学生涌入,多数学生毕业后只能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