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20-05-0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简介 正文

【历史沿革】
大气物理学院溯源于1960年创建的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系,是我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学院具备了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业务、科研、教学和管理高级人才,已成为我国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大气遥感探测和雷电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摇篮。
 
【专业设置】
学院现设有大气科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方向)、大气科学(大气探测方向)、安全工程、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四个本科专业(方向)。拥有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和雷电科学与技术三个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招收资源与环境(气象工程方向)专业学位硕士。
2012年我院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同年与南京菲尼克斯电气有限公司联合,成功申报获批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一步为我院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师资队伍】 
学院设有大气物理、大气探测、雷电科学与技术、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4个系。学院一直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整体素质。目前,拥有中国科学院双聘院士1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教授21人、副教授35人、博导23人;具有海外工作经历的教师达8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95%,35岁以下100%具有博士学位。此外还聘任海外知名高校的6位专家担任学院的非全时教授、近20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
教师中入选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和“333人才工程”22人(次)、享受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资助5人。学院重视协同创新,科技团队建设成效显著。学院先后获批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大气物理学科梯队”、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大气成分变化及其环境和气候效应团队”、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云雾降水与气溶胶团队”。教学团队建设稳步推进,近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1项和各类省级教学类成果22项,其中2011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2013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2012年获批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一门。
学院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浓厚的学术氛围,近3年学院科研成果稳居全校前列。目前学院已形成了大气科学领域中特色鲜明、颇具影响的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气象雷达与卫星遥感、雷电科学与技术。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培训实习基地(南京)。
近三年来,承担“973”、“863”、“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累计近200项,发表核心及以上期刊学术论文400多篇,其中被SCI(E)收录100余篇,获批专利40项,出版专著10多部,出版各类教材10余种,相关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4项。学院雄厚的科研实力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为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教学水平】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强化课程建设,以高水平优秀课程支撑高水平的教学。《云降水物理学》、《雷电原理》获2008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大气物理学》获2009年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课程遴选;《人工影响天气》被遴选为2010年江苏省精品课程。《雷电原理》、《大气物理学》、《雷达气象学》、《空气污染气象学》多次获得省级、校级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学院已正式出版《卫星气象学(第二版)》、《大气探测学》、《雷电学原理》等10余部教材,其中“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系列教材”获200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云降水物理学》、《雷电学原理(第二版)》,局省共建精品教材《大气气溶胶》、《气象卫星资料的多学科应用》,填补了相关学科的空白。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大学生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目前与我院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校外实习基地已达十几家,这些优质的校外资源对我院学生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知识和职业技能,积累工作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人才培养】 
50年来已培养了2000多名本科生和500多名研究生,学历学分被国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广泛承认。毕业生“踏实、肯干、能干”的品质和“数理基础扎实、专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特色,受到社会和气象部门的高度评价。很多毕业生已成为国家和地方各级气象部门的业务骨干和管理专家,有相当数量毕业生已成为气象领域的知名学者和杰出专家。2008年以来,本科生就业率均达到99%,其中高质量就业率达到95%以上,升学出国率40%左右。毕业生主要在国内外气象、环境、能源、海洋、防灾减灾、部队、民航等部门从事科研、业务、教学或行政管理工作。
学院现有本科生800多人、研究生近4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0多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添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分数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报录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姐微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真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目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排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保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众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nanjingxinxigongchengdaxue/yanjiushengyuan_271179.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