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5-1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正文

神经生物学 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单位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 培养层次 √硕士 √博士 √硕博 √直博
学科名称  神经生物学 专业 学科代码 硕士代码:071006、博士代码:071006
覆盖二级学科
(按一级学科制订方案需填写)
 
适用年级  2018 级开始适用 修订时间  2018  05
学制 硕士: 3 年,最长学习年限: 4 年 
博士: 4 年,最长学习年限: 6
硕博: 5 年,最长学习年限: 7
直博: 5 年,最长学习年限: 7
提前毕业要求 硕博连读、直博和普通博士:可申请提前毕业,详细要求见附件。
应修总学分与课程设置
(具体课程列表另附页-附件2)
硕士:总学分≥ 30 学分,必修学分≥  20 学分
课程设置要求:
1. 必修课(学位课)
第一外国语,3学分;思想政治理论,3学分;生物医学导论,4学分;
专业外语,2学分。(修读培养方案中1门及以上全英语教学必修课程并通过课程考核的,可免修专业外语。)
学位基础课:(2-3门)
学位专业课:(2-3门)
2. 选修课(非学位课)
修读不少于2门选修课,其中必须包含1门全英语教学课程和1门公共选修课(或跨培养单位选修课)。
3. 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主干课程1-2门。特别说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或在本科阶段学习的课程与应补的课程科目相同或研究生阶段学习的课程内容与应补的课程科目内容密切相关,且考试成绩合格者,可以免修。补修课程的考核方式及考核由导师组决定,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记学分。
 
博士:总学分≥ 14 学分,必修学分≥ 10 学分
课程设置要求:
1. 必修课(学位课)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生物医学导论,4学分;
专业外语,2学分(培养方案中有1门及以上全英语教学必修课程的,相应专业研究生选修并通过课程考核,可免修专业外语)。
学位专业课,3学分。学位专业课由导师组开设,可采取以下三种形式之一: ①经典著作或文献阅读:写出读书报告3篇,由导师或导师小组评定成绩,每篇为1学分。②由本专业组织统一授课,采取课程考试方式。③由本专业(未统一开课的)命题并组织考试,可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
2. 选修课(非学位课)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博士生,“第二外国语(英)”为必选。
3. 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博士生须补修本专业硕士阶段主干课程1-2门。特别说明: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或在博士生阶段学习的课程与应补的课程科目相同或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的课程内容与应补的课程科目内容密切相关,且考试成绩合格者,可以免修。补修课程的考核方式及考核由导师组决定,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记学分。
 
硕博:总学分≥  40  学分,必修学分≥ 25  学分
课程设置要求:
1. 必修课(学位课)
第一外国语,3学分;思想政治理论,3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生物医学导论,4学分;
专业外语(博士),2学分(培养方案中有1门及以上全英语教学必修课程的,相应专业研究生选修并通过课程考核,可免修专业外语)。
学位专业课,3学分。学位专业课由导师组开设,可采取以下三种形式之一: ①经典著作或文献阅读 :写出读书报告3篇,由导师或导师小组评定成绩,每篇为1学分。②由本专业组织统一授课,采取课程考试方式 ③由本专业(未统一开课的)命题并组织考试,可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
2. 选修课(非学位课)
修读不少于2门选修课,其中必须包含1门全英语教学课程和1门公共选修课(或跨培养单位选修课)。已在硕士阶段完成专业选修课者不再选修。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硕博连读研究生,“第二外国语(英)”为必选。
3. 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博连读研究生在硕士阶段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主干课程1-2门。特别说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或在本科阶段学习的课程与应补的课程科目相同或研究生阶段学习的课程内容与应补的课程科目内容密切相关,且考试成绩合格者,可以免修。补修课程的考核方式及考核由导师组决定,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记学分。
 
直博:总学分≥ 32  学分,必修学分≥ 19  学分
课程设置要求:
1. 必修课(学位课)
专业外语(博士),2学分(培养方案中有1门及以上全英语教学必修课程的,相应专业研究生选修并通过课程考核,可免修专业外语);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生物医学导论,4学分;
学位专业课,3学分。学位专业课由导师组开设,可采取以下三种形式之一: ①经典著作或文献阅读 :写出读书报告3篇,由导师或导师小组评定成绩,每篇为1学分。②由本专业组织统一授课,采取课程考试方式 ③由本专业(未统一开课的)命题并组织考试,可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
2. 选修课(非学位课)
修读不少于2门选修课,其中必须包含1门全英语教学课程和1门公共选修课(或跨培养单位选修课)。已在硕士阶段完成专业选修课者不再选修。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直博研究生,“第二外国语(英)”为必选。
3. 补修课
跨学科的直博研究生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主干课程1-2门。特别说明:在本科阶段学习的课程与应补的课程科目相同或本科阶段学习的课程内容与应补的课程科目内容密切相关,且考试成绩合格者,可以免修。补修课程的考核方式及考核由导师组决定,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记学分。
 
培养目标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
1、培养在神经生物学专业专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能够从事神经生物领域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2、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注重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有较强的听说读写本专业的英文资料的能力,能独立完成专业文章的写作。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直博)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品德优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2.培养博学多才,在神经科学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神经生物学学科的最新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本领域中做出创新性成果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3.精通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如果第一外语不是英语,则第二外语必须选英语。
4.身心健康。
 
研究方向 1. 神经营养因子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动物行为学等技术从分子、细胞到整体水平研究神经营养因子的生物学功能,特别是在神经系统可塑性及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2. 学习记忆和情感障碍的分子机制:以转基因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深入研究学习记忆和情感障碍的分子机制。
3. 神经-靶组织调控:利用体内、外模型研究神经调控信号是如何向靶组织跨越,从而深入分析神经元对各种靶组织的调节机制。
4. 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探讨各种原因所诱发的神经病变,包括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及神经病变新的潜在分子治疗靶点,为神经病变的治疗提出新的策略。
 
培养方式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系统掌握所在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个别指导或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直博)培养方式
实行导师个别指导或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成立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由3-5名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专家(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组成,其中应有一名校内跨学科的导师或校外导师,研究生导师任组长。
 
其他培养环节及要求
培养环节 学分 内容或要求 备注
前沿讲座
(硕士)
2 要求:参加前沿讲座不少于15次(每年至少参加5次卓越论坛或创新论坛),另主讲不少于2次。  
前沿讲座
(博士)
5 要求:参加前沿讲座不少于15次(每年至少参加5次卓越论坛或创新论坛),另主讲不少于5次。  
前沿讲座
(硕博、直博)
6 要求:参加前沿讲座不少于18次(每年至少参加5次卓越论坛或创新论坛),另主讲不少于6次。  
讨论班
(硕士)
1 讨论班指一定范围内的研究生在指导者的引导下围绕特定主题进行研讨,一般以研究方向或课题组为单位设立。神经生物学讨论班每周举行一次,每期有明确的主题,有1-2人做主题报告,要求研究生充分参与讨论,展开学术争鸣。硕士研究生自第三学期,应至少每两周参加一次讨论班。每次讨论班应有完整记录,由主持的带教老师给每个同学综合打分并记录。
(主持人/组织者签字、参加人员名单、讨论主题,考核成绩)。
 
讨论班
(博士)
1 讨论班指一定范围内的研究生在指导者的引导下围绕特定主题进行研讨,一般以研究方向或课题组为单位设立。讨论班定期举行,每期有明确的主题,要求研究生充分参与讨论,展开学术争鸣。讨论班是一种极具研究强度的学习形式,旨在通过参与者的直接交流和思想碰撞,以开拓思维,激发创新,养成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讨论班同时也是一种学术指导形式,鼓励导师或导师组依托讨论班对研究生进行有效的学术指导。
博士研究生自第二学期开始,应至少每两周参加一次讨论班。每次讨论班应有完整记录。讨论班以各课题组为单位具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
(主持人/组织者签字、参加人员名单、讨论主题,考核成绩)
含硕博、直博
社会实践
(硕士)
1 基础医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术型)必须参加不少于24个月的基础科研实践。科研实践形式为由导师和相关老师组负责安排的相关实验研究,以实验记录形式在实验室内保存备案。教学科研实践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硕士中期考核 / 硕士研究生实行中期筛选制度,具体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中期筛选在第三学期完成,内容包括:思想表现、科研能力、论文设计与准备及身体健康状况等。考核合格者进入硕士论文研究与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转博资格考试 / 硕博连读研究生在入学后第三学期进行转博资格考试,具体按学校有关文件执行。
 
硕博
博士中期考核 / 博士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要求在第三学期或第五学期完成。由5-7名专家组成考核委员会负责对博士生入学以来的思想表现、科研能力、论文的设计与准备及健康状况等进行综合考评。考核合格者进入博士论文研究与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各单位每年中期考核优秀比例不超过20%,暂缓通过比例不低于15%,学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则中期考核暂缓通过。
① 两门以上课程不及格;
② 中期考核专业英语或专业知识考试不合格;
③ 存在违规违纪或学术不端行为;
④ 课题研究进度缓慢,无法正常毕业;
含硕博、直博
科学研究与创新性成果要求
学生类型 具体要求 备注
硕士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不做统一要求,是否发表及发表刊物级别由导师决定。  
博士(含硕博连读、直博) 以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含综述),论文影响因子单篇3分及以上;且 JCR 2区及以上论文。
备注:1.论文影响因子及分区:参见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提供的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表;2.对以并列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须与本人的学位论文有关,论文篇数及影响因子均按并列作者人数平均后计算。
 
学位论文
学生类型 学位论文要求 备注
硕士 硕士学位论文按照《山东大学论文规范》要求执行。论文应数据可靠,分析合理恰当、写作规范,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博士(含硕博连读、直博) 博士研究生:
博士学位论文按照《山东大学论文规范》要求执行。论文应数据可靠,分析合理恰当、写作规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本学科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期刊目录
主要经典著作:
1.《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5th edition, Eric R. Kande, J. Schwartz and T. Jessell 主编
2.《From Neuron To Brain》4th edition, J. Nicholls, et al 主编
3.《Neuroscience:Exploring in Brain》M.Bear, et al 主编
4.《神经生物学》寿天德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5.《医学神经生物学纲要》关新民主编 科学出版社
主要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1. Science
2. Nature
3. Nature Neuroscience
4.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NAS)
5. Cell
6. Trends in Neuroscience
7. Neuron
8. Brain
9. Progress in Neurobiology
10.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审核意见
学科、专业负责人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评定分委会审核意见  
 
分委员会主席(签名):              盖章: 
                                         年   月   日

山东大学

添加山东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山东大学考研分数线、山东大学报录比、山东大学考研群、山东大学学姐微信、山东大学考研真题、山东大学专业目录、山东大学排名、山东大学保研、山东大学公众号、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山东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shandongdaxue/yanjiushengyuan_28612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