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工业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Add 安徽工业大学 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考研派 okaoyan.com】 为大家提供2021年安徽工业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相关资讯,以下是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和招生简章,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的专业和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报考要求。具体请下载附件,查看安徽工业大学考研专业目录。

点击下载:2020年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安徽工业大学2019研究生招生目录

    1.工商管理硕士MBA

    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主要面向安徽省,尤其是皖江城市带、南京都市圈等区域工商业的高层次人才需求。注重应用、适应市场,秉承工科背景、学科交叉培养特色,实施“通才+专才”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开放意识和竞争理念,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健康心理和体质,具有较强的分析决策、组织领导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胜任工商企业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一、安徽工业大学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1、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
    2、国民教育系列大学专科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
    3、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
    二、初试:
    MBA初试参加国家教育部统一组织的全国联考。
    考试内容:英语二(100分)、综合能力测试(200分,内容包括数学、写作、逻辑)。具体考试内容以当年MBA联考大纲为准。
    三、复试:
    依据考生初试成绩确定复试名单,由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和商学院MBA教育中心组织复试。
    四、学习方式:非全日制形式,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定期集中学习。
    五、学制:3-5年。
    六、学历学位授予:
    MBA学员在规定年限内考试成绩合格、修满规定学分和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由安徽工业大学授予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2.工程硕士

    安徽工业大学工程专业硕士在职研究生培养具有工程技术背景知识、国际视野和新的经营理念,掌握理论方法及综合化、集成化管理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6、报名参加项目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二、招生领域:
    电气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
    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
    三、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四、学习方式:按学习方式的不同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采取集中学习和业余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五、学制:3年。
    六、授予: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内容,成绩合格,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准予毕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凡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条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由学校颁发学位证书。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90%的同学都浏览了: 安徽工业大学考研真题 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安徽工业大学招生简章 安徽工业大学联系方式 安徽工业大学考研复试 安徽工业大学成绩查询 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专业 安徽工业大学考研分数线 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导师 安徽工业大学专业排名 安徽工业大学参考书目 安徽工业大学考研经验 安徽工业大学考研报录比 安徽工业大学考研问题

点击下载:2020年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安徽工业大学2019研究生招生目录

安徽工业大学考研专业目录:

冶金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能源与环境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商学院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数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分子工程与应用化学研究所

工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