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点击下载:2022年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Add 暨南大学
学姐微信为你答疑

【考研派 okaoyan.com】 为大家提供2022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相关资讯,以下是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和招生简章,在这里你可以了解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的专业和暨南大学研究生报考要求。具体请下载附件,查看暨南大学考研专业目录。

1. 暨南大学概况
 暨南大学创立于1906年,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直属中央统战部领导,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广东省三方共建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首批“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院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目前是我国在读境外生最多的大学。
 暨南大学是广州的一颗明珠,校本部坐落在广州中轴线,交通便利、生活便捷。
 
2.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概况
 创建于1980年,1984年经教育部、国务院侨办批准成立的我国首个以生物材料研究为主体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从事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机构,主编我国第一本生物材料专著《生物医学材料学》,主编及参编了两部十三五规划教材;倡导成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分会,曾连续承办六届全国生物材料学术会议;是首批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广东省重点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一级重点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广东省高校生物材料重点实验室、“长江学者”和“珠江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单位。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医药学科群);2019和2020年连续两年获评“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进入全球百强,位列76位。
 具有从本硕博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博士后、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为主体的“倒三角”培养模式;拥有教育部工程中心、省级生物材料重点实验室及药物载体工程中心、生物材料中试基地。成功开发了我国第一条球囊扩张导管,开发的心导管、腹膜透析管、导尿管、人工晶体、角膜接触镜、人工骨、再生型医用植入填充材料系列产品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多次获得国务院侨办、教育部以及广东省的多项科学技术奖励;孵育了众多医疗器械企业,如保视宁、创尔生物等,其中冠昊生物、维力医疗等为超百亿上市公司;支撑我校化学、材料学、药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4个学科进入ESI 1%。
 
3. 学科方向与优势特色        
 紧扣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以生物医用材料及医疗器械共性关键技术突破为目标,形成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以转化应用为特色的模式。设置了生物材料药物载体、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医疗器械、智慧医疗与人工智能四个方向,与珠三角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界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学科方向涵盖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材料学、临床医学、药学和工程学等多个学科。
 现有全职教研人员 40人(不含专职科研人员及博士后),95 %具有博士学位,博导19人;1人现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分会主任委员;3人先后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指委委员;2人先后任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与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入选省级人才计划17项;薛巍等2位教授入选2019年、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3位教师获“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聘请多位企事业单位的校外导师,长期与海内外知名业界专家合作培养,科研成果丰硕,业界知名度高。近 5年获批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 100余项,科研经费总计约30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近 40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 10的论文 4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 55项。在抗疫防护物资、硅橡胶植入物、再生医学材料、角膜接触镜、医美产品等产业化方面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生物医药”双一流学科群建设的支持下,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有国际视野和富有创新精神的生物医学工程高端人才。近 5年,共培养博士生 81名,硕士生 57名,获省优博 4人,校优博 1人,校优硕 2人;研究生共发表科研论文 170余篇;12人获国家奖学金;7人获国家“博新计划”及省部级博士后人才计划。
                                                                                                                          
4. 科研条件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暨南大学“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方向,拥有实验室约2200平方米,科研设备总值约4000万元。设有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测试平台、细胞培养实验室、生物材料实验室、生物材料加工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医学仪器与医学物理实验室、药物载体研究室等教学科研平台。

5. 奖助学金
 为在读研究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研究生科研补助、创新成果奖励等。凡被正式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在标准学制年限内可100%获奖助学金,鼓励参与助研、助教、助管等工作。
 
6. 招生专业与方向
全日制硕士有科学学位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情况以当年学校招生简章为准)。
科学学位硕士: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学制3年,授予学术型学位。
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学制3年,授予专业型学位。

招生专业与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
 
01生物材料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6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生物材料学
 
02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
03生物医学物理
086000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  
不分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8生物化学
④814 普通生物学
微生物学
 
7.就业前景
研究生就业率达100%,毕业去向:
a. 留学世界名校: 德国马普高分子所、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慕尼黑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巴黎高等师范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
b. 国内高校深造: 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
c. 高等院校就业: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医科大学、佛山科技学院等;
d. 医院和企事业: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华侨医院、广东省医疗器械所、广东省工信厅、迈瑞医疗、冠昊生物、卫光生物、香港艺美达、华为、宝洁等。
 
8. 联系方式
详情请见:http://bme.jnu.edu.cn
联系人:李老师(Tel 18022423391, E-mail: yanyanli2020@jnu.edu.cn

     

报考条件

专业不限,有志于从事旅游及相关服务产业的经营与管理人士。

(工作年限计算截止到2022年9月1日)

(1)高职高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3)已获硕士以上学位,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注:港澳台及海外学生可持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认证的境外学历证书另行报名)

报考流程

网上报名

2021年10月-考生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进行网上报名。报考深圳校区的考生可在报名系统中选择在深圳考试并确认。

(深圳班代码01)

全国联考

2021年12月-考生凭网上打印的准考证和身份证参加考试。

考试形式:笔试;

考试科目:

①英语二(满分100分)

②管理类综合能力(满分200分,含数学、写作与逻辑)

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成绩查询

2022年2月底或3月初-考生可从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站查询。

复试

2022年4月

拟录取查询

2022年4月底

录取通知

2022年7月-发放录取通知书、新生报到须知等相关材料。

新生入学

2022年9月-新生按通知时间准时报到。

(注:以上流程仅供参考,具体以教育部、暨南大学研招办的最新政策和日期为准。)

学制学费

学制

三年制(周六、日上课)

学费

每年4万,三年共12万(学费以暨南大学财务处公布为准)

深圳班授课地点

暨南大学深圳校区(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侨城东街6号)




添加暨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暨南大学考研分数线、暨南大学报录比、暨南大学考研群、暨南大学学姐微信、暨南大学考研真题、暨南大学专业目录、暨南大学排名、暨南大学保研、暨南大学公众号、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暨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暨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2022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全文

90%的同学都浏览了: 暨南大学考研经验 暨南大学考研真题 暨南大学研究生院 暨南大学招生简章 暨南大学联系方式 暨南大学考研复试 暨南大学成绩查询 暨南大学研究生专业 暨南大学考研报录比 暨南大学考研分数线 暨南大学专业排名 暨南大学参考书目 暨南大学研究生导师 暨南大学考研问题

因为暨南大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一对一辅导培训机会。

暨南大学考研专业目录:

经济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

外国语学院

管理学院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文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

理工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艺术学院

医学院

药学院

华文学院

深圳旅游学院

产业经济研究院

环境与气候研究院

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

化学与材料学院

国际商学院

环境学院

光子技术研究所

电气信息学院(包装工程研究所)

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先进耐磨蚀及功能材料研究院

东南亚研究所

经济与社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