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15夏令营活动

发布时间:2015-06-2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管理学院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15夏令营活动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15夏令营活动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15夏令营活动 正文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国际直博生项目(International PhD)旨在培养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学科高端研究型人才,学制5年,采用国际化课程体系,提供丰富的海外学习和学术交流机会,并给予资助和奖励。为吸引学业突出、热爱研究、勇于创新的优秀本科生加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精心筹划了2015夏令营活动。
本届夏令营是为对管理研究有浓厚兴趣和强烈奉献精神的优秀学子打造的研究启航之旅,通过名师导航、对话教授、研究展示、学长联谊等活动,开拓大学生的视野,向优秀大学生展示学术研究的广阔天地,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契机。相聚浙江大学启真湖畔,营员们将领略教授的睿智风采,感受管理研究的魅力,激发研究探索的精神,结识性情相投的朋友。
管理科学与工程模块 
学科历史与特色 
    1979年浙江大学成立科学管理系,形成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管工),1986年获国内首批管工博士点,1998年获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获省重点学科,2007年获国家重点学科。形成了以许庆瑞院士和学科带头人马庆国教授为核心的老中青结合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梯队53人。近3年承担重大国际合作课题2项、国家重大4项和重点5项,省部级重大10项。开设的《管理统计》、《技术创新管理》为国家精品课程,主办的《管理工程学报》是国内诸多一流院校认定的权威刊物。此外,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系还主办了四大国际学术会议系列:ISMOT(技术创新)、GMC(全球制造)、ICOI(开放式创新)、ICNN(神经管理学),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和声誉。 
研究方向与优势 
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组织制定了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获2009年国家教学成果奖。聚焦于物联网,为中国工程院制定了“面向物联网未来网络技术发展战略”,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工程院联合基金重大项目。成果发表于IS国际顶级期刊JMIS。 
2. 神经管理学: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并创立了“神经管理学”理论体系与方法,成立了首家神经管理学实验室,形成了高水平团队,近5年发表影响因子2以上高质量论文10余篇,与国际一流团队建立了合作关系,带领国内这一学科的发展。 
3. 技术与创新管理:形成了以许庆瑞院士为核心的、具有很强学术声誉的队伍,浙大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形成了以“二次创新—组合创新—全面创新”为核心的创新管理理论体系,发表了系列高水平国际学术论文,承担了系列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4. 供应链、物流与优化:是全国首批物流管理与工程的本科、硕士教学科研单位,首批与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建立互认资格的机构之一,在道路拥挤定价、物流管理、应急与人道主义物流、优化算法等领域,发表国际权威论文(Operations Research等)10余篇。 
5. 工业工程方向:开创了“神经工业工程学”,以“生产状态信息+人体生理信息”作为其理论根基,采用脑电和生理测量技术,研究一线工人脑力与体力负荷,以及对安全标志的认知特征,把工业工程推进到新阶段,取得上亿元效益。
工商管理模块 
学科历史与特色 
    浙江大学工商管理学科是国内最早开展企业组织、战略理论、人力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研究的单位之一,重点研究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工商管理专业组建于1990年,1993年设立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点,1996年设立企业管理硕士点,1998年设立企业管理博士点,2000年设立技术经济及管理博士点,企业管理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设立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设立国内首家创业管理硕士点和博士点。 
    工商管理学科长期以来都是浙江省重点学科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立足雄厚的多学科交叉科研力量,本学科致力于培养精通现代管理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立志创造管理理论知识、善于解决管理实践难题的高层次、领导型专业人才。紧跟国际管理理论发展前沿,本学科根据中国企业的实践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基本形成了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学科体系和学术队伍,在依托省级重点学科的基础上,在全国管理学院的学科排名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多处于前三位)。 
研究方向与优势 
1. 企业组织与发展战略:融合中国哲学和文化以及现代战略理论,基本形成“基于问题导向”的战略管理体系,形成了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研究、基于中国文化和经济背景的企业战略管理体系研究。近年来在企业集群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创新战略、文化战略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开创性研究,研究成果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且具有较大国际影响。 
2. 创业管理与家族企业: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是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拥有创业管理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依托浙江大学全球创业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全球浙商研究院和浙江大学家族企业研究所三大平台,该学科方向在企业家创业胜任力、创业领导与创业决策、创业学习与内创业战略、家族企业跨代创业、家族企业现代转型、家族企业传承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中国企业家创业模型等理论成果和评价方法。 
3. 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在人员素质评价与选拔、绩效管理理论基础与方法、组织变革行为、全球领导力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基础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影响深远,未来可望在组织变革、全球领导力、人才评价方法、团队管理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等领域取得突破。 
4. 神经营销与网络营销:以网络(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限电视网)为核心,以认知科学方法、行为实验方法、神经科学方法和数据挖掘方法等跨学科创新方法为支撑和多学科交叉优势,以杭州得天独厚的网络营销环境与企业资源作为研究基础,着重探讨基于网络的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网络环境下的市场机制、以网络为渠道传播商品/品牌/服务等信息的机理,个性化网络营销策略等。 
5. 财务管理与风险投资:包括资本市场与投资、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风险管理、企业并购与风险投资、资产定价与金融风险计量。本学科方向致力于基于中国管理实践的理论构建研究,推动中国管理学界从学习西方理论、检验西方理论走向新理论的创建;本学科擅长运用数理模型,科学计量风险和进行投资决策。 
6. 旅游规划与休闲管理:旅游规划方向的研究重点集中在风景旅游资源调查评估与鉴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及地区旅游经济规划、风景旅游区、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可行性研究与论证、风景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与项目设计。休闲管理研究主要聚焦于度假型景区和酒店管理、分时度假研究、休闲项目规划等方面。 
7. 技术经济及管理:主要在投资与风险决策、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补偿、技术效率与增长效应、贸易与环境效应、气候变化与金融衍生品和农业政策分析模型等领域开展创新性应用基础研究,采用融经济学理论、数量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技术于一体的研究方法是本学科方向的主要研究特色。 
8. 运营管理:研究方向包括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质量科学、生产运作管理、创新设计与研发管理、顾客感知与服务管理、跨文化运营管理等,有一系列国际高水平论文发表,在业界也有较大的影响力。
农林经济管理模块 
学科历史与特色 
     浙江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浙江大学农业社会学系,1942年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农业经济研究生培养单位之一。1981年重新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准设立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1994年起被列为浙江省首批重点学科,2007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999年以本学科为基础组建的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CARD)被批准为首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于2003、2010年两轮评估为教育部优秀基地。2005年,以本学科为基础的“中国农村发展研究”被批准为 “98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I类)。本学科在2003、2006、2012年的一级学科评估中,连续三次名(并)列第一。 
研究方向与优势 
1. 农业产业组织与制度: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农业经营组织、治理结构和组织效率。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订单农业研究是该方向的优势。 
2. 资源利用与土地管理:研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和评价体系,土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制度创新等问题。农地流转、土地规划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是该方向的优势。 
3. 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研究农村工业化与产业集群的演变及其与城镇化的关系;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产业集群演变、城乡统筹发展及政策研究是该方向的优势。 
4. 农产品贸易与供应链管理:研究农产品品牌营销、质量安全管理、农产品超市化与供应链管理问题。农产品品牌营销和质量安全管理是该方向的优势。
 
    夏令营将为外地营员免费提供夏令营期间的食宿(本地学生不提供住宿)以及单程硬座火车票或汽车票(需出示票根)。欢迎全国优秀大学生踊跃报名。 
    夏令营活动时间:2015年7月19-22日。

申请资格
 
  1. 全国重点院校本科三年级在校学生(2016年应届毕业生);
  2. 学习成绩优秀,本科前2.5年的总评成绩排名在专业班级前10%之内(有突出表现者除外);
  3. 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有较强研究潜力;
  4. 英语水平良好。
报名与录取
 
  1. 网上报名填写
    • 报名链接:
      http://grs.zju.edu.cn/ssszs/nocontrol/student/studentXly.htm
    • 有红星标记为必填项
    • 网上报名后无需再邮寄纸质材料
  2. 附件上传
    • 本科阶段成绩单(教务部门盖红章扫描件)
    • 教务部门出具的成绩排名(教务部门盖红章扫描件)
    • 其他证明材料(如发表论文情况、各类获奖或资格证书、英语水平证明等扫描件)
    • 建议所有扫描文件整理成一个PDF文件,在“成绩单附件”上传。如果上传ZIP文件请清楚命名各个文档,以便老师审阅。
  3. 夏令营报名截至6月21日。录取工作预计在6月30日结束,正式录取的营员及后续通知可在报名网页“状态查询”中显示,并在夏令营网站上更新。不再另行通知。
  4. 录取人数: 100人(包括浙江大学本校学生)
 
夏令营日程安排
 
时间 活动安排
7月19日 夏令营报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管理学院) 
欢迎晚宴
7月20日 开营典礼 & 学术报告 
分模块师生交流活动
7月21日 分模块学术活动
7月22日 推免面试 
夏令营闭幕
 
夏令营反馈和研究生录取 
    夏令营闭营式上将向营员颁发“夏令营证书”;对于优秀营员,管理学院将作为推荐免试研究生候选人在研究生录取时予以优先考虑(具体详见后续通知)。
    有关2015年夏令营活动的工作进度和有关通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陆续上网,请随时关注。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822 传真:0571-88981593,EMAIL:academicgy@zju.edu.cn
通信地址: 
310058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行政管理大楼307·管理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黄老师
浙江大学

添加浙江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浙江大学考研分数线、浙江大学报录比、浙江大学考研群、浙江大学学姐微信、浙江大学考研真题、浙江大学专业目录、浙江大学排名、浙江大学保研、浙江大学公众号、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浙江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浙江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zhejiangdaxue/jianzhang_229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