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5:3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上海海事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上海海事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上海海事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上海海事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上海海事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考研派网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刘红 李宇为 葛颖恩


葛颖恩现为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院长。1989年到大连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读本科,后分别在东南大学数学力学系和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前作为研究助理到香港理工大学工作5个月,博士毕业后到美国加州大学Davis分校运输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2001年1月受邀到英国Ulster大学做研究工作、2003年秋到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继续从事研究工作。2007年8月受邀到爱丁堡Napier大学运输研究所做研究工作,2008年7月转到城市、区域和交通运输规划咨询界工作。2010年3月回国到大连理工大学担任教授,2013年12月被任命为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院长。
葛颖恩教授的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把管理科学与运筹学的理论、模型和方法用于交通运输问题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在交通运输网络分析及其应用领域,多发表在横跨管理科学与运筹学和交通运输这两个学科的期刊。目前已经发表SCI/SSCI期刊学术论文16篇,包括在TransportationScience、TransportationResearchPartB和Networks&SpatialEconomics上各发表3篇。近年先后受邀担任SCI期刊TransportmetricaB的AssociateEditor、第六届出行需求管理国际会议执行委员会主席;受邀作国际会议大会报告2次并在包括普渡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多次作学术报告。
自2010年回国至今,作为负责人,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英国劳氏船级社基金等项目各一项。目前指导博士生2名、硕士生6名。葛颖恩教授既有从事高水平学术研究并产生高水平学术成果的经验,也有进行实际交通运输建模、软件研发以及土地使用与交通运输集成规划咨询方面的经验;同时,具有广泛的国际联系。


李宇为,男,1973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士,1996),爱荷华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硕士,经济学硕士,1998),及伯克利加州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工程博士交通工程方向,2004)。李博士2004-2005年在伯克利加州大学交通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起任助理研究工程师,2006年-2011年出任伯克利加州大学未来城市交通中心副主任。2011年入选上海市东方学者,2012年起任上海海事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博士在伯克利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智能交通(包括公共交通与城市交通流)和物流。他在基础设施维护及公交设计的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交通运输行业的顶尖杂志,TransportationResearch(交通研究,A与B分刊)。他在加州先进公交与公路研究处(PATH)承担多项智能交通研究项目,成果均发表为PATH研究报告。他的学术文章也见于其他SCI收录期刊及国际会议论文集。他现任或曾任多家主要交通工程与交通政策国际期刊与会议审稿人,交通行业顶级国际会议ISTTT(第19届)咨询委员会成员,及其他国际会议的方面主席和组织者。
李博士在2003-2011年间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十余项受美国联邦及加州州政府机构,学校和国际基金会资助的科研项目,合计项目经费超过600万美元。李博士是圣地亚哥综合交通走廊管理项目第一期的技术领导,是项目申请书及综合交通走廊管理操作概要的共同执笔者。圣地亚哥2011年成为美国联邦交通部综合交通走廊管理项目(一级)示范城市,示范项目获取联邦交通部及其他机构1090万美元资金支持。李博士于2011-2012年担任美国能源部车辆科技项目评审专家。
李博士在加州大学任职时在从事研究及研究管理工作之外,也承担交通工程方向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并担任交通工程方向研究生考试委员会成员及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他所指导的博士生获得了联邦交通部埃森豪威尔奖学金及加州大学交通中心博士论文奖金。
李博士在上海海事大学从事海事传感网,港航智能交通与货运节能减排方向的研究。


刘红,女,1969年生,教授,工学博士。1990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原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水运工程学院)船舶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1995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获工学硕士;2007年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获工学博士。1990年至1992年在重庆船厂船体车间及生产经营计划科工作两年,1995年起到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任教至今。曾担任过交通运输学院管理系副系主任、系主任等职,是英国NapierUniversity(龙比亚大学)交通运输研究中心(TRI)访问学者,香港理工大学商学院物流学系青年教师学术交流学者。
2002年评为副教授,2011年任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主讲本科生课程:《船舶原理与设计基础》、《运载工具运用基础》、《水运概论》、《管理学原理》、《物流系统仿真》、《船舶概论》等。自2003年起指导硕士研究生,至今已指导毕业的硕士研究生31人,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及工程硕士研究生15人。
研究的专业领域涉及:船舶技术、航运与供应链管理及仿真、航运安全、港口管理及仿真等。曾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局级等多项纵向课题以及横向企业项目研究。在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以及国际会议论文集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供应链牛鞭效应建模与仿真》(上海市“十一五”重点图书)、编写教材《船舶原理》等多部。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级协会奖(第三届全国优秀生产力理论与实践成果“著作奖”二等奖获得者,NYK三等奖),曾多次获得上海海事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奖及教学优秀奖。

专业名称
指导老师
 
 
法律硕士(法学)
 
蔡存强、曹艳春、陈芳、陈刚、胡正良、郏丙贵、蒋涛、
蒋正雄、康锐、林爱民、林源民、刘达芳、佘少峰、沈秋明、
沈映涵、沈禹钧、宋旭明、孙美兰、孙玉超、王慧、王铁雄、
吴俐、徐大梅、徐国平、徐捷、姚洪秀、仪喜峰、张彬、张江艳、
章博、周杰、朱体正、邹盈颖
 
 
法律硕士(非法学)
 
曹艳春、陈刚、胡文涛、胡正良、郏丙贵、蒋涛、蒋正雄、
林爱民、佘少峰、沈晓明、沈映涵、沈禹钧、宋旭明、孙玉超、
唐兵、王国华、王铁雄、徐大梅、姚洪秀、仪喜峰、尹东年、
于耀东、於世成、张彬、周杰、朱体正、邹盈颖
 
 
国际法学
 
蔡存强、陈芳、胡正良、蒋正雄、李云章、林爱民、林源民、
刘达芳、佘少峰、沈秋明、沈禹钧、唐兵、王国华、徐国平、
徐捷、姚洪秀、尹东年、于耀东、於世成、章博、邹盈颖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王慧、徐国平、于耀东
经济法学
 
郏丙贵、康锐、王慧、徐大梅
民商法学
 
曹艳春、陈芳、胡文涛、沈秋明、沈晓明、宋旭明、孙美兰、
王铁雄、朱体正
诉讼法学
 
吴俐、张江艳
刑法学
 
蒋涛、张江艳

产业经济学
 
陈雪玫、侯剑、柯蓉、李序颖、骆温平、、曲林迟、王晓惠、
余思勤、袁象、张丽娟
 
管理科学与工程
 
邓少灵、何新华、黄有方、贾晓霞、蒋元涛、乐美龙、李彬、
卢志刚、马中华、曲林迟、汪传旭、魏忠、张扬、周溪召
国际贸易学
 
迟晓英、甘爱平、高劲、黄雅卓、梁慎刚、潘国陵、钱建娣、
苏豫、姚秉琪、余思勤、俞路
会计学
 
金丽玉、李丹、李国民、邵瑞庆、史英明、唐玉莲、田建芳、
巫珊玲、肖康元、曾秋根、张川、章雁
旅游管理
程爵浩、孙玉琴
企业管理
 
顾亚竹、瞿群臻、卢长利、任声策、宋炳良、孙玉琴、王荣华、
吴稼豪、肖祥鸿、於军、赵永全、郑玉香、周溪召、庄佳芳
工程管理硕士
 
刘娟娟、邵俊岗、寿建敏、赵渤
管理科学与工程
 
陈淮莉、韩晓龙、胡志华、黄有方、乐美龙、梁承姬、
林国龙、杨斌
技术经济及管理
 
杜麒栋、乐美龙、刘娟娟、邵俊岗、寿建敏、姚伟福、赵渤

  葛颖恩现为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院长。1989年到大连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读本科,后分别在东南大学数学力学系和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前作为研究助理到香港理工大学工作5个月,博士毕业后到美国加州大学Davis分校运输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2001年1月受邀到英国Ulster大学做研究工作、2003年秋到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继续从事研究工作。2007年8月受邀到爱丁堡Napier大学运输研究所做研究工作,2008年7月转到城市、区域和交通运输规划咨询界工作。2010年3月回国到大连理工大学担任教授,2013年12月被任命为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院长。
  葛颖恩教授的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把管理科学与运筹学的理论、模型和方法用于交通运输问题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在交通运输网络分析及其应用领域,多发表在横跨管理科学与运筹学和交通运输这两个学科的期刊。目前已经发表SCI/SSCI期刊学术论文16篇,包括在TransportationScience、TransportationResearchPartB和Networks&SpatialEconomics上各发表3篇。近年先后受邀担任SCI期刊TransportmetricaB的AssociateEditor、第六届出行需求管理国际会议执行委员会主席;受邀作国际会议大会报告2次并在包括普渡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多次作学术报告。
  自2010年回国至今,作为负责人,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英国劳氏船级社基金等项目各一项。目前指导博士生2名、硕士生6名。葛颖恩教授既有从事高水平学术研究并产生高水平学术成果的经验,也有进行实际交通运输建模、软件研发以及土地使用与交通运输集成规划咨询方面的经验;同时,具有广泛的国际联系。
  李宇为,男,1973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士,1996),爱荷华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硕士,经济学硕士,1998),及伯克利加州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工程博士交通工程方向,2004)。李博士2004-2005年在伯克利加州大学交通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起任助理研究工程师,2006年-2011年出任伯克利加州大学未来城市交通中心副主任。2011年入选上海市东方学者,2012年起任上海海事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博士在伯克利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智能交通(包括公共交通与城市交通流)和物流。他在基础设施维护及公交设计的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交通运输行业的顶尖杂志,TransportationResearch(交通研究,A与B分刊)。他在加州先进公交与公路研究处(PATH)承担多项智能交通研究项目,成果均发表为PATH研究报告。他的学术文章也见于其他SCI收录期刊及国际会议论文集。他现任或曾任多家主要交通工程与交通政策国际期刊与会议审稿人,交通行业顶级国际会议ISTTT(第19届)咨询委员会成员,及其他国际会议的方面主席和组织者。
  李博士在2003-2011年间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十余项受美国联邦及加州州政府机构,学校和国际基金会资助的科研项目,合计项目经费超过600万美元。李博士是圣地亚哥综合交通走廊管理项目第一期的技术领导,是项目申请书及综合交通走廊管理操作概要的共同执笔者。圣地亚哥2011年成为美国联邦交通部综合交通走廊管理项目(一级)示范城市,示范项目获取联邦交通部及其他机构1090万美元资金支持。李博士于2011-2012年担任美国能源部车辆科技项目评审专家。
  李博士在加州大学任职时在从事研究及研究管理工作之外,也承担交通工程方向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并担任交通工程方向研究生考试委员会成员及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他所指导的博士生获得了联邦交通部埃森豪威尔奖学金及加州大学交通中心博士论文奖金。
  李博士在上海海事大学从事海事传感网,港航智能交通与货运节能减排方向的研究。           刘红,女,1969年生,教授,工学博士。1990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原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水运工程学院)船舶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1995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获工学硕士;2007年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获工学博士。1990年至1992年在重庆船厂船体车间及生产经营计划科工作两年,1995年起到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任教至今。曾担任过交通运输学院管理系副系主任、系主任等职,是英国NapierUniversity(龙比亚大学)交通运输研究中心(TRI)访问学者,香港理工大学商学院物流学系青年教师学术交流学者。
  2002年评为副教授,2011年任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主讲本科生课程:《船舶原理与设计基础》、《运载工具运用基础》、《水运概论》、《管理学原理》、《物流系统仿真》、《船舶概论》等。自2003年起指导硕士研究生,至今已指导毕业的硕士研究生31人,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及工程硕士研究生15人。
  研究的专业领域涉及:船舶技术、航运与供应链管理及仿真、航运安全、港口管理及仿真等。曾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局级等多项纵向课题以及横向企业项目研究。在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以及国际会议论文集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供应链牛鞭效应建模与仿真》(上海市“十一五”重点图书)、编写教材《船舶原理》等多部。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级协会奖(第三届全国优秀生产力理论与实践成果“著作奖”二等奖获得者,NYK三等奖),曾多次获得上海海事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奖及教学优秀奖。
 
上海海事大学

添加上海海事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上海海事大学考研分数线、上海海事大学报录比、上海海事大学考研群、上海海事大学学姐微信、上海海事大学考研真题、上海海事大学专业目录、上海海事大学排名、上海海事大学保研、上海海事大学公众号、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上海海事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上海海事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